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詩選 | 深入解析當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作品精髓

2021-01-08 米豆君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余光中先生的詩,余光中以 89 歲的高齡剛剛過世,他的詩有一種最基本的重要性,那就是在海峽兩岸的現代詩人當中,余光中到他去世的時候他已經看到了他自己的作品被經典化了,這能夠被經典化的經驗其實非常非常的少,在文學史上、在藝術史上面我們已經聽過多少這種故事。活著的時候創作了豐富的作品,然而必須要等到這個時代慢慢的經過了各種不同因素的累積跟變化,才使得作品能夠被接受,能夠被理解,乃至於能夠被崇拜,能夠被反覆的傳誦。

余光中究竟是如何練成的,其實這是我們今天讀余光中的作品的時候必然在心裏面會存在的一個巨大的疑問。余光中作為一個詩人,其實他跟他的作品的遭遇比大部分的詩人都要來得更複雜。他的中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取得了這樣一個中心地位,其實原來是來自於他早年的時候承受了兩面的攻擊。當時臺灣的文壇認識余光中,是透過一個爭議,也就是余光中在他的詩裡面曾經寫過的一行詩被老先生們當時堅持什麼叫做中文國文的基本的文法跟基本的寫法,反對那種現象跟西化的語言的人,就挑了余光中作為他們中心攻擊的對象,而這一句詩是叫做「星空如此希臘」,星空如此希臘在運用上面非常明確的,就是把希臘當作了一個形容詞,希臘明確的在中文原來的詞性上是一個名詞,但是余光中卻以希臘當做一個形容詞來描述星空。所以那時候這一句,曾經是被當做惡劣中文的一種代表。余光中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錘扁拉長磨礪,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疊去,為了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性,換句話說這就是當時余光中擺明的帶有一點點對於保守派挑釁的一種態度,他的的確確要對於中文進行各方面的實驗以及改造。不過也就很有意思的是,到了他晚年的時候,他的位置有了一個非常清楚的挪移,那就是他開始強調叫做正統的中文,他開始主張要用一種非常簡練的方式運用中文,他變成了一種叫純粹中文的一個代表者,對比之前,不免令人有些唏噓。

《大度山》這首詩,相對是一首長詩,這首長詩寫成於 1962 年,比《重上大度山》稍微晚一點,最特別的地方是在詩裡面明確的分成了兩種聲音,了解余光中他最大的一個貢獻就在於他那麼樣敏銳敏感的對於中文用什麼樣的聲音可以表達什麼樣的情感,這樣的詩收錄在他的後來比較少被人家讀到的重要的一本詩集,叫做《天狼星》當中。《天狼星》這個時代它對於中文的音響效果有了各種不同的實驗,而且留下了非常長遠的影響。不過《天狼星》就引發了另外一層的爭議,我們前面講過,余光中原來被保守派攻擊。可是在他發表了《天狼星》之後,從另外相反的一個方向又有了抨擊跟批評,那是來自於臺灣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超現實主義的詩人洛夫,他針對余光中的這一首長詩,發表了一篇《試論天狼星》。批判他太直白了,沒有用更隱諱的方法,沒有更能夠體會或者是承襲當時在臺灣的現代詩。

面對洛夫的這種批評,這個時候他就寫了一篇回答的長文,這篇長文它的標題叫做《再見虛無》,《再見虛無》也就意味著他為了要彰顯像洛夫他們這一群現代詩人的不同,開始有了他自己新的創作的方向跟新的創作的計劃,寫了中國現代詞《蓮的聯想》。他這個時候開始對於西方,尤其是西方現代的文化保持的一種反省檢討,乃至於批判的態度,要回到東方來,要在中國自己的傳統當中去溯見現代詩可以開發的新的領域。《蓮的聯想》等於是對於中國傳統的有機有自覺的擁抱跟傳承,可是如果我們讀《敲打樂》,則會感覺到余光中在當時他的那種反中國傳統或對於中國傳統以及中國的民主主義的那樣的一種質疑,乃至於接近挑釁的態度,令人非常的驚訝。

余光中創作力最旺盛的時候,他甚至不去理會自己的這種感覺上,不管在語言上或者是在價值上面的矛盾,他就是源源的把他的各種不同的詩傾倒出來,傾倒出來他的詩裡面就有《蓮的聯想》裡面那種非常傳統婉約的感情,卻也有在如《敲打樂》或《在冷戰的年代》當中,帶有色情主義的非常非常大膽探索人的掙扎內在自我的那樣的詩。其實這才是我們今天在余光中離開了這個世界之後,重讀余光中的詩,最值得重視的,余光中是一個沒有明確的一種固定風格,經歷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自我突破跟自我實驗的一個勇敢的藝術家。在他追求他的藝術的過程當中,他多次挑戰自己,在挑戰自己之後,他留下了各種不同對於中文的實驗的結果。

