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手術,還是儘量全麻吧!

2020-12-26 麻醉MedicalGroup

上周,許久不開張的骨軟組織外科做了一臺手術。病人是一個小腿骨肉瘤患者,準備做左下肢截肢術。

一看到是截肢,本身應該是我們科劉大夫的活,但她擔心讓她拎大腿,就悄悄和我商量換一下。

說到拎大腿,這事兒確實很慎人。想一想,之前還能動的肢體,不一會就不能動了。雖然套著層層塑膠袋,但還是能感覺到人體的溫度。尤其是,這樣的大塊組織都要穿過昏暗的走廊送到病理科,那種感覺就甭提了。因此,每次走到那個走廊都在埋怨醫院為什麼不把那裡弄亮一點。

作為手術室內的多面手,拎大腿這活兒基本是跑不掉的。如果麻醉的是女醫生,或許還可以找旁邊房間的男同事幫忙。這真應了那句話「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手術室內的麻醉醫生不僅要會麻醉這樣的精細活,也要有力氣抬病人、甚至拎大腿。

女同事求到你了,咱也別推辭了,上吧!於是,我帶著糾結的心情接過了這臺麻醉。這樣的手術,很多時候已經超過了手術麻醉本身的意義。對於患者來說,這可能是一次治癒,但同時也是失去肢體的痛楚。只有常年工作在臨床的醫護人員,或許能理解那麼一點點。

術前訪視病人的時候,儘管我儘量保持平靜的心態,但還是受影響了:這是一個20多歲的小夥,兩個看似農村的長輩陪著他。讓我觸動的是,這個孩子是被他們收養的。正等著孩子給養老送終呢,沒想到孩子得了這麼大的病!說到這裡,二位老人一直在那裡抹眼淚。

唉!我心裡長嘆一聲:又一個悲慘的命運。稍控制情緒,還要進入正題。無論什麼時候,手術麻醉安全都是第一的,不能感情用事。於是,我勸他們也控制點,同時給他們介紹麻醉如何實施以及麻醉的相關併發症或者意外情況等。

叨叨了有近十分鐘,顯然他們並沒有聽懂太多。末了,他們用擎著淚花的眼睛看著我問:大夫,截肢手術,還是儘量全麻吧!

像這種下肢的手術,可以選擇全麻或者椎管內麻醉。椎管內麻醉,也就是被大家叫做「半麻」的一種麻醉。做一個截肢手術,兩種麻醉各有優缺點。正常情況,全麻要比半麻貴一倍以上。

除了價格上有比較大的區別外,麻醉體驗也不一樣。全麻的總體感受是,到手術室睡一覺就做完手術了;而半麻全程都能知道醫生在幹什麼,甚至在醫生牽拉身體組織的時候也能大致感知到,只是沒有疼痛的感覺。另外,半麻需要患者側身弓腰配合才能完成麻醉。如果精神高度緊張或者脊柱以及穿刺部位有病變,就不能實施這樣的麻醉。

當我再次提醒他們全麻比較貴的時候,他們依然堅持全麻。那種情況下,我真的希望自己可以左右定價、甚至可以左右這次收費。如果是那樣,這樣的人是一定要照顧的。

截肢這樣的手術,一般是要告知患者本人的。提前告知,有一個慢慢接受的過程,心理創傷相對能小一些。當我和他溝通的時候,顯然他已經知道了將要進行的手術。表情是那麼淡然,似乎這只是一個普通手術而已。也許,他也想用自己的堅強來安撫一下父母吧!

