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萬一臺的「達文西」專利到期,國產手術機器人機會來了嗎?

2020-12-14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作者:健聞毛曉瓊,36氪經授權發布。

導讀

從2018年開始,由於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第一批專利保護陸續到期,美敦力、強生、西門子、史賽克等醫械巨頭開始入場。國內企業的動作更為迅猛,多家企業加入賽道,希望打破「達文西」的壟斷,有的產品已經獲批。國內企業的策略是做低配版「達文西」,通過價格搶佔市場。「達文西」的領先優勢不僅在於硬體。近年歐美也有同類產品獲批,但推廣應用頗為困難。瞄準「達文西」的弱點彎道超車,或許是機會所在。

△ 圖片來源:yestone

2020年伊始,國產手術機器人儼然站上了風口。

1月7日上午,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通過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為一位十多年不能正常行走的患者完成了髖關節置換術。這是國內首例通過國產手術機器人輔助完成的髖關節置換術。

差不多同時,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國內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成功實施。手術的主角同樣是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設備。

1月14日,高端智能醫療設備製造企業鑫君特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公司智能手術機器人產品的研發及商業化。

從2018年開始,由於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第一批專利保護陸續到期,這個市值千億的市場就湧入了眾多覬覦已久的冒險者。過去一年,美敦力、強生、西門子、史賽克等四家醫療器械巨頭,合計斥資67億美元,以收購的方式拿到了手術機器人的入場券。

而國內企業的動作更為迅猛。

近幾年,天智航旗下的天璣骨科機器人、柏惠維康旗下的「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先後拿到了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醫療器械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指通過常規管理足以保證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器械。第二類是指對其安全性、有效性應當加以控制的器械。第三類是指,植入人體,用於支持、維持生命,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

2019年11月,由天津大學主導設計的國產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妙手S」,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預計最快將於2020年下半年獲批。

本土企業競相布局手術機器人,其中既有利益驅動,也有情懷加持。

過去20年,美國公司INTUITIVE SURGICAL(以下譯為「直覺外科」)靠著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這一個產品,實現了股價從9美元到600美元的飛躍,資本回報率年均超過40%。

其在中國的市場儘管起步較晚,仍展現出驚人的潛力。2018年,鄭大一附院藉助達文西機器人完成手術1198例,創下單機年手術量的世界最高紀錄,龐大的市場需求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中國一直是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賣得最貴的地區,單臺售價高達35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超過2000萬。而在同樣一家獨大的歐洲市場,達文西售價只有200萬美元,差不多是國內的一半。打破壟斷和價格歧視,也成為本土企業發展手術機器人的情懷所在。

一家獨大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外科手術的精準和安全。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有醫生嘗試通過工業機器人來輔助進行腦組織活檢。1988年,美國人設計出一套名為PROBOT的前列腺手術系統,這是史上第一臺應用於外科手術的機器人。

1997年,「手術機器人之父」王友侖成功研製出了「伊索」——一種可以聲控的「扶鏡」機械手,以避免扶鏡手生理疲勞造成的鏡頭不穩定。「伊索」也是FDA批准的第一臺手術機器人,由此開啟了手術機器人的商業化之路。

1998年,「伊索」通過安裝內窺鏡等一系列升級改造,進化成了「宙斯」。「宙斯」可以通過遙控操作,為病人進行微創手術,已經是一套完整的手術機器人系統。

兩年後,真正的「神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橫空出世。「達文西」沿用了「宙斯」使用內窺鏡的思路,並在3D成像和精準控制上做了大幅提升,最終受到以挑剔著稱的外科醫生們的歡迎。

實施手術時,醫師不和病人直接接觸,而是通過三維視覺系統和動作定標系統,操控機械臂以及手術器械來完成手術。這相當於彌補了過去最能影響外科手術成敗的兩大因素——視野的可及性、手的穩定性。

「達文西」最適合病變部位較深,醫生用手很難觸達的外科手術操作。比如前列腺癌根治術,前列腺位於男性盆腔深處,傳統開腹手術切口大、出血多,術後併發症概率高,恢復極慢,一直被公認為最困難的微創手術之一。在「達文西」的輔助下,醫生只需要在患者身上開幾個直徑不到1公分的小孔,就可以看到病變部位放大20倍的3D影像,更為精準地完成手術。因為創傷小、出血少,併發症風險明顯降低,恢復期也大大縮短。

△ 視頻: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縫合葡萄皮

2000年7月,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系統獲得FDA批准,開始在普通外科手術中應用,2001年又進一步獲得在胸腔和前列腺切除術等項目的許可。

