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 | 玩皮筋迷藏石橋下 五點半大風車動畫

2021-02-18 好妹妹樂隊妹子家

兒童節這天,身邊好像有個現象,大多數人已經不是兒童了,卻搶著過兒童節,無論從朋友圈到其他社交平臺都在刷,是為什麼呢?賣萌,扮嫩,湊熱鬧?可能兼而有之吧。想想小時候,其實過兒童節,也沒什麼好。學校也不會多放假,爸媽也不會在家安排一桌好吃的,或者買些水果和小禮物之類的,總之就是挺平凡的一天吧。反倒長大了,大家倒變得童心未泯來了。對成年人來講兒童節這一天的「有趣性」也比小時候多了不少,成年人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比如開車、飲酒、KFC吃到飽,看限制級電影等等。但是我反倒懷念那個玩皮筋捉迷藏於石橋下,五點半等候在電視機前看大風車動畫的童年。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首很應景的歌。來自劉昊霖的《兒時》,歌詞裡滿滿的80、90童年回憶。

作曲 : 劉昊霖

作詞 : 唐映楓

鐵道旁赤腳追晚霞

玻璃珠鐵盒英雄卡

玩皮筋迷藏石橋下

姥姥又納鞋坐院壩

鐵門前籃框銀杏花

茅草屋可有住人家

放學路打鬧嘻嘻哈

田埂間流水譁啦啦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

甜夢中大白兔黏牙

也幻想神仙科學家

白牆上泥漬簡筆畫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

四季過老梧桐發芽

沙堆裡有寶藏和塔

長板凳搭起一個家

日子總慢得不像話

葉落滿池塘搬新家

二十寸彩電皮沙發

五點半大風車動畫

晚飯後納涼星夜下

螢火蟲微風彎月牙

大人聊聽不懂的話

鬼怪都躲在床底下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

記憶裡有雨不停下

蟬鳴中悶完了暑假

新學年又該剪頭髮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

也開始憧憬和變化

曾以為自己多偉大

寫了詩不敢遞給她

我們就一天天長大

聽磁帶偶遇榕樹下

白襯衫黃昏木吉他

年少不經事的臉頰

呼~嗚呼嗚~

還以為自己多偉大

寫了詩不敢遞給她

小小詩不敢遞給她

【滑動查看歌詞】

劉昊霖從很早就開始了自己音樂創作的道路,他並非音樂科班出身,靠自學吉他等樂器、早期自己作詞、作曲發表過多首原創作品於網絡。2012年參加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獲得轉身並成為劉歡組的一名學員。好聲音之後,劉昊霖蟄伏數年。2014年,他與好友兼搭檔唐映楓聯合創立了「枯魚肆音樂工作室」,這期間劉昊霖的音樂創作向更為獨立的風格靠攏。2016年,隨著《兒時》與《landing guy》的相繼聞世,憑藉與以往大相逕庭的音樂風格,這個創作才華出眾的年輕人再度回到人們的視野裡。2017年劉昊霖發表了首張個人實體專輯《魚乾鋪裡》。同年1月錄製了韓寒導演的電影《乘風破浪》插曲《別送我》。在專輯當中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首《兒時》,唐映楓說,兒時一直是我特別想寫的話題,我們在去懷念童年的時候永遠都是去聽羅大佑老師的《童年》或者是高曉松和老狼老師的《同桌的你》,我們都會去聽這些歌,但是他們描寫的童年的似乎離我們比較遙遠,所以我們在想能不能寫一首真正的關於我們90後或80末這麼一幫人的一首童年的作品,童年很難寫因為它的主題很大,往大裡寫會空洞,往細裡寫又怕帶不出童年的味道,所以這也是我當時特別糾結的一個點,直到昊霖給出了這個旋律之後,完全是靠這個旋律我找到了去解決我寫童年文字的筆法的問題,拿到這個旋律後童年往事不斷的往外湧現。

聽著聽著,小時候的畫面慢慢浮上來。下課後和小夥伴一起彈的玻璃珠,藏在鐵盒子裡想方設法集齊的英雄卡,夏天傍晚搖著蒲扇的奶奶,金色的夕陽下踢球的小夥伴們。教室外春夏秋冬的變化。喧囂的課間和靜悄悄的午休。怎麼也集不齊的乾脆麵卡。能組成一個車隊的四驅車。自己煞有介事寫的小故事。現在再也買不到的仿真槍模型。被大人們帶出去玩開眼界。和鐵哥們兒組成探險小分隊。陪喜歡的姑娘去買好吃的。其實都是平常的小事,但這就是我們的童年。雖然童年時光裡的小夥子小姑娘們已經一步步長大,有了新的變化,但是希望大家依然能保有這份天真與童趣,兒童節快樂,每一天都快樂。

