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供養關公有何功德?

2020-12-21 關公文化彭允好

1

無論漢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關公在佛教界都具有著崇高的地位。

漢傳佛教將關公尊為「伽藍菩薩」;藏傳佛教將關公尊為「蓋天古佛」,民間將關公尊為伽藍尊王、伽藍千歲。

達摩祖師開示伽藍:「言伽藍者,西國梵語,此土翻為清淨地也;若永除三毒,常淨六根,身心湛然,內外清淨,是名修伽藍」。

伽藍,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寺院、堂舍,現寓意指修行者心中的那塊清淨之地。

護法伽藍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嘆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美、梵響、人音、佛奴、嘆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觀。自隋唐之時,天台宗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北派禪宗神秀大師將關公尊為伽藍護法神以來,漢傳佛教便以關公形象為伽藍護法神的代表,從此,世人便尊稱關公「伽藍菩薩」,至今已有上千年之久。

伽藍神具有賞善罰惡、監察戒律、維護寺院清淨,保護修行者等多種神職,一般被供奉在與祖師殿相對應的伽藍殿中。

在佛教道場,每日的早晚課誦中,都會誦《伽藍贊》:「伽藍主者,合寺威靈,欽承佛敕共輸誠;擁護法王城,為翰為屏,梵剎永安寧」。以感恩關公伽藍菩薩護法護教的殊勝功德。

2

淨土宗九祖、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智旭大師在其所著《見聞錄·古吳沙門智旭隨筆》中記敘過兩則故事:

「高明寺沙彌嶽弘。管庫事。侵尅大眾。無所不至。每於庫中私造飲食。偏眾獨享。並偷常住豆米等以供己用。甫及一年。於元旦夜。夢關帝割其舌去。至初四卽大病濱死。乃惶怖無地。盡賣衣單求眾懺悔。告辭庫司。病始漸愈。

高明寺又一沙彌靈灝。素不持戒。有瑞光上座。率清眾各出己資。結大悲懺期。灝亦預焉。正在期中。仍私行不軌。遂夢關帝截其首去。次日卽嘔血不已。重病數月而死。」

民國高僧虛雲大師在其《自述年譜·附記》中也曾記敘過自己的親耳所聞:

「予於就任後。忽憶得一事。同治年間。鼓山監院某。向住福州關帝廟。與僧妙來最相契。時在鼓山充飯頭。某年六月間。將回關帝廟。以住房鑰匙託妙來代管。數日後。妙來夜夢監院來告曰,『予虧累常住款物。請將予房中物變賣代為填還。』言訖。悽然而去。

次日下午。大眾於寺前見監院歸來。黃袍僧鞋。儼然如往日無異。其寮房原在佛殿東側。今見其進寺後。逕向殿西而入。久不出。眾異趨視。見牛欄中生一小牛。黃色可愛。小牛見妙來。忽躍奔其前。銜其衣襟。直引向監院寮。眾鹹疑異。遂差人往關帝廟探視。則監院果於是日亡矣。乃確知其變牛再來償債者。人向之呼『當家』。則似解語。俯首作愧戚狀。可不慎歟。」

出家人不打誑語。藕益智旭大師和虛雲大師以其所見所聞,記錄了關公護法護寺護教的執法嚴明,公正不阿,為後世修行者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素材。

3

首位把藏傳佛教密宗帶入漢地的大德——諾那活佛,在《金剛上師諾那呼圖克圖法語開示錄》與弟子有段對話:

問:關聖帝君,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

答:關聖帝君是佛教護法,中土歸他所管,故供養關聖帝君甚要緊。

問:供養關聖帝君,有何功德?

答:有消滅一切妖魔與一切災難功德。軍人警察供養關聖帝君,功德更大。

諾那活佛,是西藏昌都地區寧瑪派著名活佛,是藏傳佛教愛國先驅人物之一。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三歲被認證為活佛並報請蒙藏院備案。二十三歲,密乘各宗佛法大成,二十四歲,被清廷冊封兼掌政教大權。面對英軍侵藏,他矢志抗英,縱使深陷牢獄,仍不忘維護祖國統一……

諾那活佛圓寂後,兩鼻垂下紅白雙珠,全身縮短,好像嬰孩一樣大小,即藏傳佛教中的「虹化」現象。肉體火化後,所得舍利有白紅藍三色。

在藏傳佛教中,關公位尊德高,乃古佛權現,菩薩再來。藏傳佛教祖師大德對此多有開示。章嘉若必多吉國師、土觀洛桑曲吉尼瑪以及阿嘉活佛都曾經為關公的祭祀儀式,專門撰寫過祭祀的儀文。

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自幼對關公忠肝義膽、神勇氣概,欽敬萬分,故感而相契,法王在印度旅居期間,有感關帝示夢,顯現其威猛形象,讓法王在印度鹿野苑,重拾舊願,完成了關帝的修持儀軌,撰著了《神州鐘鳴——伽藍尊者之供奉儀軌》。法王還親諭弟子,此法為顯教儀軌,不須口傳即可修持!

