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這一生的價值註定只能是看得遠,而不是看的清

2020-12-21 騰訊網

哈勃望遠鏡可以看到134億光年外的天體,但卻看不清月球表面上的一塊石頭,這聽起來感覺就好像是這個望遠鏡患上了老花眼一樣,遠處的東西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可近處的卻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影子。

其實,像哈勃這樣的天文望遠鏡還是跟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望遠鏡有很大的差別的,生活中的望遠鏡的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能看清楚遠處的事物,而天文學上的望遠鏡卻是在於能夠看得見遙遠的天體。

比如說像我們的肉眼,雖然可以看到遠在254萬光年外的仙女星系,但卻沒辦法看清一個100米以外的人樣,顯然望遠鏡看得遠對於我們來說確實是遠沒有看得清那麼有價值的。可是天文望遠鏡卻不一樣,它們的主要價值就是看得遠,而不是看得清,當然,實際上由於口徑解析度的問題,它也沒辦法看得清。

在宇宙的觀察中,我們得要接受的一個事實就是,當一些天體距離我們有足夠的遠之後,我們就沒辦法再分辨出星系恆星的模樣了,當然也更不能分辨出行星的屬性出來。

如果可以拿我們的眼睛來比作是天上的望遠鏡的話,那這就好比我們在漆黑的夜晚可以看到遠在1公裡外的一根點燃的蠟燭,但卻看不清蠟燭火焰燃燒的樣子的道理是一樣的。

現在哈勃望遠鏡,它的實際能力就是可以看到遠在134億光年處,也就是在134億年前剛形成的GN-Z11星系,但卻看不清近在咫尺的火星上的尺度小於13公裡的物體。

而勃望遠鏡所能看清的宇宙,其實大多都是由萬億顆恆星所組成的星系團,而不是一個遙遠的星系團內的一顆恆星。

那麼為什麼哈勃望遠鏡不能看清遙遠的星系團內的恆星呢?

其實這是可以通過公式計算出來的,比如說,如果我們要看清楚4光年之外的一顆星球上長度為1米的物體,那麼我們就需要一個口徑至少為2320萬公裡的望遠鏡,而對於這樣超大口徑的望遠鏡,連神都造不出來,更何況是人呢?

我們再將這個距離放大到1000光年以外的距離,那麼哈勃望遠鏡能夠分辨到的最小物體尺寸就達26億公裡之長,要知道,這是要比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恆星還要大的呢。

因此要哈勃望遠鏡來觀看系外的恆星,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目前,哈勃望遠鏡的口徑僅為2.4米,這就已經註定了它這一生的價值只能體現在看得遠,而不是看得清上。

無論是肉眼還是望遠鏡,其實我們要看到目標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只要目標有光子發出並傳遞到我麼的眼中或者望遠鏡上,那在理論上,它們就能被我們看見,只是我們的肉眼對光子的能量,也即是光波的頻率感應範圍有限,沒辦法感應到某一些波段而已。

所以說理論上,即便是從134億光年外傳過來的光子,只要它的能量足夠,那麼它就能被望遠鏡感知到,可是,問題就在於宇宙中有很多從遙遠的星系傳遞過來的光子的能量是非常的弱的,而換句話說,就是它們會非常的暗。

於是對於人類而言,哈勃望遠鏡最重要的講究就在於它能看得多暗的星體,而它能看得越暗,那麼也就可以理解為它能看得越遠了。

在宇宙中的恆星會因為內部核聚變損失質量而變為能量,並以光波的形式往外散射。

距離地球越遙遠的星體,它們的光要想傳遞到地球並被我們的望遠鏡捕捉到,那麼它們通常經過一些宇宙空間,然後被空間內的各種天體遮擋或者吸收可能以及程度就越大,以至於當它們傳遞到地球時,光就已經非常的暗淡了。