作者 / 善之牧者

編輯 / 我才是貓

配圖 /  來源網絡

BGM /  兒時—劉昊霖

加入妹子家,發現更多的小眾音樂。

入群請點擊下方「妹子家-我要入群」

順便說一句:歡迎投稿阿餵~

相關焦點

  • 抖音我們就一天天長大是什麼歌 兒時歌詞全文完整版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在這裡分享給大家,歌詞大意是「我們就一天天長大」,據悉這首歌歌名叫《兒時》,是歌手劉昊霖唱的,下面來看一下。抖音我們就一天天長大是什麼歌  這句歌詞是來自劉昊霖所演唱的歌曲《兒時》。這首歌曲是2014年所作,時隔多年再次被網友們拿出來翻唱,又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喜歡。
  • 五點半大風車動畫,我們就一天天長大,細數兒時零食
    人就是很奇怪,兒時盼著長大,等真正長大了,又開始懷念小時候。小學時聽SHE的《不想長大》就覺得莫名其妙,大了多好啊~沒有老師和作業,想吃什麼買什麼,家長不能碎碎念。現在發現不是長大好,是長大又自由又有錢才好(我就一俗人,直面內心真實想法。)
  • 蘇泊爾球釜IH立體電飯煲,「柴火飯」香不止於兒時
    最近無意中聽到一首歌《兒時》,便開啟了單曲模式。歌曲中"玻璃珠鐵盒英雄卡,玩皮筋迷藏石橋下"一下子就把記憶拉回到了小時候,與小夥伴們炫耀自己最好看的那一顆玻璃球。不過,兒時的記憶中美食當然是最難忘的的,糖葫蘆是冬天的氣息;粘牙的大白兔是過年時的氣息;而家常的柴火飯是許久未見的外婆的味道。科技進步以後家家都用起了電飯煲,"柴火飯"變得不在平常。現在蘇泊爾球釜IH立體電飯煲SF40HC633還原兒時記憶,科技也能蒸出"柴火飯"。
  • 【兒時】我們就這樣長大,螢火蟲也失去了它的家
    天南地北的靈魂裡總有那麼一兩個會為五點半的大風車動畫寫首歌就好了。——來自劉昊霖<兒時>  @黃雨籬民謠太窮,一聽就是一根煙,一聽就是三瓶酒。明明只有一根煙了,還要撐一夜,只有一點愛了,還要過一生。——來自劉昊霖<兒時>  @我現在對你們地球人都有偏見
  • 【玩彈】我們都是神槍手——七武科技「皮筋大狙」軟彈發射器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皮筋動力的玩具槍,就是用皮筋勾住,然後把塑料球彈出去的那種玩具,最近我在淘寶上想買一個來玩,結果一不小心搜到了打軟彈的皮筋槍
  • 我兒時玩的一些遊戲
    今天我想說一下我兒時玩過的遊戲,順便回憶一下童年時光。相信有一個遊戲幾乎女生都有玩過—跳橡皮筋,深得女生喜愛。每次到了課間,就會有幾個女生組織玩這個遊戲,找兩個女生固定橡皮筋,然後在橡皮筋中間進行單人跳或多人輪流跳,選取動作,跳錯步伐者則出局,遊戲升級則是將皮筋的高度隨著玩家的完成度逐漸向上提升。首先是腳底,然後繼為腳踝、小腿中央、膝蓋、胯下、腰間、胳肢窩、肩膀、耳頂和頭頂的位置。
  • 貓也會玩抓迷藏嗎?關於貓的物體恆存性認知能力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很幼稚地和家裡的貓隔著一面牆玩抓迷藏:探頭縮頭的逗他,貓咪也極力配合你的幼稚行為,陪你玩抓迷藏,反正,我會。因為我家大肥迪超愛玩抓迷藏。就是下面這個憨憨,站在牆上看完我們假如一個人或物品離開他們的視線,嬰兒會瞪視物品最後所在的地點一下下,如果物品沒有馬上再出現,嬰兒便即刻將這檔事至於腦後,去玩別的,他也不會努力去尋找。是標準的「離開視線,就不存在」(Out of sight,out of mind!)!
  • 我家的風車草
    傍晚孩子她爸回家,看了眼家裡的風車草,原本是很茂盛的一叢,現在就剩下兩苗了:一苗葉子全枯,依靠捆綁的樹枝支撐著,另一苗葉子半枯,無精打採地挺立著。於是就對我說:「你天天叫喚沒素材,沒素材,那你就寫寫咱們家的風車草吧,再不寫它就要枯死了。」說完,用剪刀「咔擦」一下就剪掉那株全枯的風車草,現在花盆裡就剩下株獨苗了。好吧,就寫它,等枯死的時候當個紀念吧。
  • 兒時玩具大盤點 快來看不同年代曬出的玩物
