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BF》出場機體及其原型、人物全介紹!(3)

2022-01-06 模動最強

第五集


全高:22.3m
  
重:29.7t
  
裝備重量:22.32t
  
全重:74.02t
  
所屬:新吉翁
  
駕駛員:瑪莉妲·庫魯斯
  
    有著4具大型平衡推進翼,搭載了腦波傳導裝置的MS。由機型編號可知它是「NZ-000 京·密煞」(或譯為 奎曼莎)系的機體。其多機能平衡推進翼整合了固定式武裝、主推進器、感應炮貨櫃等複數機能,而此機體在增設平衡推進翼之際,也藉由採用腦波傳導框體,不僅具備了和京·密煞同等的運作效能,更成功地將機體小型化。駕駛員為具有高度新類型人能力的瑪莉坦·庫魯斯。


本機是阿納海姆為奧古秘密開發的史上最早的次世代MS,分類為攻擊用量產機,也是第一臺使用了「高達尼姆γ(伽瑪)合金」作為裝甲材料的量產型MS,從而成功地大幅降低了機體的重量,增加了推進劑的裝載量,使作戰半徑更為延長。而這項合金的提煉技術是由夏亞、也就是「Z」系列裡的柯特羅·巴吉納上尉,賣給奧古的。由於使用了「高達尼姆γ合金」,開發人員都稱之為「Gamma Gundam(伽瑪高達)」。由於該機的開發者是以原吉恩公國的技術人員為中心組成的,所以該機有著MS-09型的影子。基於新型的噴射推進器,使本機的運動性及靈活性大幅提升,更為日後開發MSN-00100 百式而鋪路。此機還配備了比聯邦軍MS更先進的探測器,在米諾夫斯基粒子散布的情況下,能比同期MS探測到更遠的敵人(上下100度、左右200度)。本機的正式番號為MSA-099(有些資料上記載為MSA-009),但為了欺瞞聯邦軍,奧古將本機的番號改成聯邦式的番號——RMS-099,因此本機是雙番號機體。本機最初的名稱是γ高達,後因柯特羅上尉的提議而以發現好望角的葡萄牙人巴索羅繆·迪亞斯的姓氏命名為利克·迪亞斯。作為量產機,本機的造價非常高,因此只配給了士官以上的機師使用。機型最初的塗裝為黑色,唯有柯特羅上尉駕駛的機體為紅色;後來都統一塗成紅色,其中多少可以反映出奧古戰略政策的轉變。
概要
機體番號: MSA-099
機體代號(日文): リック·ディアス 英文: Rick Dias 中文: 利克·迪亞斯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Z GUNDAM
機體類型: 攻擊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
所屬: 奧古
初次配備: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18.7米
全高:21.6米
重量: 本體重量:32.2噸
全備重量:54.7噸
比重:1.43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γ合金(gundarium γ alloy)
發電機出力: 1833KW
推進力: 2×37400KG=748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7
加速度: 1.37G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11500米;背部自由捆綁式推進劑槽×2
固定武裝: 光束軍刀×1,額定輸出功率0.4MW;2連裝55mm火神火焰炮×1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手槍×2,額定輸出功率2.2MW;榴彈發射器
遠程武器:
  


本機是新日本為參加第十三屆機動武鬥大會決勝大會而開發的MF,也是GF13-017NJ 閃光高達的後繼機。雖然是以閃光高達的數據為基礎,且基本系統與閃光高達相同,但本機的各項性能全面凌駕於閃光高達之上。必殺技「爆熱神指」威力之強,更遠勝於「閃光指」。當機師多蒙·卡修的感情強烈時,機體背部的翼狀FIELD發生器便會展開從而發動「超級模式」,在這個模式下可以將機體性能的極限發揮出來。閃光高達在基亞納高地被大破後,多蒙·卡修換乘了本機,並最終獲得第十三屆機動武鬥大會的冠軍。
概要
機體番號: GF13-017NJⅡ
機體代號(日文): ゴッド·ガンダム 英文: God Gundam 中文: 神高達
出現作品: 機動武鬥傳G高達
機體類型: 格鬥用試作型MF
製造商: 新日本
所屬: 殖民衛星聯合
初次配備: F.C.60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全周天屏幕人機一體系統
尺寸: 頭頂高:16.6米
重量: 本體重量:7.5噸
全備重量:20.6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合金、超陶瓷複合材質
rare metal hybrid多層材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固定武裝: 頭部60mm火神炮×4;雙腕部雙光束劍×2;胸部3連裝機關加農炮×2;光束軍刀X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本機是神聖軍事同盟作為抵抗運動的象徵而獨自開發的可變MS,設計時注重了機體的泛用性及運用性,是以「多用途」為目的而開發的機體,搭載了新型的米諾夫斯基飛行系統,使機體在重力環境下仍能保持相當高的飛行性。機體本體由核心戰機、頂機和底機三部分組成,各部單體均可獨立飛行。
概要
機體番號: LM312V04
機體代號(日文): Vガンダム 英文: Victory Gundam 中文: 勝利高達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V高達
機體類型: 泛用量產型可變MS
製造商: 神聖軍事同盟
所屬: 神聖軍事同盟
初次配備: U.C.0153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 MS形態頭頂高:15.2米
核心戰機全長:8.6米
頂機帶核心戰機全長:11.8米
底機帶核心戰機全長:16.8米
重量: 本體重量:7.6噸
全備重量:17.7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合金·超級陶瓷複合材料
發電機出力: 4780KW
推進力: 7390KG×6+4420KG×8=797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34
加速度: 4.50G
裝備及設計特徵: 採用核心戰機及頂機、底機系統
固定武裝: 頭部火神炮×2;光束軍刀×2;腕部內藏式光束盾牌×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光束手槍;
遠程武器:
  

極限高達 (EXTREME GUNDAM)