而哈勃望遠鏡就是在這種我們肉眼看到的一片漆黑的太空深處去捕捉那些絕美的星系的。

它的捕捉方式就是對宇宙深處的某一小塊區域進行數天,甚至是上百天的凝望,經過長時間的曝光,最終才給我們展現出這個宇宙更加真實的模樣來。

相關焦點

  • 哈勃望遠鏡能看到百億光年外的天體,為何還發現不了外星文明?
    望遠鏡的能力,在於能看得有多清楚,而不是看得有多遠;如果說看得遠的話,人眼還能看到254萬光年外的仙女星系呢!哈勃望遠鏡於1990年升空,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哈勃望遠鏡經過多次維修和升級,大大擴展了人類認識宇宙的視野,還觀測到100多億光年外的天體。
  • 回顧哈勃哈勃望遠鏡的歷史與成就,慶祝哈勃太空望遠鏡成立30周年
    哈勃望遠鏡的名字由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使用,是1920年代當時山上最大的望遠鏡。加利福尼亞帕薩迪納附近的威爾遜天文臺,發現了我們之外的星系。天文臺哈勃望遠鏡是第一個放置在太空中的主要光學望遠鏡,這是最終的山頂。在大氣的扭曲之上,遠遠超過雨雲和光汙染,哈勃對宇宙的視野一覽無餘。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這是關於哈勃升空30周年的第二篇專題內容。上一篇文章用30年30圖呈現了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視覺盛宴,今天則將為大家介紹哈勃太空望遠鏡傳奇的前世今生。1.緣起探索宇宙是人類在好奇心驅使下的一種表現。望遠鏡的發明突破了肉眼觀測的局限,將人類認識宇宙的層次提升到全新高度,引發重大變革。到了18世紀,望遠鏡已經成為人類研究宇宙不可或缺的工具。世界各地都在建造更大更強的望遠鏡,將大量肉眼原本看不見的天體記錄在案。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以及對觀測要求的提高,人類開始萌生將望遠鏡建到天上去的想法。
  • 望遠鏡的革命:哈勃太空望遠鏡
    很多人想到太空時,首先在腦海中出現的名字不是約翰·格林就是尼爾·阿姆斯特朗。而當科學家想到太空時,他們腦海中出現的是哈勃太空望遠鏡。二十年來哈勃望遠鏡一直在為我們探索宇宙的起源之謎,它被稱為是人類所進行的最具科學意義的太空項目。從它拍攝的宇審照片上,我們每人都能回顧到宇宙在130億年前的模樣。
  • 哈勃望遠鏡,絕美的30年
    負責哈勃望遠鏡的科學家們相信它至少能持續運行到 2025 年,這是一個保守的估計。但是當哈勃的任務真的結束時,它超強的光學和紫外線觀測能力在短期內無法被複製,因為哈勃望遠鏡可以在不同的波段給天體拍照,科學家通過不同的波段分析同一個天體,就能了解它的化學成分和年齡這些信息。哈勃的退休會讓一些波段的圖像暫時缺失,因為他的繼任者據說會專攻哈勃不擅長的波段而不是延續他的功能。
  • 哈勃太空望遠鏡,30周年了!
    1990年4月24日,一枚註定載入史冊的太空望遠鏡----哈勃成功發射,同時拉開了我們探索系外世界的序幕!艱難的起步如果說按工作時間計算,哈勃太空望遠鏡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90後,因為哈勃於1990年4月24日搭乘美國宇航局的「發現號」太空梭升空,並於一天後被送入地球軌道。
  • 成為傳奇的哈勃望遠鏡,曾經被當做笑話
    我們都知道今年是哈勃望遠鏡升空的30周年,這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太空儀器」的最初構想要追溯到1946年。價值20億的近視眼和史無前例的「眼科大夫」1990年5月20日,哈勃望遠鏡向地面傳回的第一張照片成像質量遠遠沒有達到設計要求。通過對哈勃望遠鏡進行不斷調焦,依然得不到清晰的圖像,說明光學系統存在嚴重的問題。奮鬥了這麼多年,人們驚訝地發現哈勃望遠鏡竟然是個近視眼。
  • 哈勃望遠鏡後繼者引爭議 暫定HDST項目
    原標題:哈勃望遠鏡後繼者引爭議   歷史上最具創造性的天文觀測臺一定包括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內。但是哈勃的生命是有限的,其儀器和軌道持續衰減,它的終止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天文和宇宙學信息收集出現巨大缺口。   由於地球大氣層會過濾掉大部分紫外線波長,因此紫外線僅可以在太空中被大量接觸到,而哈勃就存在於這樣的環境中。
  • 哈勃望遠鏡的饋贈!一起回顧30年間哈勃帶給我們的宇宙寶藏
    慶祝哈勃望遠鏡30周年為哈勃望遠鏡喝彩!這架著名的太空望遠鏡由1990年首次於發現號太空梭上發射,至今已在環繞地球的孤獨軌道上運行了30年。在過去的這30年裡,哈勃太空望遠鏡向天際睜開了大眼睛,展現了宇宙無與倫比的美麗和深邃的神秘。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一些精彩亮點。
  • 哈勃30周年:發現宇宙終極真相,哈勃望遠鏡是怎麼做到的?
