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豆瓣8.7分大尺度影片,憑什麼狂攬5項金馬獎?

2021-01-12 見影如君

他們的生活,大多是單調的黑白色。

每天從早到晚的工作,還得面臨被老闆罵,被同齡人嘲笑;一路遇見的,都是和自己一樣的人,可依舊無能為力,因為早已自身難保;他們掛著一個名字,甚至代號,如涓涓細流般度過一生,平靜、安穩,乃至無法改變和跨越。

他們的世界曾有過色彩,但最後被暴力壓成了黑白。

而另一群人則不同。他們的世界,是彩色的。

聲色犬馬,驕奢淫逸,攬著大把錢財,建著自己的酒池肉林。哪怕隔著小小電視的屏幕,只能聽見嬌嫩的喘息,都能想像那是怎樣糜爛的生活。

但那份恐懼也顯而易見。隨時扮演好多個角色,及時卑躬屈膝,帶著面具生活。他們害怕回到曾經的黑白枯燥,於是不斷拿著畫筆塗抹,直到自己迷失,無法也無力掙脫。

這份窮富階級間的天差地別,和人生最終粗糙的統一,凝聚在電影《大佛普拉斯》中。

《大佛普拉斯》是由黃信堯執導,葉如芬、鍾孟宏監製的劇情片,由陳竹升、莊益增、戴立忍等主演,於2017年在中國臺灣上映。電影一經問世,就狂攬了5座金馬獎,豆瓣評分高達8.7,至今仍在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中。看過的人,幾乎都給出了4或5星的高分,多名專業人士也給予誇讚,稱:"這是那一年最好的華語電影之一"。

這是一部"不純粹"的黑白電影——黑白的底色中,有霓虹燈的淫靡。電影講述了小人物肚財和菜埔出於無聊和好奇,偷菜埔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來看時,除了縱情聲色,還意外發現政商勾結、殺人藏屍的秘密,最終給自己引來災難的故事。

劇情由簡至繁,從原本的出於好奇和挑釁,到後來攤上大事;最後由繁至簡,通過直接的外界暴力砍碎一切雜亂,讓所有人的生活迫於歸為平靜,也能給人深深的思考。

接下來,我將從電影刻畫的兩類人物群像入手,解讀電影傳達的"人生終究粗糙"的內核。

01黑白的"底":當粗糙成為永恆,色彩是奢求,絕望是常態

對他們來講,不論是出太陽還是下雨都會有困難,但他們沒辦法去想生命的困難,因為光是生活裡面就有解決不完的困難。社會常常在講要公平正義,但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應該是沒有這四個字,畢竟光是要捧飯碗就沒力了,哪還有力氣去講那些有的沒的。

肚財和菜埔每天的生活,幾乎可以用"一模一樣"來形容,一切都按照腳本化的程序走著。

肚財骨瘦嶙峋,靠撿垃圾為生,找自己的老同學賣時,總是只被二十幾塊人民幣打發;菜埔每天白天去送葬儀仗隊裡兼職敲鼓,每次都因為慢半拍被老闆拳腳相向,正經差事則是在工廠值夜班,也常被鄙視的目光注視。

他們的生活沒有味道,只有在那間小小的值班室裡,才能聽到他們大聲說話。

肚財去超市門口撿過期冷凍便當,去垃圾堆翻成人雜誌,在菜埔面前髒話全開,頤指氣使,菜埔則和平時沒差,安靜坐著,懦弱呆滯。

在偷來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欣賞"之前,他們從未意識到這份陪伴有些畸形——他們只有彼此,和那一地雞毛的低劣生活。

直到行車記錄儀裡傳來一陣陣聲音,他們才略微真實感受到了另一番景色——女人,那塊屬於上層風流社會的彩色拼圖。那份缺失的情慾和渴求,全都宣洩在了他們眼和耳中。

在對小人物的刻畫中,導演毫不避諱,直接從最難以啟齒的一份慾念出發,記錄它的殘缺,從根源展示了底層生活的破敗荒涼。

02彩色的"皮":當粗糙成為恐懼,色彩是稻草,秘密是底牌

人家有錢人出來社會走跳,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後面有什麼?