最初街機遊戲 高達極限對戰中作為關底boss登場。

設定中是獲取了所有高達的戰鬥資料後誕生的高智能生命體。

右圖為素體狀態,武裝為電吉他型的光束槍和吉他盒型的盾(槍可以收納在盾中),被人吐槽為吉他高達。

作為關底boss時會穿著強力馬甲出場,穿上馬甲後頭部會旋轉180°,露出背面的另一張臉。

現有3套馬甲,分別為重炮擊型,重劍型,浮遊炮型

服裝梗


機體番號: RX-78 GP02A
機體代號(日文): サイサリス 英文: Physalis 中文: 酸漿果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 0083 星塵的回憶
機體類型: 特殊攻擊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
所屬: 聯邦
初次配備: U.C.0083.10.13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 頭頂高:18.5米
全高:19.5米
重量: 本體重量:54.5噸
全備重量:83.0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月神鈦合金(Lunar Titanium)半固定框架結構(semi-monocoque frame)
發電機出力: 1860KW
推進力: 4×32000KG+4×6800KG=155200KG
加速度: 1.87G
裝備及設計特徵: RX-78 GP02A高達試作2號機作為戰術核裝備機體而進行再設計後,使得其泛用性極端下降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1秒
固定武裝: 核彈火箭筒1門所帶核彈頭「Mk.82」;頭部60mm火神炮×2;光束軍刀×2,收藏在腰部
選用武裝: 收納核彈專用大型盾牌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第六集

GN-X&阿詩瑪





名稱:GNX-603T GN-X *JinX*/ジンクス/厄運式(或譯:白虎星式)
型號:GNX-603T
動力裝置:GN-T型太陽爐(GN Drive Tau)
定位:試製型人型兵器(Proto-Type Mobile Suit)
作業系統:不詳
駕駛員:
駕駛員從「UNION」、「人類革新連盟」和「AEU」的精英部隊中選取,總共三十架,每個聯盟各十架
「UNION」——達利爾·達奇 等
「人類革新連盟」——謝爾蓋·斯米諾夫、索瑪·皮裡斯 等
「AEU」——帕特利克·柯拉薩溫 等
高:19.0米
重量:70.4公噸
裝甲:E碳(E-Carbon)
隸屬:「UNION」、「人類革新連盟」、「AEU」
服役年份:A.D.2308年
出場:《機動戰士高達00》第二十話
製造者:天人武裝組織
塗裝特色:白、灰
機體出力:不詳(動力來源於「GN-T型太陽爐」)
推進力:不詳(動力來源於「GN-T型太陽爐」)
設計師:海老川兼武
內部特殊配備:
GN-T型太陽爐
主要武裝:
GN步槍(GN Rifle/GNライフル)
GN光束軍刀(GN Beam Saber/GNビームサーベル)


 本機是利用RX計劃所得到的技術而開發的聯邦軍最初的MS,「GM」是「GUNDAM Massproduction」的縮寫,是RX-78 GUNDAM的簡易生產機。一年戰爭後期開始大量生產本機,而為了能節省成本,刪除了複雜的核心戰鬥機機制,裝甲廉宜化(材料劣質化)。由於要趕及戰事,粗劣的簡化使性能和RX-78相差甚遠,前期量產的42架機體故障頻生,後期量產的288架情況略有好轉。優點在於繼承了RX-78的實戰數據,就算是沒經驗的駕駛員也能有效地操控。配備低出力的光束手槍,光束劍等。
    由於性能的相對低下,吉姆的真正價值往往要在以小隊為單位以上的集團戰鬥中才能發揮出來。一般以三機為一小隊、以十二小隊編成一中隊單位的基本戰鬥隊型。交戰時,多以一中隊與10至20小隊的鐵球混合編隊協同作戰,接近戰由GM應付,而鐵球則以中、長距離作炮擊支援。雖然這兩種兵器都不及敵方,但都以數量補足。
    大戰後期,由本機型所衍生的更強化的改良型相繼開發成功,成為聯邦軍的絕對主力。吉姆系列所發揮的「人」海戰術屢屢成為聯邦軍勝利的保證。一年戰爭結束後,聯邦軍對本機進行了進一步的檢討,修正了大量設計上的毛病,作為次世代MS主力新型的衍生機體也持續開發著,使本機終於成為對後世量產MS影響深遠的重要機種。
概要
機體番號: RGM-79
機體代號(日文): ジム 英文: GM 中文: 吉姆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0079)
機體類型: 泛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地球聯邦軍
所屬: 聯邦
初次配備: U.C.0079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 頭頂高:18.0米
全高:18.5米
重量: 本體重量:41.2噸
全備重量:58.8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發電機出力: 1250KW
推進力: 24000KG×2+3750KG×2=55500KG
加速度: 0.94G
地上速度:102千米/時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60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6秒
固定武裝: 光束軍刀×1,額定輸出功率0.38MW;頭部60mm火神炮×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光束手槍;專用盾牌;90mm機關槍
遠程武器:



查布羅基地?

這是臺活用動畫內容,以「機動戰士Z敢達」中登場的敢達MK-Ⅱ為基礎並加入原創設定的敢達模型。不但將光束步槍直接跟背包的發電機連接來強化攻擊力,還加入了包含機體開發系譜在內的許多獨創設定。


本機是泰坦斯作為次期專用主力戰力而在格利普斯1號獨立秘密開發的MS。其原型機是一年戰爭期間著名的「RX-78 GUNDAM」,新型機具有很高的潛力。「RX-178 GUNDAM Mk-Ⅱ」第一次採用了真正的可變式框架,顯示出極為靈活的運動性能。機型雖屬通用型,但因設計開發為泰坦斯專用機,設計時重點考慮了在殖民衛星內部的實戰情況,所以本機的發動機、噴射器性能頗高,與當時的MS相比,在大氣層能或其他有重力的空間中,仍能發揮良好的機動性。另一方面,由於裝甲材料使用的是舊式材料(鈦合金+陶瓷複合裝甲),所以防禦力並不是太高,這是該機的一個缺點。試作機造到3號機就停產了,奧古通過幕後活動,最終將3臺機體全部奪到了手,並將其中一臺解體成零部件使用(參看下面的圖)。那時,已經將機體的顏色由原來的泰坦斯標誌色——黑色,改為了白色。Mk-Ⅱ的大氣圈突入用飛行裝甲,是阿納海姆公司作為Z高達開發計劃(Z計劃)的一環,而開發出來的大氣圈突入系統的試作品。飛行裝甲與Mk-Ⅱ組裝成一體突入大氣層時,與以往的系統相比能發揮出更強的戰鬥力,在地球上還可以作為副飛行器使用。
    若論單機性能,Gundam Mark-Ⅱ可能不及泰坦斯的可變式 MS,但直至格利普斯戰役結束為止,仍不斷地被投入到最前線。Mk-Ⅱ的駕駛員最初是卡繆,在他搭乘了Z高達之後,Mk-Ⅱ轉交給了奧古冷靜、清高的美女 ——愛瑪·辛中尉駕駛,直到她在格利普斯戰役中犧牲為止。
概要
機體番號: RX-178
機體代號(日文): ガンダムMk-Ⅱ 英文: Gundam Mark-Ⅱ 中文: 高達Mk-Ⅱ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Z GUNDAM
機體類型: 泛用多目的型試作MS
製造商: 泰坦斯
所屬: 奧古
初次配備: U.C.0087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18.5米
全高:19.6米
重量: 本體重量:33.4噸
全備重量:54.1噸
比重:1.44
裝甲材料及結構: 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titanium alloy/ceramic composite)可變式框架
發電機出力: 1930KW
推進力: 4×20300KG=812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10
加速度: 1.50G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11300米
固定武裝: 光束軍刀×2,額定輸出功率0.45MW
選用武裝: 頭部火神炮;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1,額定輸出功率2.6MW;火箭筒;專用實體盾牌;
遠程武器:
  

