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物業公司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六部門給出19項任務

2020-12-17 澎湃新聞

物業服務企業一般來說,提供的是維修、保安、防火、綠化維護、清掃保潔等便民服務。能不能讓他們來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呢?答案是可以!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

《意見》要求,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意見》提出了五個方面十九條具體措施,主要包括: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

《意見》提出,要從四個方面,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

一是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

清理整合居住小區內各類閒置和低效使用的公共房屋和設施,經業主共同決策同意,可交由物業服務企業統一改造用於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政府所有的閒置房屋和設施,由房屋管理部門按規定履行程序後,可交由物業服務企業用於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鼓勵物業服務企業與房地產開發企業協商,將開發企業自持的房屋改造為養老服務用房,允許按照適老化設計要求優化戶均面積、小區車位配比等指標,相關建設工程應符合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和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二是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

新建居住小區應落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要求,按照相關政策和標準配套建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並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對緩建、縮建、停建、不建養老服務設施的項目,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組織竣工驗收。支持利用集體建設用地發展養老服務設施。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設計、施工、驗收、備案等環節的監督管理,保障設施建設達標。

三是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

按照集中和分散兼顧、獨立和混合使用並重的原則,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在老年人較多的若干相鄰小區,集中建設老年服務中心,可交由物業服務企業為老年人提供全託、日託、上門、餐飲、文體、健身等方面的服務,提高養老設施使用效率。因地制宜多點布局小型養老服務點,作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有效補充,方便小區老年人就地就近接受服務。

四是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

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根據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需要,進行增設無障礙通道、加裝電梯等設施適老化改造,以及提供地面防滑、加裝扶手、消除地面高差等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

物業服務+養老服務

《意見》提出,要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具體來說,包括:

一是養老服務營收實行單獨核算。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應當內設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部門,專門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行、助醫、照料看護等定製養老服務,並按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對社區養老服務的營業收支實行單獨核算。

二是支持養老服務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支持物業服務企業根據自身條件,結合養老需求,成立獨立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經營。物業服務企業已經取得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營業執照的,允許其跨區域經營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三是組建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鼓勵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物業服務企業建立養老服務專業人員隊伍,加強崗前培訓及定期培訓。協調職業院校、培訓機構為物業服務企業培養養老護理、康復、社會工作、心理諮詢等專業人員提供人力資源支持。按規定落實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費補貼、職業技能鑑定補貼等政策。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公租房或政策性租賃住房保障範圍。

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

《意見》提出,要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

一是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開辦社區醫務室、護理站等醫療機構,招聘和培訓專業人員,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護服務,支持將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支持社區醫務室、護理站與大型醫療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和就醫雙向轉介綠色通道。鼓勵醫護人員到社區醫務室、護理站執業,並在職稱評定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探索開展居家老年人上門醫療衛生服務。

二是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因地制宜地開辦小區老年餐桌,提供送餐上門服務。鼓勵開辦社區課堂,開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學文化、養生保健、心理健康、法律法規、家庭理財、閒暇生活、代際溝通、生命尊嚴等方面教育,加強對老年人及其家屬的營養和照護知識培訓,指導老年人開展科學的體育健身活動,搭建老年文化活動平臺。支持設置老年人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租賃站點,滿足老年人相應康復需求。

三是發展社區助老志願服務。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加強與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的溝通合作,共同健全社區動員和參與機制,開展社區居民結對幫扶老年人志願服務活動,以及敬老助老孝老主題教育和代際溝通活動,加強對老年人的精神關愛服務,為老年人參與社區生活搭建平臺。

四是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在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加強與專業養老機構信息和業務聯通,開展技術交流、人員培訓、資源共享和客戶轉介等方面的合作,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融合發展,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意見》提出,要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一是建設智慧養老信息平臺。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對接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區數據系統,建設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將社區老年人生活情況、健康狀態、養老需求、就醫診療等數據信息納入統一的數據平臺管理;開闢家政預約、購物購藥、健康管理、就醫掛號、綠色轉診等多項網上服務功能,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智能化水平。

二是配置智慧養老服務設施。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對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配置健康管理、人身安全監護、家用電器監控、樓寓對講和應急響應等智能設施。大力推廣物聯網和遠程智能安防監控技術,實現24小時安全自動值守,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能力,降低老年人意外風險。

三是豐富智慧養老服務形式。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參與開發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智能終端、應用程式等,拓展遠程提醒和控制、自動報警和處置、動態監測和記錄等功能。以失能、獨居、空巢老年人為重點,建立呼叫服務系統和應急救援服務機制。支持打造「網際網路+養老」模式,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精準對接助餐、助浴、助潔、助行、助醫等需求與供給,為老年人提供「點菜式」便捷養老服務。

四是創新智慧養老產品供給。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參與研發推廣智能可穿戴設備、可攜式健康監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智能養老服務產品,推進人工智慧、虛擬實境、5G等新興技術在居家社區養老智能產品中的應用。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發展以老年產品為特色的電商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個性、精準的智能產品。

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意見》提出了四項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一是加強養老服務監管。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和有關設施應符合消防、環保、衛生、應急管理等相關標準及行業管理要求。物業服務企業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應嚴格保障老年人的信息安全,避免個人信息洩露。

二是規範養老服務收費行為。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收費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公平合理、費用與服務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收費必須明碼標價,在服務區域內的顯著位置公示企業名稱、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投訴方式等事項,確保老年人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三是拓寬養老服務融資渠道。鼓勵商業銀行向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物業服務企業發放資產(設施)抵押貸款和應收帳款質押貸款,並參照貸款基準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支持物業服務企業以企業未來收益權、土地使用權為擔保發行債券。鼓勵商業保險、基金、信託、社保基金等資金投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降低物業服務企業負債率。

