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你的不幸,有可能都是自找的

2021-01-06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喜歡看書的你一定會發現個規律,一本書只講故事太淺,可光講道理又太空。

這裡喜歡了解自己,走出迷茫,我給你推薦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在豆瓣評分只有8.6的書籍著實有點低了,大概是因為這本書太單調的對話方式,沒有深層故事鋪墊。

但神奇的是,作者用一個青年和一個大師,一問一答,來來回回就把阿德勒思想體系(或者叫自我心理學)的書講的非常詳細。

誰是阿德勒

如果你沒有聽過阿德勒,那你一定聽說過弗洛伊德(我太多文章介紹過了)。

其實阿德勒也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剛開始也跟著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不過後來自立門戶,反對弗洛伊德思想。

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阿德勒一直看不慣的是「決定論」,即是過去的種種經歷,尤其是壞的經歷(創傷)對於現在乃至將來的影響。

而阿德勒告訴你「人生的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

他強調社會因素對人的重要性,他認為我們每個人都並非被本能,被過去所影響,我們完全可以重新定義過去,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現狀,以致改變自己的命運。

他認為:過去的不重要,你怎麼看待過去才重要。因為過去是死的,而我們是活的,我們不能被過去所束縛。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最近無聊,我第二遍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

還記得那句讓人震撼靈魂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嗎?她就像女版的《人間失格》裡的葉藏,而葉藏也是作家本人太宰治的投射,他們都是嚴重的討好型人格,結局令人唏噓。

他們的痛苦都是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希望讓所有人喜歡。

他們都是早年缺愛,所以一生都在追求愛,但很可惜,學過心理學的你都知道,一個缺愛的人很可能被TA的情結搞成為愛而「討好」所有人。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因為人不完整,所以完整的人在不完整的塵世,只能落得遍體鱗傷的下場,就像松子一樣。

阿德勒說的更加通透:只要你有被他人討厭的勇氣,你就能脫離這些痛苦。

原著中有句話這樣說: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

不用擔心被別人討厭,也不用擔心別人的不喜歡。

因為一切的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

你可能錯誤理解了「被討厭的勇氣」

我在豆瓣上看到很多人看完「被討厭的勇氣」後都表現的戾氣滿滿,認為既然別人不值得討好,那我可以孤獨到底,一副誰都對不起TA的樣子。

「我行我素,獨來獨往」,人就是這樣,當一個理論沒有認真理解後很可能極端的走向另一面——自我中心與自私。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有一個核心概念,叫課題分離。

如果你真的理解阿德勒的課題分離,你就知道,你喜歡別人,跟別人願不願意喜歡你,完全是兩個課題。你喜歡別人是你的課題,她願不願意接受你,是她的課題。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TMD就這樣,你愛理不理」,也不等同於「你不喜歡,我管你死活呢!」

這樣的人怎麼是健康的心理呢?想都不用想好不!

任何人都有建立關係的願望,這是我們作為人類最基本的需求。那些過度拒絕他人和討好他人基本沒兩樣,都不是健康的心理狀態。

在阿德勒的書籍中也提到過一個詞「共同體感覺」。

也就是別人痛苦時,我們也會有痛苦,這和「共情」很像,也就是一個人要有同理心,沒有同理心的人就算不痛快,他也不是一個健康的人。

在兩個人相處時,如果你沒有看懂我上述的內容,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我看到朋友傷心難過,此刻我也想對他好點。

這裡的課題分析:朋友難過要變得開心這是他的課題;

我此刻難受,因為有了「共同體感受」,所以我安慰他,這是我的課題。

注意,看到沒有,你的課題是安慰他,而非需要承擔他不開心的責任,在人際邊界搞不清楚的人裡總是把對方與自己無關的痛苦拉到自己身上。

阿德勒稱其為:「課題的混淆」。

但在這個情況下,你並非沒有自己的課題,你的課題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了就好,剩下的就是TA的課題。

由此可見,用課題分離的方式來考慮人際關係,有時候是更方便好用的。

據此行事,人不見得會變冷酷,反倒可以更專注於自己的需要,受到的限制會更少。

從這本書中,我的啟發是人與人的關係其實很簡單:你只需負責自己的部分,不要無謂承擔更多他人的責任。

這樣我就有理由面對他人的看法,因為有些可能和我根本沒關係,這是別人沒負責好自己的「課題」。

我也減少了控制他人的願望,人際關係邊界更加清晰,關係反而更加通透。

我也更加專注自己的「課題」,這樣把自己的負責好,他人的事情就和我無關了,別人也沒理由譴責我,若他們真的來搞我,我就知道這是他們的問題了,和我無關!

