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白冰穿某品牌高定禮服被狂批了以來,白冰所屬的英皇的工作人員終於發聲了。
不管結果怎樣,一個必須承認的事情是,這件事這幾天可謂是沸沸揚揚。
大家熱議的原因有這幾點:這個品牌的衣服一般只提供給頂流女星,白冰團隊借這條禮服傳聞是通過不正當手段。
每一點的信息量都不小。
這個牌子的高定禮服一般只有頂流女明星才能借到
又因為這個牌子在國內女星中有不少故事,為此引發引發更多話題。
比如唐嫣似乎曾穿過這個牌子的山寨款,
昔日"人間富貴花"的景甜曾經因為咖位原因借不了這個牌子的禮服,就斥巨資買下一條……
這些信息疊加起來,讓眾人對白冰禮服這件事更加熱議不斷。
不過有一說一,不管英皇那邊怎麼解釋,目前來看,白冰這件事對她影響並不太好。網上可謂罵聲一片。品牌方尤其不給面子。
但月小牙覺得,品牌方這麼懟白冰,輿論跟風起鬨,關鍵還是因為白冰的行為觸動了奢侈品行業最敏感的這根弦。
奢侈品行業最敏感的弦是什麼呢?想知道答案,不妨看看前陣子熱播的《三十而已》的這個情節:
在奢侈品牌店裡做銷售的王漫妮兢兢業業,本以為副店長的職位勢在必得,誰知道卻被空降的黛西截了胡。
雖然觀眾為王漫妮各種不值,但看過王漫妮和副店長給富太太送衣服那段,就會發現副店長專業能力比王漫妮更勝一籌。
因為顧佳的幫忙,王漫妮本來佔得先機,從膚色、身材、舒適各方面,甚至提到衣服不起皺、穿得舒服等,建議客戶選灰粉色那件裙子。
副店長則四兩撥千斤:我建議您選白色這一件,……這條裙子全上海只有我們店裡這一件,另外一件在新加坡。穿得獨一無二比穿得舒服更重要。
這件事的結果是,客戶立刻採納了副店長的推薦,不僅加了副店長的微信,還讓王漫妮多向副店長學習。言外之意,是對副店長非常滿意,卻認為王漫妮有待提高。
兩人做同一件事,為什麼卻會得到不同的評價呢?
因為副店長短短幾句話,抓住了客戶的心理,也道出了奢侈品行業最關鍵的兩點:奢侈品是身份的象徵,奢侈品的一個重要價值在於其稀缺性。
必須承認,奢侈品產品在設計和做工這些方面的確有過人之處。
但奢侈品說到底,關鍵還是通過價格、數量等手段營造出稀缺性,來維護其品牌價值,以保證其客戶可以通過奢侈品來凸顯身份。
這個牌子最近一次亮相,是劉亦菲穿著出席電影《木蘭》首映禮
一言蔽之,奢侈品的社會價值大於其實際價值。
而為了維繫其社會價值,奢侈品需要通過多種手段,來營造其稀缺性,來塑造和維繫其品牌價值。
比如娛樂圈女藝人這麼多,但這個品牌的禮服只借給頂流大咖,就是一種對品牌價值保值和增值的手段。
一方面,通過制定規則來營造其稀缺性;一方面,則藉助大咖來提升自己的價值。
但是,那些大牌女藝人怎麼對待這個品牌呢?
確實有不少大牌女星穿過這個牌子。但不同於其他女星把穿上高奢品牌的衣服視為榮耀,頂級大牌女星對待這些品牌的衣服則率性得多。
章子怡出徵坎城時,嫌禮服襯裙太長,直接剪掉。
被稱為"鞏皇"的鞏俐,則因為穿舊衣而引發關注。
而"大魔王"凱特·布蘭切特走紅毯時更是多次穿舊衣。
如果有人不認識凱特·布蘭切特也沒關係,可以看看她的部分獲獎記錄。
對於有實力有底氣的人,其實並不怎麼在乎奢侈品。
至於前面說景甜因為借不到禮服,而花7位數買下該品牌禮服的傳說,其實有反轉。
景甜後來否認了這則傳聞,說是造型師借的。其實她不否認也沒辦法。因為了解的人也知道,衣服從下單到拿到貨是需要一個長的周期,不可能那麼快就搞定。
說白了,奢侈品的稀缺性不在於其實際,而是因為品牌處於利益需要的人為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