肚財死後,當黃啟文當著菜埔的面摘下自己的假髮時,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這一生,就是笑話。

除了名利,他什麼也沒有,甚至還是別人掌心的玩物。唯一能體現他存在感的,是激情後對情人的冷漠,是在下屬面前恩威並施的語重心長。

他敢賭,殺了死纏爛打,為自己付出青春的葉女士後,將屍體藏入大佛;他敢虔誠,在萬人面前,對自己造的佛像永遠像模像樣地說著"阿彌陀佛",背地裡卻做盡奸邪之事;他敢犯,肚財的生命,在他眼中就是草芥,死後能留下印記就是恩賜。

但他怕輸,怕輸掉奢華的精緻,身敗名裂,過粗製濫造的生活。也正是這份恐懼,讓他愈發離不開對上級的諂媚,離不開在同階層的人面前裝傻,甚至,離不開讓低自己一層的人的犧牲和失聲。

而他那些令眾人驚惶的秘密,就成了泯滅人性的底牌。政商勾結、殺人滅口、各類出賣肉體的潛規則,除了行車記錄儀和菜埔,應該不會再有人知道了。

可令人難以下咽的,就是他的禿頭戴上假髮,暖言暖語"勸"完菜埔後,依舊能隻手遮天。

03雜色的"糙":當相熟成為淺知,孤獨成窺探,陌生是標配

現在已經是太空時代了,人們可以搭乘太空船到達月球,卻永遠無法探索人們內心的宇宙。

肚財出車禍死後,菜埔來到他的住處——他們認識的時候,肚財沒讓任何人進去過。

外面堆滿垃圾的棚裡的景象,在黑白鏡頭的狀態下,竟顯得十分整潔。客廳中最顯眼的,就是那艘巨型的破舊飛船,裡面裝滿了肚財夾來的玩偶娃娃,貼滿了從成人雜誌上剪下來的圖片。

菜埔怔怔坐在飛船中央,環顧四周,滿臉錯愕——那個天天晚上來找他的人,他也是除了名字和身份,對其一概不知。

導演的旁白和悽涼的背景音樂緩緩響起,是一種諷喻,也是一種黯然神傷的無奈。人生最後的粗糙,在於最後只剩一個人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看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不論和旁人多熟絡,多不可分割,他們都無法感同身受那一份脆弱。

透過熒幕和電影中的電腦屏,我們窺視著爛人黃啟文的世界,卻很難看清他是否壞的徹底、純粹,我們看著菜埔和肚財在無望生活中的自知之明,卻也不能想像他們是否還心懷希望。

如果說這兩類人有相似之處,那可能,就是一樣的孤獨,一樣的粗糙,一樣的身不由己。不過一類是致力聲色,一類是祈求平淡。

04結語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尺度很大的電影,不論是敘事鏡頭、劇情,還是其主題的揭露。

