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丨潘永美:椪柑熟了 日子甜了

2020-12-13 貴州安順婦聯

眼下正是椪柑採摘銷售的旺季,貴州省安順市黃果樹旅遊區白水鎮打翁村金燦燦的椪柑掛滿了枝頭,滿山都是翠綠金黃,很是喜人。

金燦燦的椪柑掛滿了枝頭,打翁村滿山都是翠綠金黃

打翁村位於貴州省安順市白水鎮西部,距鎮政府約5公裡,土地以山地為主,地形起伏較大。目前,該村種植了椪柑、冰糖柑、血橙、柚子等3200畝,還種植了李子1000多畝、生薑400多畝。

成熟的椪柑在枝頭散發出誘人的果香

「以前這裡都是荒地,大家沒有什麼經濟收入,靠砍柴割草燒火做飯、刨樹樁燒火取暖,當時誰能想到村裡能發展起這麼大規模的產業,靠產業過上了好生活。」村民盧啟文說。

脫貧主要依靠產業,打翁村的產業發展之路離不開打翁村黨支部書記潘永美。

潘永美先後擔任過打翁村婦聯主任、計生員、村支書。2004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潘永美去湖南探望女兒,接觸到湖南的椪柑,覺得這是一個能帶動家鄉發展的好產業,就帶了3000株果苗回家鄉進行試種。

2006年,第一批種植椪柑的10戶人家收成6萬餘斤,創收18萬元。2007年,潘永美又奔赴湖南拿了10000多株苗回來,帶領更多的村民們一起種植。此後,在林業部門的幫助下,打翁的椪柑種植面積逐漸擴大,而且名聲也越來越響。

如今,金燦燦的果子已經成為百姓的致富產業。

「今年椪柑從10月份開始採摘銷售,可以銷售到明年3月份。1畝地可以種植80棵,一棵樹最低可以產50斤果子,一畝產量就是4000斤,平均價格為5元一斤,除開成本1畝收入1萬元左右沒問題。」潘永美向記者算起經濟帳。

「以前家裡的地全部都拿來種植玉米等農作物了,辛辛苦苦一年到頭,賺的錢都不夠生活。從2010年至今,我家積極參與到椪柑種植中,和大家一起學習種植和管理經驗,不僅擺脫了貧困,還蓋起了一棟兩層小樓。」村民向忠珍高興地說。

