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組曲《璽徙喜》丹麥首演(張帥作曲 戴亞演奏 陳琳指揮)

2020-12-07 視界World

「熊貓組曲」《璽徙喜》

作曲:張帥 演奏:戴亞 指揮:陳琳

協奏: 哥本哈根愛樂樂團

【最新協奏曲首發——「熊貓組曲」《璽徙喜》張帥作曲 戴亞演奏 陳琳指揮哥本哈根愛樂樂團2019年4月26日首演於丹麥】

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趙旻、院長俞峰高度關注和支持熊貓組曲《璽徙喜》的創作和首演活動。這也是學院中國音樂創作中心自創立以來,繼2018年當代作曲家作品音樂會美國首演大獲成功後,又一次國際進擊!正如學院領導所說,這是一次將中國國寶級動物轉化成沒有國界的音樂語言,通過和世界一流的交響樂團合作,用交響樂的形式演繹中國色彩濃鬱音樂作品的文化互鑑。在國際舞臺上很好地展現了中國當今音樂家風貌,並以此向世界展現充滿時代風貌的中國形象和具有全球價值的中國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傳播中國聲音!

2019年4月26日,由中央音樂學院和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孔子學院共同委約,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張帥副教授創作的最新力作「熊貓組曲」《璽徙喜》在丹麥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首演。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著名指揮家陳琳教授、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教授攜手哥本哈根愛樂樂團完美演繹了這部作品,音樂會獲得了丹麥聽眾熱烈的好評。

為了慶祝2019年兩隻大熊貓從中國來到丹麥,張帥先生在委約作品中選擇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樂器竹笛來演奏,通過璽、徙、喜三個樂章(璽—國寶、徙—遠道而來、喜—慶賀),以轉調、離調、複雜節奏變化的作曲技法來呈現中國樂器和西洋作曲技法的融合,這對於笛子來說極富挑戰性。戴亞教授使用三把不同調性的八孔笛來演奏,通過高超的演奏技巧、豐富多彩的音色變化、極具張力的表現手段,在高難度的樂曲當中將中國音樂的魂演繹得淋漓盡致。

作曲家介紹

張帥,作曲家、博士、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新華社聲在中國欄目音樂總監。其作品曾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包括兩次中國音樂「金鐘獎」。基於早年在流行樂和搖滾樂的創作表演經歷與學院派作曲家的背景,張帥自由穿梭於多種音樂風格之間。從古典音樂到當代音樂、從流行樂到電子樂,他的音樂創作跨越多個領域,逐漸形成其特有的多元音樂語言特徵。近年來,張帥副教授的音樂作品在世界範圍內被演出。他的代表作《三首前奏曲》在國內外被頻繁演出並獲廣泛好評,併入選上海音樂出版社《中國鋼琴獨奏作品百年經典(1913-2013)》樂譜系列。2019年張帥的「熊貓組曲」《璽徙喜》在丹麥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由指揮家陳琳攜手著名笛子演奏家戴亞以及哥本哈根愛樂樂團世界首演;同時,張帥創作了一批耳熟能詳的歌曲作品。他為吉克雋逸定製歌曲《神舞幻想》、為吳彤打造熱門歌曲《抱月入懷》、為雷佳創作愛國歌曲《祝你生日快樂》,為張藝興創作單曲《不屈的信仰》,獲得了業內的關注與聽眾的廣泛認可,是同時活躍在當代音樂與流行音樂創作領域的跨界作曲家。代表作:《三首前奏曲》、「熊貓組曲」《璽徙喜》、《祝你生日快樂》、《抱月入懷》、《不屈的信仰》、《太陽的女兒》等。

演奏家介紹

戴亞,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竹笛學會副會長、中國音協笛子學會常務副會長。

二十多年來,先後多次與世界一流交響樂團及國內交響樂團、海內外中樂團合作舉辦了獨奏、協奏音樂會,在國內外獲得極高聲譽。90年八孔笛研製成功,經過反覆實踐並得到諸多著名作曲家的大力支持,使八孔笛在舞臺演出中獨出異彩。2008年完成了新課題《八孔笛——新改良竹笛應用教程》一書,作為國家211重點工程項目正式出版。他還致力於笛子協奏曲的開發,努力使中國竹笛的演奏向高品位、高尖端的方向發展。先後委約並首演了《愁空山》、《楚魂》、《陝北四章》、《牧童的幻想》、《釋迦之沉默》、《陌上花開》、《飄》、《胡旋舞》、《雲》、《雪意斷橋》、《空中花園》、《牡丹亭夢》、《璽徙喜》等十三部大型笛子協奏曲,為笛子藝術走向未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教學方面其學生多人多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奪冠。

