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書包是每個學子的必備之物,從入幼兒園開始,大家就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書包。還記得小時候上學時背的書包嗎?有多沉還記得嗎?如今小學生背的書包,早已不是當時的單肩或雙肩背包,而是拉杆式的箱子。
一次經過某小學門口,小編發現許多小孩子背上早已不見了以往的雙肩包,而是改為一個個拉杆式書包。驚訝也僅僅是一瞬間的事,就反應過來這該是當下教育壓力的外在體現,孩子幼小的身軀實在背不動書包了,沉重的負擔寫在孩子們的臉上,而教育的負擔則體現在孩子們那沉重的書包裡。
必須承認,當前社會大眾圍繞子女升學考試普遍存在教育焦慮,人口紅利期就業競爭加劇,社會輿論宣傳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每到升學季,社會輿論關注的重心幾乎全部集中在考入重點學校的學生群體身上,似乎只有上名校、考重點的學生才是成功的,才打開了人生道路的燦爛之門,其他孩子都成了這場「盛宴」的棄兒,成為升學競爭的失敗者。這種輿論導向的持續在社會製造了越來越嚴重的升學焦慮,焦慮就像蝴蝶效應在全社會蔓延至每個角度、每個家庭,幾乎無一倖免。
近些年,國家教育部一直在為教育減負努力,但效果只能說不盡人如意,減負肯定是正確的,但殫精竭慮的減負政策不斷在現實中碰壁。減負政策的出力不討好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後一次。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是很高的,而高期望值,也必然是辛苦的,無論是在美國還是中國。美國著名記者愛德華·休姆斯曾經寫過一本書——《美國最好中學是怎樣的》。在這本書的第一章,記錄了舊金山著名中學惠尼中學一名高三學生的一天——魔鬼數字4:睡4個小時,喝4杯咖啡,考4.0的GPA,這位同學如此辛苦,原因就是對自己有很高的目標與追求。
學生的學習不可能沒有負擔,中小學生學業負擔是學生學習的一個客觀存在,適宜的、有意義的學業負擔是保障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但過重的學生課業負擔,對學生個體、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民族素質和國民創造力培育,都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減負的內涵是減去學生不必要的壓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那麼當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壓力,反而對學習某一項知識充滿興趣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這是減負的新思路呢?葡萄籽英語提供一種讓孩子以自然的、學習母語的方式學英語,寓教於樂,寓學於趣,寓用於常。
發自內心的熱愛是所有葡萄籽英語學員家長對孩子學習後的真實反饋,與傳統課程不同,葡萄籽英語不依賴於語法結構式的教學,為學生創造「學習的樂趣」,旨在教授孩子日常生活中實用的和即學即用的詞彙與表達。這種以交流為目的的語言教學方法,搭配優質的教材內容,使得葡萄籽英語課堂變成活力四射,充滿學習樂趣的語言環境。
葡萄籽英語課堂是純英文課堂,教師運用依據「功能概念法」設計的豐富多樣的教學工具,如:故事、歌曲、動作遊戲、詩歌等,通過教具上的圖畫、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與道具等,以自然非表演的方式教授,為學生營造體驗式的英語環境。使孩子們在真實自然的語言場景,理解單詞與功能句式的含義,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從而實現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可以辨別這些聲音,並把它們與單詞聯繫起來,然後運用這些單詞進行交流。當孩子們慢慢長大,他們的語言能力也將迅速提高,能夠在日常交流中,表達自己的想法、需求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