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美麗中國鄉村行——安德尋美》
1月11日21:55
CETV-1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現之旅頻道
矩陣傳播平臺:
安德街道位於成都郫都區西北近郊,距離成都30公裡,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這裡土地肥沃,水資源豐沛,是都江堰內江灌溉水系上風上水之地。現已改稱街道的安德位於「天府水源地」。
安德廣福村,據說隨便丟個種子都會冒出苗子來,因為取得了韭黃出口備案認證,佔有成都70%以上的市場份額。廣福韭黃有近百年歷史,具有獨特的鮮、香、翠、嫩等特點,其他地方韭黃只賣7、8元錢一斤,廣福韭黃最高賣價可以達到近40元。其中有怎樣的奧秘呢?
安德的廣福村,土壤是由都江堰衝積形成的黑色油沙土,保水保肥,加上村民的精心種養,讓廣福村的韭菜地裡到處找得到寶貝。
安德成功創建了四川省鄉村旅遊特色鎮,而在駐村臺灣創業朋友的合作下,一個以鄉村林盤、鄉愁記憶、民風家風、產業文創為載體的鄉村主題文化創意景觀旅遊規劃新思路在郫都安德呼之欲出。
徐心伶已在郫都安德當了很長時間的「駐村青年」,與當地的大學生攜手,指導村民以韭菜葉當作染料,染出綠色清新的韭菜染布。有別於化學染料,韭菜染在美麗的顏色中回歸自然和環保,不會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廢水,或其它的工業汙染。
在廣福村,村民種韭菜,做韭菜,生活中到處都是韭菜的身影。村民向記者展示這道「熊掌豆腐」的做法,咱也看看這裡新鮮的韭菜都怎麼吃?
感受了韭菜的魅力,我們來到另一片田地。安德的村民們麻利地掀開一隴韭黃的黑布、稻草簾和支架,而下一項工作並不是用鐮刀割,那怎樣收割韭黃呢?鎖定節目,為您揭曉。
原來,韭黃是韭菜在不見光的環境下、經軟化栽培後生產的黃化韭菜,廣福村的乾絲韭黃是川蜀之地的代表特色作物之一。村民們嚴格遵守種養規律,每收割一片韭黃,就馬上在韭菜岔上插好支架,再蓋上稻草和黑布,不需要澆水,等待二十到四十天後收穫下一茬韭黃。
來到廣福村,遊客還有口福品嘗地道的韭菜魚。
廣福村的韭菜遍地是,但韭菜魚裡的魚是哪裡來的呢?我們就來到了安德街道的棋田村尋找鮮美的活魚,體驗一把在田地裡捉稻田魚,感受農趣。
棋田村的黨支部書記侯淘告訴我們,這個郫都區冬水壩農場是由村黨支部帶領黨員,黨員發動群眾共同建立的,主要以稻魚共生生態種養為主,規模已達到200畝,未來將與棋田村的其他特色一起助推鄉村旅遊發展。
稻花魚每畝下魚苗50斤左右,產200-250斤。雖然稻田魚都挺生猛,但只過了二十分鐘,大家就收穫頗豐。
在安德街道的美食當中,除了韭菜,還有一樣不可或缺的美味——豆瓣醬。
安德街道的所在地,是兩岸熟悉的川菜豆瓣調味正宗產處。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郫縣豆瓣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張安秋老師說,翻豆瓣醬需要每天都做,按照晴天曬,雨天蓋,白天翻、夜晚露來執行,讓豆瓣吸天地之精華,精釀發酵,滋味醇厚。
正因為有了張老這樣的傳承,才讓郫縣豆瓣以古法醬香,一脈傳承的百年川味而聞名,安德街道也享有「川菜味鄉」的美譽。
作為川派盆景發源地,享有「中國盆景之鄉」美譽,中國小微盆景發源地之一的安龍村,環境優美、盆景藝術傳承厚重、名匠聚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近100戶農戶將小微盆景植入自己家園的庭院改造。
安龍村現在建立了小微盆景專業合作社,有40家農戶都加入其中。大家切磋傳授製作盆景的技藝,生活有了很大改觀。
川派小盆景的來源靠種子繁殖和扦插的方式是很環保的。在小盆景當中,金蛋的銷售是最好的。至於價格,一般小盆景定價在100元到300元之間,有一些收藏級別的小盆景價位在幾千幾萬也是有可能的。
安德之美,美在鄉親的勤勞智慧,美在傳統產業的厚重沉澱,美在生態資源的保護運營,美在百姓對幸福生活的用心雕琢,美在攜手兩岸的時代擔當!
《美麗中國鄉村行——安德尋美》
1月11日21:55
CETV-1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現之旅頻道
矩陣傳播平臺:
編導|常英 編輯|大鵬
責編|杜志燕 監審|屈哲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