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彈性電網 為美麗中國注入「浙江動力」

2020-12-26 騰訊網

以問題為導向,靠互通來聚力。

9月26日,在杭州召開的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高端研討會上,院士、學者們齊聚一堂,以「建設能源網際網路,為美麗中國賦能」為題展開交流討論。現場觀點激烈碰撞、經驗坦誠交流、問題務實溝通,精彩處還不時爆出陣陣掌聲。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國網浙江電力已提出構想——建設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

「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正當其時。當務之急是要充分發揮電網在連接電力供需、促進多能轉換、構建現代能源體系中的樞紐作用,將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作為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核心載體,發揮其引領力、輻射力、帶動力,打造能源互聯新形態,構建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創造能源網際網路省域時間的浙江經驗、浙江樣本。」9月26日,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尹積軍,在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高端研討會主旨演講中的一席話,說得不緊不慢,卻是擲地有聲。

多元融合

破解能源轉型「三角悖論」

電力作為便捷、清潔和應用最為廣泛的二次能源,在推動能源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中,承擔著轉型中心環節的重任。國家電網公司順應時代潮流,發揮責任央企的「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提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戰略目標,全力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和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在電網企業落地實踐。

然而,傳統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的演進中,面臨著源荷缺乏互動、安全依賴冗餘、平衡能力縮水、提效手段匱乏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快高承載、高互動、高自愈、高效能四大核心的能力建設。

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前行方向,在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高端研討會的探討和分享中漸漸明朗——

在尹積軍看來,應將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作為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的核心載體,發揮其引領力、輻射力、帶動力,打造能源互聯新形態,構建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

能源轉型至今,電網企業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已從電力供需平穩問題轉變為「既要保障能源安全,又要推動低碳發展,還要降低用能成本」的高質量發展「三角悖論」。該如何破解電網安全、低碳和經濟協同的難題?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能源網際網路智庫中心主任夏清認為,高彈性電網給出了解決方案。

「高彈性電網以機制與技術喚醒了電網中的『沉睡』資源,以網際網路、物聯網協同這些資源要素,在面對電力供需平衡的大幅波動和電網故障情況下,通過各要素之間彈性的高效互動,以自組織、自趨優、自適應的方式應對外部變化,將實現整個電網最佳資源優化配置。」夏清向記者解釋道。

由於間歇性、波動性等特徵,新能源的大規模接入,不可避免地給電網穩定性帶來了潛在威脅,導致電力系統轉動慣量下降,系統抗擾動能力下降。

「以往的電力系統只對n-1,n-2這種故障進行考慮,高彈性電網就是要針對小概率嚴重後果的極端事件進行預防。」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常委、電氣學院院長、教授別朝紅一語中的。

她認為,針對小概率嚴重後果的極端事件進行預防,目前是我國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一個空白。現在提出建設高彈性電網,正可解決此類問題,從而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這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具有戰略意義的方向。

安全是基礎之一。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是安全效率雙提升的電網升級。

北京清大科越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倪暉表示,建設高彈性電網,首先是要讓電網能夠更加安全,這需要發揮多方資源共同參與的作用。保證電網安全,就是保證國家能源的安全,也是保證國民經濟的安全。同時,如何能夠通過市場機制讓資源,也就是生產要素能夠得到最優配置,實際上需要解決的是在公平、效率、規範上的問題,讓看不見的手能夠靈活的發揮作用。

先行先試

浙江方案實現源網荷儲相協調

高彈性電網前行的錚錚腳步,在國網浙江電力的探索和實踐中慢慢延伸。

以典型的省級受端電網浙江為例。2020年的夏天,浙江電網用電負荷七創歷史新高,最高記錄達9268萬千瓦,同比增長8.82%。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探索創新應用線路動態增容、短路電流綜合控制等技術,組織實施「百萬用戶、百萬千瓦」專項行動實現削峰填谷,提升了局部電網彈性,以更經濟高效的方式助力浙江電網平穩度夏。

「高彈性電網為我們提供了系統的解決方案,為整個電網的發展提供了浙江示範窗口,將整個中國電網的能源轉型做成一個樣板工程。」浙江大學電機系主任、教授辛煥海表示。

邱愛慈同樣希望浙江電力取得突破,以形成示範效應。她提出中肯建議:「在源側通過多能互補,繼而實現彈性互補;網側通過設備潛力挖掘,實現靈活運行;荷側通過喚醒海量用戶資源,實現需求響應彈性;儲能通過市場機制,成為良好的彈性資源。」