第七集


   本機是地球聯邦在第7次宇宙戰爭後,為了鞏固其在地球上的統治地位而開發的新銳機動戰士。雖然取消了「閃光系統」,但加強的大出力光束劍、兩門衛星微波炮使DX的戰鬥力遠在GX之上。DX與GX的最大不同之處是,DX的電腦系統允許非Newtype駕駛員登陸月球衛星系統。本機在新地球聯邦的人工島佐達 ·艾普塔上被卡洛特·蘭搶奪。
概要
機體番號: GX-9901-DX
機體代號(日文): ガンダムダブルエックス 英文: Gundam Double X 中文: 高達DX
出現作品: 機動新世紀GUNDAM X
機體類型: 衛星系統搭載型MS
製造商: 新地球聯邦
所屬: 獵鷹
初次配備: A.W.0015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 頭頂高:17.0米
重量: 本體重量:7.8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月神鈦合金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搭載衛星系統
固定武裝: 頭部火神炮×2;胸部發射器×2;雙衛星微波炮;大型光束劍×2
選用武裝: 實體盾牌;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
遠程武器:
  


早在第7次宇宙戰爭之前,舊地球聯邦將初代NEW TYPE的基因分解,封印在月面基地D.O.M.E.內。而本機正是為保護中D.O.M.E.的秘密而專門製造的。本機的原型機是GX-Bit,因此擁有與之相同的武器裝備,同樣可以使用衛星微波炮,另外還配備了與GX-9900 高達X相同的選用武器。數量眾多的G-Bits在D.O.M.E.最大程度的Newtype力量引導下,形成了一套自動防禦系統,不允許任何的事物接近。在第7次宇宙戰爭結束以後,G-Bits幾近沉睡地默默守護著D.O.M.E. 直至15年後新地球聯邦與宇宙革命軍為爭奪D.O.M.E.的戰鬥才再次讓它們甦醒。但由於月面基地D.O.M.E.在戰爭中受損,活動機能停止,所有的 G-Bits亦停止了活動。
概要
機體番號: GX-9900-GB
機體代號(日文): G-ビットD.O.M.E. 英文: G-Bit D.O.M.E. 中文: G-機動攻擊機D.O.M.E.
出現作品: 機動新世紀GUNDAM X
機體類型: D.O.M.E.防衛型Mobile Bits
製造商: 舊地球聯邦
所屬: 舊地球聯邦
初次配備: PRE-A.W.0001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尺寸: 頭頂高:17.1米
重量: 本體重量:8.4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固定武裝: 胸部火神炮X2;大型光束劍;衛星微波炮;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槍/盾兩用步槍(展開為盾牌);
遠程武器:
  
  


著裝COS了X中的加米爾


「APSARAS」的實驗機有一號機和二號機,它們的最大問題是飛行推進用的米諾夫斯基飛行器。運用米諾夫斯基工法,發出等離子,從而產生推力的這一系統,需消耗大量的電力,而發電機本身的發電量提供不了如此巨量的電力。不過,三號機為了求得機體的安定,預備搭載2臺米諾夫斯基粒子發生裝置。最後完成的三號機,採用了3臺MS-09R 加大魔的發動機,解決了發電量問題,並採用了戰鬥中損壞的一號機和用三號機部件製造的二號機所收集的數據。但是由於完成時間過遲,地球上的吉恩軍已無力再挽回敗局,所以3號機從未飛臨過加布羅基地的上空,更在由第08MS小隊隊長西羅·亞瑪達所駕駛的RX-79[G] Ez-8的捨身一擊下被擊墜,可謂一生毫無建樹的悲運機體。
概要
機體番號:
機體代號(日文): アプサラスⅢ 英文: ApsalusⅢ 中文: 阿普撒拉斯Ⅲ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 第08MS小隊
機體類型: 攻擊用試作型MA
製造商: 吉恩公國軍
所屬: 吉恩
初次配備: U.C.0079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雙駕駛標準艙
尺寸:
重量: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3660KW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3200米
固定武裝: 中央部大口徑MEGA粒子炮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第八集


本機是「Z計劃」中,作為Z高達的候補設計方案之一而試製出的金色的MS,開發時代號為「δガンダム」。原先打算替它安裝上可變機構,但是遇到了技術上的困難,不得不放棄了將複雜的變形機構搭載於本機上的計劃。但是即使不能變形,本機的基本性能也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所以將它重新設計成了非變形機體。百式的開發參考了「MSA-099 力克·迪亞斯」、「RX-178 高達MK-Ⅱ」、「MSA-003 雷姆」的實戰運行數據,採用了可變式框架、背部吸附翼,運動性堪稱最高水準。其武器與MSA-003等機型通用,有頭部60mm火神炮、光束步槍、光束軍刀,以及原先專為Z高達試製的超級MEGA粒子炮。其初代駕駛員為奧古的柯特羅上尉,也就是改名換姓後的「赤色彗星」——夏亞·阿茲納布。格利普斯戰爭期間泰坦斯的駕駛員聞「金色MS」而喪膽。