有此因緣,法王希望藉此殊勝緣起,而喚起關帝伽藍菩薩昔日入佛門的悲心宿願,再為世界和平及漢藏兩地的大乘法教,奮起永護法王城,為翰為屏,而令梵剎永安寧之責。

1999年,亞青寺喇嘛阿秋仁波切曾做開示云:關公為古佛之再來,此菩薩早於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已是一位成就極大的大士了。他曾在釋迦佛前發願守護及振興佛法、護持一切實修實證的佛陀弟子,並為驅除一切魔障遠離身心,護佑一切眾生並滿足其善願而使其速成佛道。此大士於世間眾生前示現忠義之相,並以此忠義教化眾生,度化眾生。

唐密準提心脈和金頂毗盧派歷代祖師傳承中稱,關公為東方不動如來所化,率五軍三千萬眷屬,擁護教法,威震三界,於漢地眾生深重護念。關公除赤面美髯的漢地化身形象,尚有四面八臂之熾燃威猛忿怒身,此即其「教令輪身」,密號:「三界伏魔金剛」,位尊等覺,並有相關甚深密法。吉祥金剛阿闍梨明確開示,其威德殊勝,不在大黑天之次。

關公於密法上其不但為威德廣大的佛教護法,亦是不思議之忿怒本尊,即密法行者可以以關聖帝為本尊修持成就!

4

關公伽藍護法不止是護法正念、清正身心,更是破邪顯正、指迷引真,幫助修行者戒定生慧,速成正果的重要法門。

《大般涅槃經·金剛身品第五》云:「護持正法者,不受五戒、不修威儀,應持刀劍、弓箭、鉾槊,守護持戒清淨比丘。」

現值末法時期,眾生三毒心熾盛,各種身披佛衣、冒稱佛師者,如恆河沙,數不勝數。《法滅盡經》云:「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做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佛藏經》又云:「當來之世惡魔變身。作沙門形入於僧中種種邪說。令多眾生入於邪見為說邪法。」因此,供奉關公,護住正心正念,恪守清規戒律,破除一切迷障,明辨是非真偽,就顯得尤為重要。

民國七年(1918年)三月間,諦閒老法師帶領倓虛法師等到北京講經。講經期間,關帝臨壇。因祂神力大,恐扶乩的人撐不住,只能讓白城隍從中傳達。關帝虛心求教,諦閒老法師一一解答。

徐蔚如居士,把這事記成一本《顯感利冥錄》行世。此事轟動一時,當時的人多有見聞,深為詫異。還有人說:「諦公已證聖果,關帝尚未明心。」

淨土十三祖印光大師在「與四明觀宗寺根祺師書」中對此評論說:「夫關帝者,在生時乃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之大丈夫。歿後皈依智者,願為伽藍,護持佛法。自智者至今千三百餘年。天下叢林之主人,多有法身大士,乘願弘法者,關帝一一護持親近。豈至於今,尚有未了,而求決擇開示於諦公。何聰明如帝君,而復愚鈍不蒙法益之如是乎?

是大有說:現今時值末法,僧多敗類。只知著一件大領,即名為僧。僧之名義事業,多多了無所知。在俗之人有信心者,縱能研究佛法,終皆下視僧侶。其不信者,見彼遊行人間,造種種業之僧,遂謂僧皆如是,佛法無益於國,有害於世。因有此種我慢、邪見、下劣等知見故。關帝護法心切,以京師乃天下樞機之地,高人名士鹹來涖止,遂現身說法,請諦公之開示。祛彼在家我慢邪見之凡情,振興劣僧無慚無愧之鄙念。古人稱:『如來不舍穿針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之作舞,為教兒孫故。』光於關帝此舉亦然。」

5

北宋宰相張商英《護法論》原序中云:「佛以戒定慧為大道之大要。吾儒所謂懲忿窒欲,則戒也。寂然不動,則定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慧也」。

戒定慧三學,是修行者必經之路。《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名為三無漏學。」攝心為戒就是要端正身心,摒除邪心雜念,持戒精嚴,一心一念,精進修行,才能內心清淨,參禪念佛,覺悟智慧!

