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渾水藍鯨(ID:hunwatermedia),作者:路 暢,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每個新銳內容平臺的崛起,都伴隨著流量分配的重新洗牌,新平臺的流量紅利稍縱即逝。B站出圈之後,諸多財經媒體都對其寄予厚望,紛紛入駐B站,試圖在更年輕的用戶群體中提前搶佔影響力。
專業團隊的下場,從直覺上來看,似乎理應比兼職up主、草根創作者發展前景更為良好。然而,從數據表現來看,這一直覺並不正確。
數據表現"折戟"
以虎嗅為例,其B站帳號2018年就已發布第一支視頻,短暫更新後停更。自2019年5月恢復更新後,穩定更新至今已發布82個稿件。
目前,「虎嗅視頻」已發布52支數碼區視頻,19支知識區視頻,以商業評論和數碼評測為主要視頻類型。
播放量最高的一條視頻「【國內首發】iPhone11系列一周使用測評:蘋果的創新,用了才知道」發布於2019年9月,播放量96萬、點讚2.0萬,彈幕、評論總計1.6萬。
從單條視頻來看,這樣的數據表現可稱優秀,但這並不是該up主的常態。
該up主單支視頻平均播放4.95萬,平均點讚率僅2.4%。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數據表現嚴重偏低了。「如果是個人ip的up主,點讚率再翻一倍都屬正常水平。」
從粉絲量來看,up主「虎嗅視頻」88支視頻,目前粉絲量4.8萬,單支視頻漲粉545。這一數據遠低於高成長的個人up主。
虎嗅的B站帳號數據表現並不理想,這在商業媒體中並非孤例。
鈦媒體在B站的帳號為「鈦媒體APP」,自2019年11月至今,已發布179支視頻。截止至本文發布時,該up主粉絲數僅為793。全部視頻播放總量30.9萬。
創業邦累計投稿23支視頻,總粉絲量142,目前已停止更新。億歐網間歇性更新,累計投稿31支視頻,目前粉絲仍未破百。
36氪漲粉數據較為優異,僅發布17個稿件,粉絲量已達18.6萬,單視頻平均播放24.4,單支視頻漲粉1.09萬。
但稍加留意不難發現,儘管漲粉效率高,但B站受眾對於其視頻的接受度仍然存疑,其視頻點讚率不足3%,依然低於腰部個人up主的點讚水平。
接近B站的業內人士表示,B站對媒體機構存在扶持,受邀入駐的商業媒體可獲得曝光扶持,更多的流量自然也帶來更多的播放。若考慮到這一因素的作用,平均點讚率偏低的視頻仍有尚可的播放量,也就不難解釋了。
儘管如此,但在入局B站的媒體帳號中,「虎嗅視頻」和「36氪」已是同類帳號中數據表現較為亮眼的。商業媒體入局B站,漲粉效率大多難稱理想。
「網易財經官方」已發布327稿件,粉絲不足8000;「第一財經」435個稿件,粉絲量3500+;「財經雜誌」45個稿件;粉絲量剛剛突破2000;「財經客戶端」33個稿件,粉絲不足百。
「專業團隊」入局B站之後,從點讚、互動、播放等各維度數據來看,仍未能把握平均年齡不足20歲的B站用戶的內容口味。
原生up成長迅猛
是B站用戶對此類內容不感興趣麼?以財經品類為例,2020年初,「巫師財經」的漲粉神話破圈,B站設立一級分區知識區,財經內容成為熱門領域。
目前,僅名字中帶「財經」二字的up主,在全B站就有超過900名。以粉絲數降序排列可以發現,在前列的up主,除「央視財經」為媒體機構外,其餘均為B站原生up主。
以今日知識區榜單TOP20的一支財經內容視頻為例,「3Q大戰(下):釣魚、反目、人肉,馬化騰和周鴻禕誰才是3Q大戰唯一贏家?【中國商業史13】」由up主「衝浪普拉斯」發布,該視頻播放量25.9萬,點讚率7.6%。
該視頻故事性強,在高贊評論中也透露出耐人尋味的信息,有一評論如此寫道:「看完UP的上下兩期你就會明白,……這兩期下來UP的語境感覺立場也是站在360這邊……」在第一頁用戶評論中,「騰訊」一詞出現了50次,「360」一詞出現28次。
截止至目前,該up主僅31個投稿,粉絲量已突破80萬。單支視頻漲粉2.7萬,視頻平均點讚率6.4%。這一數據好於大多數商業媒體所運營的帳號。而此種帳號在B站並非個例。
強故事性、適當的預設立場、情緒引導,似乎是一個在B站行之有效的操作邏輯。而這與財經媒體的稿件寫作方式存在差異。這或許是媒體入駐B站數據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
「B站味兒」
這一現象,並非只在財經板塊存在。有B站資深用戶認為,媒體機構漲粉效果不理想,或許因為他們過於固守舊有的創作手法,視頻欠缺一種「B站味兒」。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
這段文字出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被B站up主引用到視頻BV1UK411N7aW當中。有趣的是,該視頻並非歷史、社科、人文內容,而是數碼內容。
視頻臺詞:「就是為了重回我們最熟悉的世界巔峰」
up主「蘇星河牛通」的認證為「知名科技up主」,其視頻多發布於數碼區,個人介紹為「一個測評軟體的號,但遍布驚喜。」
在該up主爆款視頻「【蘇星河】微信各種隱藏功能,震驚的我一愣一愣」中,引用了上述名句,最終本視頻播放量高達541萬,點讚率15.7%。
此類創作手法,在該up主其他視頻中也有所使用。自今年6月2日發布第一支視頻至今,僅5個多月的時間,蘇星河發布了12支視頻,獲得57萬粉絲,平均點讚率10.6%。這一成績已好於絕大多數科技媒體在B站所開設的帳號。
既然數據表現難稱亮眼,對於媒體來說,B站的流量紅利還在麼?
在渾水所發布的月度「up主黑馬榜」中,粉絲基礎只有數萬的知識區小up主單月漲粉數萬並不罕見。
在「出圈」之後,B站早已不再是一個二次元社區,在持續湧出新的內容品類之下,B站用戶對財經、科技等領域的興趣已被培養,商業媒體的內容品類與B站用戶的內容偏好重合的版塊越來越多。
在內容生產的方法論上,媒體運營的B站號與B站原生up主仍然存在著巨大差異。媒體所開設的B站帳號能否把握平臺流量紅利快速崛起,這似乎並非是媒體團隊的技術問題,這是對用戶取向與內容生產邏輯的雙重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