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媛 田松 | 作為蓋婭的潘多拉 ——電影《阿凡達》的自然觀研究

2021-01-11 網易

  

  ▲電影《阿凡達》海報

  

作者 高 媛(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田 松(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 責編 許嘉芩 劉愈

  ◆ ◆ ◆ ◆ ◆

  "

  摘要:電影《阿凡達》是一部科幻經典,不僅在於影片在電影技術上的變革性意義,開創了一個3D視覺新世界,還在於影片中所表現出來獨特的自然觀。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創造了一個完整的包括植物、動物和「人」的生物圈,其中的「人」與各種生物,尤其是與神樹之間,有著奇妙的關聯。很多人都曾指出,這是一部「反人類」的影片,具體而言,是一部反「地球人類」的影片。從對科幻的幾重評價維度考慮,這是一部難得的在故事、場景預設和思想三個維度[1]都有優秀表現的作品。影片有獨創的場景設置,有在此之上展開的極好的故事,傳達了獨特的思想。在其場景預設和思想上,具有極強的原創性。三方面完美結合,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影片成功的核心在於其思想性,在這個思想背後,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理論依託,就是蓋婭理論。在潘多拉星球的場景預設中,納威人、動物、植物,乃至整個星球,都是相互關聯的生命整體,完美地呈現了蓋婭理論。

  電影《阿凡達》上映於2009年,但早在1995年,詹姆斯·卡梅隆就完成了劇本的寫作。本文以《阿凡達》的英文劇本為文本基礎,結合公映的電影展開討論。

  關鍵詞:蓋婭理論 生態電影 科幻電影自然觀 文明研究

  "

  場景預設,以及在此場景之上展開的故事

  01

  潘多拉星球的人與自然

  潘多拉(Pandora)是卡梅隆虛構的一個地外文明星球,學名「半人馬阿爾法B-4」,屬於半人馬阿爾法星組,距離地球4.4光年。潘多拉的大小和地球差不多,但她不是行星,而是巨型氣體行星波裡菲密斯(Polyphemis)的一顆衛星。潘多拉繞著波裡菲密斯運轉,波裡菲密斯繞著恆星阿爾法A運轉。波裡菲密斯不止一個衛星,所以在潘多拉星球上可以同時看到兩個甚至三個「月亮」掛在天上。潘多拉的大氣以氨氣、甲烷、氯氣為主要成分,不依賴特定設備地球人類無法生存。不過,這裡生活著另一種智慧生命,納威人(NA』VI)。

  以上是卡梅隆對故事展開的物理空間的基本預設,劇本中以這樣的宇宙圖景為背景,將潘多拉星球以充滿生機的樣貌呈現在地球人面前:

  這幾乎是另一個地球,第一眼你就看到了藍色、棕色交錯的星球之上盤旋著的白色渦紋雲,但大陸和地球完全不同,陸地所佔的比例比海水要多很多,海的藍色也有些許不同,泛著輕微的藍綠色。你立刻會知道,這是一個有生命的星球。它就是那種有生命的模樣。[3]

  在影片中,觀眾首先會被潘多拉星球神奇的景觀所震撼。最具視覺衝擊力的是飛行的山(Montes Volans),在劇本中的名字是哈利路亞山(Hallelujah Mountains)。按照劇本設定,波裡菲密斯存在一種磁層,磁場強度百萬倍於地球磁場,當潘多拉星球在磁場中旋轉時,內部的鐵核又會生成它自己的磁場。在這些磁場的相互作用下,就出現了座座山巒雲中漂浮的奇觀。

  潘多拉星球的地表全部被古老的森林覆蓋,古樹的高度是地球北太平洋地區紅杉樹的兩三倍。植物的色調以紫色為主,從藍紫到紫,再到紫紅。星球上的生物也奇異無比,在劇本中,有這樣一幕場景:男主角喬西·薩利(Josh Sully,在公映版本中為Jake Sully,傑克·薩利,後文都改用傑克)的阿凡達在森林中遇到了納威公主朱萊卡(Zuleika,在公映版本中為Neytiri,娜蒂瑞,後文都改用娜蒂瑞)。他們在叢林中行走,一群風扇蜥蜴飛來。在靠近他們時,這些蜥蜴突然迸發出了彩色的光,像一堆漂浮在空中的光碟,閃閃發光,圍著同樣晶瑩的樹旋轉。

  潘多拉星球獨特的地理地貌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暗示了她有著更深層次的內涵。在森林裡生活著數百個納威部落。在奧馬蒂卡亞部落(Omaticaya)居住地的正下方,地球人探測到一個大型礦床,遍布著數量可觀的超導體。超導體中的電流沒有能耗,可以產生巨大的磁場,使得山體可以漂浮。地球上不存在天然超導體,只有人工超導體——在超低溫的條件下具有超導特性的某些人工材料。自然,潘多拉的超導礦床引來了地球人的垂涎。

