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新粉上手 Galaxy A9使用後真實評測

2021-02-13 大數網

摘要: 在使用三星手機之前,本人只對三星的GalaxyS系列或者Note系列耳熟能詳。主要是每一年都是這個系列的旗艦主打高性能,高配置,高價格!並且整個設計風格偏向於商務,這是它們給我的一貫感覺,所以我也一直沒有考慮使用三星的手機。直到2014年三星A系列的上市,三星的手機重新進入了我的眼球!當年A系列銷售1850+萬部,我也被這數據震驚到了。而臨近過年,考慮換手機的時候,我也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A9,大品牌還是值得信賴的,價格親民即可(此處應有掌聲)。 好了,開頭吐槽了這麼多,那麼現在得來上點乾貨,不然都對不起大家。

  在使用三星手機之前,本人只對三星的Galaxy S系列或者Note系列耳熟能詳。主要是每一年都是這個系列的旗艦主打高性能,高配置,高價格!並且整個設計風格偏向於商務,這是它們給我的一貫感覺,所以我也一直沒有考慮使用三星的手機。直到2014年三星A系列的上市,三星的手機重新進入了我的眼球!當年A系列銷售1850+萬部,我也被這數據震驚到了。而臨近過年,考慮換手機的時候,我也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A9,大品牌還是值得信賴的,價格親民即可(此處應有掌聲)。

  好了,開頭吐槽了這麼多,那麼現在得來上點乾貨,不然都對不起大家的關注了。主要是說一下我的使用感受,優點!

  2016版三星Galaxy A9終端的配置,準旗艦的水準。各方面優化的都是十分理想。

 

  極速快拍

  相機拍照真的快到可以把對焦以及成像時間忽略!白天拍照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的,現在很多相機都是白天拍照看不出什麼問題,那麼我們就看看晚上拍照以及對焦吧。因為不是視頻,所以大家看樣張就好了。成像都是比較細膩完全實現1300w攝像頭的性能,感覺完全夠用對比我室友使用的魅族Pro5的2000w也是佔優勢的(夜晚拍照)。

  下圖為房間全黑狀態下拍攝:

  快充和長續航

  手機本身自帶4000mAh的大容量電池,而且支持5V-2A快充技術。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屏幕夠大了,續航更牛了,充電更快了!這是誰然說不是以前諾基亞時代的一星期一充的時代了,但是技術進步還是很明顯的,使用起來就是更加的方便了。

  另一個就是視頻測試了,因為我玩手機用的最多的就是看電子書或者視頻,所以這方面的續航要求比較高一些。從我看在線視頻來說,足夠滿足我一天的需求。這點我很滿意。視頻使用,我看了「腫瘤君」以及「我滴個神呀」,這兩部在線視頻也只是使用了26%的電量,當然我這不是百分百精確的,畢竟我不是吹毛求疵的人。

  指紋識別與NFC功能

  從2015下半年開始指紋識別就已經是十分普及的了,這個功能大家沒用過的時候都覺得沒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一個指紋解鎖嗎?但是真正用過的人都知道,使用後就回不去了!真的就不願意再回到圖形鎖那個時代了!

  三星 A9000給我的感覺就是,指紋識別特別快!按上去就解鎖,而一些*內容只有通過指紋解鎖的形式才能查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戶信息和手機的安全性。其中指紋支付以及NFC支付都是以後的一大方向。NFC現在一些地方都可以用來刷公交地鐵了,普及的很快,而三星在中端機型也加入了這些硬體,還是很厚道的。

  精簡優化的TouchWiz

  三星Galaxy A9搭載的TouchWiz定製系統也採用了更扁平化的設計風格,而去除兩級菜單的設計也使得整個系統顯得更加簡化。系統中並沒有預裝太多自家特色的應用,而且「S助手」等軟體也支持用戶自由卸載。總的來說,系統的豐富功能卻不會顯得那麼「雜亂」。

  人性化的交互

  邏輯交互方面,TouchWiz還針對大屏的Galaxy A9適配了分屏功能以及單手操作。長按多任務菜單鍵便可以快速喚醒分屏功能,連按2次Home鍵是打開相機,而連續按壓三次Home鍵則喚醒適合單手操作的小屏幕。

分屏顯示

單手模式

  除了分屏功能和單手操作,針對Galaxy A9大屏優化的功能還有下面圖片所示的多窗口模式。這個功能可以理解為PC的多窗口運行,可以打開多個應用,而且也可以同樣運行。打開支持多窗口運行的應用(在後臺任務菜單,長按正在運行的應用就可以加入多窗口運行)。這個功能最多支持5個應用同時打開,同時當你按下Home鍵的時候,所有的窗口都會最小化。這功能帥呆了!

