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臺老式收音機裡的卡帶

2020-12-21 娛傾娛籬

前幾天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小虎隊的《紅蜻蜓》,那一刻沒有猶豫就點了個贊。

紅蜻蜓都被唱到沒版權了,那就放這首吧

我最有文藝範的那段時間是小學五六年級到初中時期,那個年代我還沒有資格擁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MP3。我房間裡唯一娛樂工具是一臺老式的收音機,很大,大概有一米長,旁邊有兩個大喇叭,能收到電臺,播放卡帶這些簡單的功能。我爸媽說那個年代買的時候 算是有錢人才買的起的玩意兒。其實第一次搬家前這收音機一直是我姐的所有權,後來她住學校宿舍了,我把它留了下來,放在了我的床邊。就這樣,它成了每晚睡覺前伴我入睡的朋友。

網上找的圖,極其接近我家的那臺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家裡翻到一些卡帶,有張宇的,張信哲的小虎隊什麼的,可能就是花季少女當時迷戀的一些歌手,不知道是誰留下來的,想想可能只有我姐了,但我也沒問過她什麼。可能也是那時候這些老歌開始融入了我的生活,我會在睡覺前邊看書邊聽這些90年代的歌。聽的多了就漸漸篩選出了好聽的歌,其中小虎隊的卡帶是一盤精選集,作為精選集肯定是好歌偏多,不用來回切歌,要知道卡帶想要倒退或者快進是件很麻煩的事,所以這盤卡帶很省事,被我反覆聽,但偶爾也會特意點某首歌聽,這個時候就要憑感覺了,憑運氣了,快進快退的量都需要經驗積累,次數多了才能準確找到哪首歌大概在哪個點,偶爾帶子還會卡住,得把卡帶拿出來用筆或手把帶子調整好。從一開始的分不清正反面,到後來能準確找出一首歌曲的開始點,這盤帶子陪我度過了整個初中。

那卡帶應該是盜版,隨便找個圖應付一下吧

精選集歌單

讀高中之後,又搬了一次家,這次把那臺老式收音機都搬沒了,連帶那盤卡帶也不知去哪了。習慣了每次搬家都會少一些東西,時間長了也就不記得了。搬家的缺點之一就是搬掉了那些有回憶的物品,舊物除了保留原有功能的價值之外,還能承載起一部分回憶,這些東西的丟失意味著你可能再也記不起以前的樣子,所以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今天再回去聽這些歌,還是能記起我初中時的那個房子,那個房間,那個收音機。但是網易雲要會員才能聽,又會想到,如果這些本來就冷門的歌,因為版權就更加被限制傳播了,會不會有一天人們就忘了這些歌。

