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兒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怎能少得了美味可口的月餅。對於製做月餅這件事,兵哥哥們也毫不含糊,你看,各俱特色、「軍味」十足的月餅新鮮出爐,一起到軍營去嘗嘗吧——
這樣的「軍品」月餅,實惠又放心!
文章作者:李周 邱曉鵬
攝影作者:邱曉鵬 嚴國健
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軍需股生活服務中心為全站官兵製作具有特色的「主題」月餅,將節日的祝福和軍營大家庭的溫暖送到每一名官兵心裡。
近日,筆者走進該場站生活服務中心,只見蛋糕加工間的6個小夥子正忙得不可開交。
「怎麼樣?月餅的味道很濃吧!」剛進入加工間,下士陳遠航就滿臉笑容地招呼著筆者。這時,放在房間中間、鋪著保鮮膜的幾張不鏽鋼桌子上的一個個麵團引起筆者的注意。
「這些是用機器攪拌而成的,有麵粉、糖漿、食用油、吉士粉等配料,而且每個麵團的重量不差1克……」一旁的四級軍士長、人稱「蛋糕師」的賴文德介紹說。
原來,他們6個人分工明確,兩個人分別稱量麵團、砂糖的重量,其他人把這些食材揉捏到一起,再用模具使勁擠壓,「塑造」成月餅的形狀。
筆者在現場看到,每個月餅正面被印上了「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字樣,「軍味」十足。
「每一個字樣,就是一種口味。有豆沙、鳳梨、五仁、肉餡,絕對滿足大家的不同需求!」上士李冬至邊說邊拿起模具擠壓月餅。
軍需股股長丁昊在一旁介紹,他們從9月20日開始製作,每天早上六點半開始,一直到晚上十點,大家加班加點,不怕苦不怕累,計劃在中秋節之前發給全站官兵,確保每一名官兵都分享到一份節日問候。
等到模具壓出形狀,然後就是放進烤箱裡烤。「烤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道程序。面火控制在220攝氏度,底火在160攝氏度,15分鐘即可出箱。溫度、時間掌握不好,都會影響月餅的口感味道。」聽著這些專業術語,不免讓人對他們精湛的技術、敬業的態度深感佩服。
說話間,賴師傅從烤箱裡抽出一屜還冒著熱氣的半成品。只見他一手架起託盤,一手拿著專用刷子在上面塗抹起來。
「這是什麼?」「是拌好的生雞蛋黃,吃起來更香,是咱們的特色。」一句話,讓筆者更加垂涎欲滴。
月餅烤好拿出烤箱,要放在一邊冷卻3到4個小時。趁著這段時間,「師傅們」開始著手「包裝」。先套上塑料盒,再裝在專用塑膠袋裡,每個袋子裡都要放置一塊乾燥劑,隨後統一端到一臺機器前進行封口。這樣,月餅就算完成。
看著他們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再瞅著一塊塊製做精美的月餅,筆者感慨良多:這樣的「軍品」月餅,讓官兵及其親人吃起來放心,也更實惠。
這個中秋,「軍味」月餅特別香!
作者:盧瀟威
在國慶中秋兩節來臨之際,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通信營為倡導節約過節風尚,促進分散小點官兵之間的交流,慰問來隊家屬,組織官兵自製軍營月餅,精心炮製軍營中秋的味道。
走進操作間,只見該營四級軍士長張保國帶領月餅製作小分隊正在忙乎著,和面、揉團、稱重、包餡、烘焙、包裝……流水作業,一氣呵成。一盤盤月餅新鮮出爐,香味四溢,展現了色香味俱全的軍營味道。
該營點多面廣、人員分散,許多官兵直到退伍,都無法認全單位戰友。為了促進交流,增強凝聚力,該部特地遴選分散小點官兵組成月餅製作小分隊。
他們從網際網路「取經」,通過美食APP學習製作方法;徵求官兵意見,製作適合大家口味的月餅;精心採購原材料,確保食品安全;製作含「一線一流」「不忘初心」「實戰實訓」「闔家幸福」等字樣的模具,讓月餅富有軍營元素。
經過不斷研究實踐,最終他們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月餅製作工藝。一名戰士說:「入伍以來過的第一個中秋,想不到學會了製作月餅,讓我感受到了軍營如家的幸福。」
軍人家屬孟寓林收到月餅時激動說:「這個月餅我吃到了甜甜的心意,非常用心,非常有創意,為戰友們打call!」
該營教導員唐遷發告訴筆者:「自製月餅種類全、花樣多、口感好,既保證讓官兵吃上美味月餅的同時,又避免了浪費,深受廣大官兵喜愛和好評。」
來源:空軍新聞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