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等到了,周杰倫,開直播了。
在線觀看總人次超6800萬
就在剛剛的20:30,周杰倫在快手上開啟了自己的首次直播。
直播放在一個類似藝術館的空間裡進行,剛開始,身穿牛仔衣的周董,就用硬幣表演了一個近景魔術。過了沒幾分鐘,周杰倫和好友們又對著牆上的一幅畫,表演魔術。
儘管每秒鐘都有網友在扣「唱歌,唱歌」,但周杰倫還沒有任何唱歌的意思,理由是「今天沒有樂器在身邊,清唱好像也不太好」。
這是一場以「魔術」為主線的直播。
周杰倫不愧是頂級天王,開播僅10分鐘,直播間累計觀看人次就突破4260萬,互動總量破1個億。最終半小時的直播,在線觀看總人次突破6800萬,而周杰倫的快手粉絲更是一夜間從直播官宣前的2200萬突破至3000萬。
1600萬人預約
7月25日,#郎朗打周杰倫#話題引發大量網友圍觀「吃瓜」,話題閱讀量超1.5億,原來是因為——
分享了自己鋼琴演奏周杰倫歌曲《Mojito》的短視頻,以此方式支持周杰倫的快手直播首秀,結果錯把「我來打Call我的好兄弟周董」寫成了「我來打我的好兄弟周董」。
另外,郎朗在快手發布的為周杰倫「打Call」的短視頻同樣獲得了老鐵們的熱烈歡迎,僅一天時間,視頻播放量就已達1321萬,點讚數超85萬。
此前,快手官方就已開啟直播預約通道,成功預約的網友還可以獲得「超級寵粉大禮包」。最終超1600萬人進行預約,再次印證了周杰倫的強大號召力。
今年5月29日,周杰倫加入快手,僅憑「周杰倫首個中文社交媒體帳號」的標籤就讓他的快手粉絲瞬間衝到百萬級別。
6月1日,周杰倫快手帳號正式營業,一套衣服拍了三條視頻,這三條視頻播放量加起來就超過了2億。視頻中周杰倫稱,當粉絲數達到千萬時,會表演魔術直播,今晚果然就只是個魔術直播,木有唱歌。
如今一個月過去,直播前周杰倫的快手粉絲數量已高達2356.9萬,30分鐘直播後,更是狂飆到3000萬。
快手為什麼選了周杰倫?
答案很簡單:流量。
這幾年快手和抖音這兩個短視頻社交軟體在流量爭奪上都是「你追我趕」的競爭狀態。
據了解,短視頻在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整體用戶規模大概8億左右,而快手和抖音的MAU(月活躍用戶人數)加起來已超過9億,也就是說,快手和抖音的的用戶重合度越來越高,用戶增長越來越難,競爭也更加激烈。
來源 :QuestMobile,方正證券研究所
周杰倫出道20年,承載了無數80後、90後的的青春,至今仍然是「頂流」明星。
周杰倫在新歌《說好不哭》MV中植入「麥吉machi machi」奶茶品牌,成功讓其走紅全國各大城市,甚至不乏粉絲通宵排隊。
另一首新歌《Mojito》在不到一個小時裡銷量高達百萬張,15小時賣了937.8萬元,音樂系統一度崩潰。在快手首發上線的MV也狂吸了6.4億老鐵觀看,並引發網友的翻唱狂潮。
可以說,進駐快手的明星那麼多,咖位比得上周杰倫的還真沒幾個。
而為了跟周杰倫合作,快手也是下了重本的。
2020年快手拿下與央視春晚的合作後,拜年廣告的代言人就是周杰倫;
據說在籤約周杰倫入駐快手前,快手砸了3-5個億獨家冠名了周杰倫名下的綜藝節目《週遊記》,簡直「壕無人性」。
可以說,快手和杰威爾音樂的後續合作是真金白銀砸出來的。
周杰倫為什麼去直播了?
頂流歌手周杰倫也不是完全沒有危機感。
2018年在接受央視《面對面》採訪時,周杰倫也感慨到,"不是被其他歌手淘汰,而是被這個時代淘汰掉"。
周杰倫走紅的年代,數位音樂尚不是主流平臺,作品宣發仍然以電臺、唱片等為主,但是現在,音樂電視節目已基本消聲滅跡,音樂電臺也影響力式微,短視頻、直播和在線音樂才成為時代主流。
想要和更多新時代年輕人保持溝通,周杰倫必須選擇一個年輕人聚集的大平臺。
因此,周杰倫選擇入駐快手,並不是「放下身段」,只是順勢而為。因為他的商業價值顯然絕不只是一部分人的「青春記憶」,「00後不識周杰倫」的梗雖不是事實,卻也是一次危險信號,新一批年輕人的青春記憶已經有了新的時代印記。
如果說,早年唱片音樂工業追求的是精緻與完美,以快手等線上直播平臺追求的就是現場感、參與感和真實感。這是直播平臺與明星本人雙向選擇、互相塑造的一個結果。周杰倫本身就是全民偶像,快手接地氣的氣質和包容性,能幫他更好地實現時代跨越。
成功的直播僅靠流量難存活
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看來,當下,明星進入網際網路直播逐漸成為趨勢,這意味著網際網路傳播時代的全面到來,這也更加突出了媒體融合時代的特徵,與傳統廣播電視直播的不同之處在於網際網路直播的互動性更強,不僅有娛樂功能,還包含社交功能、商業功能等,網際網路直播其實是更綜合、更融合化的傳播。
明星之所以願意到平臺進行直播活動,一方面直播平臺可以給明星帶來巨大的價值,另一方面平臺需要高流量明星為其強化吸引力、引流,總體來說二者的合作達到了「合謀」的效果。
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三個月內,便有超百位演藝圈明星走進直播間。
但值得注意的是,明星直播雖手握流量,翻車事件也頻頻發生。以影視劇《清平樂》中扮演徽柔和懷吉的兩名演員為例,此前直播中便曾被觀眾質疑說話欠缺分寸而一度引發質疑。此外在本月初,某酒企曾因看中演員小瀋陽在微博、抖音等平臺擁有上千萬粉絲,決定與其合作帶貨直播,但沒想到的是,直播當晚只成交了20單,第二天還有16單退款。
「與傳統直播存在的問題相同,明星在網際網路平臺直播同樣涉及商業規範問題、內容傳播監管等問題。」魏鵬舉如是說。而現階段,用戶對於明星直播也更加理性,儘管明星的流量在最初能夠帶來曝光度與市場影響力,但假若內容質量不佳、缺乏專業度,流量也無法抓住用戶的心。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認為,明星在平臺直播是一場雙贏遊戲,但是如果前期策劃不佳就會成為個人秀的狂歡。且直播需要團隊之間的配合,包括前期的節目策劃,要根據直播內容的特點、市場情況以及地域特色來製作內容,以及要考慮到直播過程中與粉絲的互動等。
來源:21財聞匯、驅動中國、錢江晚報、金融界、北京商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