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最高使命,聞令而動、快速反應、積極應對,落實「四早」措施,實施「四個集中」,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全系統7萬餘名醫務人員節假不休、全員上陣,逆向而行、日夜鏖戰,用血肉之軀構築起了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鋼鐵防線,譜寫了一曲曲無私奉獻、抗擊疫情的動人讚歌,湧現出一批批勇於擔當、攻難克堅的先進典型。為表揚先進、鼓舞鬥志、凝聚合力,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擔當作為、接續奮鬥,在第三個「中國醫師節」評選出了王美英等10名「鄭州好醫生」、陶聰慧等21名「生命守護人」、喬伍營等15名「逆行英雄」、丁傑等20名「防控哨點標兵」、謝永富等20名「轉運先鋒」、牛衛東等21名「防疫尖兵」。從今日起,我們將推出【醫師節特輯】欄目,陸續向大家展示他們的先進事跡,供大家學習。
吉紅亮,中共黨員,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刻,吉紅亮得到同在急診崗位工作15年的妻子的支持,自1月27號到3月25日,從有發熱轉運車的第一天開始,連續近兩個月沒有回家,日夜堅守在醫院急診科的工作崗位上,為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為急診科主任,要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更要把鄭州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安排的各項院前出診和院內轉運任務高標準的完成,至今共完成各項轉運任務190車次,轉運患者200餘人次,其中疑似患者48人次。同時加強對急診科所有醫護人員進行疫情防護培訓,多次進行演練和考核,確保急診科醫護人員院內診療和院前轉運零感染。
1月28日晚21點20分接120中心派診,在鄭新黃河大橋孫莊監測點,有一發熱兒童從信陽市潢川縣由父母自駕來鄭州就診,在監測點檢查後,需轉往最近發熱門診就診。急診科工作人員們一下緊張起來,信陽潢川緊鄰湖北,在這個時間節點從當地轉來鄭州的發熱患者,會不會是新冠肺炎患者,每個人心裡都有疑問?但出診單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他立即安排醫生、護士、駕駛員穿好防護裝備,同時與患兒家屬電話溝通,了解患兒病情,安撫家屬緊張焦慮情緒,出診前再次認真仔細檢查醫護人員的防護設備是否做符合要求,並再三叮囑接診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出診醫護人員安全返站後,指導醫護人員做好車輛和人員的消毒,醫護人員休息後,在焦慮中等待三個小時,該患兒在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後,已是凌晨兩點。這樣的場景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已成為工作日常。
從前幾天發熱患者轉運工作中發現,發熱患者都是無疫區接觸史居民,確診病例不多,大家思想上有所放鬆。1月30日下午18點13分接到120中心派診,在轄區某小區,有一對父子兩人同時發熱,父子兩人的症狀為發熱、乾咳,自服退熱、止咳、化痰藥物效果不佳,電話詢問流行病病史,告知一周前與武漢返鄭人員共同進餐。之前轉運的發熱患者大多都是本地人,沒有湖北武漢人的接觸史,接到這個出診單,大家忽然又覺得像親臨武漢一樣再次緊張起來。作為急診科主任,更作為一名黨員,這時候要站出來,不能退縮,要解除所有醫護人員對疫情的恐懼情緒,他親自穿上防護裝備和出診醫生、護士、駕駛員一同出診現場,報診父子兩人因為接診過疫區人員,也很緊張、恐懼、害怕,不願配合醫護人員的救治,耐心向他們講解新冠肺炎患者的相關醫療知識,打消他們的顧慮,同時積極與鄭州第六人民醫院溝通,徵得患者同意後院前轉往上級醫院,之後順利返回急救站。
2月1日凌晨1點15分,按照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向定點醫院轉運我院第一例疑似患者,患者有武漢旅居史,有發熱、咳嗽、胸悶症狀,化驗檢查結果和胸部CT符合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診斷。但患者可能是對疫情的恐懼,否認診斷結果,不願意到定點醫療機構診治,情緒激動,不配合轉運工作。為了讓每一名疑似患者到定點醫院進一步確診、治療,作為急診科主任,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他與患者進行長達30分鐘的溝通交流,講明到定點醫院診治的必要性,打消其顧慮,最終將患者順利轉運至定點醫院,待發熱轉運車返回急救站消毒完畢後已經是凌晨4點多,他這才去休息。最終反饋結果,該患者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經過最開始幾天的磨鍊,他帶領急診科一線的工作人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逐步適應了這種既緊張又忙碌,充滿各種挑戰的生活。與最初幾天把患者從院前轉運至醫院發熱門診不同,隨著把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等人員分類集中管理措施的落實,轉運任務更加艱巨,執行任務的難度和不確定因素也在增加。他不分晝夜地積極與定點醫院發熱門診溝通,確保所有的疑似患者能夠順利、安全地轉運至定點醫院,同時也確保急診科所有醫生、護士、急救員、駕駛員新冠肺炎「零」感染。
有人說醫護人員是天使,但實際上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在國家危難之際,他毅然決然地奮鬥在疫情前線,做起了疫情期間的生命擺渡人,但他更喜歡一個屬於自己的最驕傲的名字,那就是「急診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