產業興、百姓富、農旅結合拓展致富路。如今,一到周末,就有很多來自貴陽、安順等地的遊客自己開車來採摘,體驗田園風光和採摘樂趣。

「入園採摘的價格為5元一斤、不貴,而且這個椪柑鮮嫩可口、滋味很好呀!」來自安順市的遊客向記者稱讚道。

打翁椪柑農民專業合作社獲評「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

在潘永美的帶領下,小小村莊變了樣。如今的打翁村柑橘林成為了美景、村民們口袋裡有了錢,打翁椪柑農民專業合作社還相繼獲評貴州省五星級「三八綠色工程示範基地」「安順市農村婦女崗位建功先進集體」「全國巾幗脫貧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來源:中國婦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瀘溪椪柑熟了,品甜嘗鮮正當時
    椪柑熟了線下採摘線上帶貨12月6日,正逢周末,潭溪鎮萬畝椪柑園裡,遊客絡繹不絕。大家先嘗為快,甜美的果實讓遊客流連忘返。「好吃,我剛好要帶一大包回去,我還會介紹我的同事、好友來這裡買潭溪的椪柑、瀘溪的椪柑。」遊客楊清花興奮地對記者說,「這裡有一大片的椪柑基地,這裡的人很勤勞,也很熱情,歡迎大家到瀘溪,到潭溪來做客,看,這裡的橘子又甜、又大、又好吃。」
  • 瀘溪椪柑熟了,品甜嘗鮮正當時---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本報12月6日訊  現在正是椪柑採摘銷售的旺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大片大片的椪柑果園裡,金燦燦的椪柑掛滿了枝頭,滿山翠綠金黃,很是喜人。    椪柑熟了    線下採摘線上帶貨    12月6日,正逢周末,潭溪鎮萬畝椪柑園裡,遊客絡繹不絕。大家先嘗為快,甜美的果實讓遊客流連忘返。    「好吃,我剛好要帶一大包回去,我還會介紹我的同事、好友來這裡買潭溪的椪柑、瀘溪的椪柑。」
  • 組圖丨瀘溪椪柑初戀的味道
    紅網時刻湘西1月13日訊(通訊員 張克寧)1月10日下午,滿載著來自湖南、湖北、上海等地參加「消費扶貧,電商助農」2020湖南瀘溪電商年貨節暨「一鄉一品」農特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的農業電商專家、網絡扶貧達人、農產品採購商、企業代表、渠道商、媒體、網紅和直播達人等
  • 永順縣舉辦「消費扶貧·橘香四方」椪柑節
    深受消費者青睞的小溪椪柑。紅網時刻12月22日訊(通訊員 羅奮飛 龍俊宇 陳超 宋新華)12月20日上午9時,永順縣在小溪鎮舉辦「消費扶貧·橘香四方」椪柑節,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用消費扶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瀘溪椪柑文旅節1月10日開幕 將邀百萬粉絲網紅助力消費扶貧
    1月10日至12日,「消費扶貧·電商助農」2020湖南·瀘溪椪柑文化旅遊節暨「一鄉一品」農特產品產銷對接活動(以下簡稱瀘溪椪柑文旅節)將在享有「中國椪柑之鄉」美譽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瀘溪縣舉行。活動由中共瀘溪縣委員會、瀘溪縣人民政府主辦,瀘溪縣商務局、湖南惠農科技有限公司(惠農網)承辦。
  • 疫情來襲椪柑滯銷 湖南消費扶貧公共服務平臺協助銷售超200萬公斤
    華聲在線2月18日訊(記者 潘梁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正值產出季節的椪柑銷售成為難題。湖南消費扶貧公共服務平臺接到消息後,迅速出臺方案,組織力量前往湘西州、張家界市這兩個大的椪柑產區,尋求到阿里巴巴天貓商城、螞蟻森林等平臺支持,發起「暖春行動」主題助農活動,椪柑在天貓商城「暖春戰疫」助農板塊上線銷售,上線首日銷售就突破了15萬公斤。
  • 關注丨桃坡椪柑「飛」出去了
    陳長波(左一)和鄉親們一起採摘椪柑冬日的天氣越發寒冷,但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小河鎮桃坡村卻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一棵棵椪柑樹碩果纍纍,一個個成熟飽滿的椪柑壓彎了枝頭,黃澄澄的椪柑點綴在綠葉間,把桃坡村的丹霞美景襯託得更加迷人。
  • 【我的扶貧故事】馬力:看著群眾日子火 我的心裡美滋滋
    【我的扶貧故事】馬力:看著群眾日子火 我的心裡美滋滋 2021-01-09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鐵爐5700餘畝椪柑豐收
    恩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廖原 通訊員劉麗華 朱強瑞 向左斌)今年,鶴峯縣鐵爐白族鄉5700餘畝椪柑喜獲豐收,果農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近日,趁著天氣晴好,該村村民互相幫忙採收椪柑。果農穿行在林間,忙著採摘、背果、裝筐。「每年產椪柑兩三千斤,往年價格在一塊到一塊五之間,收入有兩千多塊錢。」65歲的向斌吾家住該鄉千戶村三組,種了1畝多椪柑。
  • 扶貧故事丨家鄉脫貧是我最大的心願