    哈勃的光學結構: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統,由兩個雙曲面反射鏡組成1980年初,正在展開設計的空間望遠鏡被命名為「哈勃」,這是紀念二十世紀初發現宇宙膨脹的偉大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命名,而望遠鏡製造過程則遭遇預算暴增,進度落後,發射時間一推再推,不過最終在1990年4月24日由發現號太空梭在STS-31航次中將望遠鏡成功的送入了預定軌道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工作原理
    哈勃太空望遠鏡從太空梭的貨艙部署。要了解有關哈勃望遠鏡的更多信息,請訪問探索頻道。查看更多哈勃太空望遠鏡圖片。你有沒有盯著夜空,想知道宇宙近在咫尺?我們大多數人都被迫看星星只用我們的眼睛,尋找在茫茫黑夜光抽血。即使你很幸運能夠使用地面望遠鏡,它的清晰度取決於大氣因素,如雲和天氣,它仍然不能提供這些令人驚嘆的天體應得的那種清晰度。
  • 哈勃望遠鏡在宇宙中發現了多少星系?
    這個長期困擾天文學界的問題,在1995年開始被哈勃望遠鏡逐步解決。1995年12月18日到28日,哈勃將鏡頭對準大熊座方向一小片天區,拍攝了342張獨立曝光影像,最後合成了哈勃第一張深空照片,「哈勃北部深空」在這張改變天文學的照片上,有3000多個亮點,它們不是星星,而是和銀河系一樣,擁有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而這3000多個星系,僅僅佔到了全天區面積的2400萬分之一。
  • 哈勃望遠鏡的限制有哪些?它的極限在哪裡?
    歡迎大家閱讀本期的鵬楊科普,1990年當「發現號」太空梭將哈勃望遠鏡送入軌道時,哈勃望遠鏡已經運行了近30年,由於它位於地球大氣層之外,所以能夠觀測到普通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的電磁波譜的其他部分,這使得它比地面望遠鏡能夠捕捉到更暗更遠的天體,哈勃望遠鏡已經拍攝了數百萬張最令人驚嘆的遙遠恆星和星系的圖像
  • 哈勃望遠鏡30年遙望深空,高光時刻之精確「哈勃常數」
    經過多番曲折的論證,最後建造太空望遠鏡計劃被批准,1990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遠鏡,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由發現者號太空梭成功發射,當發現者號成功送開它的機械臂,哈勃太空望遠鏡也開始了它30年的「觀天之旅」。
  • 哈勃望遠鏡能夠看那麼遠,能不能像顯微鏡一樣觀測太陽系的星球?
    哈勃望遠鏡能夠觀測到幾百億光年以外的宇宙,為何不能直接顯微鏡般地觀測最近的太陽等星球?要解釋這個問題,得首先看一下哈勃望遠鏡的工作原理。哈勃望遠鏡是於1990年由美國的太空梭送上太空的,鏡長13.3米,直徑4.3米,鏡面口徑2.4米,在地球外太空以時速2.8萬公裡繞地球軌道運行。
  • 哈勃太空望遠鏡:天文學家分享17張最佳太空照片
    看這些圖:哈勃望遠鏡,揭示宇宙過去與現在的美在這個特別的專題中,我們邀請了頂尖的天文學家來親自挑選跟他們最有科學相關性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圖片。他們選擇的這些圖片並不總是那些在網際網路上無數的「最佳」畫廊裡出現的彩色壯麗剪影,而是側重他們展現的科學視角所產生的影響。
  • 哈勃望遠鏡之母:空間天文學領域的「滅絕師太」
    無奈,羅曼只能另謀高就。在芝大的著名天文學家柯伊伯(Gerard Kuiper,1905-1973)的推薦下,她於1954年前往海軍研究實驗室(NRL)任職,從事當時新興的射電天文學研究。1951年,NRL在辦公樓的樓頂安裝了直徑15米的射電望遠鏡,那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精確的射電望遠鏡。
  • 哈勃望遠鏡七大科學發現
    由此可見,今天的星系是由較小的星系聚集而成,而不是恰好相反,由較大的星系分裂而來,「哈勃」所拍攝的照片成為建立現代星系形成模型的關鍵。   除了研究遙遠的年輕星系以外,「哈勃」還研究了星系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在「哈勃」的高分辨銳眼下,遙遠星系中的單個恆星被分解出來,它們的顏色和亮度包含了其年齡和化學組成的信息,使得天文學家可以推測出星系中的恆星形成歷史。
  • 高清照片被哈勃望遠鏡拍到,外星人?
    近期,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意外拍到了一張高清「巨型人臉」。這張「巨型人臉」位於宇宙深處,有兩顆非常清晰的「眼睛」,還有醒目的「鼻子」,真算是有鼻子有眼。這張照片傳到地球之後,很快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難道真是外星人來了?
  • 哈勃望遠鏡升空30年,英雄遲暮,它還能再工作多久?
    就這樣,在NASA的支持和全體天文學家的遊說下,哈勃望遠鏡正式立項並開始製作,並準備按照原計劃於1986年10月升空,但可惜天有不測風雲。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第十次發射任務中,升空73秒便發生了劇烈爆炸,7名太空人無一生還。挑戰者號的失敗,給NASA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原定於同年10月升空的哈勃望遠鏡,也因為這次失敗而推遲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