  地球人來到潘多拉,利用生物技術,將地球人基因與納威人基因結合起來,創造了一種生物體「阿凡達」。阿凡達(Avatar)一詞來自梵語,ava意思是下去,tarati意思是跨界。這個詞是由最高神靈Vishnu衍生來的。Vishnu偶爾會借用地球上的一具肉身來顯現神跡。[2]阿凡達的名字隱喻著地球人類是以「天神下凡」的身份來到潘多拉的,藉助阿凡達的肉身獲得新生。一個阿凡達相當於與之對應的那位地球人的另一個肉身。地球人通過一種類似太空艙的設備,將其「自我」轉移到自己的阿凡達之中,就可以不依靠設備在潘多拉上活動,與此同時,他原本的肉身在太空艙中暫時休眠。這種轉移只是臨時性的,一段時間之後,地球人必須回到自己本來的身體中,這時,他的阿凡達就進入休眠狀態。

  潘多拉星的所有設置都契合了她的名字,希臘神話中,潘多拉正是一位擁有一切天賦和美好的女性形象,用潘多拉來命名,也會令讀者和觀眾聯想到既是禮物又是災難的潘多拉魔盒,如此美麗而珍貴的星球,給她自己招致了一場懷璧其罪的人禍。

  02

  納威人的生活與社會關係

  潘多拉星球上有一棵巨大的神樹,納威人依樹而居。樹上有許多呈放射狀排列的拱形空間,分為四個等級:最下層是樹根之間的地穴,用來舉行最神聖的儀式;地面層(ground floor)是名為「大樹」(Great Tree)的公共場地;第三層(地上的第二層)用於公共飲食、會議和某些儀式;第四層用於睡眠。納威人用繩子系住由藤蔓構成的「吊床」(更確切地說是「培植」它們,因為這些「吊床」是活的附生植物),在睡覺時遠離地面,防範大型掠食動物。

  部落的社會成員主要有女族長、男族長、獵人或戰士、手工製造者等。男女族長的地位是平等的。男族長帶領獵人外出打獵,負責製作生活用具,例如陶器、衣物和藝術品。女族長的名字Mo』at意為「捕夢者」,負責向森林祈願、禱告,獲得啟示,並承擔延續部落歷史、教授醫術和音樂的責任,類似地球人中的薩滿。

  部落的生活方式是半遊牧式的,如果某些捕食動物迫近,或者在某個地方發現了大量特定植物和水果,整個部落便會討論搬遷。他們對生態環境的關懷也有遊牧民族的傳統和智慧,在同一個地方居住太久就會舉族搬遷。「這樣,他們現在居住的區域便會從因他們的停留產生的影響中逐漸恢復過來」。[3]

  納威人推崇集體生活,尊重靈魂。他們圍在火爐前一起編織、做飯、養育孩子、唱歌跳舞。音樂和舞蹈是納威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各種場景中出現。例如在狩獵節的晚上,所有人載歌載舞,「我們看到一首史詩般的『歌』,這是由幾個成員組成的複雜表演,其中包括舞蹈、有節奏的民族音樂、吟唱和令人驚異的靈活的『手舞』,歌手的長而卷鬚狀的手指在與舞蹈的其他元素和諧或對位的基礎上編織出自己的詩意敘事。舞者們快速控制移動著他們身上的生物發光點增加了表演的神奇之美。」 ([3], p.73)他們認為富有表現力和情感的扭動是對身體、生命、運動還有呼吸的慶祝,慶祝他們如此熱烈的生活著。

  03

  潘多拉星球上的萬物關聯

  在潘多拉星球上,萬物之間彼此依存、相互制約。納威人的生存之道恪守著這一共識:根據植物的特性以及物種間相生相剋的關係,他們提取不同的植物精華來淨化飲水、改善地力、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中和蚊蟲叮咬的毒素、吸引有用的昆蟲殺死體外的寄生蟲、擊退或者吸引大型動物等等。([3], p.35)來自地球的女生物學家格蕾絲(Grace)認識到,納威人對森林裡萬物之間巨大的關係網有著不可思議的把握。

  在萬物相關的基礎之上,納威人對生命的尊重就會更加深刻。為了救傑克,娜蒂瑞不得不殺死一隻蛇狼。雖然救了人,但她非常憤怒,因為蛇狼的死是由於傑克不懂納威人的規則所導致的,是不必要的死亡。公主很愧疚,她撫摸蛇狼的屍體請求它的原諒。在納威人看來,殺戮是件惡事。他們也打獵,但他們會嚴格限制獵取的數量和對象。納威人認為,當你活著的時候,你的身體和精神與森林共生,當你死去以後,就與森林融為一體,不論活著還是死去,都是這片森林的一部分。萬物因為這片森林而休戚相關,因此,對待死亡和殺戮,必須保有敬畏之心並且尊重森林的規則。

