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欣賞檔次的提升,室內拍攝和晚會、婚禮、演出等等題材的拍攝越來越多。
這類題材的拍攝雖然不是直接的「夜景」拍攝,但是涉及到的拍攝條件、拍攝環境也是基本相當。這些場景的拍攝條件與一般戶外場景的拍攝條件迥然不同,挑戰增多、難度加大,其中最大的障礙和困難就是光線的相對不足和光線的變幻莫測。拍攝的結果,不是曝光不足就是曝光過度,不是色彩失真就是畫面歪扭,不是畫面模糊就是噪點增多,令許多拍攝者無從下手望而卻步。
我們知道,在光線相對不夠的場合,可以運用加大光圈和提高感光度的辦法進行彌補,以保證同一時間內得到更多的進光量和更高的感光「效率」,但是,這種做法往往都是以犧牲成像畫質為代價的。如何在拍「成」基礎上更加拍「好」,就成了拍攝人的孜孜追求。
結合平時戶外場景的拍攝經驗,可以採取這樣一些辦法。
第一、 較大的光圈拍攝
光圈的大小決定了瞬間的進光多少,同時也決定了畫面的景深。
光圈大小、曝光速度快慢和感光度的高低,就像一隻打開的水龍頭。
光圈大小好比水龍頭的口徑大小,曝光速度好比打開的水龍頭放水時間,感光度好比帶有過濾功能的濾網,三種參數的共同作用,決定了一定時間內放水的速度、流量和水質,其中放水口徑由光圈大小決定,放水時間由曝光速度決定,水質優劣由感光度決定,形成了曝光條件的「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