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的概念非常寬泛,在世界上至今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統一的標準,只能是把有錢人限定在大概的範圍。通俗講,有錢人的意義實際上就是實現了財務自由,生活中不再為衣食住行而操心了,每天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財富自由的含義,大概可以分為三個級別:
第一級別:能夠保障基本的生存自由。需要滿足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的正常性必要開支。這個層次必須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也就是說還沒有達到自由的標準,一天不工作一天就沒有收入、甚至於沒有飯吃;
網上比較熱的一句話,「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人民幣,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難,現在又碰到疫情,疫情過後民生為要。」——可以說,停留在柴米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階段的群體不在少數,是一個龐大的人口。
第二級別,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或一定數量的存款積累,經濟問題不會影響到人的生老病死的。抗災難比較強,生活起來有底氣;——這個階段的群體也是比較多,但不會是佔絕大多數,因為畢竟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
第三級別:實現了財務自由。具有堅實的財務積累作後盾,不操心衣食住行,思想進入更理想境界,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事情,財務上自由自在地去生活。——這個階段一定是少數人,佔比很少,符合金字塔結構,有錢人處於金字塔尖,一般有錢人是中間部分,大部分在金字塔底基。
從某些銀行角度視野來看」有錢人「,某些銀行對於理財有個簡單的資金分類: 資產類:理財級20萬元,財富級200萬元,私行級800萬元;——理財資金能夠超過20萬元應該是大部分群體,上升到200萬財富級的一下子減少很多,畢竟生活中能夠拿出200萬去理財的是一些實力堅實的客戶。私行級800萬,高級白領、董事長、企業家級別的,普通老百姓不要發揮想像力了。
貸款類信用卡類:準入標準: 過去12個月信用卡累計消費額達標(符合標準的消費額累計達5萬元,消費達標客戶全部為理財級);退出標準:卡消費客戶準入後的一年內消費不足5萬元退出;——如果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花費5萬,就不能算少了,按照目前中國老百姓的消費不多也不算少了,至少不是普通老百姓的收入。
網上有個中國富人窮人劃分標準(稍帶一些戲噱):
超級大富豪:年收入在5000萬以上
大富豪:年收入在1000—5000萬
富豪:年收入在300—1000萬之間
富人:年收入在100—300萬之間
高產者:年收入在30—100萬之間
中產者:年收入在15—30萬之間
低產者:年收入在8—15萬之間
窮人:年收入在3—8萬之間
很窮的人:年收入在1—3萬之間
非常窮的窮人:年收入在5千—1萬之間
窮得沒衣服穿的人:年收入在1千—5千之間
窮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窮人:年收入在100—1000元之間
窮得幾乎要死的窮人:年收入在30—100元之間
死路一條的窮人:年收入在30元以下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生活環境、有錢人標準也不盡相同。2019年7月,北京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國37個主要城市的平均招聘薪酬為8452元/月。北京平均薪酬11204元,上海平均薪酬10662元....青島是7553元,瀋陽是6546元等。
從城市來看,北京、上海、深圳的平均招聘月薪排名居前三。按照這個標準大致分類:一線城市,年收入在10萬以上、20萬以下的是普通打工者;有錢人」起跑線「至少需要30萬以上,並且已經擁有了一套住房;
普通城二線城市;年收入在20萬以上可以小資了,並且同時擁有一套住房;
普通三四線城市:年收入15萬左右也很不錯了。
因此,不同級別的城市有錢人起跑線是不同的。擁有一套住房是有錢人界定的重要標準及條件。如果有一套住房,無論在哪一個城市,如果超過10萬,恩格爾係數就可以發揮健康作用了。
城市的級別對於」有錢人「的收入水平起到重要支撐作用。華頓經濟研究院曾經還發布了居民儲蓄、公共財政收入、消費能力、工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等五個單項的十大城市榜單。
居民儲蓄最高的十大城市:
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深圳、天津、杭州、蘇州、西安。
財政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天津、重慶、蘇州、杭州、廣州、武漢、成都。
消費能力最強的十大城市:
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天津、杭州、南京。
人均工資最高的十大城市:
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廣州、天津、杭州、寧波、無錫、蘇州。
可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是第一個級別;強省會城市是第二個級別;地級市是第三個級別,同樣是金字塔結構。因此,收入水平是按照中心城市向外展的,一層一層衰減。
對於富豪級別的來講,一線大城市的富豪集中度最高: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GDP排名中國城市第一,亞洲第二,僅次於日本東京。上海居住著大約49個富豪,資產大約超過8000億。跟據上海富豪排行榜2018的最新數據顯示,排名第一的是郭廣昌,財富為625億元。排名第二的是史玉柱,財富為610億、排名第三的是劉永行家族,財富為570億元。尤其是史玉柱巨人引人注目!
深圳是一線城市,中國改革開放第一個經濟特區,聚集了華為、騰訊、萬科等著名企業。深圳有43個富豪上榜,但是這43個富豪的總資產加起來快接近1萬5千億,超過了北京;
杭州有27個富豪上榜,總資產接近8000億。杭州首富是馬雲,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除了馬雲以外,還有謝世煌、陸兆禧等億萬富豪。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哇哈哈、吉利汽車,這些是杭州的著名大企業。
還有人在網上對普通富豪有一個定義,並且同時滿足2個條件:
1、個人淨資產達到或超過2000萬;
2、同時穩定年收入大於100萬(最少連續在3年以上)。
有人說按照這個標準屬於中產階級,其實按照目前中國現階段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中產階級了,屬於富豪階層了,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
如果按照馬雲的標準,2000萬可能還算是」窮人「。按照年收入5萬標準,20000資產,想都不敢想,不敢發揮想像力。
不同城市,不同地區衡量」有錢人「的標準是不同的。比如國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一套房子就值1000萬了,但是必須賣掉以後才能算是富人。而在三四線城市,比如蘇北的連雲港擁有300萬就非常厲害了。因此,不同城市、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年收入,決定了富人的標準實際劃分是不一樣。
根據某權威機構調查稱,2018年,中國資產超過600萬的家庭有488萬戶,這個數據相對我國不到5億個家庭只佔了約1.08%。因此,有錢人只佔很少一部分。
在三線城市從事醫生行業的禮先生,在朋友聚會中聲稱在實現財富自由後太難了,當他得知600萬元門檻時,覺得太高了。禮先生說,自己的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即使以後有加薪,一般也得拿出一半的錢作生活費,這樣一算下來,得忙活60年才能賺到600萬的門檻,意味著要努力到90多歲。而且若再考慮到通脹因素,600萬元還是不行,依然沒達到財富自由最低門檻。
託爾斯泰說過一句話: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是倍過悲哀。沒有錢雖然沒有生活品質,但錢肯定不是生活的全部,某種角度,內心精神世界的富足才是真正屬於你的富有。
有錢人有有錢人的苦惱,沒錢人有沒錢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