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舊巷改造和農村屋宅升級的設計思

2021-01-09 光明日報

【設計中國】

生活的富足和安逸與否,居住的品質是很重要的體現。當下中國的居住空間,一方面伴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產生舊城更新、舊建築改造的需求,另一方面,新興的農村也面臨著生態保護、村宅環境升級的問題。如何創造舒適、充滿生機和樂趣,並且跟舊有環境及其情感記憶密切聯繫的居住空間,這是建築設計面向新時代的契機和挑戰。

居住空間如果沒有情境和樂趣,那它只是一個容器。

空間營造 提升城市居住的品質和趣味

由院落構成的傳統街區往往是很多城市的一大特色,這裡既有城市的歷史記憶,又有當代的現實生活。「院」是中國傳統民居基本空間形式,院與宅的結合,建立起中國式的居住空間。比如四合院便是北京代表性的傳統民居,它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居住模式,是生活方式、社會禮儀、文化傳統的完整結合。進入四合院內部,由圍牆、遊廊和房屋劃分產生多層次的空間,仿佛一個微型宇宙,使人們的居住生活生機盎然。

舊建築在居住中保持活力,居住方式的演進又不斷改變建築。從四合院到大雜院,其原本的建築框架和空間格局,在現代生活當中也在不斷地被調整和改變。生活在傳統街區的人們,不可避免地出現各種生活上的問題,比如說,基礎設施較差,房屋質量堪憂,公共空間缺失……北京舊城處在二環以內,正是北京最核心地區,它離繁華的商業區一街之隔,但街裡街外呈現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態。由於諸多原因,進行大面積改造四合院街區的條件並不成熟。

如果說「舊」代表了歷史,那麼「新」則是需要建築適應當代使用方式的變化。當代舊城民居改造需要在歷史價值與使用價值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靈活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能夠演化出豐富的現實環境。院子是傳統建築生活樂趣的核心所在,而城市舊巷改造需要基於傳統的院落肌理進行「再設計」,重塑當下生活、對接現實環境,並實現居住生活的情境和樂趣。

讀大學時我曾在四合院區域設計了一處小宅子。我把它叫作「天井住宅」,試圖用當代設計的語言去詮釋傳統的院落關係。它跟傳統四合院一樣是內向的空間,建築中存在著三四個不同的天井,有陽光,有景觀,內部有交流,鄰裡街區有過渡。天井與自然相連,充分調動了居住者的感官,產生了輕鬆、詩意的居住體驗。

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利用空間語言去局部調整和改造,升級必要基礎設施,激發生活樂趣,是當代院落改造的重要參考點。我的設計「扭院兒」是在維持已有房屋結構不變的條件下,利用起伏的地面連接室內外高差並延伸至房屋內部扭曲成為牆和頂,讓內外空間產生新的動態關聯。通過局部關係的微調改變院落空間的氣質,從而消除傳統四合院莊重、刻板的印象,營造開放、活躍的院落生活氛圍。空間的「扭」,讓人在遊歷之中產生趣味;在使用模式上的「扭」,則是利用可移動家具實現居室與客廳、公共與私密之間的彈性變化,讓人們既可以安靜獨處,又可以聚會、聊天、喝茶,各得其所。「扭院兒」讓傳統小院兒能夠與時俱進地融入當代城市生活。

「曲廊院」項目曾獲得國外多項建築改造大獎,在改造概念上可以說是「院」與「園」的結合。設計修復了舊的建築,植入新的曲廊。借鑑園林的藏與隱、曲折有致、移步換景,避免一覽無餘,讓庭院與人的行為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遊園的人可以快走,慢走,駐足,圍坐,會友,在路徑的曲折、重疊中,人的行為和知覺與空間產生了感情,從而超越了純粹的功能空間,提升了環境體驗的價值。

現代城市追求效率最大化,很多建築過度考慮所謂功能和效率。而那些存在於傳統建築當中的身體性、自然性、時間性的空間特質,在我們城市建築當中越來越少。大家覺得建築比較冰冷,覺得城市都很像,缺少認同感和歸屬感。設計師可以參與改變這些城市空間,讓建築變得有自然感,有親和感,有舒適度,更有情感。在這方面,我們建築傳統中的許多智慧正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寶貴經驗。

