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如何發生的?4個因素不可忽略

2021-02-13 母潤產後諮詢

子宮脫垂就是子宮有不同程度的脫出陰道外。而子宮一旦發生脫垂,手術也難以恢復,一般術後也會帶有副作用。

也就是說,脫垂的症狀很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女性發生了子宮脫垂,所帶來的小腹下墜感或者疼痛都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生活。因此,如果出現了子宮脫垂的症狀,千萬不能大意,儘早檢查。

子宮脫垂分情況,不同輕重程度不同症狀

1、輕度子宮脫垂

一般輕度子宮脫垂者自身並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只不過要檢查出子宮脫垂的現象,需要在體檢時憋住呼吸。並且輕度者宮頸位置與之前並無多少差異,仍然處於陰道內。而宮頸口和處女膜之間的距離小於4釐米達不到處女膜邊緣。如果是稍微嚴重的,那宮頸口可能會觸及處女膜邊緣。

2、中度子宮脫垂

中度子宮脫垂者症狀比較明顯,由於宮頸口已經到達了陰道口的位置,很容易感受到摩擦帶來的刺激感和疼痛,從而導致宮頸口不同程度的損傷。感覺到陰道口有異物感,並且會有陰道口破潰糜爛的現象發生,同時會出現排出分泌物,分泌物的量也會有所增加。

3、重度子宮脫垂

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發展成了重度子宮脫垂,那患者就會感覺到特別的不舒服。這種情況下會出現下腹部墜脹、腰痛等症狀。

當女性站立過久或勞累後腰骶部酸痛症狀會有明顯地加重,若是臥床休息則症狀減輕。另外,女性在走路、下蹲或者排便的時候會有腫物脫出陰道的現象,有時能夠在平臥後會自行回納,若是腫物脫出頻繁則會發生不能自行回納的結果,嚴重的還可能會尿失禁。

而且子宮會完全脫垂出陰道口,在檢查的時候能夠明顯的發現脫垂出來的子宮。長期下去,可發生組織潰瘍以及出血,甚至還會帶血絲分泌物出現。

子宮脫垂是如何發生的?4個因素不可忽略

1、產後損傷

這個相信不少分娩過的女性都大有感觸,在生產過程中,胎兒需要從子宮滑出,就需要撕裂陰道口,這樣就會帶來陰道內壁摩擦帶來的疼痛以及事後傷害。

再加上宮頸的極度擴張,盆底肌肉的拉傷導致支撐不住子宮,這些因素都可加大發生產後子宮脫垂的危險。對於有多次分娩經歷的女性,特別容易出現子宮脫垂。

2、腹壓增大

對於女性來說,腹部壓力增大,就會導致子宮受到壓迫,子宮就會向下脫垂,再加上子宮韌帶過度拉傷而導致的鬆弛,無法支撐住子宮,使子宮無法保持中正位置,這就使子宮脫垂更容易出現。

還有就是,有部分女性生活在艱苦的環境裡,如果在產後沒有正確復健,並且受生活原因還要在這期間幹活,那麼就難以修復之前分娩帶來的損傷,子宮脫垂的發生也會加快。

3、衰老因素

如果身體衰老了,那麼體內細胞也會隨著衰老,細胞們的工作效率就會降低,包括我們的皮膚會變得鬆弛,頭髮會由於黑色素減少慢慢變白,骨頭也會變脆弱。

當然,隨著年齡增大,雌激素越來越少,就越發接近衰老,就容易出現子宮韌帶鬆弛的現象,這接下來就會引起子宮脫垂了。

4、營養攝入不夠

如果攝入身體的營養成分不能供給身體正常生理活動,甚至導致營養不良。會讓身體內的脂肪含量減少,由於缺乏營養物質而造成的子宮脫垂,會導致腹壁的皮膚也會逐漸鬆弛,除此之外胃部也會出現下垂的情況。