藉助佛的外殼,我們和導演都以旁觀者的身份,靜靜看著這樣的故事重複上演:官場腐敗、民不聊生。

它是冷漠而沉寂的記錄者,卻道出了生活最後的本質:我們終要自己面對粗糙的內心。

你可以逃,但兩級的生活方式固定著你戴著的面具;你可以放棄,但別灰心,畢竟,我們可能都是被困在那尊佛像裡的人。

#娛樂#

相關焦點

  • 黑白電影就是黑馬影片?《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一部黑白電影作品橫空出世。它既沒有名導演加持,更沒有我們所熟識的演員出演,沒有多大的投資,卻成為了最大的黑馬。提名十項領跑,並且一舉拿下包括最佳新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這就是——《大佛普拉斯》。這部影片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 金馬獎多項提名,豆瓣8.4高分的《大佛普拉斯》值得一看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一對生活在底層的屌絲,希望通過窺探老闆汽車的行車記錄儀,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曾想卻發現了老闆殺人的真相。這樣簡單的故事,導演卻用了非常複雜的方法做敘述,展現了臺灣社會的眾生相。這樣簡單的故事,導演卻拍出了一堆榮譽:在54屆臺灣金馬獎評選中,它曾入圍包括最佳劇情片、最佳新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等在內的10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新導演獎,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等很多大獎。一堆獎項,也許說明這部電影很有深度,卻不一定值得一看。不過豆瓣的給力評分,也許會吸引你一睹風採。豆瓣高分也許是水軍衝上去的,也許是買來的。
  • 【文娛早報】《大佛普拉斯》獲10項提名領跑金馬 第65屆聖塞巴斯...
    第65屆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獲獎名單揭曉詹姆斯·弗蘭科自導自演的《災難藝術家》登頂最佳影片金貝殼獎。西班牙影片《亨迪亞》摘得評審團特別獎。阿根廷女導演安娜希·貝妮憑《艾拉妮絲》奪下最佳導演,並將女主角索菲亞·哥拉送上最佳女主寶座。《雪山之家》男演員博格丹·杜米特拉克憑《怒潮》攬獲最佳男主。《三塊廣告牌》與《傾盡所有》則分別拿下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和最佳歐洲影片。
  • 《大佛普拉斯》無緣56億,卻獲得金像獎兩岸最佳電影!
    樹頂仔一隻虎頭蜂, 導演仔一個騎牆派, 蓮霧開花滿樹紅, 電影色彩階級學, 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 三餐海產呷魚塊, 假髮一天不戴不安心, 閩南三尺有神靈, 大佛肚中眾生相, 世上哪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口一個阿彌陀佛, 一口一個幹你娘,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2018年春節檔內地票房報收56.5億
  • 豆瓣8.7,黑白影片《大佛普拉斯》,包裹著喜劇外衣的黑色幽默!
    然而,這也不是堯氏幽默第一次嶄露頭角,早在前作《大佛普拉斯》就曾經跟《血觀音》殺得煙硝四起。所以,對比於具有聲光效果的好萊塢電影,《大佛普拉斯》這部灰暗的黑白草根片,到底有何魅力?誠如《同學麥娜絲》以四個小人物來展開,《大佛普拉斯》也有類似的設定,包含肚財、菜脯、土豆還有釋迦,這四個人,除了肚財之外,全部都是"食物",沒有具體的名與姓,而這就是在比喻,這群人就是那些存在於社會日常中,卻可有可無,或是說無足輕重的背景小人物。
  • 《大佛普拉斯》,震撼你的不只是車震!
    它就是:「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獲得者《大佛普拉斯》!要知道入圍「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是有贏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最佳女配的《血觀音》以及內地口碑票房雙贏的《芳華》。那麼《大佛普拉斯》是如何從眾多好片中突圍捧得大獎的呢?前方有劇透,如有不適,可在評論區評論拿資源!《大佛普拉斯》,這個奇怪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 首部電影高達8.7分,殺入豆瓣Top250,他終於又出新作
    2017年華語電影最大的驚喜便是黃信堯導演的長片處女作《大佛普拉斯》,一部黑色幽默電影,豆瓣高達8.7分,擠進了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猶記得當年一看《大佛普拉斯》,就被這部電影獨特風格給深深迷住,導演黃信堯負責獨白解說,是極具魔性那一種解說,有著獨特的魅力,不僅讓這部電影顯得更加有趣,也豐富了劇情、突出了主題。雖然是部小成本電影,但故事劇情內涵深刻,風格幽默,還有著強烈的人文情懷,而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大佛普拉斯》的開放式結尾,讓人回味無窮。
  • 近二十年金馬獎最佳影片,你可能一半都沒看過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近20年來金馬獎最佳影片,既有影壇黑馬,也不乏冷門佳片,一定讓你一飽眼福。 推薦理由: 擊敗了《大佛普拉斯》和《相親相愛》榮獲金馬獎最佳影片,從女性視角出發揭露人生不易、社會不公。
  • 第54屆電影金馬獎《大佛普拉斯》,我只想說我看臉紅了……
    《大佛普拉斯》是由黃信堯執導,葉如芬、鍾孟宏監製的劇情片。該片於2017年10月13日在中國臺灣上映。講述一名小人物肚財因偷看佛像工廠老闆的行車記錄器,卻意外發現了政商勾結的秘密,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連工廠裡準備參加護國法會的「大佛」,都被迫捲入這場世間紛擾。
  • 第54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完整版 大佛普拉斯成最大贏家