多窗口

  除了多窗口運行模式,Galaxy A9的系統中值得一提的還有上圖的浮動信息功能,這種能提高查看效率的推送方式還是比較值得肯定。浮動信息也就是說支持手機簡訊和微信的推送或提醒信息在其它運行的應用界面以彈窗的形式呈現,而且還支持實時回復。

浮動信息功能

  總的來說,Galaxy A9在系統體驗方面並沒有明顯的短板,上述提到的特色功能也有著不錯的體驗,。此外,硬體性能以及續航方面都十分優秀,加持了3GB運行內存的Galaxy A9系統的運行都是比較順暢。好吧,到這裡有可能大家說我這是水軍了,其實無所謂,只要我用的爽就好了。我一般不調缺點,從來不給自己找煩惱!

註:文章轉載自機鋒網,更多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軟硬兼施與蘋果賽跑 三星GALAXY Gear評測_三星 Galaxy Gear V700...
    三星GALAXY Gear評測    三星GALAXY Gear在當前智能穿戴設備流行的今天到底有怎樣的表現?其智能之處到底有怎樣的體驗?三星GALXY Gear怎麼用?    當拿到三星GALAXY Gear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它如何用非常感興趣,所以在這裡我們還是有必要和大家說說GALAXY Gear上手後到底如何正常使用。當其與手機(暫時只支持Note3)通過藍牙連接後才能夠使用Gear上的眾多功能。
  • 三星Galaxy Note 10 Plus上手評測
    來看看我們的Galaxy Note 10實用評測吧。這是三星首次在Note系列中推出兩款不同型號的手機,而標準的Note 10旨在為那些想要購買更小尺寸手機的人提供更緊湊的手機。神奇的設計,令人驚嘆的展示Note 10 Plus是一款風格獨特的手機。前面是一個6.8英寸的大屏幕,周圍環繞著一些我迄今為止見過的最薄的邊框。
  • 星評測丨不玩不快!極速極美的三星Galaxy A9首測
    A系列的「快」已經深入人心,倡導著不玩不快的Galaxy A9更是這一系列的「快」代表作,今天,我們來看看蓋樂世社區@重裝瓢蟲 對極速極美的Galaxy A9的評測
  • 三星 Galaxy Note10 上手評測:屏幕是最大的遺憾嗎?
    三星 Galaxy Note10,作為今年三星 Note 系列旗艦產品,看上去好像有點不是那麼的「旗艦」,最大的爭議莫過於那塊 1080P 的屏幕,那麼,除了屏幕,其他方面是否又對的起旗艦稱號呢?我們趕緊上手一波。
  • 三星即將推出新手機,使用柔性屏技術,使用平板顯示屏!
    6年前首次亮相後,一直堅持在高價生產線上顯示edge display的三星電子最近推出了搭載flat嵌板的智慧型手機。據業內人士透露,三星電子今年下半年推出了適用平板顯示屏的「galaxy S」和「note」系列手機。
  • 三星Galaxy Watch評測 高顏值還有強續航
    不過除了手機之外,他們兩家在智能可穿戴設備上似乎也一直較著勁呢,對,我說的就是手錶。這一次隨著Note9一起發布的還有Galaxy Watch。這是三星將智能手錶歸於Galaxy系列旗下的第一代產品,而此前幾代則是以Gear命名,不過在產品設計上,我們還是能明顯看出家族語言的存在。
  • 【評測】華為watch GT 2e 上手體驗
    對比三星的,galaxy錶盤顯示區域小一圈開機效果1、佩戴舒適度,錶帶是多孔的,容易排汗,不會有潮溼的感覺,重量很輕,戴著沒有什麼大的感覺,比galaxy watch和gt2要好,小米智慧型手機舒適度最差;
  • 三星Galaxy A40s上手評測 年輕人的第一款長續航手機嗎?
    三星Galaxy A80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其獨特的180度旋轉三攝帶來了別樣的視覺體驗,但如果你想找一款入門機型,不妨從三星Galaxy A40s看起,因為筆者在試用後,對這手機的定位,有了全新看法,不同於A80的炫技,也不同於
  • 三星S10系列上手:如果沒有挖孔就完美了 | 凰家評測
    採用挖孔全面屏設計,均搭載驍龍 855 或 Exynos 9820 處理器,取消後置指紋方案,放棄虹膜保留面容解鎖,無線充電速度升級並支持反向放電。接下來分別說說各自的上手體驗。後置三攝參數如下,與 S10 完全相同:· 長焦鏡頭 1200 萬像素,自動對焦,F2.4 光圈,OIS 光學防抖· 主攝鏡頭 1200 萬像素,全像素雙核自動對焦,F1.5/F2.4 可變光圈,
  • 三星Galaxy Buds Live評測:進化成蠶豆終能降噪
