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小夥伴可能還記得,3年前各色各樣家用美容儀突然在市面上冒頭的時候,我有陸續寫過一些關於不同流派美儀器的文章,概括一下中心思想就是:
● 物理形式最基礎:停留在表皮,沒技術含量,沒多大功效,不需要花太多錢
● 電流形式看強度:深入到肌肉筋膜層,有即刻提拉去水腫作用,適合應急(但強度不夠也是白搭,長期抗老效果不太站得住),以及面部脂肪較少的人;
● 射頻(RF)最合用:深入到真皮層,通過加熱皮膚底層,刺激膠原自生,長期用真的有抗老緊緻能力
● 光療形式看波段:不同波段針對表皮-真皮層,波段對了,無論是消炎鎮靜還是抗衰,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
● 雷射家用最少見:又貴又疼,因為堅持不了所以看不出有沒有用,但理論上真的有(而且好像停產了)
綜上,其實每個類型的美容儀功能側重點都不太一樣,針對的肌膚層次也不同,有些注重即時效果,有些注重長期效果。
而作為一個有功能潔癖的人來說,我一直固執地認為「一個儀器做好一件事就不錯了」,所以當我想要追求不同功效時,就會單獨買一個不同的儀器,這直接導致了我家的儀器有點多: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別老買買買,每一次買之前先想想自己能不能堅持。在這幾年裡,跟我同時期買美容儀的小夥伴幾乎都已經不再堅持了,而我還能以一個月兩三次的極低頻率使用——雖然這頻率低到幾乎很難評估效果,還是可以安慰自己:我還在用。所以我現在想明白一件事:不能堅持使用的儀器,就是浪費。而這兩年的美容儀器,也並沒有朝著我想像的「精專猛」方向進一步發展,而是有了越來越多綜合性的產品,電流、射頻、光照、震動這些功能兩個或多個結合,去實現更全面的家用儀器護理,我覺得我自己關於「功能潔癖」的偏執,也是時候畫上一個句號了。所以我必須承認,我對美容儀器有了全新的認知,從以往的「一器專一事」,改為了「讓人願意堅持並加入日常護膚流程」。比如在以前,如果我發現早上起床臉有點浮腫,我會用Nuface的電流給自己來上十幾分鐘;晚上睡前,發現最近臉上炎症嚴重,我就打開小排燈給自己來個20分鐘的藍光,通常還沒結束我就睡著了;再有一天我覺得最近法令紋又明顯了,於是掏出了Newa的射頻來燙一下臉,這一下就又是24分鐘……作為一個根本不想在臉上花費太多時間的懶人,這些儀器真的太考驗耐性了,收納也是個大問題。但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我居然做到了堅持早晚洗完臉後直接都用美容儀,簡直是以前想到不敢想的事情。它厲害的點在於,不僅僅有RF射頻,還帶有EMS電流和紅光,三合一的模式,最快的速度就能達到我之前三臺儀器的功能。我也有過質疑,如果一臺機器有太多的功能,是否意味著樣樣通,樣樣松,所有的功能都只是SO SO?只跟國外品牌的2020新品相比,我覺得家用美容儀最重要的幾個參數都在裡頭了:可以發現除了NEWA之外,絕大多數美容儀器都不止單一模式了,不是射頻+電流,就是射頻+光,AMIRO三者都有了,足夠誘人。在RF強度上,大家都差不多在1MHz左右,雅萌和Tripollar相對高一些。而在光的方面,AMIRO同時有紅光和紅外光兩個波長,能夠針對皮層不同深度,改善皮膚的彈性和膚色。電流的強度理論上從50μA到1000μA都能起作用,市面上都差不多(除了某個太陽能充電的日系產品,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我自己用下來的直接感受來說,有明顯電流感。以上這些是我覺得看美容儀是否有用的最重點的技術部分,當然一臺好的美容儀不僅僅是參數要好看,還要看使用感和其他小細節,比如說是否便攜(這決定了我是不是能帶出門旅行),是否有溫度保護(這決定了能不能分心追劇不燙臉),又比如接觸頭是否平滑(這決定了凝膠的清理難度,我一直吐槽NEWA很難弄乾淨)再看一下價格,就知道我為什麼喜歡推薦它了——跟國外的那些品牌比起來,國貨的價格也未免太良心了。