1938年5月,德國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後,撤回了所有駐華顧問,這標誌著中德軍事合作正式終止。國民政府由於失去了傳統軍事武器裝備進口國,所以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了蘇聯,經過國民政府外交人員的不懈努力爭取,蘇聯最終同意對中國進行軍事援助。於是數量眾多的蘇式武器裝備出現在了中國軍隊之中。
蘇械師成為繼德械師後在抗日戰場上中國軍隊的又一支精銳武裝,其中最著名的一支蘇械師非國民革命軍第200機械化步兵師莫屬了,該師下轄兩個戰車團,主要裝備有蘇制「T-26」和英制「維克斯」坦克,兩個摩託化步兵團全部裝備蘇制輕武器和3NC/6型卡車,炮兵團裝備12門蘇制122毫米榴彈炮,76毫米榴彈炮,45毫米反坦克戰防炮,另外還有一個偵查團和師直屬隊,裝備四輛蘇制「BT-5」快速坦克,和60餘輛「BA-6」裝甲車。
國民革命軍200師這個番號數字很特殊,之所以命名為200師,是為了顯示其和其它師與眾不同,它是中國第一個完全意義上的機械化師,是以坦克裝甲部隊,摩託化部隊為主的步兵師。200師最早的裝備為英式裝備,後來蘇聯援華武器裝備到達後逐步裝備蘇式武器,入緬作戰後又裝備了一些美式武器,所以它的構成系統很複雜,這也造成了後勤補給上的不便,這也是由於當時中國國情導致,因為那些外援武器都是國內軍隊裝備所不能比的,因此200師官兵能夠使用的就堅持使用。
1938年8月,中國軍隊以蘇式裝備為基礎,成立了第一個機械化師,也就是第200機械化步兵師,該師裝備的蘇聯T-26主戰坦克是30年代蘇軍裝備的主戰坦克之一,後來也成為中國軍隊抗戰中的主力戰車,T-26坦克性能在當時世界範圍內算不上最好的坦克,它只是一種輕型坦克,但是在亞洲戰場對付日軍的坦克還是輕而易舉的,因為日軍坦克性能遠遠低於歐美國家,當時蘇聯一共援助了中國82輛T-26坦克,其中的70輛都被部署到了第200師,從第200師精良的裝備上可見,國民政府對中國軍隊僅有的一個第200機械化步兵師是何等的看重。所以第200師在當時所有的中國師級部隊中可以說實力是最強的。第200師當然也沒有辜負國民政府的在其武器裝備上所進行的大量財力、物力、人力投入,在抗日戰場上屢立奇功,尤其是在崑崙關一戰令200師一戰成名。
1939年12月8日拂曉,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打破了廣西崇山峻岭中的寂靜,中日崑崙關戰役正式打響,在第200師兇猛的火力下,日軍佔據的崑崙關瞬間完全淹沒在了一片火海之中,中國軍隊向崑崙關發起了猛烈進攻,中國士兵如潮水般撲向了日軍陣地。
駐守崑崙關的是日軍號稱鋼軍的第五師團中最為精銳的第21旅團,日軍21旅團也是一支機械化部隊,可以說崑崙關一戰是中日兩支「鋼鐵部隊」一次硬碰硬的激戰,也是中國機械化部隊在正面戰場上第一次與日軍精銳部隊的交戰。
第200師的先頭部隊在重炮的掩護下,充分發揮了機械化部隊的優勢,以坦克裝甲車為先鋒,步兵隨後跟進的戰術向崑崙關發起猛攻,日軍還從未見識到中國軍隊如此高強度的火力進攻,在中國軍隊鋼鐵洪流的衝擊下日軍節節敗退,中國軍隊第200師進展異常順利,日軍前沿陣地很快就被突破,並向縱深發展。
參加崑崙關戰役的還有一支蘇械部隊,它在戰場上的表現同樣很出色,只不過名氣及裝備水平遠不如第200師,它就是國民革命軍新22師,師長為人稱外號「邱瘋子」的邱清泉,在收復崑崙關戰役中他甚至親自駕駛蘇制「T-26」坦克向日軍瘋狂掃射,殺得日軍是人仰馬翻,公路上到處是被中國軍隊坦克碾壓的日軍屍體,和被擊毀的各式車輛。
崑崙關一戰,日軍第五師團最為精銳的第21旅團基本上被全殲,旅團長中村正雄也被擊斃,中日兩支鋼軍的較量最終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結束。中國軍隊也由此向世界證明,中國軍隊如果能夠配備先進的武器,同樣也是一支不可阻擋的威猛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