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是西餐中的一道常見菜,中國人吃西餐,席間如果不吃牛排,這頓西餐可以算是白吃了。
西餐牛排的烹調方法可煎可烤,一般以煎為主(中國人吃牛肉則喜歡燉,中外吃牛肉為何有不同烹飪習慣,以後另文再表)。一碟煎好的牛排上桌後,用刀叉進餐,以高腳杯喝紅酒佐餐,吃西餐想要的儀式感全在這裡了。
牛排其實是一個通稱,出現在西餐牛排菜譜上的牛排,通常都有著諸如「眼肉牛排」、「西冷牛排」這類具體的稱呼,不太了解西餐的人會有些納悶:眼肉、西冷,這兩種牛排到底有什麼區別?
這主要與牛排肉取自牛身體哪一位置有關,如同中國人對豬肉的不同位置有不同叫法一樣——什麼前腿、後腿、五花、裡脊等等,西方人把牛身體的肉也分成了好多不同的位置,分別有不同的叫法。
所謂「眼肉牛排」即是指牛肋上的肉(詳見下圖所示),筋少,肉質細嫩,脂肪含量高,口感較好。由於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含一定肥膘,味道比較香。
所謂「西冷牛排」是指牛外脊上的肉(詳見下圖所示),肉質較厚,纖維較粗,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上面的文字描述可能有些枯燥
下面
還是讓我們直觀對比一下
眼肉牛排和西冷牛排的區別吧
眼肉牛排(左)和西冷牛排(右)
國聯水產新品上市
原切靜醃眼肉牛排和西冷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