  本機原番號為MSN-001,後來開發者M·NAGANO博士(永野護是也……)提議改為 MSN-100(亦為MSN-00100),「百式」這個名字也是希望它成為100年後也能戰鬥的MS,但在格利普斯最終決戰中本機被哈曼·卡恩所駕駛的 AMX-004 卡碧尼擊破,後被奧古回收後修復,於第一次新吉恩戰爭中繼續登場。

概要

機體番號: MSN-100

機體代號(日文): 百式 英文: Hyaku Shiki 中文: 百式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Z GUNDAM

機體類型: 攻擊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

所屬: 奧古

初次配備: U.C.0087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18.5米

天線高:19.2米

全高:21.4米

重量: 本體重量:31.5噸

全備重量:54.5噸

比重:1.4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合金(gundarium alloy)可變式框架

發電機出力: 1850KW

推進力: 4×18700KG=748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12

加速度: 1.37G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11200米;抗光束反射裝甲

固定武裝: 頭部60mm火神炮×2;光束軍刀×2,額定輸出功率0.4MW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額定輸出功率2.7MW;榴彈發射器;超級MEGA粒子炮 遠程武器:


 
在宇宙飛舞的白銀調停者: G-SAVIOUR SPACE MODE G救世主宇宙戰模式 型號:G-SAVIOUR 分類:空間戰高機動戰鬥型機動戰士 高度: 頭頂高 18.2 全高 18.7米 淨重:31.6噸 基本重量: 140.4 噸 動力爐功率: 5512 kW 火箭推進器出力: 1008000 kg 加速度: 7.18G 最大供應時間: 42 分鐘 最大負重: 170.0 噸 駕駛倉型式: EFX-8 顯示屏幕型式: forward-facing 3-panel multi-monitor 活動能力供應時間: 72小時 裝甲厚道: 7-29mm 額外的動力供應: MPC-4 插座 x 2 裝備連接器: PHP-44 基本裝備: 30mm火神炮x 2,光束配刀x 1, 光束盾x 1 追加裝備: SHP-44-compatible modules, MC-1- thru MC-6- and MPC-1- thru MPC-4-包括手提武裝. 可見武裝:光束步槍X1 駕駛員:馬克.加蘭,利德.霍克斯 本機為對應空間戰而發展出來的高機動型,最大的特徵就是背部追加了主推進器以及腰部兩側搭載的巨大輔助推進器.背部推進器的六片版狀結構用來確保推進方向的自由度,腰部的輔助推進器內搭載了大型的輔助燃料槽,可以有效的增加續航能力.而採用大腿部的沒有安置裝甲這一大膽的輕量化設計,使得該機體可以更好的適應宇宙空間中的高機動戰鬥.該機體在重力環境下,仍然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近距離格鬥戰,但在重力下操控系統容易發生故障.且耐彈性是較為低下,因此在和RAIVEN交戰時大破.



W中閃光伯爵傑克斯。瑪吉斯個人專用LOGO

多魯基斯女武神


OZ-00MS Tallgeese泛用試作型MS,「Tallgeese」是古埃及神話中九聯神之一的名字。「多魯基斯」是AC紀元MS製造史的原型機體,在A.C.175年於地中海的OZ科西嘉島工場完成,後來因為種種的因素影響,「多魯基斯」在完成了作為量產機種研發平臺的任務後便被封存在工場中,直到20年後才重見天日,雖然已經被人們遺忘已久,但在各項技術指標上,任何的量產機型都處於只能夠望其項背的水平,以致在故事後期仍見其改造型號在戰場上活躍的身影,所以當之無愧的成為新機動戰記高達W裡的「大哥大」(如裡奧等都是利用其圖紙改造而成的)。裝配有光束劍兩柄、多佛槍一支以及一面專用盾牌。
機體番號:OZ-00MS
機體代號(日文): トールギス英文:Tallgeese中文:多魯基斯、託爾吉斯
出現作品:新機動戰記高達W
機體類型:泛用試作型MS
製造商:羅姆菲拉財團
所屬:OZ
駕駛員:積古斯(或傑克斯·馬傑斯,原名米利亞爾特·匹斯特拉夫特,桑古王國王子)
初次配備:A.C.175年 
內部環境:標準式駕駛艙(屏幕可視界面180度,仰俯角+50度)
尺寸:
頭頂高:17.4米
重量:
本體重量:8.8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高達尼姆合金
固定武裝:多佛槍x1;光束劍x2(其中一柄是備用)
推進力:未知
發電量:未知
選用手部武器:專用盾牌

武器使用的是T3的大炮
  


 本機是美國代表尼爾斯.尼爾森製作的機體,以異端高達紅色機為基礎改造,由於受擁有日本血統的武術達人母親的影響,使該機全身上下都充滿濃烈的日本戰國風。
  本機在尼爾斯.尼爾森的製作與改造下,機體各部分的可動性被提升到了極致,背部的推進器被移植到雙肩上,為了進一步的強化格鬥戰,雙肩還追加了大型機械臂,該機械臂進行了抗光束處理,所以在收納狀態時可以當護盾使用,另外機械臂可以使用戰國異端的手持武器戰鬥,與雙手配合下可以發揮壓倒性的近戰能力。
  為了可以靈活運用普拉斯基粒子進行戰鬥,該機的武裝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首當其衝便是兩把實體日本刀【菊一文字】與【虎撤】,除了對細節的加工外,還在刀身與刀刃上塗上特殊塗料,使普拉斯基粒子吸附在刀上,以形成一個粒子帶來強化切割和對光束防禦,此外還可以通過大幅度的揮砍將粒子帶甩出,使其如同神話裡的武士發出的劍氣一般進行遠距離攻擊。
  原本的背包被取消,改為鬼面式的盾牌,可以手持使用,平時放在背部,每當機體的功率提到最大時鬼面的嘴會張開或閉合,眼部會發亮。 此外本機還開發了各種各樣獨具特色的兵器,如大錘、狼牙棒等,不過大部分沒有使用,只有短柄斧和追加推進器的大錘在結晶體作戰中使用為了進一步提升機動性,還使用了風雲再起(出自敢達G)。
  本機最大的殺招便是通過手或者機械臂將普拉斯基粒子打入敵人體內進行破壞的【粒子發勁】,此招原型是中國武術中的發勁。
  該機除此登場於美國代表預選賽,與上屆美國代表【狂牛】葛雷寇.羅根的託魯基斯.女神式交戰,以壓倒性的性能和機師尼爾斯.尼爾森的天才般的技術獲得勝利,在世界大會上也一路過關斬將打入決賽。在八分之一比賽裡與星創強襲高達對決,最終棋差一招,被星創強襲擊敗,在大型結晶體破壞戰中協助伊織誠和嶺司突入要塞,並死守突入口,有著不俗的表現
  