    蘋果不是第一個取消3.5mm耳機孔的的手機廠商,但自iPhone 7系列取消耳機孔後,確實掀起了一股潮流,很多真無線運動藍牙耳機也是在這之後才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的,進入大眾的視線。現在,以真無線藍牙耳機為代表的無線音頻呈主流發展趨勢。
  • 三星手錶3上手曝光!古銅色表身,加入諸多創新功能
    日前,有國外數碼大V上傳了一個8分鐘的三星galaxy watch3的真機開箱上手視頻,提前曝光了這款產品的外觀設計。視頻中的這一款是1.2英寸屏幕的41毫米錶盤版本,顏色是神秘銅,用戶可以通過可旋轉表環對其進行操控。
  • 三星 Galaxy S8 / S8+ 評測:王者歸位
    相對於前幾代 Galaxy 機型用 Edge 雙曲面屏幕贏得的消費者眼光,這次三星搭配用上了超高佔比的「無邊際屏幕」,讓 S8 一看過去很輕易地就能以這兩個特徵找到這部旗艦。而除了藏身在音量鈕下方的 AI 助理 Bixby 外,三星還帶來了可讓 S8 與 Note 系列比拼生產力的 DeX 移動工作站,通過簡單的連接實現手機秒變桌機的使用情境。
  • 大屏暢玩不將就 三星A9(2016)遊戲體驗
    《真實賽車3》時進行全程記錄,在15分鐘連續四場的競速比賽結束後,軟體數據顯示平均幀數達到37FPS,部分時候甚至可以達到滿幀60FPS,相當流暢。這裡使用和上面一樣的方法全程記錄幀數變化。比如像我開啟了很多程序後,想要切換回最初打開的應用程式可以回到離開時的畫面,但對於運行內存較小的機型則會出現重新加載應用的情況,這是由於剩餘內存無法支持後面打開的應用程式,需要通過「殺內存」來騰出空間。    總結:隨著智慧型手機功能不斷地增多,如今的手機已經部分程度上取代了遊戲機、MP4、導航儀,所以更大的屏幕無疑能給用戶帶來更出色的使用體驗。
  • 三星Galaxy Tab S6 Lite評測
    儘管我們剛剛評測過的聯想Chromebook Duet重達0.99磅,但重量卻比iPad輕一些。輕巧的設計對於大多數設備而言都很重要,但對於平板電腦來說,要長時間保持讀寫狀態就顯得尤為重要。用附帶的筆,我花了數小時塗上亂七八糟的雲彩,磨練我的中國書法。我的筆跡仍然很糟糕,但這不是三星的錯。
  • 三星Galaxy S10e評測
    查看我們的Galaxy S10 Plus評測,了解我們的深刻印象。IPHONE XR的翻版Galaxy S10e是最完美的尺寸。我的手掌完全包裹在5.8英寸的屏幕上,所有的按鈕都很容易使用——在一個大手機時代,這感覺很清爽。
  • 三星Galaxy Watch評測:高顏值旋轉錶盤+168小時強續航!
    這是三星將智能手錶歸於Galaxy系列旗下的第一代產品,而此前幾代則是以Gear命名,不過在產品設計上,我們還是能明顯看出家族語言的存在。三星Galaxy Watch採用了圓形錶盤的設計,不過與前代相比稜角更加分明,也更有機械錶的感覺。
  • 這才是真旗艦,三星Galaxy Note 9評測
    配置槓槓的作為年度旗艦機型,三星Note 9的硬體配置自然不會馬虎,其搭載了驍龍845處理器,最大提供8G的運行內存和512GB的存儲空間。對於驍龍845,想必各位都不會陌生,於是關於三星Note 9的性能表現,小編在此只放上它在《安兔兔評測》中的得分—284 914分,其他跑分APP的測試成績,小編就不一一放上了。
  • 三星Galaxy Note7評測:旗艦本無需多說
    說回手機本身,5.7英寸2K屏幕,在雙曲面的特色之下,不管是視覺衝擊效果還是真實的屏幕顯示效果,我們可以用驚豔來形容。2014年Galaxy Note edge初嘗單側曲面屏,從市場反應來說其實並不是特別成功,真正發展到了S6上的雙曲面屏後才算是曲面屏的再次突破,也正是雙曲面屏讓Galaxy S再次站穩了Android旗艦,坐擁最受歡迎的智慧型手機等等名號。那麼雙曲面屏能否助Note系列一臂之力?我看行。
  • 三星Galaxy C8用什麼sim卡?三星Galaxy C8需要剪卡嗎?
    9月7日,三星在北京正式發布了Galaxy C系的又一款新品Galaxy C8。作為年輕人的新一代手機,Galaxy C8打破了以往播放PPT的單一形式。那麼三星Galaxy C8什麼sim卡?三星Galaxy C8需要剪卡嗎?接下來詳細介紹:
  • 沉寂兩年王者歸來,三星Galaxy Watch3體驗評測
    (▲截自三星Note20系列發布會)內在壓力方面,手機同質化嚴重,手機產品到了硬體和設計的瓶頸期,消費者的換機周期也變長了,為了吸引消費者換機,手機廠商推出了很多智能周邊,搭配手機進行使用的時候,能夠實現更多單一手機無法辦到的功能,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更便利的方式,同時也能夠帶動手機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