兩種模式:綠色燈是5分鐘提拉緊緻模式,紅色燈是10分鐘淡紋修護模式。直白點說,白天洗完臉,開綠色模式,電流+光療,用於去除浮腫,瞬時提拉面部,給自己新的一天開個好頭。晚上洗完臉,開紅色模式,RF射頻+光療,用於修護、刺激膠原新生,彈性飽滿,是一天的良好收尾。兩個模式都有紅光,設置挺科學的。時長正好卡在容易堅持的點,使用的時候有震動提醒換區,符合我這種懶人需求。5檔強度的電流,我是覺得挺容易接受的,當然可能因為我已經習慣了,初次使用的小夥伴可以從低檔位開始嘗試,逐步建立耐受習慣,然後當然,能用最大檔就用最大檔。最值得表揚的是這個三角形導頭,可以說是這臺儀器科技的最佳表現了。首先是6個射頻導頭:考慮到低溫燙傷(46℃)和鎳釋放量超標的射頻頭常見問題,它採用了醫用級316L不鏽鋼材質,嚴格智能溫控到42℃,還加做了5項國際安全認證,在膚感和安全性上嚴防死守,先讚一個。然後這個平坦的設計我要給100分,因為真的很好清理,想想NEWA的那6根密密麻麻的觸頭,凝膠卡在裡頭真的是要一格一格往外剔的,每次好不容易鼓起勇氣燙完臉,還要費老大勁兒清理那個,簡直欲哭無淚。AMIRO的話,只要幹布一擦完事兒,省心省事。除了好清理之外,整個機子的工程設計也非常友好,斜面的導頭不需要刻意調整手腕姿勢保持垂直,也能讓導頭服帖在臉上。三稜狀機身很好握持,用這種握筆的方式就可以。
凝膠作為美容儀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一般都是為了充當隔離和冷卻劑,很多小夥伴會用蘆薈膠來代替,雖然不是說不可以,但除了這些基本功效之外,蘆薈膠就沒有其他能力了。AMIRO這款官配凝膠,說實話,是我覺得除了配合儀器使用之外,還能單獨用來護膚的好東西。成分很簡單,但很實在:保溼補水的透明質酸鈉,促進膠原合成的棕櫚醯三肽-5和六肽-9,基本就是隨著射頻/電流的熱能激蕩,協同產生更好的護膚抗老效果。質地也非常清透好推,沒有任何奇怪的味道(再想想NEWA的凝膠!),一般我用完儀器之後也不會把它洗掉,而是用棉片+化妝水略微擦一遍,再上後續的護膚步驟。有時候懶得擦,就直接抹勻上個面霜完事兒。我還嘗試用它來配合NEWA使用,發現這個凝膠比NEWA的官配凝膠面部感受更清涼,真的是絕了。所以其他的儀器官配凝膠我不好說,但這款的凝膠我肯定會反覆買的,畢竟是絕配,拆不散的那種——建議手頭有其他射頻儀器的小夥伴也可以單買試試看,不虧。
說了這麼多,讓我來總結一下關於家用美容儀的選擇奧義:1. 能令人堅持使用,是一個家用美容儀最大的美德——所以要求每日高於20分鐘的護理,我建議大家買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意志力,別浪費。2. 單一功能的美容儀已經逐漸被淘汰,入手綜合型的美容儀更具有性價比:EMS微電流+RF射頻+光療是現有證明有效的科技。3. 注意技術參數和其他小細節:RF射頻注意能量及溫控技術,避免低溫燙傷;EMS微電流注意電流強度;光療注意波長。4. 官配凝膠是長期的消耗品,它的表現也是美容儀整體功效的一部分,它的體驗和價格也需要納入考量5. 預算:進口品牌動輒三五千,在技術參數一致、安全靠譜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考慮國產品牌。
● ● ●
那麼最後就需要放出大招了: AMIRO的11.11非常給力,到手1X99外加10件贈品(隨身鏡+保溼凝膠*3+收納盒*1+棉柔巾+電動牙刷+刷頭*3),誠意滿滿,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一下~第1步:10月19-20日一元預定(一定要先做這個預定!)第2步:10月21-31日付定金,備註「暴暴」(贈品數量有限,備註保障贈品!)第3步:11月1-3日付尾款,付款前請務必領用這張200元優惠券!賞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