浙江省及電網發展的基礎條件為引領能源網際網路建設提供了信心和動力。從浙江能源電力發展狀況看,浙江省擁有種類最多的能源電力生產結構,新能源發展程度高、應用範圍廣,這無疑為高彈性電網的發展提供了成長的沃土。

「我認為,現在浙江要先行先試,帶頭走出一條路來,之後全國都會跟上,這是一場深入且深刻的革命。」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對於浙江高彈性電網的發展給予極高評價。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院長劉俊勇分析,目前彈性配電網的建設有幾個賦能,從目前來看,最重要的是四個方面。「第一個是政策賦能,政策上怎麼推動多元融合的概念。第二個是配電網主要安全基礎架構的賦能,這個是永恆的話題。第三個是信息賦能,能源網際網路主要用到信息。第四個,我個人認為是我們國家最為薄弱的環節——市場賦能如何調動市場的資源、用戶的資源及社會資本的資源來為他們服務。」

劉俊勇說,目前浙江提出了彈性電網的發展,其他各個省份包括世界範圍內提出了治癒電網,歸根到底還是為了應對剛才提到的這些問題。浙江電力公司提出來的理念,既契合了科學的發展,又回應了用戶的需求,是一個引領未來配電網發展的積極探索,也是踐行能源網際網路實際行動的開端。「但我們現在僅僅是提出了理念,從規劃、建設、運營,到後期成果,還缺乏非常多的理論和技術探索,要走的路還很長。」

記者從探討會現場獲悉,國網浙江電力計劃,到2023年,浙江省移峰填谷能力達到千萬千瓦級別,推動該省電能終端能源消費佔比達到40%等目標;到2030年,率先在浙江建成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支撐浙江非化石能源發電量佔比達50%,電能佔終端用能比例率先超過45%,單位GDP能耗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等。

