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三次法則~在故事中的應用

2021-01-07 江蘇劉志祥

人類對「三」似乎有種特殊的愛好,就是做什麼事做到「三」就正好、就最適中;就好象「三」正好適合人類這種「動物」思維一樣,是一種魔咒。

大腦記憶,「三」是一個分水嶺,記憶三件以上的事,大腦有時就有點不做主了。

在人文科學中,三角形是幾何圖形中最穩定的結構,代表一種平衡;金字塔的側面都是三角形。

最近網上瘋傳一種成功約會「三次定律」,說:如果你成功約會女人兩次,第三次就可以上床了。當然,這有一種娛樂的成份;但也佐證「三」在人類思維中的一種神奇意義。

「三」在人類的文學領域,也有一種神奇的自然力量。

如果你留心結構——不管是經典的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民間傳說還是電視上放映的小成本電影——你會發現三這個數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三角人物關係是最牢固的組合,也是故事中最常見的。事件也往往都是成三地發生。男主角克服障礙的時候做出三次嘗試,前兩次都失敗了,第三次才成功。

下面我舉兩個此前看過的例子:

1、《聖經》中的故事

經文:路加福音十章30—37節

路10:30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路10:3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路10: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路10:33 惟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看見他就動了慈心,路10: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路10:35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路10:36 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路10:37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我們看到耶穌在講這個好撒瑪利亞人故事的時候,運用了民間故事中最常用的敘述模型:「三次法則」,又叫「三重反覆原則」:同樣的事情重複三次,第三次重複引入關鍵性的轉折。

2、我在《小學語文寫作周計劃》,看到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寫的童話故事《麻雀的哲理》。

故事講一隻失群的雁落在地上休息,一群麻雀飛過來問它:「你是誰?」

「我叫雁,我也是鳥!」

「撒謊,這麼胖,怎麼飛?」

「我不但會飛,而且飛得很高很快,還有許多鳥比我們還能飛!」

「胡說,我們麻雀是最輕巧伶俐的,所有的鳥最多也只能飛得和我們一樣高。看你這樣子不要說飛,就是走路都搖搖擺擺的,莫非你是滾來的?」一隻白以為見多識廣的老麻雀說。其他麻雀聽了都一齊鬨笑起來。

雁覺得和麻雀爭辯沒有好處,便展開翅膀「騰」地直衝雲霄追趕隊伍去了。麻雀們看得目瞪口呆,覺得不可思議。

老馬雀這時恍然大悟:「這不是鳥,是某種怪物!」眾馬雀一經指點,似乎茅塞頓開:「這不是鳥,是某種怪物!」

從此馬雀家族多了一條哲理:「凡是比自己買得更高的,都不是鳥,是怪物!」

這個童話寫得非常經典, 除了主題哲理之外,一是人物正好三個:雁、眾馬雀、老馬雀;二是故事的三段(或者文章的起承轉合)也分明:開始(起,雁落地)、中間(承轉,雁與眾雀對話、老馬雀點評(高潮))、結尾(合,雁飛、馬雀家族多了一條哲理)。故事的各種張力,正好達到一種對人最舒適的、最佳的自然狀態。

三個人物為什麼最合適?因為:

一個人物不足以有充分的互動。兩個有可能,但是沒有不確定的因素用以增加趣味性。三個剛剛好。既有了不可預知的因素,又不會太過複雜。

(三個人物其實有六個作用力的活動空間:你我、我你、你他、他你、他我、我他)

情節也一樣:

