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尚教母」的紅塵往事

2020-12-12 網易新聞



本文為有點Sense策劃出品,微信關注有點Sense,用好奇體察世界的品味。



80年代的北京搖滾圈,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搖滾並不接近人民,它只接近馬克西姆


四十年前,搖滾還是搬不上檯面、見不得光的小眾聲音。北京的一家餐廳——馬克西姆,成了中國地下搖滾絕無僅有的演出場所。


還是毛頭小夥的崔健,在這裡的舞臺,橫空出世地第一次唱出了《一無所有》。他的怒吼聲掀翻地毯,衝破雲霄,動了那個年代無數迷茫的青年。


據說,那首《花房姑娘》就是崔健給餐廳老闆娘的少東家,宋小虹姑娘寫的。




馬克西姆,是什麼地方?姜文連續幾年到這裡慶祝生日;張藝謀偕鞏俐一塊來喝酒,眉目歡喜;張國榮每次來北京,必上這裡唱卡拉OK……




這家在80年代史上具有重要開創性意義的餐廳,不僅僅是搖滾聖地。它與它的女主人——中國時尚教母宋懷桂一起,共同見證了歷史上的許多黃金時刻。


宋懷桂,何許人也?


《周末畫報》主編葉曉薇說:「如果要說,有一個中國當代時尚史的話,那這個開端肯定是從宋懷桂女士開始的。」


在那個風雨未定、蒙昧又躁動的時代,宋懷桂仿佛從未來降臨,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美的震撼,成為中國最早的「時尚女魔頭」。她的一生,本就是一個傳奇。




北京崇文門路口,往南走一百來米,便可以看到馬克西姆餐廳。1983年9月,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飯店——馬克西姆開業了,這個消息甚至被當天的《新聞聯播》播報。




那時候,北京只有莫斯科餐廳、新僑飯店等幾家俄式風格的外國餐。對每天早上花7分錢買一根油條、5分錢買一碗豆漿的北京人而言,馬克西姆像是外星球的神秘來客。


這裡是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地道西餐廳。裝修極盡巴黎風格的浪漫、精緻與華麗;一字排開的男侍應生,高大英俊,西裝皮鞋油光鋥亮;大廚們在開業前就被送去法國集訓,烹飪的食材全從法國空運而來。




尤其是牆上掛著大膽的全裸壁畫,震驚了整個京城人的眼球。據說,當年開業時,壁畫上的裸體女郎被文化局要求用窗簾擋得嚴嚴實實,才準見人。


1983年,宋懷桂成為馬克西姆餐廳中國總代理人。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懷桂就化上濃妝,盤起烏黑的長髮,穿著皮爾卡丹高定禮服,站在馬克西姆的門口迎接賓客。




來者不管是誰,都要稱她一聲"Madam Song"。


門外的北京城沉默肅穆,門內的馬克西姆正恣肆狂歡。談笑鴻儒,中國最先鋒的音樂、影視、詩壇風雲人物在這裡推杯換盞;黃油和咖啡的香味瀰漫在空氣裡,鋼琴的黑白鍵敲擊出優雅的旋律,搖滾吉他熱烈的音符掀翻了地毯……


這裡儼然自成一個烏託邦,沒有政治,沒有金錢,有的只是純粹的藝術,美好得仿佛神話中的桃源。


在時代的歷史性轉型期,這個自由開放的西式天堂,成為了許多渴望交流、又迷茫失落的國人一個精神訴求的出口,也成為了潮流前端年輕人嚮往的家園。


對於這些彷徨的年輕人們,宋懷桂總是無比熱情和慷慨。


落魄時期的崔健等搖滾青年們、青年詩人演員,付不起高昂的餐費,是她掏腰包請客。「亞洲洲草」尊龍也是這裡的常客。


尊龍是個棄兒,一生從未見過自己的父母。從小在香港學習京劇,後又赴美國,頗有幾分流浪的意思在宋懷桂宋小的眼裡,尊龍是一個「有點怪」的人。或許正是這些原因,宋懷桂很是喜歡尊龍。




尊龍在宋懷桂面前,總像個孩子一般嬉鬧。二者與其說是忘年交,更有些許母慈子愛的味道。


著名導演貝託·魯齊拍《末代皇帝》思路不時,也愛來這裡小酌一杯。




高高盤發、雍容華貴的女主人懷桂,長相頗具古典的東方氣韻,貝託·魯齊看見她就樂開了花:「你簡直和那個歷史上的太后一模一樣!」




一不留神,懷桂就被「忽悠」去《末代皇帝》裡客串了,在這部獲得國際大獎的電影中出演了裕隆太后。


另一位法國人,巨星阿蘭·德龍,也曾是馬克西姆的座上客,他50歲生日就在這裡度過。




一張老照片記錄下當時的盛況:阿蘭·德龍與宋懷桂共同坐在絲絨餐桌邊,身後列著一排中法兩國國旗,黑衣保鏢圍在身旁,無數話筒和閃光燈簇擁在面前……簡直和國際領導人的外交場面差不多。