一位使用過「達文西」的外科醫生告訴八點健聞,從操作體驗上講,就是一個字:爽。首先是坐著做手術,而且手臂有支撐,不會出現生理疲勞。其次,3D成像效果好,1080P解析度外加立體視覺,仿佛開了「上 帝視角」。最後就是機械臂的任意角度扭動,遠勝過人手的關節自由度。

對醫療器械來說,贏得醫生青睞就意味著贏得市場。截至2019年上半年,「達文西」全球裝機量超過5000臺,手術量達到600萬例。光是2018年就完成了超過100萬例。

直覺外科公司201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由於全球範圍內手術系統安裝量的增加,其銷售收入達到11.28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23%。

尤其是,出於對產品的充分自信,直覺外科還為「達文西」設置了一套可以提前鎖定利潤的銷售模式——耗材智能鎖死。「達文西」的機械臂是一種高值耗材,每臺手術平均至少需要4條機械臂,但每條機械臂最多只能使用10次,用到第11次時,機器人就會自動鎖死,必須更換新的機械臂才能重啟,而一條機械臂的價格約為10萬元人民幣。

這個策略為直覺外科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利潤。財報顯示,從2009年開始,「達文西」的配件及服務收入就超過了主機的銷售收入,毛利率常年保持在70%左右。

「達文西」的護城河

過去20年裡,直覺外科公司的後視鏡裡,始終都沒有出現過追趕者的影子。這在美國高度鼓勵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幾乎不可想像。

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一家公司能做出類似產品來和「達文西」抗衡?答案是專利保護。

在美國專利局的資料庫裡,達文西手術系統擁有相關專利2000多項,包括多自由度手術機械臂、前端手術器械、三維立體視覺定位、人機互動等等,幾乎覆蓋了現有同類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所有技術保護點。

以「達文西」的柔性機械手為例,從第一代產品開始,就引入了「腕關節」的概念,使其具有上下、前後、左右、旋轉、開合以及彎曲等7個活動向度,且每個關節的活動範圍都大於90度,超出人手的極限。

這基本上都是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必須採用的通用設計,但因為直覺外科提前申請了專利保護,大量後來者無法採用上述設計。在找不到更好替代方案的情況下,他們只能等待「達文西」的專利有效期結束。

根據美國法律,專利期限從授權日開始生效,有效期為20年。「達文西」所涉及的2000多項專利,最早一批申請於1997年,其它專利也將在這幾年陸續到期。也就是說,時至今日,希望模仿「達文西」的公司才真正看到了希望。

不過,20年的專利保護期,已經為「達文西」築起了一條足夠寬敞的護城河。

「醫療器械行業和別的製造業還不太一樣,它需要企業根據醫療機構的反饋,不斷調整產品的最終形態。」一位資深的業內人士告訴八點健聞,過去20年,「達文西」陸續更新了6代產品,每一次迭代的背後,都是大量專家總結出的臨床案例和實操經驗,這才是它最厲害的資源。

一位使用「達文西」做過上百臺手術的專家向八點健聞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曾受邀試用國內某款新研發的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對比下來差距很大。

「腹腔鏡手術面對的是人體的軟組織,每個病人的差異性很大,醫生下刀的輕重緩急也都有講究,相比於骨科和神經外科,腹腔手術對機器人的精密性要求是最高的。如果你達不到這樣的精密度,出現意外狀況就沒法處理。這種精密度怎麼來呢?只有靠大量的臨床總結,反覆改進。」

更換手術機器人,也不僅僅是更換設備那麼簡單。還意味著一整套操作流程和使用習慣的改變。

「『達文西』抓取器械的角度是90度,但現實中醫生手持器械都是平握,僅僅是這一點不同,就意味著要改變很多操作上的習慣。」上述業內人士告訴八點健聞,據他所知,任何一個醫生在正式使用「達文西」做臨床手術前,必須經過150個小時的培訓。如果未經充分培訓就上手,很可能發生事故。2015年,英國就發生過一起因為主刀醫生操作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經驗不足,而導致病人死亡的案例。

或許正因這些巨大的隱形成本,近年來,歐美一些模仿「達文西」的手術機器人儘管都獲得了歐盟CE和美國FDA的認證,真的推廣到醫療機構時,卻很快就被醫生棄用。

「我想,一方面是醫生習慣了『達文西』的操作方式,懶得換。更重要的是,這些設備遠沒有『達文西』那麼成熟,甚至是穩定性不夠,這對於一場打開腹腔的手術來說是致命的。」上述專家如是說。