  納威文化中,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看見」。納威人NA』VI的意思是「在看的人(The Seeing People)」。([3], p.29)傑克之所以被蛇狼攻擊,是因為他將一種樹汁塗到臉上來驅蟲。這種汁液的味道和一種攻擊性很強的動物所散發出來的味道類似,因此蛇狼才誤認為有天敵入侵,主動發起了攻擊。這個相對複雜的關聯,納威人能「看到」,而傑克「看不到」。身為初來乍到的地球人,他不具備當地的生存知識,而因為強調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預設配置」,他也「看不到」除他以外的生命,「看不到」生命之間的關聯。後來傑克詢問與森林的相處之道,公主並沒有直接回復他,而是說:你們外來者不會「看」,永遠都「看不到」。傑克進而請公主教他去看,公主說,沒有人能教會別人如何去「看」。([3], p.53)

  在劇本的人物設定中,傑克是位軍人,深受重傷,身陷輪椅之中,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在潘多拉,他藉助阿凡達身體得以重新站立,重新奔跑。在這個身體中得到重生的他,開始想在這個給他新生的地方學習「如何安靜下來」,「如何看到」。通過在森林中奔跑,他適應了阿凡達身體,他的身體變得有力,跑得更輕鬆;他開始深呼吸,聞到了從前根本沒有注意過的味道。在他的大腦深處,有些東西甦醒了。他開始能「看到」了。

  柳樹輕搖,回應著傑克和娜蒂瑞的到來。…柳條好似輕柔的微風愛撫著她。傑克伸出手,柳枝在他的指尖、他的手心、他的額頭舞動。他感受到點點微弱的麻刺感。一些柳樹種子打著轉飄向他,落在了他們的肩上、手臂上。娜蒂瑞告訴傑克,這些柳樹種子是森林靈魂的重要部分,它們接受了傑克,女族長才會給他機會讓他和納威人在一起。於是傑克擁抱了這片靈性的森林,它是活著的,擁有著看不見的力量和精神。那些他雖然不理解但是卻能接受的東西,是科學家也難以解釋的。他深深的尊重著這些與我們再也看不到、感知不到的力量還保持著聯繫的原始人。…他開始看見。([3], p.75)

  「看見」在潘多拉語境中不止是一個動作,想要看見,必須具備幾個條件:第一,將自己全身心置於森林之中,用身體去接觸,用耳朵去傾聽,用鼻子去細嗅;第二,融入納威文化,思納威之所思,感納威之所感;第三,尊重納威規則,敬畏生命,對生命保有好奇和驚異的敬畏之心。科學家格蕾絲雖然對納威文化有很多科學的見解,但她是看不見的,她淵博的學識、耀眼的資歷和豐富的科學知識實際上阻礙著她真正看到。她用一個訓練有素的科學家的眼睛去看,把現成的框架疊加在它們上面進行量化、分析和分類,努力使其在科學上「可知」。而傑克逐漸可以看見,他的阿凡達肉身不再僅僅是一具皮囊,它開始呼吸,皮膚發出呼吸式的螢光,一些像水母、像蒲公英種子一樣的東西漂浮著飛向他,圍著他打轉。娜蒂瑞見到這一幕非常驚奇,這些發光的漂浮物其實是神樹的種子,這象徵著森林接納了傑克,認可了他,這片森林,這棵母樹是有靈的,活著的,擁有著精神和力量。

  二、劇情的思想基礎:蓋婭理論

  潘多拉的神奇世界並非是卡梅隆完全出於個人想像建構出來的,它是從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中演繹出來的。

  01

  蓋婭理論簡述

  1968年,英國大氣物理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從他在NASA探測火星生物的工作中受到啟發,在普林斯頓的一次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會議上提出了蓋婭假說:地球是一個自我調節系統。生物圈、大氣圈、海洋、土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和地球表面的物質構成了一個單一的、巨大的有機物,一個活著的星球。[4]進而,洛夫洛克認為,作為一個能夠進行自我調節的系統,地球可以被視為一個單一的生命個體。1972年,洛夫洛克採納了他的鄰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戈爾丁的建議,把這個巨大的生命個體命名為蓋婭(Gaia)[5]。蓋婭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地女神,現在地理學(geography)和地質學(geology)這兩個詞的詞根也來自蓋婭。洛夫洛克強調,生物圈和蓋婭的關係就是人的身體和人的關係,蓋婭是由所有生命與空氣、海洋、地表緊密連結的超級有機體。([4], xii)

  這個命名非常貼切,蓋婭就是地球,地球就是蓋婭。[6]

  蓋婭假說最初並不為人重視,大部分科學家不認為這是一個嚴肅的科學話題。此後不久,美國生物學家林恩·馬古利斯(Lynn Marguris, 1938-2011)依據她發明的內共生學說,為蓋婭假說提供了細節。

