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報訊 「60套防護服,急需愛心接力回杭!」昨天,在韓國首爾生活工作的ZOE和遠在杭州的王晴(化名)同時在朋友圈發出了這樣的求助信息。
60套防護服,是ZOE花了兩天時間,好不容易在首爾購買到的。在過去兩天中,她不眠不休,只吃了一頓飯,甚至不敢離開電腦半步。
而在千裡之外的杭州,ZOE的朋友王晴正處於居家隔離期間,通過朋友圈籌集緊缺醫療資源,這是她認為自己唯一能為戰勝疫情所做的事情。
即使居家隔離也沒有閒著
朋友圈裡發起了眾籌「海淘」
1月22日,王晴與一位武漢回杭的朋友吃飯。疫情暴發後,這位朋友第一時間將自己去過武漢的實情告訴了王晴。「特別感謝這位朋友沒有隱瞞,我馬上進行了居家隔離。萬幸,我倆目前都安好。」
在家期間,王晴根據權威信息,不斷勸說相識的人不要外出、取消聚餐。「在疫情初期,這是最難的。朋友家人都覺得我反應過度了。」王晴說,她的眼睛一直腫著,每次勸說,都是「掏空身體」。
隨著權威信息發布越來越多,王晴發現大家有了變化。「大家都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自覺戴起了口罩,儘量不外出。」
1月27日,王晴得知,浙江缺醫用防護物資!她坐不住了,在朋友圈反覆發布信息:「我們杭州人應該行動起來,在家能做什麼?不出門,就是節省有限的醫療資源,還可以委託海外的朋友,購買這些緊缺的醫療資源。」
消息發布後,王晴的朋友圈行動起來了。大家你幾百、我幾百,湊了一筆錢,並開始尋找可靠的海外購買資源。
好不容易買到60套防護服
但沒法急運不回杭州!
王晴輾轉聯繫上了在韓國首爾生活的浙江人ZOE,請她幫助購買。
「其實那時,在韓國生活的華人都在購買口罩、防護服,非常缺貨,需要在網上秒殺。」ZOE在韓國生活了10多年,這段時間她也看到了身邊人正在行動。
當所有人都在尋求同一類物資時,購買變得艱難。「我的很多訂單都被取消了,口罩、防護鏡。這幾天早上,我最怕聽到的就是訂單被取消的簡訊提醒。」整整兩天,ZOE只出門了15分鐘,吃了一頓飯,一直守在電腦前刷新,「不敢離開,要不斷刷新網店,很多東西都斷貨了!」
「我只能每家店少量買,一單單買,這樣才能夠保證小額訂單不被取消。昨天下了17單,有各種各樣的急需用品。但今天已經被取消了幾單,還有些貨品在商品準備階段。」今天早上,ZOE收到了昨天下單的防護服,整整60件,「這是那家店最後的貨了,全部被我買了回來。」
防護服買到了,但運輸成了問題。「首爾目前很多快遞公司對武漢的物資有綠色通道,但發往我們這邊的快遞太慢了,急需其他渠道將這批防護服運回杭州。」在電話中,ZOE掩飾不住心急。
今天,ZOE將今後幾天的乾糧補給好,繼續在各大平臺上進行採購。「已經在下單護目鏡了,希望能儘快到貨,送到浙江抗擊疫情的一線去!再小的一點力量,也是支持!」
特別呼籲
你不搬我不搬,60套防護服怎麼辦?
如有今明從韓國首爾回杭州的市民!
請留下您的聯繫方式!
參與安心接力!
每人帶幾套!
通過「人肉運送」將防護服帶回杭州
有其他運輸渠道的熱心市民,
也請發揚大愛,
為急需物資運輸提供方便!
重點提醒!
買防護資源前請先諮詢專業人士
各國標準不同,盲目購買會造成浪費
當然,我們不建議大家盲目購買。
網友ZOE購買前做了大量的諮詢工作,這60套防護服符合國內標準。
但是現在還有很多海外熱心人士所買到的防護資源,並不符合國內的標準,運送過來後造成了浪費。
醫院工作人員在感激之餘,呼籲社會愛心人士獻愛心時需要合理的方式,避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所以,我們再次提醒,
各個國家的防護服、護目鏡、口罩等,
標準不同,要求不同。
在海外購買防護物資之前,
一定要先諮詢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