子宮脫垂了怎麼辦?學好這幾招,助你恢復健康

1、注意產前產後保健

分娩是子宮脫垂髮病的主要原因,因為分娩會使陰道撕裂或是伸展過度,會導致盆腔內膜過度撕裂。這樣的後果就是盆底組織越發薄弱,尿生殖裂孔也會因此變寬而敞開,就會在過高的腹壓下將未復舊的子宮推向陰道。

所以在產前應該加強孕期保健,定期做產前檢查,攝入足夠的營養物質,避免異常胎位的出現,預防發生滯產、難產。適當鍛鍊,降低順產難度,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傷害。

除此之外,產後還需要做好復健,產後不應提過重的東西,不要長時間站著或是坐著。同時哺乳期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一年半。

2、避免長期負重和久蹲

高腹壓是促使或加重子宮脫垂的重要因素,尤其腹壓增加,會使分娩損傷加重,骨盆支持組織張力下降,從而產生不好的影響。

婦女如果長期負重過度,長時間站立或負重,並且經常慢性咳嗽,還會出現便秘或排便費力的情況,這些均會使婦女長期處於高腹壓狀態,腹腔增壓容易讓子宮下墜。

3、保持排便通暢

如果大便乾燥也會增加腹腔壓力,易造成子宮脫垂。大便乾燥,會導致排便不暢,大便時就會過度用力,這樣會給子宮造成壓迫感。

長期便秘,極有可能會發生子宮脫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喝水,平時可以多吃一些香蕉或者芋頭這些促進腸胃蠕動的食物。

4、認真做好生育計劃

子宮脫垂與多次生育具有很大關係,夫妻雙方在決定生育之前,要做好避孕措施。並且女性儘量減少早婚早育,待子宮發育成熟後再進行打算,這樣會減少對女性身體的傷害。作為女性,要關愛自己的身體,儘量不要流產。

5、堅持運動

運動才會身體好,平時可以抽一些時間出來跑步、遊泳。作為女性,可以選擇鍛鍊臀部的運動,儘可能的加強臀部肌肉的訓練,恢復陰道彈性和緊緻。

這樣有利於盆骨附近肌肉增加力量,撐起子宮,使子宮不易脫垂。另外,這些鍛鍊不僅有利於女性健康,還可以使身材越來越好。平時可以多出去旅遊,注意均衡膳食,平時做一些提肛的保健操,保護和防止盆底肌松。