  因而從實際上說,地球是有生命的。這並非含糊不清的哲學觀點,而是關於我們生命的無可辯駁的真理。生物並不是自我封閉的、獨立存在的個體,生物必須不斷地與其他生物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是一種相互合作的團體。我們的每一次呼吸都將我們與生物圈中的其他成員緊密相連,而那些成員其實也在「呼吸」,只不過是以一種比較緩慢的節奏在呼吸而已。[7]

  到了1990年代,逐漸有科學期刊討論蓋婭假說,蓋婭假說也開始被稱為蓋婭理論。蓋婭理論的提出與生態學無關,洛夫洛克也不具備生態學的背景,但是,兩者存在密切的關聯。生態學研究物種與物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而產生了超越具體生物的生境、生物圈等概念。如果我們把地球生物圈視為一個單一的生態系統,並將這個生態系統視為一個生命個體,就能夠打通生態學與蓋婭理論。

  正是蓋婭理論為潘多拉星球提供了理論支持。反過來,卡梅隆的潘多拉星球形象地展現了蓋婭理論。

  02

  潘多拉星球的蓋婭

  潘多拉在納威語言中是NA』AT,意為「人類的母親(The People’s Mother)」,潘多拉的地表沒有沙漠和草原,全部被森林覆蓋,納威人在稱呼森林時也用這個詞。對他們來說,這片森林就是他們的母親,所以納威人從不伐樹,當樹木死亡時,還要哀悼樹的靈魂。([3], p.29)

  在潘多拉星球上,物種之間的關聯有一種直接的方式,即通過各自的辮子或者觸鬚。在電影中,納威人選擇了自己坐騎(其實是一種大鳥)之後,就把自己的辮子與坐騎頭上伸出來的觸鬚連在一起,如果他被坐騎接受了,他們就會心意相通、合二為一。

  在一個幾千米高的大瀑布後面,有一個巨大的洞穴,其中湧淌著「靈魂之泉」(the Well of Souls),一顆大柳樹生長在泉水的中間。這就是納威人的「母樹(the Mother Tree)」,([3], p.88)納威人可以通過女族長與母樹交流。

  卡梅隆對蓋婭理論有深刻的理解,他認為,地球的蓋婭已經死了。他在劇本中寫到:「回到地球上,我們稱她為蓋婭,她是由整個星球所有生物所組成的單一的存在。唯一的問題是,在地球上她是神秘的。那裡沒有蓋婭。如果她曾經存在過,很久很久以前她就已經死去了。」 ([3], p.95)

  卡梅隆按照蓋婭理論創造了潘多拉。地球上的蓋婭死了,潘多拉的蓋婭則充滿生機。「在潘多拉上,只有一個實體(entity)。森林是它的大腦,就像一個巨大的神經系統,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單一的腦細胞。所有樹根就是神經鍵,相互交纏在一起。巨大而廣闊的知覺能力遍布在地面上,萬物的每一次走動、每一個呼吸、每一條生命都是它的一部分和它共生,它就像一個政府,保持著各種事物的平衡。」 ([3], p.95)

  整個潘多拉星球就是一個生命個體,在公映版中,潘多拉的蓋婭被改稱為艾娃(Eywa)。(下面在引用劇本時,直接把潘多拉的蓋婭改為艾娃。)艾娃不僅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她還擁有智慧和自我,納威人可以通過母樹與其交流:

  但母親森林遠不止是一個網絡,她也有意志、自我。她引導著,形成著,也保護著這顆星球。有些時候她也會為了更大的福祉犧牲所愛,有些時候她也非常嚴格。艾娃從不會偏幫某一方,沒有必要去救你…她的作用是保護所有的生靈,維護生命的平衡…而為了維持平衡,死亡也是必要的。她就是自然母親。

  納威人可以向她許願……艾娃會聽到,然後做出她認可的回應,有些時候如你所願,但也不常常如此。如果你真的想要她做點什麼,你需要引起她的注意……這需要很多人的祈願……他們不能強迫艾娃去做什麼,艾娃也不會直接回答。但她在聽。([3], p.96)

  在電影中,這些內容都通過臺詞直接呈現了出來。電影中有三個通過母樹呼喚艾娃的情節。

  第一次,格蕾絲中彈,生命垂危。傑克請求女族長拯救格蕾絲。女族長站在母樹之間,她的辮子和母樹的枝條藤蔓結合在一起。整個部落圍在一起,舞蹈、吟唱,向母樹祈禱。母樹也伸出很多藤蔓,纏住格蕾絲,最終,由于格蕾絲傷情過重,未能復活。不過,她並沒有「死」,她的靈魂已經被艾娃接受了。