今日份碎碎念

相關焦點

  • 一臺老式收音機 珍藏了五十多年
    晉江新聞網6月8日訊  手錶、自行車、收音機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三大件」,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如今隨著電視機、電腦在生活中的普及,「三大件」之一的收音機漸漸沒落了。晉江靈源街道靈水社區的老人吳先生家裡還保存著一臺上世紀50年代的紅燈牌711-3型收音機。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吳老伯家裡,看到了這個老式收音機。
  • 這款索尼收音機勝過了上世紀60至80年代的老式收音機
    索尼ICF-506是我的第一臺這個尺寸大小的調頻/中波收音機。它的外形尺寸並不太大,但是很不錯,重要的是,你僅花45美元就能買到這樣一臺非常結實的索尼收音機。ICF-506的靈敏度很高、聲音清晰且豐富、做工品質優異。
  • 懷舊風炒熱老式收音機 長沙一臺熊貓牌收音機價格上萬
    然而在收藏品市場,老式收音機卻身價暴漲,更有商家把它作為一種復古的裝飾,令它散發出不一樣的文化氣息。  熊貓牌收音機價格已上萬  8月2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收藏品市場發現,品相好的老式收音機價格可賣到三四百元。  在天心閣收藏品交易市場,不少人前來淘寶。
  • 老式收音機成收藏新寵 身價暴漲幾千倍(圖)
    加入發燒友論壇  淘得老式收音機  近日,有天津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老收音機的照片,說是家裡有個收音機愛好者。圖片中展示了十餘臺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老式收音機,其中最大的有微波爐那麼大,而最小的不過手掌大小,金屬外殼,按鍵也精簡了許多。昨天,記者通過「織圍脖」的網友聯繫上了這位收音機愛好者馬濤,今年32歲的他是一名材料工程師。
  • 老式收音機收藏再流行
    手錶、自行車、收音機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三大件」,象徵著財富和身份。隨著電視機、電腦在生活中的普及,「三大件」之一的收音機漸漸沒落了。然而在收藏品市場,老式收音機卻受到不少收藏愛好者的喜愛。記者走訪收藏品市場發現,品相好的老式收音機價格可賣到三四百元。
  • 老式收音機價格最高上千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手錶、自行車、收音機這「三大件」是人們財富和身份的象徵。其「三大件」中收音機算得上是中國人家庭中的奢侈品。但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收音機漸漸落伍,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然而,在收藏品市場,老式收音機卻被收藏愛好者視如珍品。昨日,記者走訪了成都文殊院收藏品市場了解到,近年來,老式收音機身價不斷上漲,最高已經達上千元。
  • 大叔收藏五千多臺收音機:當時有收音機,每天有姑娘要和我談對象
    在鎮江,有一位發燒友,他痴迷收音機長達四十年的時間,收藏了各種各樣五千多臺的收音機。眼前的這些收音機五花八門,各個年代的都有,跨度足有40多年。它們的收藏者叫陳清祖,今年60歲,退休前是一名大學老師,目前定居在鎮江句容寶華鎮。
  • 我為收藏狂:老式收音機發燒友 家藏170多品質貨
    無獨有偶,當時的廣播裡輪番播著《隋唐演義》《楊家將》《嶽飛傳》等說書節目。大中午吃過飯,寶哥飛奔跑到同學家,守著收音機聽得津津有味。  好聽的故事,神奇般的盒子,給小小年紀的寶哥留下了印象。  初中那會兒,父親給他買了人生中第一臺收音機——一臺國產的二手機。
  • 看見|蓑衣、老式收音機、轉盤撥號電話……這個展覽館收羅的近千件...
    明清風格的書房、雕花架子床、記錄農耕文化的耕具、老式收音機和自行車……30日,記者從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景區了解到,近期,該景區的年代文化展覽館建設完成,將展出近千件老物件。▲發黃的老式轉盤撥號電話記者在年代文化展覽館看到,館內陳列豐富,分別有農耕文化、明清書房、老上海、中國戲曲、中國旗袍等7個不同主題的展示區,每個展區都擺放有不同的老物件。在農耕文化展區,記者看到玉米脫粒機、蓑衣、井口轆轤、鼓風機、手推獨輪車等許多農耕用具。
  • 老式收音機新玩法 朗琴X5微型音箱評測
    【IT168 評測】朗琴這幾年的微型音箱都頗受大眾關注,特別是早前推出的酷似蘋果滑鼠造型的「百元以內全能王」X3贏得不錯的口碑,趁勝追擊,朗琴近期又新推出了專為喜愛運動的時尚人士打造的韻動(XPORT)系列新作——X5,之前我們已經通過一組美圖欣賞了該款音響的外在美了,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一款擁有「老式收音機」