如果第一次做事就成功了,故事就沒什麼張力;如果做了兩次,成功了,故事有點張力,但是不足以構建一個故事;三次剛剛好;四次就索然無味了。

無論是主人公還是事件,在一個場景裡,最好不要超過「三」,一超過三,就讓人覺得眼花瞭亂,把握不住中心。這就是一種平衡。

故事的張力,三次正好!就象排比、就象邏輯學中的「三段論」、就象現在的拆書:「我現在把書中最重要的三點內容,拆解給大家 」、……。

「三」在人類思維體系中,是一個具有「謎」一樣的神奇的數字。

---本文參考書籍《經典情節二十種》

20180427

相關焦點

  • 神奇寶貝中的靈異故事:這隻神奇寶貝居然是人類變成的!
    談及神奇寶貝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神奇寶貝可以說是80後90後童年的回憶了。故事圍繞著一個十歲的少年,帶著他的夥伴皮卡丘在世界上冒險的故事。沿途有很多奇異的傳說和動人的故事,還有不斷認識的新朋友,整個動漫的氛圍都充滿著一種溫暖的氣氛。當然偶爾也是有熱血存在的。
  • 自然而然 自然之妙——火越論自然法則及應用
    本來一陰一陽,好比人類中的一男一女,由於易學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講出了一個「三」,就又把後人搞糊塗了,如講二生萬物就好多了。實際上一男一女就是「二」,因此他們延續了無數後代,所以「三生萬物」應該稱為「二生萬物」。生活中,如果一件事或者一個人讓你覺得眼花繚亂,那麼大概率是錯的、低劣的。最了不起的人和事都是簡潔而優雅。
  • 吸引力法則
    2.1個月連過2科的神奇經歷之前看到一些夥伴留言,他們說自己在一個半月內,一次性考過4科,拿下駕駛證,這些夥伴,雖然拉仇恨,但確實很厲害。相比他們,我在1個月連過2科,而且科目三還是補考2回才過的,不值得訴說,可是,在一個月連過2科拿下駕照對我來說,卻意義非凡。
  • 閱讀陪伴成長 | 想讓你們的故事變神奇就用「如果」來造句
    閱讀陪伴成長 | 想讓你們的故事變神奇就用「如果」來造句 2020-12-19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互動設計定律的7個法則
    滑鼠右擊菜單設計/長按應用出現菜單:縮短當前位置到目標區域的距離右鍵菜單技術(或上下文菜單)是採取這種思路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了彈出這種菜單,用戶只要將滑鼠指針移動到需要對其進行操作的某個對象所佔據的區域中並單擊右鍵即可。而在一般情況下,這個移動的距離要遠小於將滑鼠指針移動到應用程式主窗口頂部的下拉菜單區域。4.
  • 區塊鏈中的持幣法則
    可能大家很好奇為什麼今天小編要講持幣法則呢?這個其實與大家參與夸克生態也是息息相關的,大家作為夸克生態的參與者應該了解到一個健全的區塊鏈應用生態是多個第三方應用通證組成的內環系統,這個夸克生態裡面包括了許多的應用通證,難道你以為夸克生態就只有鏈信cct通證?
  • 宇宙三大法則
    宇宙中最重要的三個法則一、同構原理應用這個法則的方法就是:找到事物的本源,通過已經存在看見的事物現象,找到現象事物中的本源規律並提煉已經存在現象的規律,將這個規律同步應用到那些看不見或者想要解決的事物中也一樣會有效。我們人類是通過這個方法,認識我們的宇宙世界的。
  • 南海觀音的三個神奇說法,飛機降落前,先繞行佛像一圈|百家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關於南海三亞觀音像,有太多的神奇說法,我們簡單舉例如下:第一個:關於選址。但是,當按照定址設計出施工規劃圖後,參與設計的國內外大師吃驚的發現,如果在周圍兩座山峰和兩條山谷之間各劃一條連接線,菩薩正好位於交叉點上,非常神奇。第二個:建設期間。
  • 上新了·故宮|尋找與故宮二次結緣的神奇動物
    本喵提醒大家可要備好紙巾因為這是會讓你感動落淚的一期也是會讓你開心飆淚的一期本期節目開發員們接到了一個很有想像空間的任務——「尋找與故宮二次結緣的神奇動物「三季元老」鄧倫自然是深諳「套路」找到「神奇動物」可沒這麼容易通往正確答案有捷徑還是得請教老師找點提示
  • 幅度比應用法則
    應用法則  1.PCNT重視價格的漲跌幅度,排除觀察漲跌跳動值。  2.較高的PCNT值,表示該股波動幅度大,股性好。  3.較低的PCNT值,表示該股波動幅度小,股性差。事實上,在技術指標中有很多不是用於買進賣出的操作用途,而是一種輔助分析工具,是從另一個側面分析市場規律。PCNT指標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按照傳統的技術分析方法所說:「PCNT向上交叉MAPCNT時,是買入信號。PCNT指標向下與交叉MAPCNT,是賣出信號。」那麼,無論上漲還是下跌行情中,都會出現頻繁而又密集的買賣信號。
  • 德雲社《探清水河》中,北京藍靛廠火器營背後的神奇故事