    了解到村裡群眾平時的吃穿住行,冷緒中的心裡不是滋味,這裡貧困程度難以想像,他一邊聽一邊記,一邊又在思考怎麼做能讓群眾的日子過好過一些,儘快摘掉貧窮的帽子。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冷緒中跑遍了新景鎮、黑水鎮、沙子街道、夾石鎮及長依村、梨園村、新景村、石界村等20多個鎮村,深入走訪慰問了21戶貧困戶,同鎮村的群眾們話家常、聊致富、談規劃,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想和所急。
  • 「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中國椪柑之鄉」瀘溪縣
    文/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特約記者 姚俊鋒 圖/通訊員 張克寧 11月26日,湖南省公益助農扶貧品牌「芒果扶貧雲超市」走進「中國椪柑之鄉」瀘溪縣,為當地椪柑、茶油、玻璃椒、鐵骨豬等農特產直播帶貨
  • 扶貧故事丨「扶貧小白」的「四種身份」
    徐貽利用白天時間調研,下鄉入戶,晚上則認真研讀中央、省市的一些扶貧文件,掌握最新的扶貧政策。通過下鄉入戶、走訪調研,徐貽整理了過去幾年沿河城市建設情況,也理清了開展扶貧工作的思路。狠抓落實,做產業扶貧的「聯絡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 福祿鎮2000畝椪柑獲豐收!品甜嘗鮮正當時
    金黃的椪柑掛滿枝頭。12月8日,福祿鎮青橋村,農戶挑著現摘的椪柑,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臉上。初冬,正是柑橘成熟之際,福祿鎮的2000畝椪柑也迎來豐收。「我家共種植了5畝椪柑,今年長勢不錯,預計畝產量可達2500公斤,而且口感甜潤,很受市場歡迎,年收入可達6萬餘元。」福祿鎮青橋村村民牟倫懷一邊採摘椪柑一邊開心地說,接下來,他還打算自學電商經營模式,進行直播帶貨,在線上打響福祿椪柑的品牌,拓寬銷售市場。福祿鎮地處梁平東山片區,土質肥沃,以紅棕土為主,適合種植柑橘類水果,是多年來遠近聞名的椪柑之鄉。
  • 助農團團丨普定本傑村:百畝椪柑上市 等你來嘗「鮮」
    助農團團丨普定本傑村:百畝椪柑上市 等你來嘗「鮮」 2020-12-07 14: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滿山的椪柑紅了 瀘溪「種」出農民脫貧大產業
    12月23日,記者在瀘溪縣峒河兩岸萬畝椪柑園裡看到,紅紅的椪柑掛滿枝頭,果農們一邊喜摘豐收致富果,一邊裝車運往全國各地。這是瀘溪縣發展「一縣一特、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甜蜜椪柑產業、推進精準脫貧的場景。近年來,瀘溪縣按照「因地制宜、產業集聚、市場主導、注重效益」的思路,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產業扶貧之路。
  • 滿園飄香椪柑紅——瀘溪椪柑營銷暨柑橘產業振興工作現場會速寫
    穿著苗族服飾的羅仁枝正在手機著直播:「我們這裡有一大片的椪柑基地,我們這裡的人很勤勞,也很熱情,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瀘溪,還有我們潭溪來做客,看,這裡的橘子又甜、又大、又好吃。」遊客楊清花試吃著剛採摘的椪柑:「好甜,我要帶一大包回去,介紹我的同事好友來買瀘溪椪柑。」正在採摘的向勇是當地的柑橘種植大戶,他告訴記者,椪柑種植有三十餘個年頭,現在有60餘畝精品果園,每年的生產用工開支達4萬餘元,請的都是當地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戶及村民,既能學習精品果園培管技術還能就近務工創收。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劉秀麗:扶貧雖辛苦,但心暖暖的||田...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劉秀麗:扶貧雖辛苦,但心暖暖的||田茂香:一針一線繡出幸福生活 2020-12-07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我的脫貧故事丨李正勇:搬出山溝溝 生活越過越幸福 2020-12-10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四年扶貧路,情系家鄉,橘香萬裡|省農科院果樹科學...
    初回家鄉,我通過拜訪縣政府、縣農業局和縣科技局等部門,走訪潮砥、龍泉、共和等鄉鎮,了解到縣、鄉鎮、合作社、農戶等非常支持柑橘產業,希望在現有產業基礎上通過技術支持,促進柑橘產業提質增效。我了解到德江縣目前主要種植的是10-12月份成熟的中熟臍橙,上市期與周邊重慶、四川、湖南、廣西等競爭壓力較大。
  • 【我的脫貧故事】張漢林:我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咯!
    【我的脫貧故事】張漢林:我家日子越過越紅火咯!我叫張漢林,是安順經開區么鋪鎮龍井村村民,也是村裡荸薺和西紅柿種植能手。自易地扶貧搬遷以來,我們一家6口就住在寬敞明亮的安居房,兩個孩子在附近的學校上學,妻子在家照顧80多歲的母親和打理家務,日子越過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