本人曾獲首屆「山城杯」電視大獎賽第一名、「國際器樂獨奏大賽」第一名、臺北「第三屆協奏曲大賽」第一名。

他是全國唯一一位「民樂大賽」笛子三連冠獲得者。2017年被授予「中國傑出民樂演奏家」稱號。

相關焦點

  • 氣勢恢弘旋律優美,大型原創交響樂《重慶組曲》首演
    演出現場2020年的新起點,山城重慶又迎來一部原創重磅音樂詩篇:6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第四屆重慶文化旅遊(冬季)惠民消費季原創舞臺藝術精品劇目惠民展演重點劇目——交響樂《重慶組曲》在施光南大劇院首演。
  • 大筒獨奏《楚風》編配:姚廣 演奏:蔡霞 指揮:劉江濱 伴奏:臺灣國樂團
    樂曲由湖南青年教師姚廣擔任配器,臺灣著名指揮家劉江濱擔綱指揮,胡琴演奏家蔡霞演奏,臺灣國樂團伴奏,於2013年5月成功首演臺北音樂廳。演出當晚得到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著名音樂家閻惠昌先生的高度評價,隨後首演的視頻多次被媒體平臺轉載播出,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 笛子、琵琶與手鼓《夢舞敦煌》(節選)演奏:馮天石、張雅迪、曲帥
    作曲家介紹 / 王瑞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天津音樂學院青年教師、2019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項目」立項獲得者之一。1990年生於山東省青島市,自幼學習鋼琴,並於200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郝維亞、李濱揚等教授。
  • 《灣區隨想》全球首演!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落幕
    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特邀中國當代作曲家方崬清先生,以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圳為創作靈感,譜寫中國當代隨想曲—《灣區隨想》,由呂思清先生攜手深圳交響樂團在此次舞臺上公開全球首演,為深圳城市建設、為祖國交融獻禮,共赴中國夢。
  • 中華頌《節日序曲》陳澄雄指揮,新竹青年國樂團演奏
    樂隊配器上雖然將西方管弦樂與中國傳統民間器樂相混合,但始終突出嗩吶和民間鑼鼓的音色特點和演奏技巧,在東西方音樂的碰撞中表現了中國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陳澄雄先生是臺灣久負盛名的指揮家。執棒30餘年,陳澄雄創造了樂界許多個第一:1984年,他接任臺北市立國樂團團長後,強行用訓練西方管弦樂團的方法訓練國樂團,首開臺灣國樂使用五線譜的先河,極大地提高了樂團演奏水平;1991年,接任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後,開創第一屆徵曲比賽、第一屆華裔作曲家管弦樂作品發表會、第一屆國際弦樂營、臺灣第一屆音樂藝術節等。
  • 947愛樂廳·歐洲現場|喬治·班傑明:作曲要耐得住寂寞
    羅賓·提恰蒂 ©wrti為大型管弦樂隊而作的《剎那》這部為大型管弦樂隊而作的《剎那》最初孕育於1983年,最終在1993年完成,同年7月由作曲家本人指揮倫敦愛樂樂團在倫敦首演班傑明20歲時,他寫的一首管弦樂作品在英國逍遙音樂節上演出,樂評紛紛點讚,稱其如「沙漠中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久旱逢甘霖,這也為他的作曲事業開了個好頭。
  • 上交聯手羅馬尼亞指揮揚·馬林,上海首演周天作品《紋》
    雖然有李斯特《降E大調第一鋼琴協奏曲》、斯特拉文斯基《火鳥》這樣大部頭的經典作品壓陣,當天的音樂會最讓人期待的當屬《紋》,這部作品來自青年作曲家周天,即將在上海首演。縱觀周天的作品,揚·馬林認為,《紋》與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非常匹配,「你能從《紋》裡聽到斯特拉文斯基對他的影響,把《紋》這樣一部青年作曲家的當代作品和《火鳥》這樣一部作曲大師20世紀初的經典作品並列,這樣的曲目安排非常有趣。」
  • 91歲女指揮鄭小瑛要來上海,牽手廈門樂團奏新年交響詩篇
    她曾求學於中央音樂學院,留學於蘇聯國立莫斯科音樂學院,歷任中央歌劇院首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主任。1997年,鄭小瑛從中央歌劇院離休,南下廈門,組建了廈門愛樂樂團,並擔任藝術總監。在廈門,鄭小瑛覺得最快樂的事,就是可以按她的藝術理想來做一個樂團。
  • 卡拉揚指揮的名曲,經典收藏了
    Herbert von Karajan1908年4月5日 - 1989年7月16日卡拉揚在指揮舞臺上活躍了整整 70 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卡拉揚指揮《藍色多瑙河》1987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卡拉揚指揮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
  • 名家宋飛 牛長虹 王彩雲領銜 共奏《我的祖國》曲大衛改編 指揮:葛...
    《我的祖國》作曲:劉熾 改編:曲大衛二胡領奏:宋飛板胡領奏:牛長虹京胡領奏:王彩雲指揮:葛亞南樂隊:中國戲曲學院民族管弦樂團視頻選自:弦歌中華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2019中國弓弦藝術節開幕音樂會《我的祖國》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
  • 日劇《四重奏》已經演奏了哪些音樂
    《卡薩多獨奏大提琴組曲》本劇開篇,小雀在街頭獨奏的是卡薩多的《獨奏大提琴組曲》。卡薩多(1897-1966),西班牙大提琴家、作曲家,十歲時因為在公眾面前演繹海頓的《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一舉成名,有「小卡薩爾斯」之稱。
  • 交響樂隊演奏的電影音樂算不算古典音樂
    這是兩個音樂載體,本身可以承載各種形式的音樂:古典的、流行的、爵士、搖滾、民謠……目前我們在精心製作的電影大片和大型遊戲裡看到的是,音樂所起的情緒渲染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遊戲,會特地請有名的作曲家作曲,並由一流的交響樂團演奏。電視系列劇也有這樣的趨向。因此有人得出結論,在電影和遊戲裡由大型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就是古典音樂的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