術中,當大腿切下來的那一刻,我仔細看了一眼這個年輕人,心裡想:希望你早日恢復健康吧,家裡老人還需要你呢。

沒等護士喊我,我主動拿著一個黃色塑膠袋盛起了這條腿、送到走廊那頭的病理科。

最後,我也要從專業角度講一下:如果是這類可能有很大心理創傷的手術,建議儘量全麻。

相關焦點

  • 手術中的局麻、半麻、全麻,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全麻通過麻醉藥靜脈注射、吸入、肌肉注射等方式進入人體,直接作用於神經中樞,讓病人在手術過程中處於類似睡眠、無意識、無疼痛感的狀態。雖然很多人因為費用等原因,想要選擇花費少的麻醉方式,但大多數情況下該用什麼麻醉,還是得由醫生根據手術方式、部位,以及你本身的身體狀況決定的。如腹腔鏡手術,就只能用全麻。當然,有時候也能一定的選擇權。如腿部的手術,你就能在全麻和椎管內麻醉中選擇。
  • 韓嘯醫生解析吸脂手術採用全麻還是局麻?是否影響後遺症
    吸脂手術現在作為快速的變瘦方式備受大家的關注和喜愛,以「指哪瘦哪」的針對性塑身可謂是懶人的福音。隨著吸脂市場的大規模開展,各種吸脂技術層出不窮,求美者面對眼花繚亂的吸脂廣告卻不知如何選擇。吸脂手術需要全麻還是局麻?術後疼不疼?會不會有後遺症?面對這些疑問,我們整理了滿滿的乾貨給大家分享。
  • 「全麻」和「半麻」有啥區別?為何流產用全麻,剖腹產卻是半麻?
    在面對流產手術的全麻和剖腹產的半麻時,就會更加疑惑,照理說危險係數越大的手術麻醉劑應該打的更多,所以出現這兩種完全不同的麻醉方式是為什麼呢?所以總而言之,流產手術雖然是「全麻」,但不是傳統意義上需要插管注射麻醉劑的全麻,在這個過程中女性的呼吸不受限制,而且靜脈注射使得麻醉劑的發揮程度很快,所以一般在手術結束後一會兒麻醉作用就失效,麻醉作用對身體的傷害很小。
  • 醫生坦言:截肢不算大手術,但是術後的併發症值得關注
    假肢其實現在來看也是一種減輕病情,延緩生命的一種技術手段來,現在醫學的發展進步很快,截肢的技術也相對比較成熟了,手術的話一般都會比較順利。我們要做好術後的護理,防感染工作,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 女子做完大腿抽脂手術後眼睛疼,發現美容機構無全麻資質
    投訴丨做完手術後眼睛疼,發現美容機構無全麻資質今年32歲的李女士,家住鄭州,她非常愛美。2019年4月1日,在朋友的介紹下,李女士來到位於洛陽市洛龍區廣利街的洛龍愛美醫療美容門診部,花2.1萬元做了大腿抽脂手術,又花費2萬元辦理了金卡。
  • 湖南一女子在醫院做全麻手術,醒來一看身上當場氣到崩潰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都追求美,一般都會通過做手術來變得更加漂亮,但是手術是有一定的風險。據12月19日報導,湖南一女子在醫院做完全麻手術後,醒來後發現右小腿被燙傷,經過一個月治療仍未痊癒。據了解,李小姐在長沙一醫療美容機構做了鼻部整形手術,因為是全麻手術,手術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她並不知道,在發現她的右小腿被燙傷,在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後,仍然沒有痊癒,之後李小姐來到醫院與負責人商討解決辦法,卻被對方說成敲詐勒索,當時護士給李小姐的解釋是因為怕全麻後會冷便在右腿放了暖水袋,因為這次受傷李小姐可能再也不能穿短褲裙子,只能把腿遮住,這對她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
  • 寶貝眼皮上長了個皮樣囊腫,醫生說需全麻手術,風險大嗎?
    今天我們一共去了兩個醫院,第一個醫院的劉醫生診斷是皮脂腺囊腫,治療方法就一種,就是動手術,如果覺定動手術,因為孩子太小,還得全麻...聽到手術,全麻,我一下子蒙了,醫生又說這是唯一的治療方法,我的眼淚幾乎都要出來了...
  • 我做了丁丁截肢手術後,這是我們愛的方式
    儘管醫學家表示,在接受了截肢手術的人裡有近一半的人還可以再度勃起,但是,因為截去的前端球狀物裡包含了生殖系統最敏感的部分(包皮和冠狀溝),患者在日後的插入性行為中幾乎快感全無。而且,在沒有醫療幫助的情況下,他們通常不能勃起超過5分鐘。這導致許多丁丁截肢者在出院後的日子苦不堪言,終日活在對性愛的掙扎與絕望中。
  • 3歲娃一口牙爛16顆,全麻手術3小時,只因這個壞習慣……
    3小時全麻手術, 「小黑牙」變身「小白牙」 近日,劉金鳳為鵬鵬進行了手術。兒童麻醉科李生德主任坐鎮,指揮麻醉團隊迅速為鵬鵬進行了氣管插管全麻,並對其進行嚴密的麻醉監護。 在麻醉科、手術室團隊的密切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整個手術歷時3個小時。
  • 當心這種病找上門,嚴重需要全麻手術!
    北京一名3歲的小女孩眼部長了個「包」,去醫院看診,醫生卻告知:需要做全麻手術。而原因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小痘痘」。接診醫生說:小女孩的眼病被誤診成麥粒腫,耽誤了一周,已經發展成巨大型霰(xiàn)粒腫,可能要進行全麻的切除手術。