今天我們要儘可能的完整的掌握跟體會余光中的詩,我們就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在余光中之後什麼叫做詩,被他的各種不同的實驗性的作品給改變了,更進一步的什麼叫做中文,中文的文字跟聲音之間的關係,用這樣的文字跟這樣的聲音來組合成為詩,他的各種不同的可能性,余光中以他一生當中的創作跟他的理論予以進行了非常重要的突破跟擴張,這是我認為今天我們讀余光中,對他最應該要有的一種客觀的態度,我們不能只讀余光中晚期的作品,我們不能只讀余光中懷鄉的作品,那都不是完整的一個余光中。如果我們看到了一個余光中,我們就會因此對於在現代的歷史當中中國人曾經遭遇過的種種的不同,精神跟心理上面的考驗,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我們會對於我們所使用的語言跟文字有一種更開闊的體會,以及更勇敢的態度。這是我對於余光中的詩的一些基本的體會,藉由詩我們找到了這個語言跟我們之間的新關係。

相關焦點

  • 海南詩友追思著名詩人余光中
    海南詩友追思著名詩人余光中 2017-12-18 10:01: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當代著名作家余光中丨——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一九二八年十月生於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余光中先生於臺灣逝世,享年八十九歲。余光中一九四七年畢業於南京青年會中學,入金陵大學外文系,後轉廈門大學外文系,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一九五九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先後任教於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
  • 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 余光中詩歌散文有哪些余光中個人介紹及作品匯總
    「我出生在南京,父親是泉州人,抗戰時期又在重慶住了幾年。2013年10月,余光中來上海參加「他們在島嶼寫作——臺灣文學電影展」開幕式。接受解放日報記者採訪時,他說,自己現在任教的中山大學位於高雄西子灣,正對臺灣海峽,「每天在學校辦公室,望過去就是我熟悉的故鄉,我要慶幸,自己不是住在臺東,不然面對的就是太平洋,我又不要看美國,有什麼用呢?」余光中1928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 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去世 代表作《鄉愁》
    視頻:詩人余光中生前朗誦《鄉愁》珍貴視頻曝光,時長約1分18秒海外網12月14日電 據臺媒報導,臺灣文學家、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享年90歲,代表作《鄉愁》、《白玉苦瓜》等。余光中日前疑似小中風入院,肺部有些感染,轉進加護病房。
  • 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 曾贊南寧地靈人傑
    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 享年89歲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成為詩人永遠的絕響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著名詩人余光中留下的詩作《鄉愁》最被廣為熟知  余光中的兩次邕城行   對南寧的地靈人傑印象深刻  本報訊(記者 李宗文) 「一個人老了,別人往往要花很長時間來介紹他。」
  • 余光中首部自選自譯 雙語詩集《守夜人》面世
    【深圳商報訊】(記者 劉悠揚)記者從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獲悉,詩人余光中首次在大陸出版的自選自譯詩集《守夜人》日前已上市。據編輯孫茜介紹,該書收錄了余光中1958年至2014年半個多世紀以來創作的80餘首詩歌,在中國臺灣地區已先後出版過兩次,獲得臺灣地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此次首次推出的簡體字修訂版,不僅增補了多首佳作,還專門為大陸讀者撰寫了新版序言。
  • 下次你路過,人間已無我 | 詩人余光中逝世三周年
    著名話劇演員何冰朗誦余光中寫給莎士比亞的信▽此心安處,便是吾鄉,鄉愁是心頭的月光,但若得遇心安,處處亦可為吾鄉。在文學的愛與美中,願讀者可以和余光中一起,體味漂泊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心靈豐盈者在暮年的沉靜與灑脫,尋找生命的真諦。
  • 李敖為什麼罵余光中是「馬屁詩人」?
    李敖為什麼罵余光中是「馬屁詩人」?余光中,臺灣詩人,以寫「鄉愁」詩聞名,一般而言,他在大陸口碑很好。其經典詩歌《鄉愁》還是中小學課本篇目。除了詩歌,他還在散文、翻譯領域也有建樹。前後創作時長50年有餘,資格夠老。三年前已經去世了。
  • 余光中,著名的不僅僅是《鄉愁》