    湖南籍80後黎嶽回憶,小時候,最喜歡和小夥伴扯一根幾米長的皮筋,系成兩股,兩人分別在兩頭扯著,其他人在中間跳。「從皮筋在小腿高的位置跳到腰部高,一直跳到頭部高,真的是跳出了人生彈跳的最高時刻。」黎嶽說。  「記得小時候,女生最喜歡玩跳皮筋,男生最喜歡玩玻璃球。」海口市民符先生說,他小時候最喜歡和小夥伴一起跪在地上彈玻璃球,看誰彈得最遠,「為了贏,磨破了好幾條褲子。」
  • ​可愛小風車製作教程
    大功告成,去找尋風大的地方讓它轉起來吧二、普通摺紙風車準備材料、工具三、結實漂亮的五彩風車普通的五彩風車想必大家都會做,找一張正方形的紙張,對角對摺,然後沿著折線剪開三分之二,這裡我就不再闡述了,那麼在這裡呢我只分享如何做一個結實的漂亮的,小朋友又玩不壞的風車
  • 為什麼選擇玩扁皮筋?迅手彈弓皮筋為你解密
    從打擊力度的角度來看,我們都知道扁皮筋的初始速度要比傳統弓快得多。網絡上的一些弓友已經用速度計測量了它,達到了每秒128米的初始速度。傳統的彈弓只能達到70或80,最高的是80或90。 那麼,初始速度是什麼?讓我們來跟著迅手了解一下。 初始速度是指皮筋拖拽鋼珠的初始速度。初始速度越快,攻擊強度就越大嗎?答案是否定的。
  • 兒時的遊戲
    提及兒時所玩的遊戲,子侄輩小兒往往茫然不識。遂有感嘆,有些事物雖然美好,卻也最終被遺忘在時代前行的車輪下,被碾得支離破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農村,似乎孩子們總喜歡聚在一起玩,人多了,可玩的也就多了,往往隨手取個身邊的物件,就可以讓一幫孩子歡喜半日。
  • 周末去哪玩:探訪定南佳境初石橋
    △遠眺初石橋和柱石村初夏,我們在當地鄉村嚮導的引領下,漫步在樸實的初石橋上,手撫橋上的木欄石磚,感悟它厚重的歷史滄桑。△原始森林裡的花香落滿徑據有關村史記載:初石橋是當年粵北客商進入定南必經的交通要道,該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1873年),長16米,寬5米,因橫跨柱石河,且在當地周邊範圍內系第一座用石頭興建的石拱橋而得名初石橋,是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童年一去不復返,大風車陪伴了無數北京人的童年,至今難以超越!
    說起董浩,劉純燕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認識,但80,90後的北京孩子都再熟悉不過了因為他們承載了北京孩子整個童年,每當想起童年往事就會想到小時候必看的《大風車》《小神龍俱樂部》等一系列童年節目相信不少北京孩子打小兒都是看董浩跟劉純燕的節目長大的,當年並沒有太多綜藝節目,關於少兒節目就更少了,所以董浩和劉純燕的《大風車》深入人心
  • 玩積木你不一定知道的6種常用結構!
    那麼今天在這裡教大家6種玩積木會經常用到的結構,相信通過這篇文章,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們重新找回玩積木的樂趣,也幫助一些非常喜歡拼裝的孩子提升拼裝的技巧。小風車-背面上面幾張圖是筆者使用齒輪加速做的小風車,轉動綠色的手把時小風車可以轉得很快。
  • 【天等視界】牛頭嶺「探秘」大風車
    早上9點,記者驅車趕往位於上映鄉佩光村牛頭嶺上,隨著車輛的行駛,隱藏在山後的一座座風機逐漸映入眼帘,風機葉片在風力的帶動下慢慢轉動,同時也為記者開啟了這次牛頭嶺風電場的探秘之旅
  • 《迷藏》邪《黑傘》悚,陳法拉、林家棟大膽玩《妖枕》
    一個會寫作的妖怪《奇幻夜》的天馬行空、詭譎怪誕,《迷離夜》的鬼出神入、如墮雲霧之中,《冷月夜》得上窮碧落下黃泉,一夢華胥皆不見。李碧華的怪談類小說盡收於此。來自於市井、街坊、老人的口述、民間的流傳,化平淡為奇妙,化腐朽為神奇,現代聊齋才女的妖文,透著無窮的魔力,讓人不知覺間就沉淪在那筆墨的玄妙中,無法自拔。
  • 你可還記得那些童年的回憶,彈珠,皮筋,數碼寶貝......
    大風車-兒歌大風車吱呀吱喲喲地轉這裡的風景呀真好看天好看 地好看還有一起快樂的小夥伴大風車轉啊轉悠悠快樂的夥伴手牽著手牽著你的手總有一些事,讓我們無邊的想念,想那些笑語嫣然的時光,想那些安靜的日子,讓我們看看兒時的農活你做過幾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