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們體態糾正的第三講,這個系列十分重要。不僅對於運動損傷的人很需要,每個人都需要。
因為我們的脖子、腰背、肩膀酸痛是因為日常習慣造成的,這些習慣包括了:坐、睡、走路的姿勢。
想像一個場景:早上起床「坐著」吃早餐半個小時,「坐著」去上班一個小時,「坐著」上班九個小時,「坐著」吃飯看電視三個小時,「躺著」睡覺、滑手機十個小時。
英文諺語,「you are what youeat",「習慣決定命運」。腰酸背痛的原因不是因為你沒有做「手術」、「休息」,而是生活習慣造成了你的疼痛。
所以今天先從我們佔大頭的「坐」開始講起,「坐姿」搞好了,疼痛解決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是什麼呢?是睡姿、站姿和運動。
第一個問題,這兩把椅子你會選哪一個?
這個答案最後再公布,這張圖說明的是坐姿最重要的環節——是「骨盆的位置。
再引問,這三張圖裡,你覺得哪個站姿比較好?
這次不逗大家,這三個都不好原因是什麼?1.坐著的時候,我們背部、膝蓋壓力最小的位置是在骨盆中立的位置;2.骨盆的中立位置是「骨盆中立前傾」的位置 3.骨盆過度前傾、後傾都不好 4.第一張圖和第三張圖都是骨盆後傾,第二張圖是骨盆過度前傾。第一張圖給人以假象,但是只是因為第三張圖屈膝,感覺骨盆更往後傾了。但實際上都是骨盆後傾的。
其實這個問題,國外的物理治療師、醫生、教練也沒有搞明白。都以為骨盆完全平的就是最好的。換句話說,以國際視野來看,接下來講述的方法都是非常先進的。現在大家可能更期待了吧。
現在來說,為啥坐著或者站著的時候,骨盆前傾的位置才是正確的。
這張圖是真實脊柱的樣子,注意看紅色圓圈的位置,我們的腰椎到尾椎會有一個弧度。真實的骨盆是「前低後高」的,一般教練強調的「骨盆中立」實際造成了骨盆後傾。
回到這張圖,即使這個教科書裡管第一個姿勢叫「goodposture」,但是它也是不好的!這張圖片來自於健身教練的教材。
所以1.不是國外的月亮就一定圓;2.有了正確的觀念,減輕疼痛才能實現。很多人腰痛,就多躺著,但是依舊保持錯誤的「骨盆中立位」造成背肌的持續受壓。
我們今天要刷新一個概念,骨盆過度前傾、後傾都是造成不良坐姿的重要原因。好的坐姿,需要骨盆有一定的前傾。
這張圖裡,左圖標示中立位neutral,但是很多人為了刻意保持骨盆水平,可能已經『骨盆後傾,造成背部壓力增加了。
回到第一個問題,這種底座往斜下方坐的椅子,會造成「骨盆後傾」,所以越坐腰越疼,如果想跟別人說話,看右面這個人的脖子,也會往前伸出去。所以骨盆的位置,決定了80%坐姿的成敗。
如果椅背是往後傾斜的,也會造成我們骨盆後傾,造成背部壓力增加。另外這個模特翹二郎腿,你會看到他的骨盆旋轉,胸前衣服也被斜向拉長。
我們身體裡面也有一層衣服,叫做肌筋膜。引文翹二郎腿,會造成筋膜走向的扭轉,身體的緊張。這種肌筋膜的緊張,往往都在筋膜線最突出、緊繃的地方,表現出疼痛。
這些反射點通常都在肌肉和關節的起止點,所以牽一髮而動全身。我們想解決疼痛,就要從坐姿開始糾正。
那麼,引申了這麼多,坐姿究竟如何糾正呢?我們下篇再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