  第二次,潘多拉遭到了地球人的炮火攻擊,神樹也遭到重創。女族長通過母樹向艾娃祈禱。第二天,傑克率領納威人與地球人作戰,在形勢嚴重不利的情況下,此前傑克遇到過的那些巨大、兇猛的飛禽、走獸,都向地球的侵略者發起了攻擊,挽回了戰局。在娜蒂瑞看來,這是艾娃聽到了他們的呼聲,接受了他們的請求。

  第三次,娜蒂瑞和族人把傑克的地球人身體和阿凡達身體一併抱到母樹下,向艾娃祈求。母樹的藤蔓把兩個身體緊緊圍住,最後把傑克的靈魂轉移到他的阿凡達身體中。從此,傑克不需要藉助科學設備,就可以作為一個納威人,生活在潘多拉星球上了。艾娃接受了傑克,這是一個富有寓意的改變。傑克全面接受了納威人的觀念,在思想上成為納威人,他最終獲得了納威人的身體,徹底摒棄了他的地球人肉身,脫胎換骨。

  在劇本中,卡梅隆則通過文字更清晰的呈現了作為一個生物體的艾娃:當艾娃決定作出回應時,整個潘多拉都發出了呼吸式的螢光。納威人作為這個星球上最高級的生物,他們能直接「看到」,能與地球人交流,艾娃也就知道了這個星球上正在發生著什麼。對於艾娃來說,地球人是外來的有機體,不屬於這個星球。「艾娃本能地知道人類是一種疾病……這對她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沒有準則來告訴她怎麼做。但顯而易見,首要的就是和感染鬥爭,去抑制它。」 ([3], p.97)既然有異物入侵,艾娃就會調動她的免疫系統,進行甄別和篩查,進而調動全身的細胞來攻擊外來的病毒、病原體。當地球人發動總攻,星球危難之時,母樹開始「發燒」,所有經絡發出藍色的光,整個星球上的部落和生物都隨之發起了反擊:大群的斑溪獸空軍隊伍由一隻巨型魅影帶領而來,雷獸、水母、刺蝙蝠、蛇狼等生物也加入了戰鬥。([3], p.96)

  如果不了解蓋婭理論,我們在觀看電影時可能會產生一種誤解:是納威人召喚驅使各類飛禽走獸參與戰鬥。但是,從蓋婭自然觀的角度看,動物的反擊是艾娃和它們的共同意志,納威人也只是艾娃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共息共生的生物統一體的戰鬥。

  03

  《阿凡達》中的兩種自然觀與兩種文明

  詹姆斯·卡梅隆預想一個世紀以後,地球正在死亡。人口爆炸、過度發展、核恐怖、環境危機、核電站輻射洩漏、汙染排放、有毒廢物、空氣汙染、森林濫伐、海洋汙染和過度捕撈、全球變暖、臭氧層消耗、生物多樣性流失,物種滅絕,地球已行將就木,成為藏汙納垢的骯髒之地。([3], p.2)這是工業文明的末日景象,與生機勃勃的潘多拉構成了強烈的對比。

  《阿凡達》中呈現了兩種文明的兩種自然觀。同樣的世界,在不同的自然觀看來,是不一樣的。乘著飛船而來的地球人來自工業文明的高級(末日)階段,擁有高度發達的科學和技術。公司首腦和軍隊首腦都秉持著人類中心主義、發展主義、科學主義和機械自然觀。他們相信,地球人類是高級物種,有權利、有能力支配地外物種。在他們看來,潘多拉星球就是人類的礦藏,人類有能力認識,有權利利用。這個星球上的納威人是原始落後的低級物種,是「藍猴子(blue monkeys)」,是有待徵服的對象,就像當年歐洲白人對待美洲印第安人那樣。

  潘多拉星球上的納威人,則擁有萬物有靈自然觀以及蓋婭(艾娃)自然觀。他們能夠「看見」萬物,能夠與艾娃交流,他們明確地知道自己在潘多拉星球中的位置。在這種自然觀下,納威人生成了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形態。

  這種自然觀是地球人難以理解的。他們給納威人槍,想讓他們捕獵能夠更容易,納威人卻把槍送了回來。納威人認為用槍來打獵是不公平的,是對動物魂靈的侮辱。他們相信萬物都有存在的目的,有時候動物存在的目的是餵飽納威人,有時候是納威人去給這些動物餵食。他們並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態,也沒有地球人的進步觀。

  地球人來到潘多拉,首先依靠的當然是科學。沒有科學,造不出飛船,也找不到潘多拉。軍隊最初只是起著輔助的保衛安全的任務。科學家與軍隊背後是一家公司,事實上,科學家們是公司的僱員,軍隊是公司的僱傭軍。卡梅隆這個設定,暗喻著工業文明的基本要素和基本關係。在工業文明中,資本增殖是核心價值。科學技術首先是為資本增殖服務的。在地球資源耗盡之後,資本向外擴張,前往潘多拉獲取資源,試圖以科技無限來突破地球有限。[8]故事之初,科學是資本的附庸,飛船、阿凡達、勘探潘多拉,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數理)科學。數理科學、機械自然觀與工業文明具有相互建構的關係。