相關焦點

  • 太宰治《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圖片來自《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平時比較喜歡讀書,一年大概讀個100本左右,今天跟大家推薦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人間失格》可能很多朋友都聽過《人間失格》,這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最著名的作品「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太宰治曾引用的名句,《人間失格》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做人資格的人」。這本書是由序、三篇手札、後記組成的,序和後記是太宰治以第一人稱講述的,其餘是以主人公大庭葉藏的口吻敘述的。
  • 【感悟生活】生而為人的抱歉
    曾幾何時,讀到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至今還記得,書的開篇第一句話便是「回首前塵,儘是可恥的過往」,我的心一顫,這樣的人經歷了什麼,怎麼會對前塵往事如此決絕的否定?我讀完了《人間失格》,讀不懂,很沉重,但是,我又被那種幻滅的美所震撼。之後,我很少再敢去觸碰類似的文字。
  • 【他山之石】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於是,三三看到了不加修飾的丈夫:那是一具徹底放鬆的軀體,不再思考,不願意動腦筋,就連記住生日這類事都覺得麻煩。丈夫終日閉門不出,窩在家裡玩遊戲。終於,有一天,埋頭於遊戲的丈夫抬起了頭,三三驚恐地發現,丈夫眼鼻的位置大面積崩塌,不再保持作為人臉的正常形狀。丈夫已經不願意再維持著像人一樣的生活了。他已經徹底放棄了。做人太累。做人太麻煩。
  • 《人間失格》10句經典唯美語錄,令人深思: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他的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從這句話中看出來濃濃的自卑感,當時我在想一個人究竟要怎樣的低微,才會如此的道歉,直到我了解了太宰治才明白,他所有經典的語錄,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這就是他的生活,他的人生經歷。
  • 生而為人,何必抱歉
    大體都是受了日本私小說的影響。書中的主人公葉藏,是太宰治的青年自白,敏感又聰慧、懦弱又渴望實現自我,富家公子迷茫又頹廢、善良又無用的人生,也很像絮絮叨叨的普魯斯特。因為沒有什麼目標的迷茫,才會說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樣善良又敏感無用的話吧。為什麼這樣一個又頹又廢的作品,會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呢?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罪是什麼?惡是什麼?是在廣告電視裡播放的幾則殺人新聞?是偷,是搶,是騙!僅僅只有這些嗎?不,不止於此,更多的是隨手在鍵盤上敲下的幾句否定別人人生的話,是啊,你又沒犯下罪,一句話毀掉了多少心靈,本來他們都有新生的機會。
  • 《人間失格》最喪的20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在其中
    說到這本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但是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人間失格》中,這句話最早出自詩人寺內壽太郎之口,後來被太宰治在《二十世紀旗手》中所引用。「生命、夢幻、死亡」是太宰治一生的主題,並貫穿了他的所有創作。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那麼,生而為女人呢?
    01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在作品《遺書》中寫到: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那麼,生而為女人呢?這個社會最不缺乏的就是對女性的惡意。我不知道那天的閒言碎語在C的心中留下了怎樣的烙印,只知道她再也沒有穿過那件款式新穎的內衣、走路時也不再挺起曾經驕傲的胸膛。在大家的學生時期,應該每個班都有發育很好的女生被冠以類似於「奶牛」這樣侮辱性的稱號。我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態,讓人們對一個僅僅十幾歲的小姑娘口出惡言,也不知道穿內衣這件事有什麼值得被歧視的?
  • 直面《生而為人》的鏡子:我欠青春一個抱歉,中年欠世界兩個境界
    二十年前,1958年出生於臺北的李宗盛寫的歌《我是一隻小小鳥》,擊中多少青春的內心茫然:我是一隻小小鳥,想要飛卻怎麼飛不高。三十年後,當青青的小鳥飛走,當愛情的玫瑰枯萎,當夢想與現實在天地間拉鋸戰鬥,這首《生而為之》再次震顫一顆騷動的靈魂,逼我用盡洪荒之力發出肺腑之言:我欠青春一個抱歉,中年欠世界兩個境界。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
    曾經有段時間很痴迷這種「暗黑系」小說,我之所以如此稱呼是因為這類小說有消極、低沉、壓抑、陰暗的基調。尤記得18年的時候「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在某一天突然火了起來,隨處可見它的身影:QQ空間、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軟體,QQ音樂、網易雲音樂評論區,b站、騰訊等彈幕。其實我相信引用過這句話的大多數人跟風成分居多,真正看過這部作品的人很少。人間失格在日語裡的一意思是:失去做人的資格。