城市裡高樓大廈的設施越來越完備先進,但是人們生活在其中感覺並不是那麼舒服,因為它只是一個空間容器,一個軀殼,居住僅僅是填充內容。適當的空間改造可以提升居住的幸福感,本著易於家庭成員之間溝通與交流的目的,加大對公共空間的整合與設計,加大留白,減少硬裝,多用環保、舒適的材料,增加綠植的點綴,在居室之內也可以營造出「院」的感覺。現在一些高層建築在樓頂或者其他部位設計中央花園廣場,拓展了居民的戶外公共活動空間,加大了社區的交流與溝通,成為居民之間的「院」,這些都是有益的嘗試。

向傳統建築學習不是簡單的摹古和模仿,而是讓它蘊含的智慧融入當下生活。

村宅升級 建築應宜觀、宜農、宜居

鄉村振興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之一,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之一。適合當代農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體現農村生存內涵和文化意蘊的新型農居,是當代設計的一個顯性課題。

新型村落和農居的設計和規劃,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還要滿足人們樂居、安居的最終生活訴求,就需要在設計中充分、全面地呼應農村現實、生活傳統和人的生命需求。

中國國土廣大,風俗各異,就農村建築形式和風格而言,任何村落、農居的樣態都有其必然理據,既包括先人的智慧和積累的經驗,也是當地氣候、風向、日照、地形地貌、水文特徵的客觀形成。農村建築設計必須考慮當地自然因素、生態因素和人的因素。

唐山有機農場是一座木結構鄉村建築,它曾獲2017年度木結構設計與建築獎。我的想法來自於當地傳統合院建築,希望營造一個充滿自然氛圍和靈活性的工作場所,與周圍廣闊平坦的鄉村景觀自然融合。整體建築像一座放大的四合院,由原料庫、磨坊、榨油坊、包裝區四個相對獨立的房屋圍合而成。中心庭院向建築四周錯落延伸,組合成為多層次的庭院空間,滿足廠房的自然通風、採光及景觀需求,保持良好的室內外空間品質。院與房的有機聯繫使得建築在一個完整的大屋頂下產生遊廊、房間、廠房等多樣複合使用空間。設計利用膠合木材料輕質和快速加工安裝的特點以及自然的材料屬性,渲染出溫暖、舒適的工作場景。糧食加工作坊的工人們大部分來自於當地的農戶,而這個木結構的作坊也將成為一處包含集體記憶的場所。開放的外部遊廊和多種尺度的景觀都能夠為周邊的人們提供休息、小憩的場地。它既是一座工業廠房,又是鄉村之中一座可以遊玩的「庭院」。

地處上海市郊西北部的嘉定是長三角一個重要產業基地,也是中國新農村建設和改造領域最具領先和創新意識的地區之一。嘉定區華亭鎮毛橋村是新農村建設一個較為成功的自然村。特色村落改造規劃的最大特點在於通過「保留式改造」,原則上不進行大拆大建。在原有的村落基礎上,完善了村落基礎設施,引入旅遊產業,強化其文化特色,並融入沉浸式旅遊的觀光手法,對新農村產業的提升進行統一規劃,實現了村落現代化的效能。

我最近正在做的北京房山區黃山店村民居改造,是農村生活水平提升的一個典型案例。如果還是農家樂的做法,就不能適應城市人多元化、現代化的空間需求。當地民居都是石頭砌成的,而在我的設計中,也延續使用當地的石灰石和傳統的建造工藝,用石頭房屋和庭院連接傳統民居組合成為錯落有致的石頭景觀建築。落地玻璃門窗連接室內與外部自然環境,增加地暖空調等基礎設施,定製家具簡約環保,創造具有地域特徵、自然感受和使用舒適度的鄉村文化活動空間,也供前來遊覽的遊客休憩。保留傳統風貌同時產生新的肌理,新的與舊的自然地長在一起,也為村子創造了一處吸引遊客的新風景。

