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人:重慶外國語學校高三英語備課組組長 任蒞蓉
今年高考的英語試題(全國Ⅱ卷)從容量、難度、區分度來講,基本和去年持平,體現了近年來英語高考試題「穩」的特點。
從命題角度來看,今年的題目更加靈活,延續了去年高考「穩中有變」的特點,對學生的篇章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從語言素材來看,語言地道、貼近生活,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從知識考查範圍來看,本次試題以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和運用能力為主,同時考核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和思辨能力,符合高考作為人才選拔性考試的特點,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
一、題目「穩中有變」,體現創新性,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本次閱讀理解最大的變化在於閱讀理解B篇和D篇的變化。從文體來看,B篇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了心理學家通過做實驗發現玩拼圖玩具有助於孩子發展更好的空間想像能力。這樣的說明文在以往的試題中會放在最後作為D篇考查,而且也往往涉及推論、主旨大意這樣較難的題目,但本次考試放在了第二篇,而且問題也以細節題為主,難度較低。相反的是,通常老師和學生認為比較難的D篇選用了一篇記敘文,而在問題的設置方面也稍有一些難度,如32題除了考查學生對篇章的理解,同時還考查了學生對separate的派生詞separable的意思的把握。
完型填空不同於之前的「小故事,大道理」的模式,講了Nicolo如何發現畫裡的玄機的故事。選項裡的單詞看似簡單,但要求學生能準確理解基礎詞彙,如46題的battled。對熟詞生義的考查也依然有所體現,如43題run。
二、與時俱進,時代感強,重在引導價值取向和增強家國情懷。
本次閱讀題從選材上來看,涵蓋了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話題,引導學生關注世界,傳遞正能量。語法填空仍然以傳播中國文化為主,講述了人們在春節時用桔子、竹子和梅花等物品裝飾以傳遞美好的寓意。這些話題有助於引導學生成為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設題靈活,要求學生能夠運用語言進行辨析和概括,強調思維品質的重要性。
今年的試題從理解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進行設題。根據新課標,英語理解能力不僅限於對語篇的理解能力,還包括對語篇作出反應的能力。這一點在七選五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今年的七選五選用了一篇說明文,講述了表情符號在職場中的運用。與之前的考題相比,本次的試題沒有明顯的邏輯關係提示詞,因此學生不能單純地依靠句意判斷選項,而是需要對上下文的邏輯發展有非常準確的判斷。該題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不僅具有紮實的語言基礎,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文本分析和邏輯判斷能力。
四、貼近生活,創造「真實語境」,突出語言的必要性和真實性。
本次的寫作部分是最出乎廣大教師和考生意料的。「千年李華」竟然從作文中消失了!本次的作文要求寫一篇介紹自己周末到農場採摘的短文,屬於記敘文。話題生動有趣,與考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相結合,體現了命題中「真實語境「的要求。考生在寫作過程中,很容易在頭腦中產生畫面感,並用英語進行表達,達到了考試要求中「在真實語境中傳遞與溝通信息,考查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表達觀點、意圖和情感的能力」的目的。
總體來說,今年高考反映了高中英語新課程的目標和理念,考試內容和方向與課程標準一致,有利於引導中學英語教學和素質教育。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