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法國美男子,在盛宴行進到一半時突然對女主人說:「既然我50了,餐廳放進50個客人就關門謝客吧。」


懷桂與阿蘭也是老朋友,熟知這個美男子的脾性,便四兩拔千斤地回過去:「我們中國人有個說法,過生日時來了多少客人,過生日的人就能活多少歲。」


阿蘭50大壽當天,馬克西姆被客人擠得水洩不通。


如果說馬克西姆是京城最負盛名的文化餐廳,宋懷桂就是最耀眼的沙龍女王。


劉曉慶曾回憶道:「因為她,我們才喜歡馬克西姆。」一個30年代出生的中國女人,何以有這樣的膽識、魅力和氣魄?


這要從一樁神奇的婚姻說起。




宋懷桂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是曾和蔣經國共事的政府文官,母親是有「小宋慶齡」之稱的美人兒。


從小,懷桂就展現出過人的藝術天分。1954年,她考進了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當年,這個繪畫系只錄取不到十人。油畫《開國大典》的作者董希文先生,是她的老師之一。




一場跨越山海的曠世之戀,也在這時開始萌芽。


照片中,笑得不羈的男青年叫萬曼,他來自保加利亞,來中國求學。多年後,他成為了有名的壁掛畫家、教育家,與懷桂一起在中國撒播藝術的火種。




兩人每次要約會時,就像間諜碰頭,想盡奇招傳遞情報。


懷桂背後一頭烏黑濃密的秀髮,這時就派上了用場。萬曼把寫有時間地點的紙條,事先藏在兩人說好的秘密樹洞裡。懷桂拿到紙條後,梳上兩根辮子,就代表這次可以赴約;梳了一根辮子,就代表去不了了。


要知道,在大街上牽手都被視作耍流氓的50年代,和外國人談戀愛是絕對不能公之於眾的。儘管兩人已經如此小心,這段地下戀情最終還是浮出了水面。不出意外,家人和老師都百般阻撓,有些人甚至還趁機給懷桂安上「通敵叛國」的罪名。


怎麼辦?


懷桂竟然直接提筆寫了一封信,寄給了周總理。她倔強地說:「我沒有做錯什麼,因為沒有法律禁止與外國人結婚。」


周總理呢?不知道是不是被這個姑娘非同一般的勇氣打動,不僅批准了,還親自為這對跨國夫婦送上祝福。


在大多數人還要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懷桂卻成了新中國第一個跨國新娘。她活像勃朗特姐妹筆下的女主角:特立獨行,敢想敢做,魅力和魄力兼具,是個迷人的野心家。




生下女兒宋小虹後,宋懷桂便跟隨丈夫定居保加利亞。她在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繼續完成藝術學業,幾年後兒子誕生了。


這位兩個孩子的母親,從未想要像當時大部分中國女性一樣相夫教子,而是不斷進行著更為大膽的藝術嘗試。


她的心中,也一直牽掛著祖國。1974年,新中國舉辦成立25周年慶祝活動。應周總理邀請,宋懷桂帶著一雙兒女,十六年來第一次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土。她風格迥異的裝扮,在當時全民深藍、深灰、愛國綠的海洋中,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


女兒宋小虹回憶說:「我們第一次回到中國,那時候我還很小,從大華電影院的一個胡同往東走,正好中午下學有一大堆小孩從學校出來,圍著我們,就好像看外星人一樣。」


正是「灰色帝國」的現狀,讓懷桂更加堅定了把美帶進國人生活的決心。幾年後,機會來了。在丈夫萬曼的軟雕塑作品展上,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品牌創始人、時尚巨頭皮爾·卡丹也來參觀。