國產手術機器人PK「達文西」

雖然「達文西」領先優勢巨大,但就像晶片行業一樣,打破國外壟斷已成為共識。國內以天智航、柏惠維康、妙手機器人、哈爾濱博實、重慶金山科技等為代表的企業都已加入賽道,全力追趕。

去年11月宣布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的妙手機器人,是目前國內最有希望阻擊「達文西」的手術機器人之一。這款產品由天津大學、中南大學、威高集團共同研發,曾作為重大科研突破,入選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八點健聞了解到,過去幾個月,妙手機器人已經完成了預定的上百例對照手術,目前正在收集數據,和「達文西」進行非劣效性評價。如果進展順利,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獲批。

同為腹腔鏡手術系統,「妙手」最初對標的就是「達文西」。也正因為如此,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難度頗大,大量的初始設計都會撞上「達文西」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壁壘。為了繞開這些問題,研發團隊花了十多年時間,最終以完全自主產權的方式造出了目前這臺「妙手S手術機器人」。

「我們認為通過評價的問題不大,像出血量這些關鍵指標都很不錯。」一位參與項目的內部人士表示,「妙手」早在2014年就完成了基礎研發工作,當年就做了3例人體手術。此後的四五年裡,研究機構和醫院一直在針對臨床問題打補丁。

不過,上述人士也坦言,對比「達文西」,「妙手」從手術效果上來看差不多,但從醫生的操作體驗上看,肯定不如「達文西」。「大概就是開豪車和開買菜車的區別吧,一腳油門下去,司機肯定能感受出差別,但對於乘客來說,你都能被送到目的地,而且價格會便宜很多,差不多四分之一。」

2000萬的四分之一,就是500萬,設備身價的大幅下降,必然會反映到醫院的收費上。據了解,目前國內一臺藉助「達文西」實施的手術比普通手術要貴3萬元左右,還有巨大的下調空間。因此,國內絕大多數布局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的企業,共同策略都是:做低配版的「達文西」,通過價格搶佔市場。

對此,也有人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一位醫療行業投資人認為,低配版的「達文西」不會有市場。「目前在使用手術機器人的醫生,大都是三甲醫院裡手術功力深厚的科室帶頭人。對於他們來說,是不會願意用低端設備的,另外一點,這些專家做的都是高精尖的手術,四五百萬的手術機器人也很難應付得下來。」

這位投資人表示,正常來說,一臺手術機器人光零部件就有3萬多個,再加上電子控制系統、人機互動軟體,這些環節都對精準度有很高的要求,在當前形勢下,勉強國產化的效果並不好。

「我在這行做了20多年,幾乎考察過國內所有腹腔鏡手術機器人,得出的結論是,普遍落後『達文西』5~8年。都能做非常基礎的手術,比如闌尾切割。但像前列腺癌根治術這樣的手術,就沒那麼大把握。換句話講,如果只是切個闌尾,我何必要用手術機器人呢。」

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哪裡?

「『達文西』最大的弊端在於,它是從工業機器人改造來的,巨大、笨重、不可移動,這些特徵在真實的醫療環境中會佔用掉寶貴的手術床旁空間。」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英國CMR公司於2017年研製出世界上最小的通用型外科手術機器人Versius系統,並在2019年取得了歐盟CE認證。在設計上Versius系統突破了整體固定吊頂安裝的設計,採用分體式落地床旁系統,並且可以靈活移動,體積也較主流產品大為減小。

如今,Versius已在歐洲上市,價格約為「達文西」的一半。除了能夠完成腹腔鏡手術,CMR團隊還在加緊研發,力爭早日將Versius系統的適用範圍擴展到更多領域。

項目負責人付曉陽告訴八點健聞,靈活、輕巧、高度精確控制將是手術機器人的發展方向。目前,Versius的國產化正在快速推進中。「爭取有朝一日能夠實現完全國產化。」

智蕙林醫療(原木木機器人)董事長蔣化冰同樣認為「達文西」的霸主地位不會持續太久。「醫療器械行業,和生命相關,對於穩定性的要求很高,所以在新技術出現的早期,更容易出現贏者通吃的局面。而一旦這種新技術鋪開以後,一定會有別的企業憑藉後發優勢,找到彎道超車的機會。」

蔣化冰判斷,「達文西」的挑戰者一定出現在中國。因為中國既有最龐大的外科手術需求,又有世界一流的5G通信技術,但前提是,必須找準細分市場。

事實也確實如此。避開「達文西」所在的腹腔領域,國內一些轉攻骨科、神經外科、介入手術的企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天智航的天璣骨科機器人、柏惠維康的「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都順利通過了第三類醫療器械審查,並且在拓寬手術機器人的功能邊界上越走越遠。