  • 老收音機也能收藏
    老收音機也能收藏  近日,記者在上班途中發現很多晨練的老人手上都會拿著一個款式很陳舊的收音機,詢問後才知道,這些收音機都是他們十幾年前買的,現在的市場中已經買不到了。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收音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別人都認為收音機是一種落伍的產品,但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他們最喜歡和珍藏這些幾十年前的老式收音機。
  • 你手中最好的收音機就是你面前的那臺
    下文中奉上的就是最新來信中的一個摘錄片段(注意:我隱去了問題諮詢過程中出現的收音機型號,因為坦白地講,這無關緊要): 我請您回答的問題是:我的這臺收音機是在1990年代入手的,那時我還是無線電的發燒友。我知道從那以後技術有了大幅提升,因此,當我在重新回到收音機的愛好上時,我需要再入手一個新型號嗎?您有什麼建議?」 毫無疑問,自1990年代以後,無線電技術經歷了眾多革新。
  • 收音機裡的童年
    那時候的收音機早上的每周一歌,《人民子弟兵》節目是必聽的,到了中午的午飯時間,我則是聽中央臺的《長篇小說連播》,聽完中央臺的,聽河北臺的,直到上學的時間到了,才戀戀不捨地背起書包…不是有心、也不是寂寞,更不是無聊……而是為了滿足那份好奇!因為是聽,那是瞬間的記憶,以至於聽得入了迷,弄得神情恍惚,簡直是如痴如醉……大人叫我端碗我都灑過好幾次,連挨呵斥都沒有反應更別說是表情了。
  • 高手在民間:老式收音機改造成網絡播放器
    近日,國外一名計算機維修店主就自己動手把一臺1920年代的古董收音機改造成了一臺網絡播放器。    在整個改造過程中,這位店主移除了收音機內部的大部分元器件,然後添加了一塊LattePanda(英特爾強大的單板機);此外,還添加了一枚USB快閃記憶體,甚至還用上了Windows 10作業系統,並巧妙的隱藏在了一根舊的真空管中
  • 老工匠痴迷老式收音機,堅持做成國潮音響品牌,5次獲CES創新大獎
    我國收音機流行於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是絕大部分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可以聽新聞、故事,也可以聽歌,沒有黑白電視,有個收音機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你有沒有點一首歌送給自己的朋友、愛人、父母呢?在收音機一端聽到的是滿滿的感動。
  • 老式自行車……夜幕下的「單車集市」裡有沒有你曾經的記憶
    最近,潘火橋社區的居民會告訴你,當然是去逛「單車集市」,那裡不僅可以看看父輩的老式自行車,黑白電視機等「老古董」,給孩子們講講當年;也能自娛自樂唱歌跳舞;還能聽到「老式貨」推車棒冰的吆喝聲……連日來,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潘火橋社區主辦的「單車集市」受到市民歡迎,社區將清理出的「老古董」、老物件集中展出,並融合吃喝玩樂項目,給夏夜裡的居民帶來歡樂。1.
  • 我爸的老物件《紅燈牌收音機》(含我的上手視頻)
    帶穩壓器的老收音機在我爸的書房裡,擺著一臺老式的紅燈牌收音機,那是家裡最古老的電器,是爺爺剛參加工作時買的,距今已有四十年,細算起來,比我和妻子的年齡都大。而這臺收音機,就是他手心裡的寶,所以被他放在床頭柜上,作為重點保護對象。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物資匱乏,最流行的就是「三轉一響」,誰家裡要是添了其中任何一件,那絕對是了不起的,至少會在鄰裡「轟動」一陣,吸引不少羨慕目光。正是如此,每當我提及這臺收音機,老爸總有說不完的當年情和講不完的兒時故事,樂滋滋地說來與我分享。
  • 從自製收音機到VR音響 家庭娛樂神器進化史
    66歲的孫志傑還記得,自己童年時,家裡第一娛樂神器就是一臺收音機。如今,他的家裡,還收藏著多臺老式收音機,見證著科技發展和時代變遷。現在的智能音響肥皂盒自製礦石收音機孫志傑家住渝中區嘉華新城小區,目前已退休。
  • 追憶我的第一臺短波收音機——索尼ICF-2001
    當無線電還屬於非常時髦的東西時,他就開始組裝收音機了。母親告訴我外公幫她組裝了屬於她自己的電子管收音機。在1970年代,外公確實幫我組裝了一臺電晶體收音機,時至今日,我還留著這臺機器。外公於1979年去世,他還好心地給我留了點兒錢。
  • 從自製收音機到智能音響 一個家庭「娛樂神器」進化史
    66歲的孫志傑還記得,自己童年時,第一臺「家庭娛樂神器」就是一臺收音機,如今,他的家裡,還收藏著多臺老式收音機,鑑證著科技發展和時代的變遷。,全院的鄰居們都來祝賀和收聽,孫志傑說:「這臺收音機比起我的礦石收音機先進太多,可以聽好幾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