概要
機體番號: MBF-P02
機體代號(日文): ガンダムアストレイ·レッドフレーム 英文: Gundam Astray Red Frame 中文: 紅色異端高達(歧途高達紅色機)
出現作品: SEED ASTRAY
機體類型: 泛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奧布
所屬: 回收屋
初次配備: C.E.71.01.25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尺寸: 頭頂高:17.53米
重量: 本體重量:49.8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固定武裝: 頭部75mmCIWS×2;光束軍刀×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光束步槍;盾;實體劍「菊一文字」
遠程武器:



 曾在SIDE6突襲聯邦軍研究基地的「紅寶石作戰」中登場的MS-18E 鬥士(「鬥士」為意譯,音譯為「坎普法」或「京寶梵」,源出自德語),是除MSN-02 吉恩號之外整個吉恩軍最後投入實戰的MS。MS-18E 鬥士是技術人員對YMS-18 試作型鬥士進行改良後得到的強襲戰專用試作型機體。為了突出「強襲」功能,技術人員對發電機進行了強化,各部位的裝甲也略做了調整。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重量以提高速度,本機只使用基本的武器,不攜帶預備用的武器,而且武器在使用之後可以隨時捨棄;機體的頭部加裝了兩門60mm火神炮,腰部裙甲下也有光束軍刀可供使用,此外,試作型所使用的手槍也換成了更具破壞力的超級火箭炮。本機的性能極其出色,即使與聯邦軍的RX-78系列相比也毫不遜色。可惜的是,出現於正式記錄上的本型機只有一架,由隸屬於獨眼巨人小隊的米哈伊爾·卡明斯基少尉駕駛,在對RX-78 NT-1進行突襲作戰時不幸戰敗被毀。
概要
機體番號: MS-18E
機體代號(日文): ケンプファー 英文: Kampfer 中文: 鬥士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 0080 口袋中的戰爭
機體類型: 強襲用試作型重MS
製造商: 吉恩尼克公司
所屬: 吉恩
初次配備: U.C.0079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 頭頂高:17.7米
重量: 本體重量:43.5噸
全備重量:78.5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
發電機出力: 1550KW
推進力: 2×28500KG+2×27000KG+4×12000KG=1590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16
加速度: 2.03G
地上速度:215千米/時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61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1.2秒
固定武裝: 頭部60mm火神炮×2;光束軍刀×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穿甲火箭彈×2;超級火箭炮×2;專用霰彈槍×2
遠程武器:
  


本機是聯邦軍GM系列的發展型。以往GM系列的開發、生產都在聯邦軍基地進行,而這臺機體是阿納海姆電子公司製造的。運用長期積累的技術設計的GM系 MS「MSA-003 雷姆」,參加過格利普斯戰役,獲得了極高的評價。根據MSA-003 雷姆的設計思想製造的本機,具有非常值得信賴的優秀性能。其作為聯邦軍的主力機型投入了量產,並配備給了外圍獨立部隊——朗德·貝爾隊。由於本機的延展性、平衡性非常之好,所以在第二次新吉恩戰爭之後還進行了幾次改修,到U.C.120年左右仍有本機型在使用。
概要
機體番號: RGM-89
機體代號(日文): ジェガン 英文: Jegan 中文: 傑剛
出現作品: 逆襲的夏亞
機體類型: 泛用量產型MS
製造商: 阿納海姆電子公司
所屬: 聯邦
初次配備: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19.0米
全高:20.4米
重量: 本體重量:21.3噸
全備重量:47.3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鈦合金(鈦/陶瓷複合材料)可變式框架
發電機出力: 1870KW
推進力: 2×12700KG+2×9200KG+2×8800KG=614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19
加速度: 1.03G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14200米
固定武裝: 光束軍刀×1;3連裝手雷夾×1;腰部3連裝手榴彈
選用武裝: 頭部火神莢艙系統;專用盾牌(內藏2連裝小型飛彈發射器)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
遠程武器:
  


 本機是新日本的卡修博士與其子京二為與GF13-017NJ 閃光高達競爭而開發的試作型MF。開發時的機體名稱是「終極高達」,因其擁有「自我進化、自我再生、自我繁殖」三大理論機能,使得本機已經遠遠地超越了兵器的範疇。為了避免這架具有無限可能的機體被軍方奪走,京二駕駛本機逃到了地球上。然而,機體在降落時由於衝擊震蕩而開始暴走。在機體設置的程序裡,最重要指令是使地球再生;因此惡魔高達不僅開始自我進化成長,而且組成了死亡軍團,以消滅人類、淨化地球為目的。最終,本機被多蒙和玲聯手消滅。惡魔高達需要人來作為生體單元啟動,而擔任生體單元的人,最初是京二,其後則是玲。
概要
機體番號: JDG009X
機體代號(日文): デビル·ガンダム 英文: Devil Gundam 中文: 惡魔高達
出現作品: 機動武鬥傳G高達
機體類型: 泛用試作型可變MF
製造商: 新日本
所屬: 殖民衛星聯合
初次配備: F.C.59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生體單元核心
尺寸: 最終進化後頭頂高:23.9米
重量: 最終進化後本體重量:41.2噸
全備重量:84.9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合金、超陶瓷複合材質
rare metal hybrid多層材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固定武裝: 頭部2連裝60mm火神炮×2;肩部爪×2;光束加農炮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本機是第二次新吉恩戰爭時期新吉恩軍所開發的NT專用超大型試作MA,全裝備時機體全長超過100米。NZ-333的設計理念繼承了一年戰爭時期的 MSN-02 吉恩號,另外還參考了MAN-08及AMX-004等幾乎全部的搭載塞可繆系統的機體。NZ-333機體的操作及武器的控制全部均由塞可繆系統來進行;設計人員用大型推進器代替了機體的腳部,內部裝有燃料槽,燃料使用完了之後可以切離本體,使得本機具有超越MS的運動性。本機原本是預定作為對艦用MA投入實戰的,主要武裝有:浮遊感應炮、頭部有線式2連裝火神炮、頭部MEGA粒子炮及有線式塞可繆控制機械臂;另外還裝備了I FIELD發生器,使機體不僅具有驚人的火力,防禦力也絲毫不遜色。第二次新吉恩戰爭時期,新人類少女珂絲·帕拉雅駕駛本機投入了對朗德·貝爾隊的實戰,但最終被擊墜。
概要
機體番號: NZ-333
機體代號(日文): α·アジ-ル 英文: Alpha Azieru 中文: α·瓦索龍
出現作品: 逆襲的夏亞
機體類型: NT專用試作型MA
製造商: 阿克西斯
所屬: 新吉恩
初次配備: U.C.0093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58.4米
全高:108.26米
重量: 本體重量:128.6噸
全備重量:267.4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合金可變式框架
發電機出力: 19830KW
推進力: 1×933500KG+2×468000KG+4×87000KG=106175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31
加速度: 8.29G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23800米;搭載塞可繆系統;外部火箭推進器×2
固定武裝: 頭部有線式2連裝火神炮×2;頭部MEGA粒子炮×1,額定輸出功率19.5MW;有線式塞可繆控制機械臂×2,各裝備小型粒子炮×5(額定輸出功率12.6MW);I FIELD發生器×1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浮遊感應炮×9,額定輸出功率20.4MW
  