相關焦點

  • 子宮脫垂是如何發生的?4個因素不可忽略,教你幾招,恢復健康
    導語:子宮脫垂就是子宮有不同程度的脫出陰道外。而子宮一旦發生脫垂,手術也難以恢復,一般術後也會帶有副作用。也就是說,脫垂的症狀很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女性發生了子宮脫垂,所帶來的小腹下墜感或者疼痛都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生活。因此,如果出現了子宮脫垂的症狀,千萬不能大意,儘早檢查。
  • 子宮脫垂
    經陰道手術助產或第二產程延長者,發生會陰裂傷或伸展,致盆腔內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組織薄弱、缺損,尿生殖裂孔變寬而敞開,在過高的腹壓下將未復舊的大子宮推向陰道而發生子宮脫垂。尤其在產褥期攝食不佳;或盆腔內筋膜及提肛肌未恢復好即過早地勞動,尤重體力勞動;或撕裂修補不當包括會陰切開者,均削弱盆底正常功能,而致子宮或陰道脫垂。多產影響支持組織的恢復,也是脫垂的因素。
  • 子宮脫垂的成因
    子宮脫垂是比較多見的一種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子宮脫垂的原因是什麼,更不懂得應當如何來預防子宮脫垂。下面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子宮脫垂?子宮脫垂指得是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甚至脫出於陰道口外。比較多見於產後,對於這一子宮疾病,應當學會預防,減少其病發率。
  • 子宮脫垂(子宮下垂)
    當盆底肌和筋膜以及子宮韌帶因損傷而發生撕裂,或其他原因導致其張力減低時,可發生子宮及其相鄰的膀胱、直腸的移位即盆腔器官脫垂。籠統的講,子宮脫垂就是子宮離開了它本應存在的位置。子宮下垂是因為盆底肌的韌帶和肌肉撐不住子宮而令子宮下垂到陰道內。
  • 大媽跳廣場舞子宮「掉落」,女性子宮脫垂,這5個因素是主要原因
    在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導致它逐漸下滑,到達坐骨棘平面以下,甚至脫離體外。 也就是上述那位大媽的情況,這就叫子宮脫垂。 如果在分娩之後,這些部位沒有修復好,那麼給予子宮的支撐力就少了,讓它的位置沒那麼穩固,就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2、營養不良 嚴重的營養不良會導致肌肉萎縮,盆腔內筋膜變得鬆弛沒有彈性,減少對子宮的支撐力。
  • 子宮脫垂怎麼辦 導致子宮脫垂的5大原因
    子宮脫垂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脫垂有很多原因導致,出現了子宮脫垂的現象我們一定要及時的治療,以免越來越嚴重,而且子宮脫垂對女性有很大的危害,所以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 經陰道手術助產或第二產程延長者,發生會陰裂傷或伸展,致盆腔內筋膜和肛提肌撕裂,盆底組織薄弱、缺損,尿生殖裂孔變寬而敞開,在過高的腹壓下將未復舊的大子宮推向陰道而發生子宮脫垂。尤其在產褥期攝食不佳;或盆腔內筋膜及提肛肌未恢復好即過早地勞動,尤重體力勞動;或撕裂修補不當包括會陰切開者,均削弱盆底正常功能,而致子宮或陰道脫垂。多產影響支持組織的恢復,也是脫垂的因素。
  • 子宮脫垂是什麼意思 子宮脫垂的原因是什麼
    女性為什麼會子宮脫垂?子宮脫垂會不孕嗎?這些問題一朝不解決就會困擾很多女性!那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吧!子宮脫垂是什麼意思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稱為子宮脫垂。子宮脫垂常合併有陰道前壁和後壁膨出。子宮沿陰道向下移位稱為子宮脫垂。一般分為三度。一度:宮頸口位於坐骨棘水平以下。
  • 【大夫說】子宮脫垂怎麼辦?
    子宮脫垂指得是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甚至脫出於陰道口外。比較多見於產後。根據器官脫垂的部位,可以分為陰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陰道後壁膨出(直腸膨出)、陰道頂端脫垂(子宮脫垂、子宮切除術後穹隆膨出)。子宮脫垂的原因:(1)妊娠和分娩:陰道分娩時,胎兒擠壓盆壁,造成盆底肌和神經的損傷,導致盆底功能下降,出現子宮脫垂和陰道壁膨出。
  • 有這7個症狀,當心子宮脫垂!!!
    漏尿、腰痛、脫垂是產後女性的三大困擾。根據 瑞典哥德堡大學 的一項追蹤調查顯示,女性順產20年後發生脫垂的概率高達14.6%。子宮脫垂會影響盆腔內的血液循環,一定程度上造成局部淤血,更易導致盆腔內臟器發生感染,甚至潰瘍,常表現為:白帶異常或增多,並伴隨血性分泌物。子宮脫出時,擠壓到了陰道前壁,會進一步影響到膀胱、尿道功能。此時,將面臨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經常性尿道感染等問題。
  • 產後如何預防子宮脫垂?
