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往往要長期服用降壓藥來維持血壓穩定。
然而,其中一些患者,尤其是服用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也就是「地平」類降壓藥)的患者,在服藥一段時間後會感到牙齦有腫脹感,甚至出現牙齦紅腫、出血等症狀,去醫院一查,才發現自己患了「藥物性牙齦增生」。
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已達1.34億,其中在服用降壓藥的患者中,有大約50%的患者使用鈣通道阻滯劑。
因此,很多患者都受到了「藥物性牙齦增生」的困擾。
那麼,要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呢?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什麼是藥物性牙齦增生?
藥物性牙齦增生是一種藥物不良反應,指服用藥物引起的牙齦纖維增生和體積增大。
其通常表現為牙齦表面出現小球狀、乳頭狀突起,隨後不斷增生、增大並相連,甚至融合成一片,蓋住部分牙面,使牙齦的外觀有明顯的變化。
牙齦增生還可能引起疼痛和牙齒變形,影響咀嚼、吞咽、發音等功能,給患者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擾。
如何預防及應對藥物性牙齦增生?
使用「地平類」降壓藥前,先進行口腔檢查,消除口腔內局部刺激因素,如牙齦炎、牙齦瘤等等。
患者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
如果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牙齦增生症狀,可能的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種類。但不可自行停藥,以免引起血壓波動。
如果症狀較輕,可採用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為主的牙周非手術治療;如果症狀嚴重,可以考慮採用牙齦切除與成形術來治療。
每半年或一年清潔牙齒,消除牙石。
採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儘量避免刺激損傷牙齦;也可以採用牙線等菌斑控制措施。
總之,患者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一旦出現牙齦增生的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生幫助,儘可能在不影響血壓控制的同時,保持牙周健康狀況的穩定。
參考文獻
[1] 蘇芬麗. 服用降壓藥,要注意牙齦增生[J]. 戀愛 婚姻 家庭(養生版): 2020, (3): 23.
[2] 張靜. 久服降壓藥,當心得牙病[J]. 家庭醫藥, 2014, (10): 45.
[3] 楊哲, 葛學軍. 鈣通道阻滯劑介導的藥物性牙齦增生的研究現狀[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 15(1):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