阿瓦特雷·機動戰士型
型號:GNMS-XCVII
駕駛員:阿勒漢多洛·柯娜
頭頂高:17.6米
本體重:69.2T
登場作品:高達00


本機是貝斯帕所開發的宇宙用試作型可變MS,此外還兼作新素材的測試之用。自宇宙巴比倫建國戰爭時期起,MS就走上了小型化的道路;但本機反其道而行之,MS形態下頭頂高達到22.6米,差不多已恢復到小型化之前的水平。本機側重于格鬥戰,因此武器方面以光束鐮刀及光束短刀為主,對通常的MS具有壓迫性的威力;另外,本機可變形為MA形態,這種形態被稱為「二重型」,具有普通MS兩倍以上的推力,在宇宙中的機動性相當出色。測試時本機發揮不佳,經再調整之後才表現出真正的水準,由被稱為「食人虎」的哥德瓦爾德·海因駕駛。
概要
機體番號: ZM-D11S
機體代號(日文): アビゴル 英文: Abigor 中文: 阿比戈爾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V高達
機體類型: 宇宙用試作型可變MS
製造商: 贊斯卡爾帝國
所屬: 贊斯卡爾帝國
初次配備: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MS形態下頭頂高:22.6米
重量: 本體重量:18.4噸
全備重量:45.3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級鈦/陶瓷複合材料可變框架
發電機出力: 7340KW
推進力: 51360KG×2+24940KG×2+16570KG×2=18574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16
加速度: 4.10G
裝備及設計特徵:
固定武裝: 光束短刀;頭頂部光束加農炮;光束鐮刀×2;光網發生器×2;腕部光束小刀×2;肩部光束短刀×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AMX-004 卡碧尼是阿克西斯製造的新人類專用MS。本機是以舊吉恩軍的MAN-08 艾爾美斯為基礎開發的,所搭載的塞可繆精神感應系統掌管著機體控制和超級攻擊終端浮遊圓錐炮的運行;機體兩肩的吸附翼能夠獨立活動,使機體具有高度的機動性;參照艾爾美斯的「bit」而開發的「浮遊圓錐炮」由於採用了能量CAP技術,與內部安裝推進器的「bit」相比,體積小、重量輕、威力強勁,但運行時間短,戰鬥時間過長時,必須返回母艦補充能源。本機作為新吉恩軍的領袖——哈曼·卡恩的專用機,從0087年開始一直陪伴到她在0089年與ZZ高達的決鬥中犧牲為止,可謂一代名機。(順帶一提,這部機體的設計稿出自永野護之手)
概要
機體番號: AMX-004
機體代號(日文): キュベレイ 英文: Qubeley 中文: 卡碧尼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ZZ
機體類型: NT專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阿克西斯
所屬: 新吉恩
初次配備: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18.4米
全高:18.9米
重量: 本體重量:35.2噸
全備重量:57.2噸
比重:1.41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合金(gundarium alloy)可變式框架
發電機出力: 1820KW
推進力: 2×30800KG=616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12
加速度: 1.08G
裝備及設計特徵: 傳感器探測有效半徑:10900米;搭載塞可繆系統
固定武裝: 光束軍刀(可兼作光束炮)×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浮遊圓錐炮×12,額定輸出功率1.3MW
  


本機是高板千奈在伊織誠的指導下自己製作的鋼普拉。
  和其他鋼普拉不同的是本機是以可愛為基礎進行製作的,擁有豐富的面部表情,再加上其米黃色的身軀和大大的腦袋使其成為本作最萌的機體,順帶一提的是本機主人高板千奈以其為題畫的一幅名為《森林裡的熊霸桑》畫獲得了美術大賽的特獎。
  由於不是對戰用,所以武器只有雙手的內藏式實體爪和小型光束炮。不過由於高板千奈對熊霸桑的製造設定是【變成機器人的可愛熊娃娃】,所以機體內部各處被塞入大量極有彈性棉花,在面對實體武器時展現了儲戶意料的防禦效果(被實體劍刺入體內卻被棉花彈出來),除此以外還可以從頭部的口中噴出大量棉花困住敵人再給予致命一擊。(雖然製造者高板千奈沒有想到有如此奇效)
  本機與經過特訓的高板千奈參加了女性鋼普拉大賽,一直穩紮穩打,過關斬將,卻在與凱羅琳的電鍍SD騎士高達對戰中暴露出作戰能力不強的短板而陷入苦戰,最後關頭以棉花防禦和棉花攻擊將電鍍SD騎士高達扔出場外獲勝,不過在此戰中損傷過多而與冠軍失之交臂。
  此機的戰鬥給予伊織誠極大的靈感,使其成功製造出星創強襲高達,也算是有不小的功勞。


