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地校一盤棋、一家人、一條心。
隨著12月18日油地校聯席會議的召開,油地校三方融合又邁上了新臺階、進入了新階段。
「東營發展最獨特的優勢是油地校融合。在長期的改革發展實踐中,油地校形成了唇齒相依、水乳交融、互惠互利、共興共榮的命運共同體,油地校團結共建的基因深深熔鑄於廣大幹部職工群眾的血脈,成為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符號和精神特質。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油地校三方要和衷共濟、攜手並進,推動油地校融合走深走實,構建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全面深度合作的新格局。」會上,市委書記李寬端的話語溫暖人心、鏗鏘有力、令人振奮。
會議的召開,在油地校廣大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個新發展階段是油地校三方圍繞各自戰略目標、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新階段,也是聚焦區域融合發展、推動實現合作共建新突破的新階段。只要堅持油地校一盤棋、一家人、一條心,共商共促、以誠相待,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就沒有辦不成、辦不好的事,就一定能夠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這是一個凝聚共識的大會,促進融合的大會,也是一個統一思想的大會,必將對推動油地校向深向實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勝利油田生產運行管理中心副經理兼油地結合辦公室副經理陳化國,對市委書記李寬端提出的按照新區的標準建設西城,把油田的事當作大事要事來辦倍感振奮:「多年來,油田始終以務實舉措推動油地校融合發展,尤其『十三五』以來,油田投入十多億元支持東營市項目建設,全力配合天鵝湖溼地和北二路及東營河綜合整治。下一步,我們要更加展現『大企業要有大胸懷、大作為、大擔當』的責任使命,著眼油地校三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充分發揮油田優勢潛力,推動油地校融合發展行穩致遠、進而有為,譜寫油地校融合新時代的新篇章。」
石油大學紮根東營50多年,依託在學科、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全力推動三方共建、共融、共同發展,走出一條油地校融合、產學研結合的辦學道路。幾十年的合作發展充分說明,一個城市、一個行業的發展需要大學,同樣,一所大學的發展,也離不開所在行業、所在城市的發展與支撐,更離不開人才、科技、文化沉澱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校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楊同偉認為,會議的召開讓他們有了明確的目標,更鼓足了幹勁。「作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東營校區的工作人員,我們一方面要做好橋梁紐帶,凝聚各方共識,克服困難真抓實幹,推動油地校融合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另一方面,石油大學的學科和專業建設與東營市、勝利油田的產業高度契合,我們將利用學校優勢,發揮學校長處,為東營市和勝利油田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提質增效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等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會議現場籤訂了5個合作協議,成果豐碩,教育方面的合作尤為突出,特別是三方共同支持勝利學院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在東營建設石油大學研究生院,將徹底扭轉我市目前沒有公辦本科教育和碩士、博士教育的局面。「這將極大完善我市的高等教育體系,也實現了廣大市民對石油大學在東營恢復辦學的期盼,這是適應發展新形勢、順應群眾新期待,深化油地校融合的重大成果。」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孫紅軍說:「下一步,我們將嚴格按照會議的安排部署,全面抓好貫徹落實,特別是在研究生院和轉設後學院建設方面,加強資金要素保障,加大人才引進和高水平人才培養力度,為創新型城市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會議確定了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轉設,共建石油大學研究生院,繼續推進好油田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加強新能源聯合開發利用,人才科技資源共享等一批重大事項,這些重大部署事關區域發展的大局和民生福祉。」市油地校融合辦主任袁永鵬表示,「有了好的決策關鍵在抓落實,變成實實在在的成效。市油地校融合辦將進一步抓好落實,及時研究、解決各方重大關切,在新的起點上共同開創油地校融合發展新局面。」
推進油地校融合發展,久久為功、利在長遠。我們相信,有多年來油地校合作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有三方聚焦重大合作事項深入研究,聚焦彼此關切坦誠溝通,聚焦重點難點問題合力攻堅的傳統,融合發展的空間一定會更加廣闊、前景一定會更加美好!(記者 李懷蘋)
【來源:東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