  • 「當網抑雲入侵LOL...」生而打野,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電競愛好者們則會告訴你「到點了兄弟萌,衝!」不這是屬於電競的傷感愛情故事#當玩網抑雲的LOL玩家開口說話時#▼生而為AD,我很抱歉。聞言,我看著漆黑一片的下半野區,加起來送了一半人頭的下路,打死也不來支援的中路,我面頰抽搐,抱頭而泣,在黑暗中硬生生擠出一個笑容:「你說,連1v4都做不到的打野,
  • 《人間失格》中10句經典語錄,直擊人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僅一夜之間 我的心判若兩人,她自人山人海中來,原來只為我一場空歡喜,你來時攜風帶雨,我無處可避,你走時亂了四季 我久病難醫。這是《人間失格》裡的一句話。我一直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多難,只要你認真生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短短的8個字,是主人公葉藏的濃縮描述。《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的遺作。作者通過葉藏的第一人稱視覺,帶領大家進入一個悲劇世界。主人公從小懦弱敏感痛苦,戴上假面是他融入周遭的唯一手段。
  • MV首播 | 五月天《玫瑰少年》「生而為人,你無需抱歉」
    誰把誰的身體變成囹圄囚禁自己亂世總是最 不缺耳語哪種美麗會喚來妒忌你並沒有罪 有罪是這世界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One day I will be you baby boy , and you gon ' be me喧譁如果不停讓我陪你安靜I wish
  • 《人間失格》:21句極盡唯美的語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2、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3、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無恥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獄裡連選擇死亡也不被允許,沒有一條出路,無力的絕望。
  • 大宋周刊| 生而為藝術家,我很抱歉
    【正版】我覺得藝術家沒有什麼好抱歉的,沒偷沒搶沒叛鍋,有什麼好抱歉的?!最該抱歉的是草菅人命的,是禽獸教師,是坑蒙拐騙之輩。大部分藝術家都是最懂生活熱愛生命的一群人,論生活品味隨便找一個工作室溜溜去,文藝復古小清新,還不是藝術家玩剩下的?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丨關於本谷有希子和她的《異類婚姻譚》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早在幾十年前的五六十年代,日本社會並不太在意這句話。那時候的日本人雖然也活得辛苦,但在經濟高速成長的過程中,仍然堅信人活著就需要一點兒精神。所以,當年的流行日劇《排球女將》裡的臺詞是 「自暴自棄就是最大的失敗。」告誡人們即使你低落到生活的邊緣,也絕不可以放棄自己。
  • 《人間失格》太宰治十句語錄,讀懂他的內心: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四年前,我第一次讀太宰治,讀的是《人間失格》,讀完很長時間都沒緩過來。我記得我在本子上寫下一段話——讀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整本書透露著悲觀主義色彩,太宰治和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感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死亡,最終他投水,還是和一位女性。這情節就是小說中多次出現的。
  • 說「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那些人,真心懂活著的意義嗎?
    無論在生命中哪個階段的你,都有值得活著的理由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這句話實際上並不是出自太宰治的作品《人間失格》,而是作為副標題開篇語出現在《二十世紀旗手》中,但究其根源,是日本昭和時代詩人寺內壽太郎《遺言詩作》,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到底講了些什麼?
    這本書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以「我」看到葉藏的三張照片後的感想開頭,中間是葉藏的三篇手記,而三篇手記與照片對應,分別介紹了葉藏幼年、青年和壯年時代的經歷,描述了葉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的。
  • 玫瑰少年: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
    誰的靈魂裝進誰的身體誰把誰的身體變成囹圄囚禁自己亂世總是最不缺耳語哪種美麗會喚來妒忌你並沒有罪有罪的是這世界生而為人無罪你不需要抱歉one day I will然而事實上,葉永志經常因行為舉止像女生,在學校備受欺凌,包括在學校上廁所被其他同學脫褲驗明正身,導致不敢在下課時間上廁所等,葉永志也曾向葉媽媽反映情況,媽媽找到學校,而校方一直未予以重視,甚至見到葉永志在學校遭受各種歧視、嘲笑、凌辱時,老師都選擇視而不見,加之法院一審二審都判決校方無罪,更加深了葉媽媽為愛子討回公道的信念,為了自己的孩子,更是為了千千萬萬跟自己的孩子一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