2019年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通過5G技術,遠程交替操控兩臺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山東煙臺和浙江嘉興的兩個脊柱骨折病人,進行了三維定位脊椎螺釘固定手術,總共打入12顆螺釘,定位準確無誤。這是全球首例通過5G完成的遠程骨科手術,在外科醫學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它不僅意味著遠程手術可以不受光纖通信的限制,更意味著醫療資源不均衡的鴻溝有望通過技術的方式來填平。

另外,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自身也還有升級的空間。美國FDA公布數據顯示,自2000年至2013年間,在達文西機器人手術中致死的患者達144人,原因包括「機器人短路走火」、「零件掉入人體體內」等。經過數次更新迭代後,2018年,直覺外科又兩次主動召回售出的「達文西」整機和零配件。

對國內乃至全球同行來說,能在安全性和穩定性上面做得更好,也是他們反超「達文西」的機會之一。當然,第一步還是要先達到「達文西」現有的水平。

相關焦點

  • 350萬美元「達文西」中國已有87套,手術量達11.5萬例,國產手術機器人路在何方?
    該展臺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達文西由美國直觀醫療公司(Intuitive Surgical)研發並量產,目前全球裝機量超過5000臺,美國市場約佔六成(約3000臺);歐洲佔兩成(約3000臺);國內則有87臺投入使用,主要分布在頂級三甲醫院
  • 這個叫「達文西」的手術機器人最近為什麼火了?
    我國完成首例達文西機器人口咽癌手術;機器人「達文西之手」催生胃癌手術革命;浙大兒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4個月破100臺......最近這個叫「達文西」的機器人有點火。達文西是誰?最有名的一位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創下了不朽名作《蒙娜麗莎》。有一個機器人與這位大家同名,不過他不作畫,而是做手術。
  • 贛州首臺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完成手術210例
    贛州首臺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完成手術210例 客家新聞網 王俞 吳先群8月6日,贛南地區獨家引進的國際最新一代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酷奇」投入臨床使用一周年。一年來,該院泌尿外科、婦產科、小兒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等科室相繼迅速開展相關技術。截至目前,該院已成功完成機器人手術210例,均獲良好的手術效果,為贛醫一附院開展複雜、高難度機器人手術積累了寶貴經驗,進一步推動了贛州外科手術的進步,為贛州老百姓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 全球最先進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技術解析
    達文西(da Vinci)不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嗎,與目前全球應用最廣泛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Da Vinci robot-assisted
  • 「達文西」手術突破100臺
    本報訊 「手術順利完成!」這是11月19日下午5點30分,常州一院手術室內,泌尿外科徐仁芳主任短短的一句話。由此,泌尿外科第100臺「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順利結束,這也是泌尿外科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裡程碑的超越。 69歲的張先生,三個月前體檢時發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顯著升高,在外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檢後被確診為前列腺癌。
  • 天智航國內獨佔 「中國版達文西」上市
    如何找到未來的投資機會?關注巨豐投顧旗下公眾號「巨豐投資資訊」(ID: jf-hxnc) ,專業投資顧問坐陣直播間為您問答疑解惑!詳細解盤市場熱點、潛在機會,幫助您建立自己的交易體系。我們繼續核心資產優質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家剛上市的公司天智航(688277),被稱為「中國版的達文西」。
  • 浙大兒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4個月破100臺
    他成為醫院第100位成功實施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患兒。 圖為舒強教授向媒體介紹浙大兒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特點從4月1日引入全國兒童專科醫院首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到8月14日突破100臺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浙大兒院成為全國小兒外科領域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一個高地,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多家媒體一早就來到醫院,見證這第100臺手術。
  • 福建省首臺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省立醫院「上崗」
    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福州新聞網10月17日訊(福州晚報見習記者 林雅通訊員 陳鈺濤 文/攝)1小時40分鐘,一臺「白色」手術,術中患者幾乎零出血……這是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福州完成的「首秀」。15日,我省首臺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福建省立醫院正式「上崗」,完成首臺直腸癌根治術。
  • 新一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手術治療前列腺癌
    12月17日晚,最新的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運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至此該院已擁有兩臺達文西機器人。截至本月16日,該院已完成自2015年引進第三代達文西機器人以來的第3348例機器人手術。「在發達國家,一半以上的前列腺手術都是機器人來做,現在,我們醫院泌尿外科90%的前列腺癌手術和腎腫瘤手術都是在機器人輔助下完成。」邵逸夫醫院黨委副書記、泌尿外科專家丁國慶表示,在臨床上,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尿控和性功能得到更好保留,而對於一些複雜的腎腫瘤,機器人輔助下的手術讓保留腎臟成為可能。