  地球人來到潘多拉,首先,試圖讓納威人接受工業文明,主動成為自己的下遊,則可以和平地獲得潘多拉的資源。「我們可以教他們,給他們厲害的技術改善他們的生活,這樣他們就會變得聰明、健康,他們所有人都能有電視機,作為回報,他們不光要在我們的工廠工作,甚至還要為我們去建造工廠。」 ([3], p.8)遭到拒絕後,則試圖武力徵服,這時軍隊走出幕後,成為主導力量。工業文明在地球上就是以這樣的模式擴張的。可以想像,如果地球人勝利了,艾娃也將死去,潘多拉也會如地球一樣,走向末日。

  這時,科學的獨立性呈現出來,首席科學家格蕾絲意識到了潘多拉作為蓋婭的存在,意識到這個星球是「一個生物的全球網絡」,生態科學的範式開始替代數理科學。科學背叛資本,與軍隊直接衝突。傑克則徹底完成了從地球人向納威人的心與身的轉變,成為納威人。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也同樣暗含著兩種範式:格蕾絲所代表的科學曾建議傑克試著透過娜蒂瑞的眼睛去看森林。格蕾絲提出了一種接近納威人的學習方式,但這種方式是誤導性的。觀察對格蕾絲的研究至關重要,但觀察不同於「看見」,觀察允許觀察者保持不變。「格蕾絲顯然相信,當傑克通過娜蒂瑞的眼睛看到森林的時候,它就像一副眼鏡,當他需要了解納威人的時候,他可以戴上它,當他抽離出納威人的世界後就可以摘下來。」[9]但是,納威人的視覺方式不是鏡頭之間的切換,它實際上改變的是心靈看待事物的方式。這種不同從根本上註定了兩種範式的不可兼容。

  故事結尾,被艾娃和納威人打敗了的地球人被押上飛船,送回地球。工業文明在潘多拉遭到了徹底的失敗,納威人看似原始的文明戰勝了先進的工業文明,而另一部分認可納威文明的地球人留了下來,預示著工業文明轉向另一種文明的可能性。

  四、結語

  《阿凡達》是科幻電影史上的裡程碑之作,這部作品達到的高度不是因為所謂的特技以及高位票房,而是在於卡梅隆對於社會文化與文明的深度思考。在人類與地外文明打交道的科幻傳統中,人類與外星人的形象定位總是人類處於劣勢,外星人具備高級智慧,而《阿凡達》轉換了這種視角,先進的人類文明為了掠奪資源主動發起戰爭,這一行為是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化與文明的背景原因的。從文化與文明的角度評價一部科幻作品,其中的思想性佔據核心地位,如江曉原教授所強調的,「影片的故事情節能夠構成虛擬的預警,由此呈現或引發不同尋常的新思考」。[10]與一般的世界末日災難影片相比,人類的自救不再是反思自身,而是去掠奪他人,故事雙方對比鮮明的立場拉伸了影片的張力,留給我們繼續思考的空間。

  《阿凡達》是卡梅隆根據蓋婭理論所建構的一個關於文明模式的思想實驗,它的非凡的原創力來自蓋婭理論,來自卡梅隆本人對科學、技術、資本、社會、環境等相互關係的深刻反思。洛夫洛克本人對於蓋婭理論的哲學意義有著這樣的建議:「真正的環境友善要求我們必須擺脫任何與蓋亞分離的幻想。我們和活著的一切一樣,都是她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感受到這種關聯」。[11]意識到地球是一個生命的思想實驗,對於我們反思工業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具有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 田松. 科幻的境界與原創力:文明實驗[J]. 科學與社會, 2018年02月, 125-136.

  [2] Wright, Emond. Avatar-Philosophy (and -Religion) or Faithism[M]. UK: Societas, 2011, 3.

  [3] Cameron, James. Avatar (Scriptment), 1995. http://www.jamescameron.fr/images/avatar/Avatar.1995.pdf

  [4] Lovelock, James. Gaia: 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

  [5] 肖廣嶺. 蓋亞假說——一種新的地球系統觀[J].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01, (1): 87-91.

  [6] 田松. 「命懸一線的蓋婭」, 稻香園隨筆[M].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年,157-166.

  [7] 林恩·馬古利斯、多裡昂·薩根. 我是誰,聞所未聞的生命故事[M]. 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1年, 22.

  [8] 田松. 「發展」的反向解讀——生態文明的三種理解方案[J].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8, (7): 134-140.

  [9] Edited by A. Dunn, George. Avatar and Philosophy, Learning to See[M]. Wiley Blackwell, 2014, 59.

  [10] 江曉原. 科幻電影指南[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5, 8.

