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蕪湖有一名司機在進行酒駕測試時,酒精含量為37mg/100ml涉嫌飲酒後駕駛,但是她並沒有喝酒,這是怎麼回事呢?
面對酒精檢測結果女司機很是意外,並堅稱自己並沒有喝酒,這時女子告訴民警她剛剛往口腔裡噴過口腔清新劑,女子出示了隨身攜帶的噴劑,瓶身上標明的主要成分中確實有乙醇,民警讓該女士等候20分鐘再次測試第二次、第三次測試的結果均為0mg/100ml原來口腔清新劑真的會「被酒駕」!
其實,口腔清新劑「被酒駕」事件並非第一次發生。早在幾年前,淮安市交警高速二大隊民警對一位駕駛員例行檢查並進行酒精檢測時,吹氣檢測結果顯示其體內酒精含量為 100mg/100ml,疑似醉駕。但是面對民警的檢測結果,駕駛員堅稱沒有喝酒,一定是酒精測試儀壞了。用另外的酒精測試儀檢測,結果是 0mg/100ml。後經駕駛員回憶,他在駕車前,使用過口腔清新劑,而他體內的酒精含量從 100 最終跌至 0mg/100ml,正是口腔清新劑惹的禍。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你知道除了口腔清新劑以外,還有哪些東西可能會讓你「被酒駕」嗎?
1、藿香正氣水
藿香正氣水的酒精含量普遍達到40%以上,大量飲用也和真的喝酒沒有區別。
2、荔枝、楊梅、葡萄、榴槤等
糖分較多的存放時間較長的水果很有可能被微生物利用發酵,產生酒精。
3、蛋黃派、軟麵包、瑞士卷等
蛋黃派、小麵包的包裝配料表上都有寫「食用酒精」,是為了幫助糕點加工,而且國標對酒精殘留量不作要求。
4、酒釀
北方叫醪糟,南方叫酒釀,實際上就是一種低度的甜米酒,它的酒精含量稍高,常見的是1%到5%。
5、漱口水、口腔噴霧
並不是所有的漱口水和口腔噴霧(口噴)都含有酒精。大家可以去超市仔細看下包裝上列的主要成分,有的並不含有酒精。
如果使用含有酒精的漱口水、口腔噴霧後,立即進行酒精測試儀吹氣,也有可能吹出數值。
交警提醒
開車之前,請儘量避免食用請避免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和口氣清新劑。如果誤食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遇到交警查處酒駕,並且檢測出含有酒精成分,請不要慌張,應當及時向民警說明情況,稍等一會兒或者漱口後再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