    2017年11月25日,第54屆金馬獎在臺北國父紀念館進行。小S攜手蔡康永主持,本次頒獎典禮上可謂眾星雲集。下面一起來看看第54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完整版。54屆金馬獎獲獎名單最佳劇情片獲獎:《血觀音》最佳導演獲獎:文晏 《嘉年華》最佳新導演獲獎:黃信堯 《大佛普拉斯》最佳紀錄片獲獎
  • 54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完整版 金馬獎2017最佳男女主角是誰?
    昨天相信不少小夥們有關注今年的金馬獎吧,而今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競爭堪稱激烈非凡。入圍的有《擺渡人》的男主角金城武、首次擔任男主角的著名導演田壯壯、第46屆金馬獎影帝黃渤和《老獸》的男主角塗們、《目擊者》的主演莊凱勳。這樣的陣容絕對是給評審委員會出了一道難題。  最終《老獸》的男主角塗們成功斬獲了今年金馬獎影帝桂冠。
  • 2020年金馬獎提名公布,《大佛普拉斯》主創霸榜
    第57屆金馬獎完整入圍名單揭曉!陳玉勳執導的《消失的情人節》以11項提名領跑,黃信堯導演新片《同學麥娜絲》獲10項提名。《消失的情人節》找來了《大佛普拉斯》主演陳竹升和莊益增來當主角,而黃信堯則是《大佛普拉斯》導演。簡而言之,就是在內地和香港電影繼續缺席的情況下,《大佛普拉斯》主創霸榜啦。
  • 2017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獲獎名單完整版 臺灣金馬獎獲獎名單
    11月25日,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典禮於臺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本屆金馬獎頒獎團匯集各路國內外大咖,星光熠熠。2017金馬獎直播地址 第54屆臺灣金馬獎頒獎典禮完整視頻回看獲獎名單如下:  最佳影片 《血觀音》  最佳導演 文晏《嘉年華》  最佳男主角 塗們《老獸》  最佳女主角 惠英紅《血觀音
  • 那部叫做《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10 月 13 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隔了一個多月,依然還能在臺灣院線影院看到這部影片。《大佛普拉斯》是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之前,黃信堯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大佛普拉斯》由《大佛》拓展而來,所以取名為《大佛普拉斯》。
  • 11項提名,多項獲獎,金馬獎大贏家!安排上了!
    要說今年金馬獎最大的贏家,應該就是這部《消失的情人節》了吧。這部作品獲得了11項提名。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等多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部影片。豆瓣評分7.1分。觀眾打出了三星半評價。短評中評價頗為不錯。導演陳玉勳,灣灣著名導演。
  • 《大佛普拉斯》他們連做人都不會,還怎樣成佛?
    2017年,第54屆金馬獎上,一部小成本小製作的臺灣本土電影一舉斬獲10項提名和5項大獎。這部由新晉臺灣導演黃信堯攝製的《大佛普拉斯》,在豆瓣上取得了8.7分的高分,榮獲豆瓣2018年度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第二名(第一名是《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的片名聽起來逼格滿滿、不明覺厲。原來,「大佛普拉斯」是「大佛plus」的音譯。
  • 第54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老將新人」各自精彩
    但不可否認,本屆金馬獎新人表現極為突出,最佳影片等大獎大多出自年輕導演之手,且質量不俗,新人新片可謂主導著本屆金馬獎。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   張艾嘉 七項提名落空不失落   拿下七項提名的電影《相愛相親》在本屆金馬獎上顆粒無收,讓不少觀眾感到訝異。對此,張艾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笑言並不失落:「給年輕人更多機會挺好的。」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代表中國臺灣地區角逐奧斯卡:控訴與慈悲
    按:中國臺灣地區確認電影《大佛普拉斯》將代表臺灣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金馬獎最佳影片苦戰4輪,《大佛普拉斯》以一票之差輸給了《血觀音》。金馬獎只是十幾人的評審團的趣味,其實很多人都更喜歡《大佛》。影片在娛樂性和藝術性的天平兩端做出了示範級的展示,以自由散漫的方式給出了精準的平衡。影片中的階層隔閡是如此的漫不經心,又觸目驚心。
  • 2017年第54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出爐,《血觀音》電影成最大贏家
    最佳男配角陳竹昇《阿莉芙》最佳女配角 文淇《血觀音》最佳新導演 黃信堯《大佛普拉斯》最佳新晉演員 瑞瑪席丹最佳紀錄片《囚》最佳音效杜篤之,吳書瑤 ,杜均堂 《報告老師!擺渡人》最佳原著劇本 周子陽《老獸》最佳改編劇本 黃信堯《大佛普拉斯》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林生祥《大佛普拉斯》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有無》(《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瘋狂的人間金字塔
    2017年的臺灣金馬獎出現了兩部可以載入華語電影影史的佳作,一部是《血觀音》,另一部則是《大佛普拉斯》。雖然最後《血觀音》成功奪魁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但是這一部《大佛普拉斯》的整體水準完全不遜色。 導演黃信堯在2014年拍過一部名叫《大佛》的短片,市場反響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