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遊戲(桌遊,英文叫 board games)不用插電,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玩法又變化多端,是一種省錢、親密、燒腦的親子活動。桌遊除了是遊戲,更可以是學習的最佳觸媒。家長和老師可以在遊戲過程中,理解孩子的學習歷程、促進孩子的認知學習、激發對於知識的好奇與討論。
暑假在家玩桌遊是一家人最有趣的娛樂。那到底如何挑選合適的親子桌遊呢?一位來自臺灣的桌遊達人爸爸,分享了他的經驗。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號「小花生網」
首先,需要家長做點功課,先了解遊戲的「機制」,也就是這個遊戲怎麼玩。
接著要掌握遊戲的「內容」,也就是玩什麼。 建議家長可在挑選桌遊時先參考該桌遊的遊戲介紹或遊戲式學習領域專家的評論,目前網絡上已經有愈來愈多關於特定桌遊的詳細規則介紹,也有許多介紹桌遊運用於教學現場的心得分享與實際案例。若時間允許,則建議最好親自玩一次,藉由一些現場活動親身實際體驗。
原則1:複雜遊戲未必就是好
要先評估遊戲規則怎麼玩的機制,是不是足以讓你與孩子產生樂趣與投入,然後再從玩什麼,桌遊的遊戲內容去觀察,是否該桌遊有涵蓋對特定知識或技能的學習。
許多桌遊的內容與機制是十分複雜的,是針對資深玩家設計。不是內容愈豐富,就對孩子愈好。
譬如,對於六到十五歲的孩子來說,即便有家長的陪伴引導,過多的訊息同時呈現與過於繁複的規則均可能讓孩子覺得挫折。建議能考量遊戲本身的知識訊息呈現方式來挑選,而非單就內容的豐富度來選擇桌遊。
比方說,以著名的桌遊──時間線(Timeline)為例,當中有相當大量的歷史事件與年代讓玩家進行時間先後次序的比較,對促進歷史事件的理解有幫助。然而對於八歲以下的孩童而言,由於歷史知識有限,在大量的牌卡知識中,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壓力,因此多數年紀較小的學生可能會選擇死背年代,而不是理解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也就不能達到促進整合和靈活思考的目的。而一般桌遊均有適用年齡的標示,一般而言,為避免遊戲商低估玩家的年齡,建議能選擇標示上低於自己孩子年齡的桌遊較不會有風險。
原則2:避免耍心機遊戲
為了促進互動與娛樂的效果,部分桌遊的設計會在競爭機制下加入玩家間的言語溝通、交易與自我揭露。有些互動機制可以促進親子互動默契並達到合作學習;然而有些設計卻可能採用過於強調鬥智與心機的競爭機制,對於互動產生負面影響。
比方說,有些桌遊的機制,過度強調玩家間透過彼此隱瞞或陷害對手的方式,來達到遊戲的趣味與刺激感,但對較年幼的兒童而言可能有模仿等不好的影響。建議家長可以避免選擇有這類機制的遊戲給十二歲以下的小孩。
原則3:先到桌遊店體驗再買
此外,建議可考慮桌遊的價格,以及是否會長期運用於親子互動這兩個因素再購買。若是不常運用但又有興趣的桌遊,不妨也可考慮陪孩子到桌遊店或桌遊活動中進行體驗這個選項。
根據這位達人的挑選原則,今天檁子參考了不少臺灣桌遊達人在博客中的推薦,選出了以下9款不錯的親子桌遊。這些遊戲都有中文版,在某寶可以買到,而且我看價格都不算貴,暑假裡正好用。
參考年齡:6歲以上
1、超級犀牛 Super Rhino
遊戲人數: 2~5人
遊戲方式: 用立體的屋頂卡與牆壁卡一起蓋房子。 玩家輪流針對上一家的屋頂卡中對於牆壁卡的指示,擺放木製的可愛小犀牛、牆壁卡與自己的屋頂卡。擺放完屋頂卡且房子未倒塌的玩家勝出。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親子可在充滿緊張刺激的歡樂情境中互動。陪玩時可搭配小學數學課綱,培養孩子依圖示,對簡單形體做平面鋪設與立體堆棧的能力,也可用引導語引導學童進行左與右的方位識別。
2、數字急轉彎 7 Ate 9
遊戲人數: 2~4人
遊戲方式:這遊戲和數1、2、3一樣簡單!玩家們要把牌堆最上面的紙牌加減1、2或3,如果他們手上有一樣數字的牌,就可以打出來。這聽起來很簡單,但是遊戲過程中可是全部的玩家同時搶著出牌,所以可以出牌的會一直改變,動作慢了點,可就沒得出囉!第一個將紙牌出完的人獲勝!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親子可以在緊湊的搶答過程中練習數字的加減能力。此符合小學該年段中對於加減法的學習,而且提供學童在快樂中精熟練習的機會,建議陪玩時可適時了解孩子在運算過程中容易算錯的地方,給予更多輔助。
3、貪心農場
遊戲人數:2-6人