在如火如荼的鄉村振興建設時代背景下,建設美麗鄉村在全國方興未艾,其順利推進能夠縮小城鄉差距,消弭城鄉二元結構,是逐步實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一個重要途徑。

農村建設要立足人居,追求安居,要特別注重鄉村建築規劃和人文環境的時空特點,要把當代元素和村民現代生活需求同原有傳統鄉風民俗、古典建築、碑、坊、亭等鄉村歷史文化有機融合。這些年,我們在一些地方看到一排排整齊有序的黃磚紅瓦的「現代農村別墅」,亮麗光鮮,十分氣派,但不少建築以犧牲大量的耕地、林地為代價,而且一些建築華而不實,附屬功能不全面,配套設施不完善,脫離了人們的合理需求和居住訴求。在農村建築規劃中,還要避免盲目學習城市建築設計。儘管農村建築及布局與城市住宅區存在一些相似相通之處,但更多的是農村獨具的功用和生活特點,要宜農、宜人,體現鄉村特色和地域特色。

建築不只為構造,設計不只為造型,建築設計的基本出發點是對人的尊重,是讓生活在其間的人們安居。

物理構建 在設計中傳達人性的善意

每座傳統建築都擁有平凡而獨特的生活記憶,幾十年甚至幾百年裡,多少人將時光留在了這裡。當你走進這些院落,靜靜感受時光的記憶,那些生活的味道,融進空間的悲歡。每一個老建築都有自己的特色,沒有兩座老建築是完全相同的。做設計需要耐心地觀察、聆聽,然後做出決策,保持屬於老建築的歷史記憶,不應該盲目、模式化的翻新。老建築就像一位老人,歷經歲月的洗禮,飽含豐富的故事。設計師應該尊重他、虛心向他學習,並在新與舊之間尋找和諧、共存之道。比如現在建築學界正在提倡的向農村學習、向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學習。眾所周知,中國的鄉村建築基本上都不是由建築師設計的,但這些建築卻有很多的自身優勢,比如地域特色、自然生態、可持續性等等,這些概念其實是建築本體的基本原理,我們的祖先很早就運用了而且做得很好,只不過現在被遺忘了,我們應該運用當代的技術手段去重新詮釋。

好的設計應該是在適合的條件下做合適的建築。現代建築有時一味追求「新、奇、怪」,從建築學的角度而言捨本逐末。「新、奇、怪」建築背後充滿了商業訴求,當建築被標籤化、符號化、圖像化,人們自然無法與這些建築產生有效溝通。其實不一定非要用奇怪的造型來吸引眼球,設計師可以做一些真正讓人沉浸其中的有情感的建築,因為我們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人的層面去考慮問題。設計師需要對時代和社會的思考與判斷,要明確自己追求的方向,才不會被快速流變的圖像消費世界所影響、所綁架。

設計從表現形式上來說,其實是造型創作活動。無論設計的概念如何,最終都要以形式化的產物呈現。但從思考過程上來說,單純的從造型進行設計,是很難產生什麼新的形式的。因此設計的重點並不在於創造一個造型,而是圍繞具體問題和限制條件,整理各種關係,並在關係的設計之中營造出空間的感受力。包括新與舊的關係、內與外的關係、人工與自然的關係、身體與空間的關係等等,都可以增加這種空間感受力。當一個建築空間與在其中人的生活完美結合起來,人們就會獲得心情的放鬆和官能的激動。

我常常提醒自己,設計不是為了好看,它是為了安居,讓人們更美好地生活在其中。

(作者:韓文強,系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副教授)

