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新婚姻形式上熱搜!是「兩頭...

2020-12-26 瀟湘晨報

津雲新聞訊 隨著時代的發展,擺在當代婚齡男女面前的問題與矛盾似乎越來越多,大到孩子隨誰姓、小到年節回哪家……在無盡的讓步與爭吵中,傳統婚姻模式似乎正與時代脫節。而獨生子女、延續香火、原生家庭等問題也開始頻繁出現在網上婚姻話題的討論中,許多家庭也在因地制宜的開始尋求新的解決方法。

不同以往的形式:兩頭婚

近日,《中國婦女報》刊載文章《江浙興起兩頭婚偶然還是必然?》,引發了網友們關於婚姻的討論。文中提到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孩子都叫爺爺奶奶。

目前看來,選擇「兩頭婚」的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形成這種模式的重要原因就是:延續香火。在目前的社會背景下,通過變通的方式來進行姓氏的延續。

而相比「招贅」,「兩頭婚」似乎是更優選。浙江當地有一句俗話叫「招女婿招女婿,最後招了一個懶惰女婿」,通常情況下,招上門女婿家庭一般是女方經濟條件優於男方或者女方家庭涉及拆遷,招女婿家庭中不少家庭對招進門的男性存在一定防範和歧視,同時出於家庭地位與責任的原因,會導致上門女婿對家庭的責任感越來越淡薄,從而造成上門女婿家庭後期的不穩固。而「兩頭婚」家庭則似乎沒有這樣的問題,夫妻雙方各自依賴原生家庭,並無家庭地位的區別,同時在全面二孩的政策下,解決了傳統意義上的「香火」問題。

同時兩頭婚家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夫妻雙方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即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由於現代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很多小夫妻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子女,再加上目前保姆行業的不成熟,他們只能依靠父母。同時還有部分小夫妻,因為自幼是被原生家庭龐大的獨生子女,原生家庭條件也相對較好,獨立生活能力差,所以對原生家庭有非常大的依賴性。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昏」

「兩頭婚」作為新興的婚姻形式,解決了許多婚姻問題。獨生子女家庭存在「香火」需求,而新的婚姻模式則與國家最新的生育政策不謀而合,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同時嫁妝彩禮等傳統的簡化,也大大減輕了男女雙方的經濟壓力,在客觀條件上提高了年輕人的結婚意願,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然而,兩頭婚也並非百利而無一害。

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相對較弱,年輕家庭的親密度與完整性也會受到影響,一旦兩個子女各自姓雙方姓氏,這種分離會更加明顯,爺爺奶奶也會更青睞跟自己同姓的小孩,偏心情況會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讓孩子很難融入自己的家庭。這種情況下,孩子不但不能成為夫妻雙方作為小家庭的融合劑,反而各自代表了雙方背後家庭的延續,由此,三代人之間關係更為複雜,將會引發不少衝突和矛盾。

新時代婚姻關係的積極探索

「兩頭婚」的形式並非近年出現,90年代時在湖州、蘇南、浙北等地區就都有分布,儘管有利有弊,但總體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探索,具有相當積極的意義。

同時也有人認為,其實城市中大多數的婚姻都算是「兩頭婚」,現在的青年男女往往是婚房共同出資、共同署名,彩禮陪嫁也多半只是儀式感,婚後雙方也與原生家庭聯繫緊密,雙方父母為了小兩口的幸福,變得「一切好商量」。網友們也普遍表示,無論是新興還是傳統,婚姻幸福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經營,幸福需要自己爭取。

而對於「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國婦女報》給出了三種觀點:其一是,「兩頭婚」作為國家生育政策變化的產物,具有其時代的特殊性。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出現後,很多家庭對此方面的需求會下降。也有觀點恰恰相反,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兩頭婚」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還有一觀點則比較折中,認為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

