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調理脾胃推拿手法有哪些?(一)

2021-02-16 小兒推拿健康管理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小兒調理脾胃推拿穴位和手法,先看一下其中的一部分穴位:

1 、小兒調理脾胃推拿手法一

摩腹:專門解決腹部問題

手法:將掌心放在孩子腹部,做順時針摩腹50次,再做逆時針摩腹50次。

作用:摩腹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幫助孩子消化,如果小孩腸鳴脹氣、口氣酸腐、放屁臭等等腸胃問題,都可以給小孩摩摩腹,在摩腹前建議搓熱手掌,睡前搓熱手以空心掌蓋在肚臍上做上下或左右震顫還有促進睡眠的功效哦!

2 、小兒調理脾胃推拿手法二

捏脊:食欲不振就找它

位置:位於後背正中,整個脊柱。

手法:由下而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旁3-5遍,力度適中。

作用:捏脊可促進孩子氣血運行,改善脾胃問題。

溫馨提示:堅持睡前給寶寶背部,好處多多哦~

3 、小兒調理脾胃推拿手法三

推脾經:脾胃問題就找它 位置:位於拇指橈側緣指尖至指根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拇指指腹從孩子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由指根向指尖直推為清。

作用:如果脾胃虛弱,一般用補法,可健脾和胃補氣血;如果小孩有痰、便秘、嘔吐,一般用清法,可清熱利溼、化痰止嘔;如果只做保健,一般用清補法,即來回推。

4、 小兒調理脾胃推拿手法 推拿說明

(1)、以上的穴位還可以與運內八卦、揉板門、推四橫紋搭配使用哦!

(2)、推薦健脾益胃食材:玉米、南瓜、紅薯、蘋果、蓮子、牛肉,寶媽們可以平時搭配著做給寶寶吃哦!明天我們會繼續講解其他的小兒調理脾胃推拿手法和穴位,請各位媽媽們記得收藏!

 