    這是北京愛情故事的一個舊時版本,是有名的北京小曲,流傳甚廣。故事的內容及細節有多個版本流傳,但它的背景發生地火器營,卻是貨真價實的,位於今北京市海澱區。想必大部分人也是聽了德雲社的《探清水河》,也才知道有北京藍靛廠火器營這麼個獨特的地名。
  • 十神與陰陽法則的結合應用
    十神主要在格局法、財官法、取象方面的應用。格局法中,四吉神要護衛、四兇神要抑制。 取象方面只要是兇神有制,必有這方面的好事。此好事是局部小太極中的好事。不是整體的吉兇。而格局的是整體的富貴貧賤。看到兇神有制,代表人生某一個方面有好事。 如果八字中有吉神受傷,可能吉神是格局忌神,對富貴貧賤來講是好事。是吉神已經成形,受傷代表吉神所對應的六親有災。如某一年六親生病了,但從富貴貧賤的角度而言,吉神為陽具有火的功能,代表富貴、高層。兇神明,為基礎是幹活之人、底層之人,一定要被打造。
  • 五秒法則
    在發現這個法則前,她的婚姻觸礁、家庭負債纍纍、事業不順,以至於每日借酒澆愁。就在生活四面楚歌之際,5秒法則改變了她。現如今,她不僅解決了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事業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作為TED演講者,其演講已播放超過1300萬次,作為作者,這本《5秒法則》連續48周穩居美國亞馬遜Most Read榜單。
  • 還在迷信【三分法則】?來看看三分法則的十大誤區
    「規則」這個詞就意味著可以被打破,我正在努力證明【三分法則】是不是一個需要被打破的規則,下面一些觀念你可以在藝術創作的時候考慮一下:誤區一:【三分法則】讓人看著舒服揭穿這個說法,我們首先得知道是什麼使圖像賞心悅目,我可以向你保證,一定不是把你的拍攝主體放到【三分法則】裡面規定的那些十字交叉點上就可以讓你的作品變得更好
  • 10000小時理論已經Out了,貝佐斯和扎克伯格都在遵循10000次實驗法則|紅杉匯內參
    為什麼10000次實驗法則對商業更有意義 10000小時理論稱,要成為任何領域的世界級大師,你需要進行10000小時的刻意練習。然而,研究告訴我們遵循這一法則並不足以帶來成功,尤其是在專業領域。愛迪生和其他人的故事告訴我們:應該儘可能多做實驗,而非單純地多投入時間。我們需要的是10000次實驗法則而非10000小時理論。科學方法的核心是實驗:先提出一個假設,通過測試驗證假設正確與否,再分析結果,並基於所得提出新的假設。
  • 《秘密》的吸引力法則,如何吸引理想伴侶甚至挽回前任
    在《秘密——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本書中,第四章重點講的就是如何通過吸引力法則來改變我們的關係。書中提到一句話:要想遇到理想伴侶,就要確保你的行為能夠反映出自己的期望。具體什麼意思?簡單地說就是,你要表現得好像自己已經處在一段美好的關係中了。
  • 和《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有關的三個故事
    把書抱回家的那天,我也不確定三歲多的兒子能不能讀懂。果然,故事進行到一半,兒子就不知所以然了,但是畫面上漂亮的虎斑貓仍舊吸引他,聽著書頁上的故事,一頁一頁翻看下去。我是一個慢熱的人,對於這個故事,一開始,我說不清對這本書有著怎樣的感覺。至少,不是像網絡上那些熱評一樣,對這本書誇讚不已。現在想來,那時的我,或許還在對自己的真實情緒,做潛意識的「抵抗」吧?
  • 神奇的「種子法則」:意念具有不可思議的能量
    秘密的運用吸引力法則和阿拉丁神燈的巨人一樣,對我們有求必應。創造的過程以三個簡單步驟,幫助你創造出你想要的:要求、信息、接收。向宇宙要求是個機會,讓你理清你想要什麼。當你心中清楚要什麼的時候,要求已經完成。相信是指你的所行、所言、所思,都有如你已經接收到你所要求的事物。當你發出已經接收的頻率,吸引力法則就會驅動人、事件和情境,讓你來接收它。
  • 人生十二法則: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80%的不如意
    他曾被多倫多大學的學生稱為「能改變人生」的三位教授之一,還被譽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彼得森又被評論界稱為「龍蝦教授」,他的「龍蝦概念與獲得良好生活的指南觀點」一度讓他成為輿論的焦點,稱他「胡扯教授」,說他不像個知識分子,更像個網紅。
  • 【檸檬貓新品來了】故事骰子之神奇歷險!
    ●●●故事骰子之神奇歷險創新設計故事骰子+寶貝最愛的獎勵貓貓幣神奇歷險學習書,引導寶貝認識骰面上的事物並進行啟發性思考●●●遊戲玩法·簡單三步曲第一步:故事骰子遊戲將故事中的元素提取出來,創新融入骰子遊戲中,並配套代幣的獎勵方式,促使兒童以小組為單位,三五成群地進行故事分享遊戲!一方面讓兒童有更多興趣參與其中,另一方面也讓兒童的故事分享活動更加聚焦、交互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