瞭望發展的眼光沒有界限,正因如此,國網浙江電力轉型升級的禁錮才一再被打破;正因如此,國網浙江電力高彈性電網發展的腳步不會停歇。

作者:朱怡 莫非 支彤 王怡然

編輯:於彤彤

校對:高慧君

相關焦點

  • 浙江高彈性電網建設再下一城!
    浙江首個1MW/2.088MWh定點儲能項目投運! 編輯 | 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 瑤瑤 9月11日,浙江樂清市供電公司虹橋鎮線路側儲能工程正式投運,該儲能項目為1兆瓦/2.088兆瓦時系統,是目前浙江省首個線路側定點儲能項目。
  • 應對能源高質量發展需求,浙江率先建設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
    國家電網公司將國網浙江電力作為「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示範窗口」,在浙江率先建設國際領先的區域能源網際網路,全面支撐「重要窗口」建設。國家電網公司順應時代潮流,發揮責任央企的「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提出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的戰略目標,全力推動能源安全新戰略和能源網際網路建設在電網企業落地實踐。
  • 為示範窗口主陣地建設獻智!浙江華雲設計支撐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
    為示範窗口主陣地建設獻智 ——浙江華雲設計主動服務支撐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探索與實踐 華雲設計助力國內首套基於電力無線專網的百萬秒級可中斷負荷接入系統在高彈性電網示範工程中應用 當前,
  • 尹積軍:建設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的高彈性電網
    4月21日,國網浙江電力召開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多元融合的高彈性電網建設推進會,研究多元融合的高彈性電網專項工作方案。國網浙江電力董事長、黨委書記尹積軍參加會議並講話,國網浙江電力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楊勇主持會議。
  • 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 衢州:打造四省邊際中心城市電網建設橋頭堡
    浙江日報 具有1800多年建城史的衢州,素有「四省通衢,五路總頭」之稱。近年來,應對能源高質量發展需求,國網衢州供電公司牢牢抓住「寧可讓電等發展、不要讓發展等電」,加快建設衢州市域及四省邊際高彈性能源網際網路,積極開展線路動態增容裝置安裝,完成全省首個0.4千伏儲能電站併網投運,開展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客戶側建設……從城市到鄉村,從居民到企業,用戶獲得電力的體驗得到持續優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擁有了堅強保障。
  • 為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書寫電網新篇章
    今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渝兩地迎來高質量發展「黃金機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對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儘快構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形成新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 溫州打造「不怕颱風的電網」 建設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沿著鐵塔銀線,溫州向「全域美」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高標準建設美麗溫州、品質之城,精心打造甌江兩岸、中央綠軸等城市金名片,成功躋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7個中心區城市。溫州電力見證溫州發展的每一步。2019年9月,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撤鎮設市,21萬農民就地變市民,中國新型城鎮化改革邁出重要一步。全國首個「大部制、扁平化」模式的現代能源企業——龍港市供電公司隨之成立。
  • 中國能建洛斯達公司引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所屬企業戰略投資者
    中國能建洛斯達公司引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所屬企業戰略投資者 發布時間: 2021-01-06 00:00:00   來源:中國能建  作者:   近日,中國能建洛斯達公司收到北京產權交易所出具的國有資產交易憑證,
  • 電力視角看浙江 「十三五」別有洞天
    在此過程中,浙江電力通過技術革新實現清潔能源全消納。電網發展也愈加高效有「彈性」。浙江電力遵循「能源網際網路」,開創性提出建設能源網際網路形態下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從更高層次解決保障能源安全、推動低碳發展、降低用能成本3個能源高質量發展目標不能同時滿足的問題。
  • 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浙江調控雲上線試運行
    11月20日,全國首臺全能型調控機器人「悟空」在浙江調控雲上線試運行,為在全省範圍內推廣使用打好基礎。
  • 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是張什麼網?什麼時候能建成?
    長期以來,我國電力系統「重發輕供不管用」,配電網建設長期處於落後狀態,加之配...(相關簡歷附後)在這特殊的時間節點,北極星輸配電網與您一同回顧,毛偉明在國家電網...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123/637150.shtml 11月16日下午,浙江烏鎮網際網路之光綜合示範用房在烏鎮開工奠基。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堅強局部電網建設思路與方案研究
    雙方將在打造電網高質量發展高地、建立供用電法律體系示範、打造能源產業核心創新典範、構建現代化供電服務體系標杆、塑造能源可持續發展先鋒五個方面全面深化合作,增強深圳核心引擎功能、提升先行示範區發展活力、動力和競爭力。
  • 雲陽將建5G基站505個 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當下,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成為廣受社會關注的經濟熱詞。而5G作為新基建的「排頭兵」,是新一代通信基礎設施,5G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為此,我縣主動把握機遇,搶抓政策紅利,加快推進5G基礎設施建設,為老百姓謀福音,為產業轉型升級「蓄勢賦能」,推動工業經濟加快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 展望2021:5G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展望2021:5G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1-01-0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圖文實錄】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8月27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為美好生活充電 為美麗中國賦能」——國網平涼供電公司新聞發布會。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雷濤主持會議,國網平涼供電公司副總經理牛威如介紹了平涼電網建設及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國網平涼供電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 「十三五」時期浙江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增長47%
    「十三五」期間,浙江電網「兩交兩直」特高壓骨幹網架基本建成,清潔能源消納和外來電受入比例創歷史新高。2018年,僅通過特高壓電網輸入浙江的電量就達1499億千瓦時,佔全年全社會用電量的33%。2019年,浙江從省外購入清潔水電、核電、風光電達914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的19.4%,可滿足杭州地區約400天用電需求。
  • 電網「天路」連起千家萬戶——西藏加快推進電網建設
    ↑3月24日,中國安能集團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組織的20多臺套吊車、混凝土罐車和搭載著挖掘機、裝載機的拖車在拉薩市曲水縣整裝待發,即將奔赴1500公裡外的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建設工地。此次出發的是中國安能集團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組織的新一批施工隊伍,他們將直奔1500公裡外的阿里與藏中電網聯網工程建設工地。
  • 寧波電網老專家投身企業新發展,常青藤計劃首批研究成果發布
    今年,寧波供電公司黨委結合工作實際推出電網「常青藤」計劃,在充分挖掘臨近退休年齡的老專家、老幹部「人熟、地熟、政策熟、關係熟」優勢的基礎上,聚焦合規管理、科技創新、員工思想建設等方面工作。「常青藤」計劃一經實施,就有30名老專家主動報名參與。
  • 全省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推進大會召開 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
    8月15日下午,全省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浙江推進大會在安吉餘村召開,省委書記車俊講話。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梁臻 攝車俊指出,這些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生態興則文明興,提出了一系列美麗中國建設的大戰略。
  • 為國家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四川輕化工大學與中國昊華化工籤約
    為國家科技創新注入強勁動力 四川輕化工大學與中國昊華化工籤約 2020-12-04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