    產後子宮脫垂也是影響產婦子宮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子宮頸在坐骨棘水平以上。這個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宮的韌帶來支持的。如果這些組織發生了損傷或過度鬆弛,子宮就會沿陰道下降,甚至全部脫出於陰道口以外,這就是所謂的子宮脫垂。
  • 子宮脫垂怎麼辦?什麼原因引起的?
    女性由於生育、衰老、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各種原因,盆腔盆底肌肉力量減弱、結締組織鬆弛,發生脫垂現象。子宮脫垂是中年女性的常見病,45歲以上婦女人群發病率高達40%。      子宮脫垂指得是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甚至脫出於陰道口外。比較多見於產後,對於這一子宮疾病,應當學會預防,減少其病發率。
  • 什麼是子宮脫垂?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很少女性能全知道
    子宮脫垂,是女性走向衰老的一個標誌當子宮沿陰道從正常的位置下降,宮頸的外口到達坐骨棘水平線下面或者全部子宮已經脫落出陰道之外時,這種現象一般稱為子宮脫落。引發子宮脫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盆底肌鬆弛,而衰老和分娩等因素都會導致盆底肌鬆弛。
  • 「掉」下來的痛苦——子宮脫垂
    接診的溫道清醫生仔細為患者做了檢查,發現李奶奶的子宮脫垂已經到了最嚴重的階段,診斷為陰道前壁膨出Ⅳ度、陰道後壁膨出Ⅳ度、子宮脫垂Ⅳ度,伴有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風溼性關節炎等病症。手術勢在必行,但情況堪憂。由於「掉落」的子宮和陰道壁長期摩擦,產生了大面積的潰瘍,無法立即施行手術。李奶奶年紀又大且伴有多種病症,手術風險和手術難度極大。
  • 女人產後子宮脫垂的4大原因,生娃多只是其中之一
    最近看了一條新聞,在寶島臺灣有一位50多歲的女性,生育了4個子女,一開始只是打噴嚏會漏尿。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有一次竟然發現打噴嚏後,有一團肉掉在下體外,最後醫生確實是子宮掉落到陰道外了,屬於子宮脫垂。什麼是子宮脫垂?
  • 引起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女生須知
    子宮脫垂是一種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主要是由於盆腔筋膜、韌帶、肌肉等鬆弛、薄弱,對子宮的支撐力量減弱所致。造成支持組織鬆弛薄弱的原因有妊娠、分娩創傷、衰老等。多次陰道分娩史、子宮脫垂家族史等是子宮脫垂髮生的高危因素。
  • 與您談談「子宮脫垂的危害」
    陰道前後壁又與膀胱、直腸相鄰,因此子宮脫垂還可同時伴有膀胱尿道和直腸膨出。子宮脫垂與支持子宮的各韌帶鬆弛及骨盆底託力減弱有關。子宮脫垂的危害1、子宮脫垂可以懷孕嗎子宮脫垂的女性受孕有一定影響,子宮脫垂分為三度,一般I度或II度子宮脫垂患者仍有受孕的可能,如果處理得當,治療後仍然是有可能懷孕的。但是妊娠後對分娩仍有一定的影響。
  • 子宮脫垂的危害,你知道嗎?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外。臨床症狀腹部有下墜感,腰酸,白帶多,呈膿樣或帶血性。根據脫垂的具體程度不同,子宮脫垂可以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輕度:宮頸下降到離陰道口4公分內。
  • 如何判斷子宮脫垂?出現這些症狀說明你中招了!
    子宮脫垂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外。①  分娩損傷是子宮脫垂髮病的主要原因。②  人流等宮腔手術損傷。③  宮毒炎症囤積導致細胞受損。④  盆底肌鬆弛。⑤  衰老:卵巢功能減退導致雌激素分泌減少,使盆底支持組織變得薄弱、鬆弛,易發生子宮脫垂。
  • 為什麼你的子宮為掉下來?難言之隱的子宮脫垂
    對於每個女性來講,子宮是身體重要的生殖器組成部分,也是孕育新生命的場所,但是現在臨床上很多產後的媽媽會出現子宮脫垂的現象,當然還有少數未生育的女性也會發生子宮脫垂,而這個問題目前在很多地方仍然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和重視,就診率很低,但是嚴重的臟器脫垂對女性的生活影響又是比較大的,
  • 腰酸、背痛、小腹下墜,警惕子宮脫垂!
    在許多人看來,這或許只是多次生育的中老年女性的「專利」,但其實不然,據調查顯示每一百位女性中就有1-4位患有此病,所以應高度引起大家的關注,決不能因此而默默忍受。子宮脫垂是指支撐子宮的組織受損傷或薄弱,致使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子宮頸外口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外的一種生殖伴鄰近器官變位的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