展覽快結束時,宋懷桂站在梯子上摘下自己和丈夫的藝術壁畫,皮爾·卡丹走上前問道:「這是誰的作品?」


野心勃勃的法國商人,與中國的藝術先鋒女士一拍即合。卡丹隨機邀請她擔任皮爾·卡丹品牌的中方總代表,以及馬克西姆餐廳的中國老闆。




敢想敢做的懷桂,當然是立刻答應。


女兒小虹說:「她就像一隻燕子,帶來了春天的消息,她是中國的先鋒。」



把品牌帶進中國不難,難的是把新的觀念帶入那個一片「藍海」的時代。


但「困難」在懷桂的詞典裡是不存在的,皮爾·卡丹曾這樣評價宋懷桂:「即使被扔在沙漠上,她也能學會仙人掌的語言。」


1979年4月,北京民族文化宮。一場震撼人心的時裝秀,用T臺上繽紛熱烈的色彩,勢不可擋地打破了時代的禁錮。




彼時的中國人已經習慣了灰撲撲的深藍、深綠和黑色,習慣了滿大街不苟言笑的中山裝和迷彩服。




據記者回憶,在走秀中途,一位金髮模特即興撩起裙擺,臺下的觀眾們不約而同地後仰,像躲避迎面撲來的震波。


想來當時人們的心理反應,一定不亞於地震。


是懷桂一手策劃了這次時裝大秀。


1981年,為了尋找參加皮爾·卡丹時尚大秀的中國模特,宋懷桂來到了北影廠。


當時根本沒有中國人理解「模特」這個舶來詞彙。行色匆匆的年輕人們奇怪地看著這個衣著光鮮的天外來客,不解地問她:「您想做什麼?」甚至同行的法國人,也都抱著看笑話的心態。




青年男演員龔海斌,則是少數被宋懷桂成功忽悠的模特之一。他至今都記得當天看見的宋懷桂:「紅色羊絨披肩,又有點像中大衣,裡面是黑絲絨衣裳,鮮紅的口紅,畫眉描眼,高跟鞋,太講究了。


在此之前,龔海斌對染坊裡日復一日的工作感到苦悶和迷茫。宋懷桂的青睞,給了他全新的生活可能性。白天去染坊上班,晚上6點半,就在鼓樓、長城、練習室……向教練學習走臺步。


這幫來自菜場、毛線廠、電影學院的高個兒年輕人們,第一次覺得自己居然是「世界上最優雅的人。」


宋懷桂成為中國第一代模特的發掘者與培養者。1985年,在皮爾·卡丹先生的贊助邀請下,懷桂帶著十二位中國姑娘飛赴巴黎走秀,參加國際超模大賽。


女孩們穿上旗袍,高高揮舞著中國國旗,乘敞篷車穿過了凱旋門,成為80年代極具代表性的歷史記憶。




旗袍包裹下的身姿,玲瓏婀娜,絲毫不輸給金髮碧眼的外國模特們,反而散發出西方前所未見的獨特東方風韻。


包括《費加羅報》等8家法國大報的頭版都爭相報導了這場中國姑娘的走秀。


這次頗為長臉的「美麗外交」,扭轉了法國對於中國人「灰頭土臉,神情漠然,永遠穿著一套藏藍中山裝」的刻板印象,更讓全球時尚界第一次看見了中國模特。


自然,當時的中國老百姓們對此褒貶不一,有些模特隊成員的家人都很難接受。第一支模特隊成員的之一的劉美亞曾說:「我一跟家裡人說我要演泳衣,他們立馬就炸了。」


但宋懷桂告訴這些年輕人:「你們和未來的中國人,都會變成這樣,這是生活之美。」


未來果真如她所言。



宋懷桂說:「有人說,做夢的人是瘋子,但我認為,沒夢的人,才是瘋子。」


對於懷桂來說,人的一生就是將夢想變為真實的過程。她正是這樣,一生逐夢,把中國之美體面地介紹給了全世界。


在宋小虹的印象裡,她從來沒有見過母親哭。她眼裡的母親,就像個女超人,每分每秒都在力求完美,早出晚歸,處理很多大事。從不休息,從不抱怨。


就連在2006年去世之前,她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都充滿了力量:「我會度過這個難關,你們不要難過。」


