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PM2.5值首次達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舒瑜)去年,深圳PM2.5年均濃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為2006年有監測數據以來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創歷史最好水平。日前,市政府關於2019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
PM2.5口罩有用嗎 PM2.5防護口罩標準
結構PM2.5口罩的基本結構是外層為一個抗菌的面料,材質為碳纖維氈墊、高分子織物、無紡布等。中間層是保暖的填充物,最下面一層是PM2.5的濾片,濾片中間加入了無粉塵顆粒活性炭,濾片經過納米銀殺菌劑的處理,濾性在95%到99%左右。PM2.5口罩的主要材料是使用無紡布、過濾紙等,並且最主要的是使用鉛炭布,能夠起到較好的防毒功能。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室內PM2.5危害更大
室內PM2.5的標準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深圳PM2.5首達歐盟標準 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100%
原標題:深圳PM2.5首達歐盟標準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2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2019年深圳PM2.5平均濃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創2006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佳水平,首次達到歐盟現行標準。
-
金華公布5月空氣品質報告 鄉鎮街道PM2.5濃度今年首次全達標
PM2.5濃度是衡量空氣品質的重要指標。近日,金華市藍天辦公布5月全市鄉鎮(街道)空氣品質報告顯示,5月全市144個鄉鎮(街道)PM2.5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這是今年實施鄉鎮(街道)PM2.5濃度一月一公布以來的首次全達標。
-
瓊山區鳳梨、福稻納入「海口火山」品牌 精品網貨標準公布
、福稻的對應標準和素材庫。海口火山·瓊山鳳梨彩印綠色禮盒 據了解,海口火山•瓊山鳳梨精品網貨根據單果重量分為S(≥3斤)、AAA(2.5斤至3斤)、AA(2斤至2.5斤)、A(1.5斤至2斤)四級;糖度標準為應季18至24、反季節16-19;果形、氣味、外觀等均進行了限定要求;從各項成本構成推導出各等級價格策略;同時還推出貼標款、單色紙箱版、彩印禮盒版3個SKU並對應進行設計包裝。
-
聊城PM2.5和PM10濃度上升
其中,2018年主要汙染物中PM2.5同比改善15.5%;PM10同比改善11.1%;二氧化硫同比改善22.2%;二氧化氮同比改善2.5%;重汙染天數為21天,同比減少5天;「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為227天,同比增加8天;按國控監測站點統計,優良天數為176天,同比增加14天。在重拳之下,經過全面整治,聊城市的空氣品質有了明顯的改善,但這種情況在秋冬季節出現了反轉。
-
日美英監測PM2.5方式多樣 數據皆及時對外公布
2011年底,中國環保部通過了新修訂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2012年1月,這一標準即將公布,PM2.5第一次被納入國家標準。新年伊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都將打響「PM2.5攻堅戰」:北京春節前開始公布PM2.5研究性監測數據;上海、天津、山東和武漢等省市紛紛表示陸續啟動PM2.5的監測;廣州最遲今年將公布PM2.5監測數據。
-
PM2.5超標臨界值是多少?
「這些類似於『小喇叭』的採集器,每隔幾秒便會過濾空氣中的顆粒,傳送到樓下實驗室的監測儀器上進行自動分析,市民每隔一小時就能在環保局的網站上看到不同區域PM2.5質量。」邊指著樓頂的空氣採集儀,該站點空氣自動監測室的工程師千勇邊向記者講解著PM2.5檢測設備的工作原理。
-
環保部:去年PM2.5和PM10實現「雙降」
新華社北京1月18日電(記者 高敬)環境保護部18日公布了2017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8%,PM2.5和PM10濃度均同比下降。第一批實施空氣品質新標準的74個城市排名中,石家莊市空氣品質最差,海口空氣品質最好。
-
北京2019全年空氣品質報告出爐 PM2.5年均濃度42微克/立方米有監測...
今天上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通報說,2019年在區域空氣品質同步改善、氣象條件較常年整體有利情況下,北京市大氣環境中細顆粒物(PM2.5)等四項主要汙染物同比均明顯改善。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42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穩定達標並連續三年濃度達到個位數,北京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全市PM2.5、PM10連續六年雙下降
4 月 8 日,合肥市對外公布了落實第二輪安徽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報告。自 2017 年中央及省開展環保督察以來,全市就生態環保問題已問責 379 人次。自去年 9 月以來,南淝河國考斷面連續七個月穩定達標。巢湖全湖水質同比提升一個類別達Ⅳ類。
-
PM2.5防護口罩團體標準
1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PM2.5防護口罩的術語和定義,分類、分級和標記,技術要求,檢測方法,產品說明和包裝。 本標準適用於在日常生活中,民眾所佩戴的防止空氣中PM2.5吸入的口罩。 本標準不適用於防護有害氣體和蒸汽的吸入,不適用於缺氧環境、逃生、消防、醫用以及其他職業用的防塵口罩。 2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
PM2.5對健康影響如何?
懸浮顆粒(Particulate)泛指懸浮在氣體當中的微細固體或液體。對於環境科學來說,懸浮粒子特指空氣中那些微細汙染物,它們是空氣汙染的一個主要來源。當中小於10微米直徑的懸浮粒子,被定義為可吸入懸浮粒子,它們能夠聚積在肺部,危害人類健康。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對人體危害最大,因為它可以直接進入肺泡。
-
PM2.5年均濃度值連續兩年優於國家標準
3月13日,記者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達到國家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據統計,2018年和2019年我市PM2.5年均濃度值均為31微克每立方米,優於國家二級標準,濃度值為全省最低,實現了有監測記錄以來的連續兩年最好水平。
-
《空氣中PM2.5》20問
在我國已發布的新的環境空氣標準中,對PM2.5 的限值已經與WHO(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目標-1一致。然而,在評判是否達標的方式以及約束力等方面仍有較大差異。我國發布的PM2.5標準中,依然沒有規定多高的達標率才是可接受的。例如,WHO要求每年最多有3天超標(99%的達標率),澳大利亞最多5天,而美國和日本要求的達標率為98%。
-
【環境小百科】關於PM2.5的十大問答
自美國1997年率先制定PM2.5的空氣品質標準以來,許多國家陸續跟進將PM2.5納入監測指標。下表列舉了WHO及幾個有代表性國家的標準。2016年中國實施的標準與WHO過渡期目標-1相同。美國、日本的標準與目標-3基本一致。歐盟標準略微寬鬆,與目標-2一致,澳大利亞標準最為嚴格,年均標準比WHO的準則值還低。
-
成都今日霧霾指數查詢預報 成都PM2.5實時查詢
從全省看,這場入秋以來的第三次區域性汙染過程從11月28日開始,到12月3日,已持續了6天。更「糟心」的是,經省環境監測總站和省氣象臺會商研判,預計12月3-14日,四川省盆地內將持續區域性汙染,盆地西部局部和南部局部城市可能出現中度至重度汙染,成都、自貢等市出現重度汙染的可能性較大。這意味著,四川盆地從3日至14日將持續12天的區域性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