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正定文脈厚重,人傑地靈。歷史上名人輩出,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創造了輝煌的成就,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留下了不朽的歷史篇章。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正定歷史上傑出的人物——趙佗、趙雲、李杲、白樸。
南下幹部第一人——趙佗
趙佗(? - 前137)是秦末、漢初時期的著名人物,祖籍秦代恆山郡的東垣,也就是後來的真定,即現在河北省的正定縣,經過區劃的調整,如今為石家莊市新華區。石家莊近年來評選影響中國歷史的30位名人,趙佗名列榜首。廣州考古的「三寶」,即:南越國宮署遺址、秦代造船工場遺址、西漢南越王墓,同時也是廣州人引以為傲的歷史文化「三寶」,全部與石家莊人趙佗有關。
趙佗18歲即受命率部出徵,作戰勇猛,功勳卓著,平定了嶺南地區。嶺南是指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趙佗採取「和輯百越」的政策,促進民族團結,將中原地區的文化傳播到嶺南,幫助當地居民發展生產,耕地掘井,設衙築城,為我國南方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創建了「東西萬餘裡」的南越國,這是我國南方的第一個地方性政權,被尊為「南越武王」。其間曾一度脫離朝廷,改稱「南越武帝」,後又歸附漢朝,嶺南正式列人中國統一的版圖。毛澤東評價他是「開發嶺南的第一人」,是「南下幹部第一人」。他在位71年,卒時壽命101歲,是中國歷史上王中的第一長壽者。
常勝將軍——趙雲
趙雲,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公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於當陽長坂坡,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立下大功,在歷史上傳為佳話。建興五年(227年),趙雲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趙雲是蜀漢集團中唯一沒有犯過錯誤的人,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完人」,「常勝將軍、完美典範」當之無愧。
一代名醫——李杲
除了文治武功,在醫學領域,正定出了一代名醫李杲,為金元四大家之一,醫德醫術俱佳,其代表作《脾胃論》,倡導以「調理脾胃」,「升舉清陽」為主的治療方法,世稱「補土派」。
李杲,字明之,世代居住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因真定漢初稱為東垣國,所以李杲晚年自號東垣老人,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觀點,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脾胃內傷學說。,是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
元曲大家——白樸
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元曲,是戲曲文學走向成熟的標誌。正定是元曲重要的發祥地和創作中心,「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在此生活近50年,元好問、李文蔚、尚仲賢、史天澤等一大批元曲名家先後在此活動。
白樸(1226-約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終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雜劇作家,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作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秀英花月東牆記》等。
權威信息發布中心、歷史文化傳承基地、百萬網友互動平臺,歡迎關注「石家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