兩頭婚究竟何去何從,還需交由時間去驗證。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新婚姻形式上熱搜!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關於兩頭婚的相關話題衝上了微博熱搜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這種婚姻讓網友吵翻
    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近日,「兩頭婚」也登上了熱搜榜。
  • 不嫁不娶,孩子隨父姓又隨母姓,兩頭婚是雙頭啃老還是兩全之策?
    兩頭婚的實質:兩個母公司新開一家合營公司(強強聯合)兩頭婚是指男不娶,女不嫁,模糊嫁娶界線,「不進不出」(不要彩禮和嫁妝),但是要正常登記。而且很多夫妻婚後財產都是獨立的(個人名下的房產不寫對方名),如果生孩子的話,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如果只生一個孩子,那麼孩子既隨父姓又隨母姓,孩子的名字大多會是父姓+母姓這種形式。
  • 「兩頭婚」悄然興起:不嫁不娶,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結婚了還可以住娘家,孩子分別隨父姓隨母姓,這種現象上熱搜!
    結婚了還可以住娘家,孩子分別隨父姓隨母姓,這種現象上熱搜!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兩頭婚」登上熱搜榜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這種婚姻形式,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有何利弊?
  • 男不娶女不嫁,新婚姻形式上熱搜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兩頭婚」興起,你贊同嗎?——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這種婚姻形式,就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女方真的虧了嗎?
    什麼是兩頭婚?我在網上看了一些關於兩頭婚的定義,也就是說這種婚姻不存在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倆孩子分開撫養,分別隨父姓與隨母姓,婚後各住各家的「兩頭婚」你...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男不娶女不嫁,眼下這種「拼婚」興起,你願意嗎?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又稱拼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化名)和丈夫小爭(化名),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生兩胎,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兩頭婚」讓網友吵翻!
    」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兩頭婚,是近年來  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  新的婚姻形式  男方無須付彩禮  女方也無須陪嫁妝  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  你家也不是娶媳婦」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  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兩頭婚」悄然興起,妻子要生兩個娃,第一個隨父姓第二個隨母姓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許多原有的生活方式已經悄然改變,其中家庭和婚姻生活就出現了一個新「模式」。這種叫做「兩頭婚」的婚姻形式十分新奇,因為既不屬於男方娶妻子,也不屬於女方嫁人,小夫妻成家後還是跟原來的家庭聯繫更緊密。在「兩頭婚」的婚姻形式中,女方一般要生育兩個孩子,一個跟隨爸爸姓,一個跟隨媽媽姓。
  • 「兩頭婚」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一個跟父姓一個跟母姓
    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孩子生兩個,一個隨一家姓。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邊蹲」「兩家拼一拼」。
  • 聽說過「兩頭婚」嗎?你可能也正處於這種新婚姻形式!網友炸鍋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相關話題還衝上了微博熱搜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鳳凰網民調:45%網友支持「兩頭婚」 50.9%網友認為這種形式未來會...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不嫁不娶,兩個孩子兩個姓,這樣的「兩頭婚」,結果會如何?
    所謂的兩頭婚就是男不娶,女不嫁,男人不需要付聘禮,女人不用出嫁妝,結婚之後雙方而已依然是以各自的原生家庭為主,大家還是主要生活在自己的家裡。雙方結婚之後呢,一般會生兩個孩子,並且協商好,將來兩個孩子老大跟爸爸的姓,而老二呢跟媽媽的姓。並且,孩子們叫自己的外公和外婆也是爺爺奶奶,不做區分。
  • 「男不娶,女不嫁」?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受益的究竟是誰?
    在最近這幾年裡,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這種婚姻形式名叫「兩頭婚」,被當地人俗稱為「不來不去」、「不娶不嫁」、「不進不出」、「兩家拼拼」,那麼,這種婚姻是怎樣的呢?據了解,「兩頭婚」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夫妻在成家之後,仍會與雙方的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黏性」,通常都會各住各家,而且,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孩子,第一個隨父親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親姓,由女方撫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