相關焦點

  • 還記得《阿凡達》這部電影麼,潘多拉魔盒又將打開
    由於流行病的影響,許多電影都被關閉了。但是今天傳來了一個消息,《阿凡達》的續集終於重新製作,並計劃於2021年12月17日發行,這個消息給影迷們打了一針,您是否也期待它呢?官方宣布《阿凡達》的續集在紐西蘭恢復拍攝,為紐西蘭帶來數百個工作崗位和數百萬美元電影攝製組,包括導演卡梅倫和製片人瓊·蘭蘇(Jon Landsu),在兩周前獲得了飛往紐西蘭的特別許可。喬恩·蘭道(Jon Landau)發布了重新錄製在手機上的「阿凡達」照片。
  • 這是潘多拉星球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慧看電影之《阿凡達》
    在潘多拉星球,每棵樹都相互聯繫,形成一張巨大的信息網絡。家園樹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這正是人類想要掠奪的目標。////////////////////////////為了獲取潘多拉星球的礦產,科學家將人類DNA和納威人DNA結合在一起,製造了阿凡達,成為人類在潘多拉星球上自由活動的化身。
  • 科幻大片阿凡達2電影上映檔期,卡梅隆再次延後,潘多拉影迷們還需要...
    《阿凡達2》的劇情線承接自上部電影中潘多拉星球上5年之後發生的故事。傑克急忙趕去現場,作為前海軍陸戰隊員的敏銳直覺,傑克判斷已經有不懷好意的人混入了部落。
  • 《阿凡達2》官網分享,詹姆斯·卡梅隆「潘多拉基地」新照
    當《鐵達尼號》和《終結者》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在紐西蘭拍攝《阿凡達2》的時候,粉絲們都迫不期待想要看到,這位導演如何將他腦海中的潘多拉星球變成現實,如何讓我們在電影中的大銀幕上,繼續與納美人一起探險。
  • 《阿凡達2》藝術設定圖發布!神秘瑰麗的潘多拉星球
    由詹姆斯·卡梅倫執導的科幻電影《阿凡達2》目前正在夏威夷進行緊鑼密鼓的水下拍攝,昨天是電影主角Jake Sully(傑克·薩利)的生日,因此《阿凡達》官推也發布了電影藝術設定圖來慶祝。
  • [新片]3D電影《阿凡達》最新影片介紹
    電影《阿凡達》精選海報全集電影《阿凡達》精選海報全集《阿凡達》劇情簡介:在美麗神秘的潘多拉星球,蘊藏著珍稀資源,這種礦石一公斤就價值兩千萬美金!可是潘多拉星球的環境並不適合人類進行活動,星球的主人納美人並不歡迎人類的到來,此外星球上還有兇猛的動植物,危險重重之下,採取礦石成為一件極度艱辛的事。
  • 《阿凡達》發布續作最新概念圖 帶你深入了解潘多拉
    此前《阿凡達》續集的製作人曾表示,《阿凡達》的真人拍攝已經完成,僅剩下後期特效製作。今天《阿凡達》官推發布了電影最新概念圖。  《阿凡達》官推表示,在《阿凡達》最新的續集中,不僅會帶觀眾重回「潘多拉」,還將會探索世界更多的新領域,為觀眾展現出更多潘多拉星球上的奇妙生物和景觀,影片的技術革新也備受期待。
  • 《阿凡達2》劇照曝光前往潘多拉星球的新角色
    本文轉自【cnBeta】;據外媒CNET報導,在發布一系列主要與動作捕捉有關的幕後照片之後,《阿凡達2》又曝光一張全新片場照,這張劇照以前往可居住星球「潘多拉」的新角色為主題。"這是艾迪·法爾科飾演的阿德莫將軍的幕後劇照,她是RDA(資源開發管理總署)在潘多拉的新任活動負責人,"《阿凡達》官方Twitter帳號周一發推文寫道,同時我們也第一次看到了身著戎裝的法爾科(代表作有《護士當家》、《黑道家族》)。
  • 《阿凡達2》新劇照曝光了前往潘多拉星球的新角色
    《阿凡達2》新劇照曝光了前往潘多拉星球的新角色2020-10-20 10:5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CNET報導,在發布一系列主要與動作捕捉有關的幕後照片之後, 《阿凡達2》又曝光一張全新片場照,這張劇照以前往可居住星球「潘多拉 」 的新角色為主題。
  • 《阿凡達2》概念圖曝光,潘多拉星球超美,網友評論卻很搞笑
    1月7日,《阿凡達》電影導演卡梅隆在CES展會上分享新《阿凡達》電影首批概念藝術圖。雖然在第一部電影《阿凡達》中早已經見過美麗的潘多拉星球,但是如今的續集再次放出相關的藝術圖依然是展現出了這個星球的美貌以及壯觀,創造的這個虛擬星球世界仿若真實存在。
  • 阿凡達續集開拍4個月,潘多拉竟然是在一個大水槽裡拍的