相關焦點

  • 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
    福州晚報記者組 文/攝近年福州市持續推進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惠及眾多涉遷家庭,打開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路」。昨日,出席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的代表們走出會場,分組開啟一場幸福之旅——視察福州市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
  • 舊屋翻新改造是盤大生意
    原標題:舊屋「執一執」是盤大生意   易居研究院日前發布《40城二手房成熟度排名》顯示,北京、廈門、深圳、上海、廣州5個城市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已經超過一手住宅,一線城市已全面進入存量房市場。買房不易,換房也不易,如果不得不在老房子裡「將就」著住,如何「微改造」一下令房子變得更加舒服宜居?商家從中看到了商機。
  • 福州全力辦好舊屋區改造實事 城市品質提升 居民生活舒心(走向我們...
    有著約3600棟老房子的紅星排尾地塊,曾是福州二環以裡最大的舊屋區。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再難的問題也要解決,可人多,矛盾也多;資金難、拆遷難、安置也難……難題怎麼解?  爭取國開行貸款,啟動資金就位。全市統一拆遷政策,街坊們不再猶豫。500多名幹部齊上陣,僅2個月籤約率就近96%。最讓人滿意的是安置——大公司競拍開發住宅地,商品房、安置房一起建。
  • 2018舊屋改造翻新技巧
    轉眼2018,不管你準備好還是沒準備好,2018就這樣來了,我們都要以全新的面貌來迎接,包括我們的家,是否考慮翻新改造一下呢?今天保駕護航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幾個舊屋翻新改造的技巧。如果你想全屋改造,對於二手房來說,不用用全部拆除乾淨,可以把能繼續使用的物件留下來,這樣方便又省錢。然後重新整改,根據你新的需求,想好自己真正需要什麼,老房也能變成新家。客廳是大改造,可以沙發和電視櫃、茶几的位置變動一下,窗戶、飄窗設計可以加一些裝飾品,背景牆的掛畫也可以考慮換一幅新的上去,新年新氣象,一切都重新出發!
  • 全省唯一新型城鎮整改農村篇,這裡讓城市更嚮往!
    每一座城市都是由農村發展而成的,「農村包圍城市」也是心如今的現象,城市中心為繁華地段,周邊有大大小小的農村,但目前農村一直會很多說髒亂差,並不是人所嚮往的,為了改善這種現象,政府大力整頓打造新型示範村!
  • 今天帶你轉轉信義巷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條特殊的【信義巷】,和這條巷子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也是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的主街。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關乎城市功能、關乎城市形象,也是改善人居環境、方便市民出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 劉光濱調研「兩街一巷」:讓老街巷成為傳承城市記憶的重要載體
    今年以來,惠城區城市更新加快步伐,「城市會客廳」、「兩街一巷」升級改造項目加緊推進。在橋東街道水東街二期改造現場,劉光濱一行沿路查看了正在施工的建築外立面改造、三線下地等施工進展情況。劉光濱要求,水東街二期升級改造要保持主線和底色風格的統一,儘可能的保留傳統風格,通過打造風格化的視覺效果,進一步凸現水東街的文化底蘊。
  • ...讓貧困群眾居有其屋——吉安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紀實
    告別「老破舊」,住上新房,我市大力推進的農村危房改造工程,不僅僅實現了群眾「居者有其屋」的夢想,更點燃了貧困群眾對生活的希望。據統計,從2013年至2020年,我市共改造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16.5萬餘戶,安排改造資金246960.25萬元,滿足了我市四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需求。11月底,記者進行採訪,了解我市如何將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打造成脫貧攻堅戰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幸福工程。
  • 租間舊屋兩萬改造 路人累了免費歇腳
    重慶晚報-租間舊屋兩萬改造 路人累了免費歇腳重慶晚報-租間舊屋兩萬改造 路人累了免費歇腳▲但老把淘來的舊桌椅放在小屋門前這處沿江巷道頗有些隱秘,周邊植被蔥蔥,以黃葛樹和青竹為主,伴隨著清脆鳥叫,格外安寧。越往裡走,越有一種身處世外的舒適感,車來車往的聲音逐漸在耳邊遠去。記者歪打正著,只見一處老房的牆壁上,掛著「文星灣二巷」的門牌。細細一看,這裡是文星灣二巷27號。「但老在嗎?」房門開著,記者朝屋內喊。「喝茶還是歇腳啊?」