同年3月23日,朋友們為她在馬克西姆舉辦了一場追悼會。


說是追悼會,其實又不像追悼會。中國的文化名流們觥籌交錯,伴著悠揚的爵士樂,人們在此起彼伏的酒杯碰撞聲裡起舞,倒像是在慶祝節日。


只是這場沙龍,少了它最好的女主人。




追悼會上,從初出茅廬就在這裡唱歌的崔健們已經快要老了,罩著他們的Madam Song也已經遠去。


崔健說:「我們從未感覺她離開了,她的精神始終陪伴著我們。


今天,崇文門的集市早就關門搬走,南邊一片平地建起高樓大廈,曾一片藍海的紫禁城已是紅紅綠綠,車水馬龍……


日新月異,北京和中國都一直在改變。而馬克西姆餐廳的裝修還是從前那樣, 30多年未曾變化。懷桂留下的精神,也一直陪伴著所有嚮往美好生活的中國人。



本文來源:有點sense 責任編輯:王昱翔_NB13774

相關焦點

  • 摩登日記|與「老佛爺」齊名的「時尚教母」
    潮流和時尚,是模特的標籤,站在他們的背後的則是創造時尚的「大人物」,艾琳·福特(Eileen Ford)便是其中之一。她是與「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齊名的「時尚教母」,也是現代模特經紀行業的推動者。
  • 中國最早時尚教母:把大牌帶入國內,開第一家法式西餐,當第一個跨國...
    來源:商務範範主說:中國時尚第一人前幾天範主寫皮爾·卡丹時,文中提到了「中國時尚教母」宋懷桂。有不少範友在評論區留言,說想看看她的故事,今天就為大家安排起來。說到宋懷桂,可能很多人今天並不熟悉。這位知性端莊的女士,她的一生有很多標籤,各種「第一人」傍身。
  • 左清松——中國美妝教母,美學教育「教研產院」融合第一人
    艾尼斯美妝學院的創始人左清松,是中國美妝教育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是將「教研產院」完美融合的第一人,被譽為「中國美妝教母」。為了這一夢想,她獨自一人赴英國求學,師從彩妝教母Linda Cantello。值得一提的是,Linda Cantello還有多重身份被人熟知:煙燻妝創始人,同時也是美國流行歌后Lady Gaga御用化妝師,而她最重要的身份,是Armani全球彩妝創意總監。早在2000年,國際知名時尚雜誌《VOGUE》美國版就整整花了10頁版面來肯定她的「彩妝界傳奇」地位。
  • 紅塵往事,潑墨流年,你是我忘不掉的情深緣淺
    紅塵茫茫,太多夙願都成了往事如煙,依稀記得流年裡的你,一襲白衣,深情款款向我走來。曾說過要一起仗劍走天涯,最後卻天涯兩離散。寒冬叩窗,北雪瑟瑟,沒有你的溫存,這個冬天格外寒冷。拂去一生的雪霜與涼意,卻發現眉眼堆滿了滄桑,那是對你最極致的思念。
  • 中國最早時尚教母:把大牌帶入國內,開第一家法式西餐,當第一個跨國新娘…
    範主說:中國時尚第一人前幾天範主寫皮爾·卡丹時,文中提到了「中國時尚教母」宋懷桂。有不少範友在評論區留言,說想看看她的故事,今天就為大家安排起來。她曾是皮爾·卡丹的中國代表,引領那個年代的國人開啟時尚大門;她組建了中國第一支模特隊,讓西方看到新生的中國時尚;她還打理了改革開放後中國第一家合資餐廳,讓那裡成為名流social的重要場所,甚至是中國搖滾的孕育地...
  • 「朋克教母」薇薇安 韋斯伍德
    2018-09-24 19:56:42 來源: 索依 舉報   號稱時裝界的「朋克教母
  • 時尚教母Yoon聽說沒?水原希子、權志龍這麼會穿一半功勞出自她~
    她是設計師,是潮流教母,同時也是模特作為潮流圈的老江湖她同時也是潮流交際花身邊的朋友都是大牌潮流人物不僅如此她的品牌深受各位明星的喜愛就連Lady Gaga說她是時尚教母很多人都覺得是吹出來的縱觀世界潮流圈,她擁有像Kim Jones、權志龍等人脈她還是日本著名首飾品牌Ambush的主理人之一是日本潮流界的It Girl她更是水原希子的服裝顧問
  • 【新歌聽聽|推薦】葉蝶-酒醉的紅塵
    【新歌聽聽|推薦】葉蝶-酒醉的紅塵 新歌聽聽 必發精品 滾動歌詞 《葉蝶 - 酒醉的紅塵》 酒醉的紅塵
  • 《 時裝通史 ll 文藝復興時期的時尚教母 》
    ★每個時代都有時尚先鋒,今天就認識一位比香奈兒奶奶還老的時尚教母。伊莉莎白歌好聽試試看聽歌看文章才是享受讓時間和心情慢下來休息一下在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位推動時尚發展的人物,她就是那個年代的時尚教母服飾上的珠寶作為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時尚風向標,伊莉莎白一世的一生除了樂忠於掌控權力,便是痴迷於華麗的服飾與珠寶,根據歷史記錄,她擁有約2000件服飾,每一件服飾都鑲滿了各類珠寶