清初,重慶忠州聚雲法派三山燈來禪師寫《祝伽藍》頌詞,文稱:「南無伽藍聖眾菩薩(三稱)。

冥威凜凜,聖德巍巍。長為護法之神,永作伽藍之主。無微不格,有感必通。爰集禪流,專伸禱告。當山上地,一十八位護法伽藍神王菩薩願力弘深,悲心廣大,靈山受囑,同來護法。安僧華藏,期登不厭。積功累德,仰冀真宰。普降鴻慈,感有力之檀那化緣廣布,去無端之橫擾,法席常寧,內外鹹安,障魔頓息。

(贊)伽藍聖眾護法為心光明,正大破群陰,非橫總無侵,四眾同欽,萬古鎮叢林。南無常擁護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關公是中華民族忠義精神的化身,是正氣正義的象徵。關公護法就是護持修行者的正心正念,為真正修行者,驅除障礙,內心清淨,一心禮佛、至心念佛、信心修佛,修成正果。同時又警示修行者,謹遵佛法戒律,從善棄惡,改過自新。其大慈大悲,恩威並濟之功德,為所有真正的修行人所崇敬、愛戴。

淨空法師開示說:「我們要供關夫子,學他的忠義,真正是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是我們做人的典範……現在人不講忠義,見利就忘義,哪個地方待遇好一點,地位高一點,立刻跳槽就走了。所以這樣的人,都應當供養關夫子,常常看看他,自己生慚愧心。」

對於修行者來說,關公在世時,忠心參天,一身正氣,堪為修行者的道德楷模。修行者供奉關公,可以培育心中的浩然之氣,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使人存慚愧,知懺悔,從而砥礪情操,專心致志於修行。