相關焦點

  • 小兒推拿鼻塞手法圖解 媽媽們可學會這四種手法
    小兒推拿鼻塞手法圖解 媽媽們可學會這四種手法小兒感冒鼻塞是最常見的事情,但也是非常痛苦的,其實推拿能有效緩解小兒鼻塞,那麼到底小兒鼻塞怎麼推拿,小兒推拿鼻塞手法圖解是怎樣的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詳細了解了解吧~小兒推拿鼻塞手法圖解
  • 小兒推拿:小兒疳積,家長照顧孩子的一門必修課
    可是孩子們處於嬰幼兒時期,臟腑嬌弱,如果餵養不當或者是生病了,就很容易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如果你發現寶寶變得消瘦並且面部發黃,精神氣也不足了,經常會有煩躁不安的感覺,這時候寶寶很有可能就是患上了小兒疳積。也許你會疑惑自己家寶寶吃飯很積極,並且也餵得很好,為什麼會患上類似於營養不良的病症呢?
  • 小兒推拿常用手法
    小兒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點,現主要介紹如下:      【推法】     推法在小兒推拿臨床應用相當廣泛
  • 快試試小兒推拿「七大手法」
    今天易仁堂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兒推拿調理風寒感冒的推拿方法,寶媽們學起來吧小兒風寒感冒的推拿方法【開天門】位置:眉心至前髮髻上一寸手法:患兒仰臥,兩手扶住其頭部,用拇指自眉心起,輪迴往上推至髮際3~5分鐘。
  • 小兒推拿手法系列——直推法
    轉載是一種動力 分享是一種美德♛推拿手法以手和肢體動作為基礎,但手和肢體的動作不等同於手法,所謂手法者,乃手之技法也,是指有特定要求的動作,需按規定訓練,久而久之方能熟能生巧。♛推拿手法為推拿之首務,對防治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推拿手法看似簡單,但要達到規範,這要經過刻苦訓練和實踐。學習和提高推拿手法,可以說有三個階段。初步學習時以摹仿為主,在手法動作上達到「形似」;中級段要求做到手法正確和熟練應用,做到「神似」,形變神不變;高級階段則不僅要求手法形神兼備,更要求能變化出新,只有如此才能有所發展。
  • 孩子脾胃問題,小兒推拿幫你忙
    推拿手法|用手法調理孩子吃飯問題家長如何用小兒推拿的方法解決孩子不吃飯問題呢?我們可以試試以下6步推拿!1.50~100次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孩子吃飯不好,家長不應單單認為是孩子的問題,也應考慮自己的餵養方式是否恰當,調整餵養方式的同時配合小兒推拿調理脾胃,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而演變成厭食。
  • 小兒推拿26手法【圖示】
    作用:清脾胃之溼熱,補腎水之不足。主治:多用於新證、實證,如溼熱內蘊所致的少腹脹滿、洩瀉、痢疾、小便赤澀等。在少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少兒的情緒,再進行少兒推拿。5、少兒皮膚嬌嫩,少兒推拿時切勿抓破少兒皮膚。家庭推拿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質,以防推拿時皮膚破損。6、少兒推拿手法的操作順序:一般先頭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後是下肢;也可先重點,後一般;或先主穴,後配穴。「拿、掐、捏、搗」等強刺激手法,除急救以外,一般放在最後操作,以免少兒哭鬧不安,影響治療的進行。
  • 掌握著 13種小兒推拿手法,輕鬆解決寶寶日常小病!
    藏象培訓學校 您有 32位 好友已關注 小兒推拿在操作方法上強調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注重補瀉手法和操作程序, 對常見病、多發病均有較好療效, 對消化道病症療效尤佳。
  • 小兒推拿一指禪推法和傳統的小兒推拿手法的區別
    首先,小兒臟腑嬌弱,耐性也相對不好,應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個良好效果。如用揉臍治療小兒洩瀉,通過腕關節的協調擺動帶動揉臍,使整個動作輕巧靈活,達到輕而不浮,重而不滯的效果,使力量滲透到小兒臍腹部的深部。其次,傳統小兒推拿在手法上與一指禪有所區別。傳統小兒推拿常用拇指或前臂發力,如果動作過於僵硬,則很快會導致前臂或者手部的酸困,產生疲勞。
  • 小兒推拿基礎篇——四大手法
  • 小兒推拿「一窩風」的小竅門
    一窩風的推拿手法還有有小竅門的,吳老師把多年的經驗分享給您!1、一窩風左右揉,出汗更容易,用於發汗。2、一窩風按揉,治肚子疼效果好。一窩風第一個用法用於傷風感冒,第二個用法用於肚子痛。如有疑問,可以諮詢吳老師個人微信:x15650015885你可能還喜歡下面的文章:鼻梁有青筋,無事哭三場,這樣的寶寶怎麼愛?乾貨:小兒發燒的十種治法夜哭郎、腸絞痛的小兒推拿手法,為焦頭爛額的媽媽們準備寶寶大便帶沫沫,是怎麼回事?
  • 小兒推拿手法調理寶寶腸絞痛
    手法: 用食指和中指分別點按在兩側的天樞穴,輕輕地按揉,揉100~200次。手法: 伸出雙手,拇指在後,食、中指在前,三個手指同時用力,對皮膚進行拿捏,雙手交替捻動,緩緩前移。從尾骨端一直捏到頸部大椎穴,捻動3次之後就往上提1次,力度要輕,重複這一動作,捏3~5遍,至皮膚紅潤微充血而止。需要注意的是,在捏第一遍和最後一遍的時候不做上提。
  • 小兒推拿複式手法集錦
  • 【媽咪愛推拿小課堂】小兒胸腹按摩穴位及手法
    (點擊圖片放大)父母掌握好小兒腹部推拿手法,就能很好地
  • 小兒推拿增強孩子抵抗力~!
    推脾經 推脾經:適用於脾胃問題 位置:位於大拇指橈側緣指尖至指根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拇指指腹從孩子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為補,反之推為清。
  • 苗郎中古法郎中小兒推拿 與傳統 推拿 的區別?
    常規小兒推拿主要是在小兒手臂上按點相應穴位,3~6歲兒童最適合取穴。臟腑點穴的方法對各年齡段兒童均適用,手法以腹腔(任脈)、背部(督脈)點穴為主,使臟腑經絡達到陰陽平衡。小兒推拿因為人出生後所需的養分都賴脾胃化生水谷精微養分,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 跟我學小兒推拿(368):胃部食積有火——清胃穴
    【手法】推法  清胃——向指尖方向推。主治  積食——食慾突然下降、口氣、打膈、放屁、大便有酸臭味,大便可見不消化的食物,同時出現晚上睡覺翻騰,舌苔變厚等。嚴重的可以出現嘔吐、腹瀉或便秘、發燒。以上這些症狀都是積食常見的表現,此時用上清胃的推拿,效果會非常好。
  • 小兒推拿中,這幾個穴位最為常用
    推拿時用滑石粉做介質,手法要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推法操作頻率為150~300次每分鐘。除了應用以上穴位治療,日常注意小兒飲食調養,應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不偏食、挑食,不強迫進食,飲食定時定量,葷素搭配,少食肥甘厚味等不消化食物,鼓勵多吃蔬菜水果粗糧。養護脾胃,保養身體,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 治療小兒腹瀉 試試中醫推拿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尤其是6個月至2歲嬰幼兒的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夏秋季節。在冬季裡,孩子和父母一起吃火鍋,一吃了不熟或者沒洗乾淨的東西,往往就容易拉肚子了。在中醫來說,這種腹瀉叫做傷食瀉。 另外,一些寶寶體質不好,脾胃虛寒,臟腑功能太弱,就容易在天氣變化的時候外感風寒風熱、暑氣溼氣,引發腹瀉。 無論是感受外邪,內傷乳食還是先天不足,均可引起脾胃失調而形成腹瀉。
  • 小兒推拿手法揭秘,怎麼推都治不好病的原因找到了(上)
    因為效果好唄我們也是辨證調理的,調理手法沒有很大出入,為啥他那邊療效更好呢?因為手法正確唄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嘮嘮手法的輕重補洩小兒推拿專以手法外治見長,且十分講究手法的輕重,正如《釐正按摩要術》所說:「手法有輕重,治數有多寡,胥得其宜,按摩自無不效。」可見,手法輕重適宜是按摩取效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