  • 紅塵纖陌,往事如煙,你是我忘不了的情深緣淺
    紅塵如煙,有太多往事隨風飄散,那些記憶裡的情緣,都變成凋零的彼岸花,成為我一輩子的遺憾。曾在夢中無數次夢見你,醒來後卻發現只是一場虛無的夢幻而已。曾以為我們的緣分可以天長地久,那些許過的誓言依舊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然而時過境遷,卻發現我們的緣分竟如此短暫。
  • 中楚漢秀:《紅塵1945》上映,影帝夏雨熱血來襲
    《紅塵1945》是由和納(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楊楓、楊東編劇導演,加上影帝夏雨,演員王可如、譚凱、張國柱、李立群等人主演的歷史電影,該片著筆於當今時代整個民族日漸退化的正義感與血性,旨在向觀眾傳遞正義的力量,喚醒當今人們所缺失的俠義精神,摒棄世人皆想獨善其身的價值觀念。
  • 香港時尚教母-——黎堅惠
    她著有《時裝時刻》《天空之境》等暢銷書,被喻為香港潮流教母。她帶動了記錄自己時裝時刻的風潮,即在每天出門前為自己拍下一張私服照,沒有一天是重複的Look。她說,「對我來說,它們只是一本照片式的日記簿,記下了當時的心情、狀態,甚至記得發生過的事……有時是帶兒子去看牙醫,有時是跑步之後,有時是決定不了襯這副眼鏡還是那個袋更好,就讓照片作出客觀的指導。」
  • ...時尚教母:把大牌帶入國內,開第一家法式西餐,當第一個跨國新娘...
    來源:商務範範主說:中國時尚第一人前幾天範主寫皮爾·卡丹時,文中提到了「中國時尚教母」宋懷桂。有不少範友在評論區留言,說想看看她的故事,今天就為大家安排起來。說到宋懷桂,可能很多人今天並不熟悉。這位知性端莊的女士,她的一生有很多標籤,各種「第一人」傍身。
  • 50歲奶奶堪稱「時尚教母」,身材像極超模!你的時尚可能不如她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名叫zaklina的塞爾維亞網紅,雖然已經年過半百,有了孫女,但是她在時尚界堪稱時尚教母當然,不僅僅是完美的身材,她超棒的穿衣品味也讓她看起來時尚又減齡,每次分享的穿搭都值得我們去參考借鑑。趕緊來瞧瞧時尚教母zaklina的多種風格穿搭吧!
  • 出生中國,人生跌宕起伏,終成日本美容教母,然而……|百家故事
    佐伯千津,日本女庶民們的美容教母。她用自己來證明,美容無需高級護膚品。曾經,她是電視節目紅人,各種講座、美容書籍不斷。我日語都說不利索的時候,都熟悉佐伯老師的臉:一頭白髮,年華不再的老人,皮膚卻白皙瑩潤飽滿。
  • 50歲老奶奶擁有54萬粉絲,穿搭堪稱時尚教母,身材像超模
    導讀:50歲老奶奶擁有54萬粉絲,穿搭堪稱時尚教母,身材像超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時尚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50歲老奶奶擁有54萬粉絲,穿搭堪稱時尚教母,身材像超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逸羽紅塵【風塵書箋】外一篇
    如果能 朝夕看著你的臉, 縱便是經歷滄海桑田, 我亦 無悔無怨!如果你是那 飄逸的飛天, 我一定是 那風塵中的逸客, 因為我 很喜歡你 那一絲曠世的綿恬, 祈願共徜徉天上人間……                   逸羽紅塵         於此夕舊月他年       《溪邊醉筆 》    偶然的因緣成就了筆下:如涓流細汨,若星漢沉吟的一闕闕青箱斷簡,赤軸殘篇!
  • 《今生只做紅塵客》:本是紅塵不歸客,卻戀紅塵幾多時~
    是一位僧人,卻留戀紅塵,貪吃貪色,五戒四犯,雖然常去青樓,卻到死還是個保守人。拋開外人給他強加的盛名,其實他也不過是個出身不幸、又生性多情敏感、還患上憂鬱症的神經質青年——蘇曼殊!塵緣我們明明知道好夢難以成真,卻又無法壓抑自己的思想。
  • 古詞牌 醉花陰~醉紅塵(外三首)
    醉花陰~醉紅塵作者:雁兒  攝影:齡漫難忘別離殤與夢,獨醉紅塵中。
  • 【舊韻新聲-滾滾紅塵】
    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事的我紅塵中的情緣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像是人世間的錯或前世流傳的因果終生的所有也不惜換取剎那陰陽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