  • 3歲娃長個針眼,要做全麻手術?醫生:拖久了,可能「破相」
    可能,最近吃得有點上火了吧。我沒太往心裡去。幾天後,鼓包越來越大了。雖然JOJO也沒喊疼,但我不放心,還是帶去醫院做了檢查。沒想到,醫生跟我說——「這是霰粒腫,已經很大了。如果鼓包繼續變大,有可能潰爛長出肉芽,那就要手術。」■霰粒腫?
  • 婁底市中心醫院顯微手足外科專家創奇蹟:腳踝離斷,三次手術再植成功
    就在4個月前,邵先生的右腳不幸被卷進了水泥攪拌機裡,腳踝幾乎離斷的同時還造成了大面積軟組織缺損,專家們為其實施了3次全麻手術,接回右踝的同時,通過高難度手術移植大腿前外側帶血管蒂的皮瓣,補充其壞死缺損的皮膚。「被絞得稀爛,骨頭都露出來了,本以為保不住了,沒想到還能再接回來!」回想起4個月前的經歷,邵先生感慨萬千。
  • 醫學史上的3月7日:300%死亡率的手術和麻醉技術的進化
    本文將從一場300%死亡率的手術講起,來看看麻醉技術一路走來都經歷了怎樣的發展,局麻技術在麻醉歷史中又扮演了怎樣的地位吧。當看到這段歷史的時候吳醫生也是驚訝萬分,在央視的《手術兩百年》中,導演就給大家帶來了這段故事:在吸入式麻醉技術被普遍應用之前,許多外科醫生都奉行屠夫式的閃電快手原則,19世紀初英國著名的外科醫生羅伯特·李斯頓最快能用25秒完成一例截肢手術,被稱作「李斯頓飛刀」。
  • 「沒想到女兒竟因為睡覺打呼嚕,做了一次全麻手術……」
    而做扁桃體手術,孩子是非常遭罪的,因為扁桃體是長在咽喉靠後的位置,而術後傷口是敞開的,孩子吃什麼都會碰到碰到傷口(所以,術後兩周只能吃流質),喝一滴水都會很痛,但還是要吃,因為不吃容易發燒。loky術後兩天怕疼什麼都沒吃,爸爸媽媽想盡辦法,每天只喝了不到兩勺子水,連平時最愛的冰淇淋都吃不下去,全靠點滴補充營養。
  • 做全麻手術,全身衣服褲子都要脫光嗎?如何避免尷尬?
    做手術是不是需要脫光衣服褲子呢?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的疑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我先把答案告訴大家,全麻手術不一定要脫光全身的衣服,主要看手術的部位和範圍。做手術的時候,需要儘可能地保證手術範圍內是無菌,也就是手術的範圍內,需要進行消毒處理,一般我們會使用碘酒消毒一遍,然後再使用酒精脫碘,達到最佳的消毒效果。
  • 小朋友吃的東西奇奇怪怪,一不小心……可能需要來個全麻手術?!
    醫生只好安排小寶住院,第二天上午9時多,陳彥球為小寶進行了全麻手術,「在口腔中操作需要用開口器固定嘴部呈打開的姿勢,如果麻醉得不深的話,開口器很難固定住。」 手術後一旁看護的父母仍然心有餘悸。「我看過不少頭髮絲纏住小孩子手指、腳趾的例子,所以平時一直也很小心,注意清理床上的頭髮、線頭。」
  • 全麻、局麻以及半麻,有什麼不同?醫生一般是如何選擇的?
    麻醉主要分為三種,全麻、半麻和局麻,很多人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那醫生一般會如何進行選擇呢?全麻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全麻,其實這種方式是比較好理解的,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全身進行麻醉。全麻的過程中,患者是沒有任何意識的,沒有任何的疼痛感,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全麻並不是只有單一的一種方式,如果是用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就屬於聯合麻醉。若是用的藥物在兩種以上,則屬於複合麻醉。
  • 全麻和半麻哪個更好?醫生說出了真相
    做一些手術的時候,需要進行麻醉,但一些人認為麻醉是不好的,會讓人變笨,會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近日有一個小孩患上了先天性耳前瘻管,必須手術才能緩解病情,但做手術是需要麻醉的,孩子的媽媽擔心麻醉之後,孩子的智力會下降,所以一直拖延不治療。
  • 醫生:「是要全麻還是半麻。」 病人說要微辣
    1、一病人準備做手術。 醫生:「是要全麻還是半麻。」 病人說要微辣。 2、美術館發生了火災,工作人員清點整理後,向上級匯報:「雖然火災很嚴重,但我們還算幸運。」
  • 做手術時,全麻、局麻和半麻有什麼區別?不同的人該怎麼選?
    從來沒有做過手術的人,對麻醉方式是完全不了解,只知道有全麻、局麻和半麻,但是卻不知道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對此可能會有點心慌。今天一文就來告訴你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該如何選擇,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