相關焦點

  • 淺探關公信仰濫觴
    導讀:中華民眾對關公的崇奉由來已久,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時間跨度之大、影響範圍之廣,神格之高,在中國古代人神中絕無僅有。作為一個綿延千載的獨特宗教現象,關公信仰產生與發展的原因可謂十分龐雜。本文中,筆者將在學界現有觀點的基礎上,從政治、民眾、宗教三個層面對關公信仰濫觴做一探討,以期達到疏理溯源之目的。
  • 「武聖」關公不同尋常,超乎想像
    一天,路遇佛祖釋迦牟尼(道教說遇見太上老君),關公向佛祖傾訴滿腔冤屈之後,佛祖開導他:你說死得太冤,可是,你生前斬顏良、殊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難道被你所殺的人還少嗎?難道他們都該殺,人家都死得不冤?關公一聽,頓時大徹大悟。詢問佛祖,如何才能消除怨氣,斷除六根?佛祖勸他,趕快皈依佛門,才能心底坦蕩,祛邪扶正。
  • 女人不能拜關公?戴關公要沒命?怕你發財的人才這麼說,真相是…
    關公,關羽,從歷史人物,到文學形象,再到宗教神靈,逐漸羽化登仙,成為世人崇拜的對象。歷史上,他是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雅號「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勢力逐漸壯大後,長期鎮守荊州。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
  • 【光明日報】歷史上的關公文化及其現代性轉型
    也許正是因為陳壽對關羽瑕不掩瑜的客觀真實記述,才使《三國志·關羽傳》獲得了信史的可靠地位。 其次,文學藝術中完美無瑕的關公。除此之外,關公文化中包含的眾多民間傳說,也反映了關公處理義利關係時所遵循的「先義後利」原則,如湖北荊州是歷史上關公事業巔峰和功敗垂成之地,當地就流行著一種傳說,當年關公鎮守荊州,曾有一些地痞流氓侵害當地商家利益,關公秉公辦案,在制裁各種不法行為的同時,鼓勵商家要「重諾守信」「童叟無欺」,於是,當地眾多商家懸掛關公畫像於店中,既是要借關公威名自我保護,也是要彰顯本店秉持關公倡導的「以義獲利」的商業倫理原則
  • 武聖人關公的神奇誕生傳說
    宋代荊州已有關公廟多處,《宋會要輯稿·禮二十》中有當陽關羽祠「民有疾癘必禱,寺僧以給食」的記載。南宋荊門軍蕭軫所撰的《加封英濟王碑記》記載:「邦人於王,食焉必祀,事焉必諮。奚求弗獲,奚禱弗應。曰雨而雨,曰陽而陽,王之力也。疫癘不作,饑饉不臻,王之恩也。 盜賊屏息,田裡舉安,王之蔭隱也。」
  • 關公紋身圖案寓意以及紋身忌諱講究
  • 關公護國佑民顯靈事例
    關公信仰因華人而走向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關公的事跡廣為傳訟,成為教化民風,勸惡向善的典範。關公曆朝都有皇帝冊封加封,漢朝封為候,宋朝加封為王。明朝加封為帝,明神宗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高宗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 農曆六月二十四,武財神關公聖誕!你對他了解多少?
    如何拜關公? 1 選黃道吉日在上午請關公像(需專業風水師根據您的時空信息分析)。 2 請關公像時選擇與自己有緣的造像,也就是看著似曾相識,耐看、歡喜。
  • 「不怕紅臉關公,就怕抿嘴菩薩」,是啥意思?你知道多少?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從老人口中聽到一些簡單易懂的話,問他們為什麼這麼說的時候,他們會和我們說前人們就是這樣說的,這些話就是俗語。俗語是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於高雅的唐詩宋詞,俗語的語言通常是直白淺顯的,但是俗語中也蘊含著許多人生道理。
  • 荊州切莫大意失「關公」
    有一些網友稱,違建必須拆除,對違規建築零容忍。也有人表示,無論是拆除或是遷走關公像,都是勞民傷財,必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是不智之舉。大部分人則認為,為了保護關公文化,且建築合法合規的情況下,可以原地整改保留,繼續開發名人資源。「這麼大一座關公雕像,怎麼可能未經規劃許可?」
  • 在戲劇表演形象中為何送給關公一身綠色裝扮
    那麼在我國最傳統的戲劇中關於三國時期的關羽的人物形象是怎麼樣子的呢?很多人都看到關羽在戲劇舞臺上的人物形象竟然紅著個臉還給搭配一身綠裝再來唱曲,但是在史料中並沒有記載過關於關公曾經穿過的衣服。這是為什麼?
  • 關公神勇蓋三國,華夏威名萬古傳
    關公「提青龍刀,騎赤兔馬」的威武雄姿,在三國繽紛的亂世中,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永遠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成為世人尊崇、膜拜的英雄典範。 《三國演義》描寫了眾多神勇的武將,而關公的神勇卻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無論從評價次數還是評價高度,關公都是魏蜀吳三方公認的名將、勇將。魏國謀士程昱、郭嘉、傅幹稱關公:「萬人之敵」,東吳都督周瑜、呂蒙稱關公「熊虎之將」,《三國志》作者陳壽稱關公「為世虎臣」,「有國士之風」,《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寫詩讚美關公:「壯志威風千古在,英雄氣概萬夫奇。
  •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湖北關公文化交流團赴臺開展深度交流 2016-05-09 08:40: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旅遊勝地東山島,島上競供奉著關公神像,媽祖與關公神位哪個大呢
    東山島位於福建省南部沿海,四面環海,有豐富的海濱資源,海灣遼闊,沙灘平緩,有福建省「十大旅遊品牌」、「十大濱海旅遊精品」、「福建十大美麗海島」等榮譽稱號;同時這裡緊鄰臺灣海峽,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曾經在這裡發生過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東山戰役;東山島還存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中銅陵鎮是一座歷經六百餘年的文化古城
  • 墨西哥人:我們覺得中國人並不厲害,厲害的是中國的關公!
    說起中國的關公,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忠義的代表,是跟文聖孔子並列的武聖。在歷史上,關公也是戰績赫赫,威名遠揚,被稱為「威震華夏」。而現在的中國人崇拜關公,往往是敬佩關公的忠義精神,以此來警醒自己要待兄弟忠義。在國內的黑白兩道,都對關公崇拜有加。
  • 兩岸關公主題名家書畫精品亮相臺北
    新華社臺北5月13日電(記者章利新 查文曄)「2017年關公文化國際藝術節·兩岸名家書畫藝文交流展」13日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舉行開幕典禮。大陸書畫家曾成聰、汪國新以及臺灣書畫家李清等10餘位名家共展出百餘幅以關公為主題的書畫作品。此次交流展由臺北孫中山紀念館、金門縣文化局、臺灣關公文化協會、「中華關聖文化世界弘揚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
  • 人文之寶丨張飛襪@關公襪:二哥,俺也來了!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的美男子關公成功化身為溫暖冬季「萌萌噠暖男」,綠帽紅臉黑髯的創意設計,穿上就是最靚的仔。                           然而有關公二哥在前,三弟張飛還會遠嗎?俺張翼德絕對不能缺席這個冬季暖男行列啊!
  • 關公木雕不能亂擺,這些含義你得知道
    對於關公,在中國那是無人不曉,一把青龍偃月刀,一捋長鬚,紅面具光,那正氣儼然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就出現了關公像,木雕關公像便是其一,因為木雕易於保存,不容易破碎,而且做工精美,有收藏價值,所以廣為人們選擇。
  • 關公祖廟聖像將巡遊臺灣
    本報運城3月28日電(實習生宋潔 記者田國壘)今天上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暨關公祖廟聖像赴臺巡遊活動啟動儀式」在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關帝廟舉行。解州關帝廟的明代關帝聖像、大刀、轎子等珍貴文物將一併入島。
  • 「關公不睜眼,睜眼必殺人」,這是為何?紋身界給出真正答案
    關羽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名聲可以說是非常之大的,畢竟他在我國可以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其忠義勇猛的形象,關羽在後來還被世人奉為了武聖,深受人們的愛戴。而如今基本上在香堂或者家族祠堂中,人們都能夠見到關公的塑像,由此可見他在我國的地位的確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