    余光中,著名的不僅僅是《鄉愁》余光中,福建永春人,一九二八年生於南京,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余光中之《鄉愁》聞名天下,其馳騁文壇也有五十餘年,他有哪些經典之作呢?青青邊愁香港時期前三年的散文集《青青邊愁》是余光中中年的散文集,所收幾乎全是香港時期前三年的作品,有的抒情,有的議論,有的是長文,有的是小品,按其性質分成四輯,其背景在純文學版的後記裡已經詳述。書出之後,也曾引起一些反應。例如《高速的聯想》、《沙田山居》、《尺素寸心》三篇抒情文,都常入選散文選集,甚至譯成英文或納入課本。
  • 李敖罵余光中為「馬屁詩人」,余光中一句話回應成為經典
    余光中詩人的這首《鄉愁》說出了太多想要歸家不得歸的同胞的心情,以至於成了家喻戶曉的一句,提到臺灣詩人不得不提的就是他,拳拳愛國情在他詩作的字裡行間體現的淋漓盡致,而他卻被李敖給罵了。那麼,他又是怎樣罵起了余光中的呢?余光中又怎麼招他惹他了?李敖與余光中的恩怨,李敖一人的自導自演余光中在眾人眼中一直是個儒雅的文人君子形象,當然余光中先生也確實是如此,待人溫和友善,年紀輕輕就展露才華,其創的詩作更是感情真摯充沛,引起許多人的共鳴。既然這樣,又怎麼被李敖盯上了呢?
  • 余光中被李敖批評為「馬屁詩人」,余光中的一句話回應成為經典
    余光中的詩《鄉愁》表達了太多同胞想回家卻回不去的感受,這句話已成了家喻戶曉的一句話,說到臺灣,詩人不得不提到他,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生動地反映在他的詩中,但他遭到了李敖的責罵。余光中不急不慌的回應成了經典,人們不禁佩服於先生的智慧和他的寬宏大量,李敖也一直是令人厭煩的,那麼,誰這麼豁達,為什麼要罵余光中先生?
  • 余光中——輕輕地搖吧溫柔的手:余光中作品精選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在臺灣高雄辭世,享年90歲。浪漫的丈夫提起余光中,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作品《鄉愁》,感懷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可是你們知道嗎?余光中一生的詩作有一千餘首。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
  • 批過朱自清、懟過聞一多,千面詩人余光中先生,76歲被人揭老底
    他不僅僅是一位能寫出雋永詩句的好詩人,還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翻譯家、評論家,一生留下作品無數,成就斐然,無論在大陸還是在臺灣,都是影響力極廣的文人。甚至有人說,余光中先生走了,中國詩壇塌了半邊天。 但人性往往複雜,一個人也並非只有一面。
  • 思鄉心切的余光中,讓我們看到了詩人的才情、豪情,以及真情
    說到余光中,大家都能記得他的那首《鄉愁》,讓兩岸人民感動萬千,感動於他的那份思鄉心切,對祖國母親的熱愛。余光中是當代著名的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他的前半生寫滿了漂泊。他的詩歌和散文跨越了數十載,在文壇馳騁半個世紀,梁實秋曾這樣評價他: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 余光中:仲夏苦夜短,等你在雨中 | 「為你讀詩」
    選自《余光中詩選》,中國青年出版社在雨中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象你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余光中余光中,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代表詩作《鄉愁》《鄉愁四韻》等,散文《聽聽那冷雨》《我的四個假想敵》等。
  • 余光中《鄉愁》之外的至情至性
    當代著名作家、詩人——余光中 1928年,余光中生於當時的民國政府南京,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余光中先生隨父母遷往重慶,在巴山蜀水的深處,度過了他的中學時代
  • 高考作文素材:從余光中先生的經歷體味詩人的家國情懷
    關於余光中先生余光中,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生於南京市,父親餘超英,母親孫秀君。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因生日正好是農曆9月9日,所以自稱「茱萸的孩子」。
  • 等你,在剎那,在永恆 | 余光中《守夜人》
    選自《余光中詩選》,中國青年出版社相信大家都讀過這首美麗的小詩,夏夜裡那顆墜落的小星還在眾人的閱讀中閃爍,而詩人早已揮一揮衣袖,飄然去了另一個夢裡。只剩下,我們的回顧,和片刻的愀然無語。斯人已逝,但詩情永存。
  • 余光中:李白的嫡系傳人——讀余光中詠李白詩4首
    中華民族所鍾愛的一輪明月,最早升起在兩千多年前《詩經·陳風·月出》篇之中,它臨照過漢魏六朝許多詩人的詩篇,在卷迤浩繁的《全唐詩》中流光溢彩,而與李白結下的更是不解的詩緣。除了美酒,李白對月也是情有獨鍾。
  • 余光中的詩歌代表作《鄉愁》全文 余光中最著名的八首詩歌
    余光中的詩歌代表作《鄉愁》全文 余光中最著名的八首詩歌  據臺媒報導,著名詩人、臺灣文學家余光中病逝,享年89歲,代表作《鄉愁》、《白玉苦瓜》等。 餘老已逝,留給我們無限的鄉愁……  余光中,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親原籍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1952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