四是建立協同推進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同,將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納入養老服務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組織協調工作,民政部負責養老服務工作的業務指導、監督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指導社區醫務室、護理站設立和運營工作,國家醫保局負責指導將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全國老齡辦負責老年人照顧服務指導工作。地方省級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內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相關工作。市縣政府有關部門負責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措施,積極探索實踐,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為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創造條件。

原標題:《讓物業公司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六部門給出19項任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居家養老服務 住建部等六部委發文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要推進物業管理智能化、關注居家養老服務等相關內容;同時提及,2021年,各省(區、市)選擇部分基礎條件較好的城市開展試點。
  • 打通「最後一公裡」 六部門為物業公司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圈重點」
    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 楊卉)如何打通居家養老服務的「最後一公裡」、無縫對接老年人的需求,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補齊社區養老短板,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國家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物業服務企業充分發揮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著力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促進家庭幸福、鄰裡和睦、社區和諧。
  • 政策周評丨物業養老迎來發展新風口
    圖片來源/新華社■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朱菲娜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 六部門: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大力推進居住社區物聯網建設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大力推進居住社區物聯網建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12月15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 住建部等六部門發布《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
    中國網地產訊 12月1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意見指出,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通過線上預約,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潔、送藥等生活服務。對接醫療醫保服務平臺,提供醫療資源查詢、在線預約掛號、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醫保信息查詢、醫療費用報銷等醫療醫保服務。
  • 讓「雙服務」成為居家養老的「雙拐杖」
    近日,住建部、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意見提出,要補齊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推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模式,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推進智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完善監督管理和激勵扶持措施。
  • 推動物業企業加入養老服務是一項有益嘗試
    日前,為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住建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民政部公布的最新預測數據,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
  • 「物業+養老」開啟多元養老服務新模式
    養老那些事兒: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將是發展趨勢,僅就養老而做養老,已經被證明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而養老+,養老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將是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比如今天講的「物業+養老」。 獨居老人在家中遇到跳電情況該如何解決?
  • 六部門:廣泛運用5G、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印發《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廣泛運用5G、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連結各類電子商務平臺。
  • 住建部等部門: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
    充分利用數據交互成果,為住房公積金、住房保障、就醫、就學、養老、供水、供電、供氣、供暖以及社區警務等各種應用場景提供動態需求信息。(六)優化數據資源管理。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多主體、多來源、多應用、多服務產生的數據進行全周期系統化管理。優化數據組織方式,按照用途、用戶、權限等維度對數據封裝打包,進行分布式文件存儲。
  • 住建部等六部委: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
    為更好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意見包括六個方面。其中,在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方面,意見指出,要以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為支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通過線上預約,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保潔、送藥等生活服務。對接醫療醫保服務平臺,提供醫療資源查詢、在線預約掛號、劃價繳費、診療報告查詢、醫保信息查詢、醫療費用報銷等醫療醫保服務。
  • 市北區:黨建統領推進養老服務發展 打造居家社區養老新標杆
    區民政局緊緊依託福山老年公寓等專業機構的資源和管理優勢,在全市率先試點打造「浮山新區街道福山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積極探索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努力破解居家社區養老不到位的老難題,不斷增強區域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六部門: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
    《意見》明確,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生活服務需求
  • 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住建部等部門發布這個...
    為推進基於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對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補齊居住社區服務短板,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近日,住建部等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
  • 物業服務融合發展 做好需求側改革是關鍵
    《通知》從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健全業主委員會治理結構、提升物業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發展生活服務業、規範維修資金使用和管理、強化物業服務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對提升住宅物業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出要求。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託幼、家政、健康、房屋經紀、快遞收發等領域延伸。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六部門:構建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 大力推進...
    ,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近日發布《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  四、融合線上線下服務  (十)拓寬物業服務領域。鼓勵物業服務企業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發揮熟悉居民、服務半徑短、響應速度快等優勢,在做好物業基礎服務的同時,為家政服務、電子商務、居家養老、快遞代收等生活服務提供便利。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
    充分利用數據交互成果,為住房公積金、住房保障、就醫、就學、養老、供水、供電、供氣、供暖以及社區警務等各種應用場景提供動態需求信息。(六)優化數據資源管理。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多主體、多來源、多應用、多服務產生的數據進行全周期系統化管理。優化數據組織方式,按照用途、用戶、權限等維度對數據封裝打包,進行分布式文件存儲。
  • ...建設部等部門聯合印發意見 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了關於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加快發展線上線下生活服務的意見。充分利用數據交互成果,為住房公積金、住房保障、就醫、就學、養老、供水、供電、供氣、供暖以及社區警務等各種應用場景提供動態需求信息。(六)優化數據資源管理。依託智慧物業管理服務平臺,對多主體、多來源、多應用、多服務產生的數據進行全周期系統化管理。優化數據組織方式,按照用途、用戶、權限等維度對數據封裝打包,進行分布式文件存儲。
  • 河北保定新建改造28項居家養老服務工程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楊新磊)日前,從河北省保定市民政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新建改造28項居家養老服務工程,完成25家星級養老機構培育,為普及提升全市養老服務水平夯實基礎。2020年年初,保定市民政局制定下發了《2020保定市民心工程實施方案》,將任務分解到各縣級民政部門,並對建設標準和完成時限提出了明確要求,建立了由承擔建設類任務縣級民政部門分管領導和業務股長組成的「民心工程專項工作」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