  • 福建首臺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在榕完成
    15日,在省立醫院手術室內,一臺直腸癌根治性切除術引人關注。執行手術的是我省首臺「長」有纖長「手臂」的機器人。這是我省首次運用第四代達文西Xi機器人手術。     接受手術的患者為中年女性,因便血半年,經查診斷為直腸癌,急需接受根治切除術。
  • 天智航銷量「三連跳」 中國版「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進擊之路
    自科創板上市申請之後,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智航」)作為國內手術機器人領軍企業受到高度關注,也承擔了國產手術機器人崛起的希望。國際上,手術機器人應用最成功的是美國直覺外科公司,其生產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2018年為其帶來了37.24億美元營業收入和11.25億美元淨利潤。目前,直覺外科市值超過680億美元。
  • 我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
    我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肝膽胰外一科69歲膽囊結石患者成首例11月24日上午8點,濟南市中心醫院在手術室舉行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啟用儀式,院黨委書記、院長蘇國海教授,副院長李雲教授,醫務部部長華永新,麻醉科主任任傑、副主任孟凡軍,手術室護士長王朝陽共同為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揭彩。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總量突破100例 手術量...
    經評估、術前檢查、方案制定等一系列準備後,7月30日傍晚,姜濤教授利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1個小時,安全、完整地為其切除肝腫物。手術非常成功。 據了解,這臺手術恰是姜濤教授做的第100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技術已成熟100例,這不僅是一個數字,而有著更深層的意義。
  •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達文西」是《蒙娜麗莎》的那個「達文西」麼?
    不是那個畫畫的嗎?」沒錯,就是那個達·文西李奧納多·迪·皮耶羅·達·文西,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美術三傑」 (文藝復興後三傑),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其作品《蒙娜麗莎》與《最後的晚餐》更是舉世皆知。
  • 「會做手術」的機器人,將成為外科的未來嗎?
    北美是目前最大的市場,但是隨著亞洲政府衛生投入的增加,醫療體制的調整以及微創手術意識的增強,未來市場重心會轉向亞洲。2. 我國市場規模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雖然起步較晚,根據直覺外科公司2014年第一季度的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我國只安裝了25臺達文西機器人,而臺灣地區、韓國及日本則已經安裝了20、44以及178臺達文西機器人。
  • 這個「醫生」了不得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解難題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網長沙11月27日電 日前,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一科運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為一位重度肥胖患者實施了盆腔巨大腫塊切除術。根據胡女士的特殊情況,湖南省腫瘤醫院教授唐潔教授帶領的婦瘤一科團隊立馬與麻醉科、醫務科、心內科等相關科室會診,為了保證圍手術期安全,經專家會診充分評估,決定實施達文西器人輔助下進行腫瘤切除術。
  • 達文西機器人單機手術量名列全國前三 江西這家醫院了不起
    XI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為患者進行手術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當機器人和醫療結合在一起,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日前,一例由XI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進行的「腹部無切口經自然腔道取標本的全機器人下直腸癌根治術」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完成,手術非常成功,患者術後8天康復出院,患者及其家屬感激不已。那麼,相比傳統手術,機器人手術有哪些優勢?
  • 「手術奇才」?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一小時做完手術,出血幾乎為零
    說起手術,我們更多能夠想到的就是好幾個醫生圍在一起,然後好幾個小時滿頭大汗在忙,但是如今得益於科技的發達,出現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到底是何方神聖?首先這個機器人在系統組成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外科醫生作業系統、4臂床旁機器人手術系統、高清晰成像系統。在實際手術中,醫生不必接觸患者身體,可直接通過控制板操縱機械臂實施手術。如此高難度的手術,對於人來說,進行起來十分麻煩,但是如果是機器人就得心應手。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在理論上優於傳統胸腔鏡,擁有高清的三維視野、手腕樣靈活的手術器械,器械臂固定鏡頭保證圖像的穩定,因此,外科醫生可以對有限的手術區域實施精細的解剖,理論上可以獲得更好的術中淋巴結清掃和器官保護[4]。
  • 達文西第四代Xi手術機器人投入使用
    日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舉行達文西第四代Xi手術機器人開機儀式,標誌著醫院外科醫療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進入了全新的微創時代。達文西機器人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創傷更小、治療更精準、病人恢復更快的特點,代表了當今世界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