    電影《阿凡達》續集的最新情況在最近的歐洲電影博覽會上被曝光,《鐵達尼號》和《阿凡達》的製片人在會上提供了一段視頻,主要內容就是阿凡達續集的片場拍攝情況。在視頻中,詹姆斯·卡梅隆導演出鏡,他站在一個巨大的水槽面前,強調了這個水槽在拍攝過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稱潘多拉星球的更多神秘領域將在這裡被探索。《阿凡達2》與《阿凡達3》是一起拍攝的,所以導演還透露,目前動作捕捉工作已經花費了130天的時間。
  • 阿凡達2全新片場照,人類反攻潘多拉?網友:一看就是大場面
    9月24日,網上曝出了《阿凡達2》新的片場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演員拿著十分帥氣的武器正在拍攝攻打的場面,結合第一部的劇情,這是人類開始反攻潘多拉了嗎?不管是全副武裝的穿著還是現場刺激的視覺效果都讓大家對於劇情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 《阿凡達》續集電影或已被迪士尼雪藏
    上周,迪士尼舉辦了投資者大會,會上總計公布了多達52款電視、電影、動畫等作品,涉及旗下的漫威、盧卡斯影業、皮克斯等。然而,細心的TheVerge注意到,長達4小時的活動中,官方對《阿凡達》居然隻字未提。雖然《阿凡達》並非迪士尼原創作品,但隨著併購20世紀福克斯,這部大片已經被收入囊中。
  • 《阿凡達2》新劇照曝光 潘多拉星球RDA總公司新領導現身
    昨晚,阿凡達官方推特公布了《阿凡達2》最新劇照。劇照中埃迪·法可扮演潘多拉星球RDA資源開發管理總公司的新領導Ardmore將軍正式現身。
  • 在看《阿凡達2》之前,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迎來了漫畫版!
    《阿凡達》的漫畫?想必許多人都會奇怪,阿凡達的故事,什麼時候有漫畫了。好萊塢的漫改電影,可以說是紅遍全球。漫威和DC的超級英雄,甚至是超級反派們,都有自己的粉絲。顯然,將電影和漫畫聯繫在一起,是一個明智的做法。
  • 《阿凡達》裡的「懸浮山」,原來在湖南,還因電影改了名!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為觀眾呈現了一個「 千峰穿雲高聳,萬頃松杉蔥蘢,石林百態千姿,幽谷碧水淙淙。 」潘多拉星球。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有座懸浮山,山中叢林密布,奇峰怪石,密密麻麻,好似異世界,無比玄幻。而這座懸浮山就坐落在我們中國湖南省,它就是哈利路亞山。
  • 詹姆斯·卡梅隆《阿凡達2》新劇照,我們看到了凱特·溫斯萊特
    隨著《阿凡達2》引入大量新角色,這部電影將會出現很多新面孔,其中就包括一位生活在潘多拉星球,名叫羅納的女人。這個角色由凱特·溫斯萊特扮演。在通過後期的視覺效果,把這位美麗的女演員變成藍色的外星人之前,《阿凡達2》分享了一張幕後劇照,在照片中我們看到凱特·溫斯萊特和劇組的成員們在一起,她笑得很開心。
  • 阿凡達深圳站特展門票免!費!送!
    深圳·阿凡達報導2017年,距離詹姆斯·卡梅隆2009年的電影《阿凡達》已將近十年,當時,《阿凡達》作為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票房高達28億美元。電影迅速橫掃全球,成為現象級事件。在今天之前,「阿凡達探索潘多拉世界特展」已經成功在曼谷、臺灣完美重現潘多拉星球,為當地人帶來一場波瀾壯闊的頂級互動特展,此次,阿凡達強勢登陸深圳,帶你穿越時空,進入22世紀另一個星球系統!
  • 《阿凡達2》新劇照,首次展示了詹姆斯·卡梅隆,向團隊分享概念圖
    2009年的《阿凡達》電影,已經證明了他的動作捕捉能力,不幸的是,對於續集電影的等待,我們已經等了十年之久了。好在,我們知道詹姆斯·卡梅隆正在拍攝電影的續集,最新的片場照片顯示了,我們將在《阿凡達》電影中的潘多拉星球,探索一些新的地點。在第一部《阿凡達》電影中,潘多拉星球在視覺上非常的震撼,觀眾對這部電影也非常的喜愛。
  • 電影無極的取景地,媲美阿凡達潘多拉星球,徒步香格裡拉千湖山
    電影《無極》裡,崑崙對主人說:「跟著你,有肉吃」,當時的畫面背景到處都是各色杜鵑,一望無際的群山,遍及大小湖泊,讓人懷疑是否是天堂,當時取景的就是千湖山草甸。很多外地人到雲南旅遊還會擔心高原反應,其實在昆明、大理、麗江這些地方不必有這個擔心,如果再往香格裡拉這邊走就要做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