遊戲方式:有一個農場裡種了很多農作物和養了很多家畜,因為農場裡總是會有害蟲來偷吃作物,所以農場主人就宣布:「誰能用最快速度採收作物和抓害蟲,就可以來跟我領取獎賞」大人小孩搶翻天!緊張刺激的農場中,拼命吶喊"不要緊張"的農夫們,究意誰能搶到最多分數?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這是一款由臺灣設計師設計的歡樂家庭遊戲,誰能跟農場主人領取最多的獎賞,就是勝利者。小朋友都超喜歡的,因為緊張、刺激又有趣。對小朋友的視覺辨識,反應力,手口眼協調能力的鍛鍊都有幫助。建議陪玩時可適時幫孩子「出謀劃策」,遊戲中涉及到的動物昆蟲知識也可以給他講解。
參考年齡:8歲以上
4、法蘭克動物園 Frank' Zoo
遊戲人數: 4~7人
遊戲方式:動物園是大小朋友均喜愛的主題。玩家們必須針對上一個玩家的動物牌進行判斷,依據說明書中規則,發出該動物的天敵,或是與上一個玩家相同的動物牌,但需比上一個玩家多出一張牌,牌先出完者勝出。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趣味主題加上緊湊的思考與策略規劃歷程,適合親子共同討論動物的食物鏈。此年段自然課程中剛好強調觀察動物型態與特殊性,陪玩時可運用討論與推論思考取代僵化的背誦。
5、知識線動物篇 Cardline
遊戲人數: 2~8人
遊戲方式:強調對於動物知識的分析,玩家針對動物的特性(如重量、身長、平均壽命等)進行分析,如果該動物特性小於桌面上某張動物牌則放其左,否則放置其右,先出完動物牌者得勝。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親子可如同一起逛動物園般輕鬆,且具知識性的互動。除了對生態的知識學習之外,也可培養對於數量信息的分析與推論等認知技能,陪玩時建議可與孩子一同分析牌卡並享受學習樂趣。
6、矮人礦工
遊戲人數:3-10人
遊戲方式:在遊戲中,每位玩家都會扮演好矮人或壞矮人,Saboteur是破壞者的意思,所以身份牌上有Saboteur字樣的即是壞矮人。他們共同的任務是找到礦坑裡的金礦。淘金的好矮人們非常努力認真地挖掘坑道,想辦法要找到金礦所在的位置,而另外一組是試圖在好矮人們的道路上放置障礙的搗蛋鬼壞矮人。每組人馬都想要獲得金礦,不過並不曉得你的同伴在哪,必需靠你的機智來判斷要與誰合作,成功後就可以挖到金礦!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近幾年矮人礦坑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因為身份的不確定性讓遊戲充滿挑戰與心機。而且他支持玩家數眾多,可達十人,所以參與感強,不會有「醬油」現象出現。可以一家人都參與進來,陪玩時可以跟孩子一起分析「形勢」,提供建議。
參考年齡:10歲以上
7、房地產拍賣
遊戲人數: 3~6人
遊戲方式:玩家扮演地產拍賣的中介者,必須在第一階段競標購買各式各樣有趣的建築物卡片(如城堡、狗屋、樹屋等),然後在第二階段中賣出。拍賣結束結算後,金額較高者得勝。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競標機制不會過於複雜且迅速,互動性很高。可以藉此培養孩子在進入國中階段對於數與量,能更精準控管與策略規劃能力。建議陪玩時能同時剖析或分享得勝的策略。
8、手造奇觀 Hand Made Wonders
遊戲人數:4~8人
遊戲方式:一款結合手勢反應與合作協調能力的遊戲,玩家扮演建築團隊,用趣味的手勢依據牌卡的圖示,通力合作完成各種世界知名文化遺蹟或著名建築物,在競速機制下,率先完成的成員們得勝。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趣味肢體語言帶給親子更多甜蜜默契。遊玩中可由世界文化遺產建築將國中歷史與地理知識連結,又可培養合作解題能力。陪玩時可以找更多家庭成員參與,在歡笑中促進合作默契。
9、妙語說書人
遊戲人數:3-6人
遊戲方式:這些插圖都圍繞著一個主題:一段令人費解的句子。但是,這段句子實際上是源於這五張插圖之一,到底是哪一張呢?利用你的天賦及直覺來找到它,同時也要躲開其他玩家所設下的陷阱。
推薦原因與陪玩建議:妙語說書人是特別又深愛大家喜愛的一款經典桌遊,這裡的每一張圖卡就象是一幅畫,充滿了與現實完全不同的想像,要怎麼詮釋你所看到的都可以,唱或哼段歌曲,做個動作,隨你馳騁自已的想像空間。更有趣的是和不同的人玩起來就會產生不同的火花,84張的圖卡每一張都值得細細品味。陪玩時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據圖卡,發揮想像編出一段故事,既鍛鍊語文創造,也練習人際溝通。
中國第一家兒童人文網絡電臺,用有聲故事為5-12歲的孩子提供補充公立教育之缺的通識教育。我們的願景是喚醒孩子對世界文明的好奇,對社會的認知,成長為具有廣博知識,良好教養,獨立思想的國際公民。
長按手印關注博雅小學堂
回復以下 關鍵詞 提取對應內容:
中國歷史 | 世界歷史 | 人文地理
文學 | 繪本 | 民俗 | 英語 | 鑫媽故事會
投稿及商務合作:BD@boyakids.fm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