原型是熊霸2

查布羅四囧獸



本機是茲溫尼公司為了進行加布羅攻略戰而開發出一款特殊工作用的試作型機體。EMS-05主要用作挖掘隧道,戰鬥能力很低(部分機體在頭部及左腕部裝備了飛彈莢艙)。設計人員在機體的兩腕部位安裝了大型的鑽頭,可輕易粉碎堅硬的巖層;背部的轉鋸裝置則可隨時將掘出的土石排出。跟MSM-04G一樣, EMS-05也是在試作階段開發就終止了,沒有投入實戰。
概要
機體番號: EMS-05
機體代號(日文): アッグ 英文: Agg 中文: 阿格
出現作品: MSV(Mobile Suit Variations)
機體類型: 特殊工作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茲溫尼公司
所屬: 吉恩
初次配備: U.C.0079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駕駛艙
尺寸: 頭頂高:15.6米
重量: 本體重量:69.4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超高張力鋼(超硬鋼合金)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固定武裝: 腕部挖掘用鑽頭×2;轉鋸×2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頭部4連裝飛彈莢艙;左腕部4連裝飛彈莢艙
遠程武器:
  


 本機是新瑞典為參加第十三屆機動武鬥大會而開發的MF,也是參加大會的高達中唯一的女性型高達。為了追求機動性及柔軟性,設計人員儘可能地削減了機體的裝甲,使機體具有相當高的靈活性。本機裝備了光束緞帶等獨特的武器,其戰鬥動作如體操般優雅迅捷;另外,機體還搭載了「狂戰士系統」。這個系統可利用對機師感情的操作,將機師和機體的極限引發出來;但是,為了追求勝利的結果而完全捨棄感情,會使機師陷入暴走狀態。本機的機師是自幼即開始高達鬥士訓練的天才少女阿莉比·比亞茲利。
概要
機體番號: GF13-050NSW
機體代號(日文): ノーベル·ガンダム 英文: Nobel Gundam 中文: 諾貝爾高達
出現作品: 機動武鬥傳G高達
機體類型: 格鬥用試作型MF
製造商: 新瑞典
所屬: 殖民衛星聯合
初次配備: F.C.60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全周天屏幕人機一體系統
尺寸: 頭頂高:16.2米
全高:16.2米
重量: 本體重量:7.0噸
全備重量:12.6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高達尼姆合金、超陶瓷複合材質
rare metal hybrid多層材
發電機出力:
推進力:
加速度:
裝備及設計特徵: 搭載「狂戰士」系統
固定武裝: 頭部2連裝火神炮×2;光束緞帶;光束呼啦圈;
選用武裝:
選用手部武器:
遠程武器:
  

出自SD高達外傳騎士物語


模動魂MC系列簡介:

模動魂MC系列,是廣州老牌玩具商行「模動最強」全新推出的高達拼裝改裝系列。

模動魂MC系列全稱模動魂Metallic Color,由「模動最強」最優秀的模型改裝設計團隊專門負責,每一款產品都經過了擁有十餘年經驗的模型拼裝改裝大師的反覆推敲,最終才呈現到了廣大的模型愛好者面前。

模動魂MC系列採用了板件著色的方法,原封不動地保留了模型愛好者們的樂趣。除此以外,模動魂MC系列採用了全球最頂尖的著色工藝,漆面厚度低至0.125mm(原廠普遍水平為0.4mm),能夠承受5000pa的刮力以及158.75℃不掉色(模型普遍採用的PS板材熔點約在166℃)。模型改裝後壽命甚至比原裝更長。

為喜歡模型的朋友帶來更優秀的產品,讓還沒感受到模型拼裝樂趣的朋友愛上模型,是我們的宗旨!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

更多其他產品,歡迎來我們的淘寶店:



