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中,跌倒了,爬起來
弓著身子,繼續前行……
全網刷屏的這組「移動的雕塑」
感動了無數人
他們是誰?
記者通過大連海洋大學了解到,
他們他們有一個共同而響亮的名字
——大連海洋大學青年抗疫突擊隊
17位平均年齡19歲的大學生!
全網點讚刷屏的背後,
是他們兩個星期來的默默堅持
哪個孩子不是父母的寶
而他們的父母
卻說:
「受苦了,爹挺你!」
「你們就當去當兵了,沒什麼的!」
【1】他們是誰? 17位平均年齡19歲的大學生!
1月7日早晨,記者嘗試聯繫「移動的雕塑」中的主人公時,他們一直處於「失聯」狀態。學校老師說,每天上午都是志願者們最忙碌的時候,正值早餐時間,又趕上下雪,他們一時還真聯繫不上。
在學校師生看來,雖然才半個多月時間,他們的故事已耳熟能詳:
2020年12月21日,來自航海與船舶工程學院的17名熱血青年大學生第一時間自發組建成立大連海洋大學青年志願者抗疫突擊隊。
突擊隊在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王海鵬和輔導員鄭淑娟帶領下,突擊隊隊長由魏顯赫同學擔任,17名平均年齡19歲「鐵骨錚錚」的小夥子,迅速投入抗疫工作,與大學生公寓的志願者老師們一道,服務於大學生公寓5000餘名同學,承擔起全力做好後勤保障的工作。
【2】他們的工作:連戰風雪天,受苦受累不掉隊
裝卸、配送,裝卸、配送,這是工作的常態,反覆循環。他們,每天早晨五點半準時起床,每天微信運動2萬餘步,10餘天來累計卸運物資十餘噸……每天為公寓5109名師生配送12219份餐食。
2020年12月30日、1月4日、1月6日,大連迎來三場大雪,每一片雪花落地,他們的工作難度就加重一分,即使這樣,保障工作仍然在進行著。
去年12月30日,大連氣溫零下15℃,路面結冰溼滑,那天的北風似乎也格外的猛烈,惡劣的天氣給寢室配餐、物資搬運以及正常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一箱一箱物資、一袋一袋餐食、一趟又一趟,頂風冒雪,勇敢前行……隊員們護目鏡上的汗水與冷氣交織在一起,看不清路,防護服裡的毛衣溼透了,灌進風氣變得更加冰冷,腳底上磨起了血泡走路很疼……即便逆風而行也毫不退縮!
【3】隊員馮興龍:累過之後,留下的都是笑容
戰疫情,戰風雪,苦中有樂。
隊員馮興龍說:「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日工作結束後,大家頂著涼涼的月色脫下防護服後,每個人的雙手都被汗水和酒精浸泡得滿是褶皺,臉上也被口罩勒出一道深深的印痕,但大家都在笑。因為幫助到了大家,我們發自內心的感到驕傲。」
【4】隊員李宗餘的媽媽:「你們就當去當兵了,沒什麼的!」
「是你扶起我雄心,我才有志闖天下;是你練出我赤膽,我才一心報國家。」
2020年12月29日上午10:07分,隊員李宗餘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配圖是和媽媽簡單的一段對話。
媽媽說:
「好好隔離,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別添亂」。
「國家有難,人人有責。你是黨員、學生幹部,一定要有正能量」。
「你們就當去當兵了,沒什麼的!」
隻言片語中,有道不盡的牽掛,也是媽媽們對青年人使命與擔當的殷切期望。
【5】隊員李瀟陽的爸爸:「受苦了,爹挺你!」
孩子在學校裡,少不了父母的牽掛。
隊員李瀟陽爸爸的一句「受苦了,爹挺你」,是一位父親對一個孩子滿心的心疼和驕傲。
哪一個孩子不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寶貝,哪一個孩子不是父母的心頭肉,但當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只有一句擲地有聲的回答 ——「到!」。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
大連海洋大學學校老師說,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大連海洋大學的青年學子們不怕苦、不畏難、勇挑重擔,主動扛起青年一代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取得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貢獻青春力量。
半島晨報、39度視頻 記者 來慶新
綜合 大連海洋大學官微
照片由大連海洋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