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電腦的構成
你好,我是「科技跑的快」,筆記本電腦跟桌上型電腦類似,筆記本電腦通常包括外殼、顯示屏、鍵盤、硬碟等部分。筆記本通常設計為翻蓋式。下面我們從外部結構、內部結構、附件及接口來了解電腦的構成。
一、筆記本電腦外部結構
打開筆記本後我們可以看到顯示屏、鍵盤、狀態指示燈、觸摸板、電源開/關鍵等部件。
目前筆記本底部多採用可以拆卸的護蓋,為的是方便零部件的拆卸和更換。如CPU護蓋、內存護蓋、硬碟護蓋、散熱裝置護蓋、無線網卡護蓋等。外殼是筆記本電腦最主要的結構,外殼除了美觀外,相對於臺式計算機更起到保護內部器件的作用。目前較為流行的外殼材料有工程塑料、鎂鋁合金和碳纖維複合材料(碳纖維複合塑料)。其中碳纖維複合材料的外殼兼有工程塑料的低密度高延展性及鎂鋁合金的剛度與屏蔽性,是較為優秀的外殼材料。一般硬體供應商所標示的外殼材料是指筆記本電腦的上表面材料,託手部分及底部一般習慣使用工程塑料。
另外筆記本的外側有多個不同的接口,用於不同的設備連接,下面的章節將對其詳細講述。
二、筆記本電腦內部結構
筆記本的內部結構包括CPU、主板、硬碟、內存、顯卡等幾大件,下面介紹下主要的配件。
1. CPU
CPU作為筆記本電腦硬體的核心設備,其重要性好比心臟對於人一樣。CPU的種類決定了所使用的作業系統和相應的軟體,而CPU的型號往往決定了一臺電腦的檔次。現在主流的CPU有Intel(英特爾)的酷睿i3、i5、i7系列、酷睿2四核心系列,AMD的有羿龍四核心系列等。家用娛樂、一般辦公室的話,選I3就夠了,要玩遊戲的選I5起步。
2. 硬碟
筆記本電腦硬碟是專為像筆記本電腦這樣的行動裝置而設計的,具有體積小,功耗低,防震能力強等特點。一般筆記本電腦硬碟都是2.5英寸,更小巧的則已經做到了1.8英寸。
筆記本電腦硬碟轉速有7200r/min和5400r/min兩種,由於筆記本電腦硬碟採用的是2.5英寸碟片,即使和臺式機轉速相同,外圈的線速度也無法和擁有3.5英寸碟片的桌上型電腦硬碟相比。筆記本電腦中的硬碟已是筆記本電腦性能提高的最大瓶頸,現在新的筆記本也已經開始普及使用固態硬碟,來解決傳輸上的瓶頸,只是價格成本偏高。
3. 內存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也稱主存儲器)用於存放電腦運行所需的程序和數據。內存的容量與性能是影響計算機整體性能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內存的大小及其時鐘頻率(內存在單位時間內處理指令的次數,單位是MHz)直接影響到電腦運行速度的快慢,即使CPU主頻很高,硬碟容量很大,但如果內存很小,電腦的運行速度也快不了,預算夠的話竟可能買8G以上內存的機子。
4. 顯卡
顯卡也稱圖形加速卡,它是電腦內主要的板卡之一,其基本作用是控制電腦的圖形輸出。目前,計算機中用的顯卡一般有三種,分別為:集成顯卡 、獨立顯卡和核心顯卡。根據自己的需要選購,辦公為主的選集成顯卡就行了,玩遊戲為主的一定要買獨立顯卡,沒有其它可商量的,如果你喜歡玩遊戲時哪種卡頓感覺除外。
三、 筆記本的附件及接口
筆記本的附件包括滑鼠、鍵盤、電池和電源適配器等。筆記本電腦外側有多個不同的接口,便於外圍設備的連接。應用合適的附件和外圍設備可以使電腦更方便、易用。
1. 滑鼠
筆記本電腦的觸摸板和指點杆扮演了「滑鼠」的角色,但是其操作性遠不如滑鼠。滑鼠是電腦輸入設備的簡稱,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
滑鼠按其工作原理及其內部結構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械式、光機式和光電式。目前,最常用的滑鼠類型是光電式滑鼠。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內部的一個發光二極體發出光線,光線折射到滑鼠接觸的表面,然後反射到一個微成像器上。
2. 電池
筆記本電腦的電池是充電電池,相比桌上型電腦這是優勢之一,可以滿足用戶隨時隨地應用。筆記本電腦的電壓一般為10.8V或14.4V。一般來說,單節鎳氫電池的容量要比鋰離子電池大,一節18650鎳氫電池的容量即可達到4200~4500mAh,而常用的18650鋰離子電池的一節容量大約為1500~2000mAh,筆記本電腦在出廠之前都會對產品內的電池進行激活,為了避免自然損耗影響電池效能,才會帶有少量電能。由於筆記本電池在完成一次完全充電後就會自動停止充電工作,所以沒有必要把充電時間保持到12小時。總的來說,新買的筆記本電腦只需按照正常充/放電方式進行激活即可。
3. 鍵盤
電腦鍵盤,由打字機鍵盤發展而來,通過鍵盤可以輸入字符,也可以控制電腦的運行。
電腦鍵盤通常由矩形或近似矩形的一組按鈕(或稱為「鍵」)組成,鍵的上面印有字符。大部分情況下,按下一個鍵就能打出對應的一個符號,如字母、數字或標點符號等,有些特殊符號需要同時按下幾個鍵或者按順序按幾個鍵才能打出,還有些鍵不對應任何符號,但是影響到電腦的運行。此外,不同的輸入法也定義了不同的輸出符號。
4. 筆記本電源適配器
筆記本電源適配器只能輸出單一的電壓給一種筆記本電腦充電,行業裡稱這種傳統的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為單波段筆記本充電器。其構成分別是輸入線、充電器主體、輸出線和接頭,這些是構成筆記本充電器的基本要素,至於裡面的內部零件就很複雜了。
由於家庭裡的電源一般是100~240V(交流電,簡稱AC),小車飛機上的電源一般都是12V左右(直流電,簡稱DC),但這3種常用的電源是不穩定的,不能直接為筆記本電腦供電,否則就會損毀電池和筆記本電腦。筆記本電腦需求的電源為穩定的恆壓直流電。
所以筆記本電源適配器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就是把不穩定的電源利用開關電源的原理通過轉化電路變成筆記本電腦需要的恆壓直流電,給筆記本電腦供電和充電。
5. 筆記本電腦接口
接口類型:筆記本電腦硬碟一般採用3種形式和主板相連:用硬碟針腳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用特殊的硬碟線和主板相連,或者採用轉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連接。不管採用哪種方式,效果都是一樣的,只是取決於廠家的設計。外側接口主要用於外圍設備的連接,有USB接口、USB Type-C、耳機接口、麥克風接口、電源接口和網線接口等。
以上就是筆記本內部和外的結構介紹,看完可以讓你整體了解一下我們平常所用的筆記本電腦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