相關焦點

  • 鐵血的奧爾芬斯中的主要機體——裡格爾·莉莉&原型高達...
    ASW-G-29 原型高達亞斯塔祿(Gundam Astaroth Origin)是在300年前的厄祭戰中使用過的72臺高達骨架機體之一,機名「Astaroth」源自所羅門王72
  • 機動戰士高達UC 新安洲機體介紹
    大家好,本期介紹的是機動戰士高達UC裡面的獨角獸他爹(滑稽)MSN-06S 新安洲MSN-06S 新安洲(Sinanju)所屬新吉恩軍,(原本屬於聯邦的機體,被袖章黨搶奪)駕駛員為弗爾·伏朗託, 被稱為「赤色彗星」夏亞再世的新吉翁駕駛員,此人是夏亞的複製人,有著夏亞的負面人格。
  • 《在一起》各人物原型是誰 主要角色人物原型詳細介紹
    《在一起》共分為十個故事單元,每一個單元都有一位主人公,劇中靳東胡慶生、雷佳音汪勇、楊洋樂彬、張嘉譯張漢清還有賈乃亮和劉敏濤等人物都有原型的。那麼《在一起》各人物原型是誰?  《在一起》各人物原型是誰  1、雷佳音快遞小哥  雷佳音在《擺渡人》單元中飾演的外賣小哥,就是千千萬萬為疫情出力的普通人之一。
  • 《高達對決》新參戰機體公布 戰鬥系統介紹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於今(14)日公布將於 2017 年 7 月 6 日 發售的 PlayStation 4 專用遊戲軟體《高達對決(GUNDAM VERSUS)》參戰機體情報。
  • 《機動戰士高達EXVSMBON》有哪些機體 全機體匯總分享
    導 讀 機動戰士高達EXVS.MBON機體推薦 機動戰士高達EXVS.MBON什麼機體厲害?
  • 《隱秘而偉大》裡的人物原型都有誰 顧耀東歷史原型介紹
    《隱秘而偉大》裡的人物原型都有誰《隱秘而偉大》的劇情中融入了很多真實發生過的人物原型和事件,例如作為故事主線存在的尚榮生綁架案,就是發生於1946年轟動一時、至今仍被吃瓜群眾津津樂道的榮德生綁架案。尚榮生的原型是實業大王榮德生。
  • 是高達也是吉姆,讓主角機也甘拜下風的恐怖機體,騾子看了也想要
    本機體全高18.63米,黑色塗裝,盡顯王霸之氣,但尼高爾本身是個愛好音樂的文藝小受。 最開始是以再生加農的形態出場,渾身四個炮管,傻子那看得那一愣一愣的,正準備跟他打近戰,結果被其一劍甩飛,然後露出背後的高達頭。
  • JOJO人物原型介紹,喬魯諾的原型讓人意想不到
    荒木老師在創作時,筆下的很多角色都是以真實人物為原型塑造的,所以今天就來介紹一些JOJO的人物原型。 01 吉良吉影 先來說長相非常相似的,Bo良Ki影的原型——英國搖滾歌手大衛·鮑威(David Bowie)。
  • 細數高達SEED第一季RG系列機體模型
    RG系列高達模型是萬代公司2010推出的新系列模型,RG是(REAL GRADE)的縮寫,意思是真實版的高達模型。該系列擁有精密的骨架和接近完美的分色,比例統一為1/144,擁有不亞於MG版高達模型的零件數量和拼裝難度。骨架採用一體成型技術,脫離板件後即是一套完整的機體內部骨架,關節設計可動性極高,模型全身有很多細節和聯動設計。
  • 海賊王人物原型大揭秘
    不過人物造型和人物背景兩回事,尾田曾表示戰桃丸和三大將人物的人物背景是日本民間故事桃太郎和身邊的雞狗猴,但是人物造型設計的來源是金太郎,松田優作,和田中邦衛。  Joey Jordison是全世界鼓手音速最快的一位,1秒高達19個連音。(1秒鐘內使用左右手交替擊打出19連音,像瞻仰一下的可以自己去找下視頻。)
  • 高達seed五小強機體——暴風高達
    前幾天文章小編為大家陸續介紹了 高達seed 五小強MS中的四架機體,今天我們來介紹五小強機體最後一架MS-暴風高達 由迪亞哥.艾爾斯曼駕駛,顯示出超強的戰鬥能力,後來在某次作戰中迪亞哥被大天使號捕獲,在這期間心境改變了很多,後來與阿斯蘭加入奧布一方,暴風高達就成為了大天使號守護機。在雅金.杜維戰役中被前隊長「勞.盧.克魯"澤所駕駛的「神諭高達」擊毀,此戰之後交還給大西洋聯邦被改造為「翠綠暴風高達」。
  • 「動漫深度解析三」高達seed機體介紹③
    強襲高達赫利奧波利斯機密開發的MS之一,可對應戰況的不同而換裝,擁有機動戰裝備、炮戰裝備以及劍戰型裝備。擁有相位轉移裝甲,使機體幾乎不可能受到實體武器的損傷,但同時相位轉移裝甲對能耗巨大,長期使用會使動力反應堆耗盡。
  • 《高達》動畫中不存在的黑歷史機體 倒A還有完美體
    ­  日本知名動漫作品《高達》系列中,各種高達機體層出不窮,很多機體都是為了在之後推出模型的。而在《高達》的世界中,擁有所謂的「黑歷史」一詞,是指《倒A高達》中被毀滅的文明的過去,然而現在「黑歷史」一詞被衍生開來,暗指那些沒有正式活躍在舞臺上的事情。其實在《高達》中就有不少這樣的機體,它們只是出現在設定或者是模型之中,而在動畫正片中卻沒有出現。
  • 高達seed五小強機體——聖盾高達
    前幾篇文章,小編陸續為大家介紹強襲 、決鬥、迅雷、三架MS;今天小編來為大家介紹聖盾高達 在好友尼科爾(迅雷高達駕駛員)強襲高達(劍裝)交戰不幸犧牲之後,下一次與強襲高達(空戰)阿斯蘭駕駛聖盾以以MA形態抓住對方射出複列位相能量炮將其擊毀,但因能量不足所以不得不啟動自爆程序與強襲高達同歸於盡最後駕駛員阿斯蘭 薩拉於自爆前逃出機體。
  • 機動戰士高達SEED:基拉·大和的座駕(強襲高達)和(自由高達)
    某一天,在前往研究室的時候,基拉被捲入了PLANT的軍隊(ZAFT)奪取高達的作戰之中。激戰中,ZAFT軍很快奪取了5架高達中的3架。此時,正在尋找避難場所的基拉偶然發現了剩下的兩架高達,炮火交加的危機中基拉便奪取了其中一架這就是「強襲高達」從此我們主角基拉·大和的戰爭就此開始了。
  • 《SD高達:火線縱橫》機體開發與組合分享
    《SD高達G世紀火線縱橫》遊戲中玩家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機體組合開發成為新的機體
  • 《SD高達G世紀火線縱橫》機體怎麼開發組合 機體開發組合技巧分享
    導 讀 SD高達G世紀火線縱橫機體怎麼開發組合?
  • 白雪公主原型瑪吉·錢皮恩去世 真人原型人物生平介紹
    白雪公主原型瑪吉·錢皮恩去世 真人原型人物生平介紹  10月22日,美國知名舞者、演員、迪士尼動畫《白雪公主》主角的真人原型瑪吉·錢皮恩去世,享年101歲。14歲時,她試鏡迪士尼第一部長片動畫《白雪公主》成功,她的形象和動作成為迪士尼動畫師們描繪白雪公主的原型,重點是「優雅」,在現場供畫師參考時,她的舞步未經編排,而是自己發揮。她其後又成為《木偶奇遇記》裡藍仙女、《幻想曲》裡跳舞河馬的動作模特。  瑪吉·錢皮恩離開迪士尼模特的工作後,取藝名為瑪喬裡·貝爾, 在好萊塢開展自己的演藝事業,其處女作是1939年的《維農與艾琳·卡索的故事》。
  • 機動戰士高達:Z時期到逆襲時期,夏亞所駕駛的機體介紹
    大家好,本次內容是夏亞從Z到CCA(逆鴨)時期所駕駛的機體介紹。一.RMS-099 裡克·迪亞斯(力克.迪亞斯)柯瓦特羅.巴吉納(夏亞的偽名)大尉駕駛,機體裝甲採用高達尼姆γ合金,並運用了許多新技術,機動性以及火力都很優秀的機體,由於造價高昂,因此奧古內部也僅配備給士官以上的高級軍官使用,Z前期駕駛裡克·迪亞斯的人分別是柯瓦特羅.巴吉納以及兩名夏亞從阿克西斯帶來的吉翁老兵阿波立中尉與羅貝特中尉(詳情參考年輕彗星的肖像)
  • 大廈將傾的悲壯,以高達為目標不斷進化的機體
    這個時候力克大魔應運而生,這臺機體由茲瑪德公司研製,全高18.6m,經典武裝為一支火箭炮與一把熱能軍刀,經典配色為基佬紫搭配上些許黑色,頭部使用的是吉翁的獨眼設計,不過腦袋不是圓滾滾的,而是稜角分明(看上去有點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