  • 老舊農村改造_2020年老舊農村改造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摘要:7月31日,全區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標誌著廣西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全面啟動7月31日,全區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標誌著廣西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全面啟動。據悉,改造任務完成後,廣西農村水電裝機容量將從49.9萬千瓦增加到56.7萬千瓦,年發電量從19.2億千瓦時增加到21.6億千瓦時,年發電量平均增加40%,有較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 農村有舊宅基地,戶口不在農村想翻修房屋需要辦什麼手續?
    農村有舊宅基地,戶口不在農村,又想翻修房屋。這裡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手續?如果之前的戶口是在農村,到時候審批的宅基地,建的房屋。那麼如果戶口上還有家裡其他人,其他人的戶口在農村的話,這個是不受任何影響的。對於房屋來說,房屋的產權和物權是屬於你的。
  • 舊屋改造,翻新效果比新房好3倍!
    這一套房子是二十多年的老房子了,潮流已經輪迴了好幾代,家裡的設計和家具也早已過時。當然,相比於美觀性,更讓人擔心的是線路等老化帶來的安全隱患。所以,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改造。那麼,這次改造的效果如何呢?
  • 【逛老街 走舊巷】今天我們從水井巷裡的田豆花說起
    今天的【逛老街 走舊巷】 我們從一碗1987年就開店的「田豆花」說起 帶大家走一走水井巷那口水井已不見蹤跡,但和水井牽連的人家和故事,還在延續著。
  • 先幫舊屋換新裝,再幫困難戶找工作
    原本裸露的電線得以重新鋪設,收入母線槽,長期漏水的樓頂得以修繕……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金沙街轄內橫沙中約十三巷12號的舊屋近日開始了翻新改造,屋主黃先生一家樂開花,對街道和社工連連道謝。 黃先生一家三口是清遠市的低保戶,長期居住在橫沙村的舊房子裡.黃先生今年70多歲了,妻子50多歲,兒子正在讀大二,日子過得十分拮据。
  • 馬嘶塘、愛民巷舊改進行中,雁峰區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推進
    衡陽晚報11月20日訊(記者金明達) 為進一步改善民生,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助力我市文明創建工作,昨日,記者從市創建辦獲悉,雁峰區正對馬嘶塘和愛民巷兩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將其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巷。
  • 84平舊屋改造前vs改造後,設計師的水平果然很牛,房主都看呆了!
    84平舊屋改造前vs改造後,設計師的水平果然很牛,房主都看呆了!17:17 來源:iHome戀居軟裝 原標題:84平舊屋改造前
  • 實現從「三舊改造」到「城市更新」的可持續發展
    在增量不足、開源受限的情況下,轉而向存量用地要空間、要效益,通過城市更新促進土地高效利用,是中山破解土地之困的必然選擇。開展城市更新,是中山城市規劃建設的內在需求,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條件,也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研究和探索。早在2008年開始,中山已開始城市更新探索,當時稱之為「三舊」改造。
  • 中山市城市更新(「三舊」改造)新政策即將出臺實施
    根據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為全面梳理重構我市城市更新(「三舊」改造)政策體系,加快推進城市更新,在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和指導下,市城市更新局牽頭擬定了《中山市城市更新管理辦法》《中山市舊廠房升級改造實施細則》《中山市舊村莊舊城鎮全面改造實施細則》《中山市城市更新項目土地出讓價款計收規則
  • 關山荷蘭風情園啟動景觀改造升級
    建成開放12年後,洪山區關山荷蘭風情園迎來局部區域景觀改造升級。10日,武漢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設計師稱,改造後該園將錦上添花。主園路景觀升級效果圖關山荷蘭風情園位於民族大道當代學生公寓對面,面積8.23萬平方米,於2008年3月建成開放,是武漢與荷蘭阿納姆市結為友好城市的見證。該園由荷蘭阿卡迪斯公司和武漢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設計。
  • 為何舊樓老改造卻不拆遷?
    第二,2020年的舊城改造。2020年的舊城改造和2019年的舊城改造有所不同,而且是升級了。2020年的舊城改造不僅僅要對外牆進行翻新,還要提升小區的物業水平。二,為何舊樓老改造卻不拆遷?有印象的朋友就應該非常的清楚,在2019年之前我國沒有舊城改造,至少沒有大面積的推行。在2019年之前,其實大部分的城市對老房子的處理方式都是拆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