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過「鬼神在身邊」的設想,他們會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和喜怒哀樂。那你有沒有想像過,若是有一位死神在自己周圍操縱著自己的生死,你會對他的存在心生恐懼,還是會坦然接受來自死神的審判?
《死神的精確度》正是伊坂幸太郎描寫死神對人類執行生死之刑的小說。奇妙的是,這位死神既不是你想像中在某個夜深人靜時候悄然將你帶向陰間的黑無常或白無常,也不是負責將你的心放置在審判之秤與瑪特羽毛相較的阿努比斯,而是一個會變換容貌年齡、喜愛戴白手套、並對音樂異常狂熱的男人——千葉。這樣一個普通的但在某些方面舉止怪異的「人」,會在最後七天裡陪伴在意外死去的「目標對象」身邊,給予「同意死亡」或是「放行」的結果。
全篇由六個風格稍有不同的故事組成:《死神的精確度》裡千葉解開了困擾調查對象的事件,藉由這個事件千葉還改變了調查對象的命運;《死神與藤田》是基於日本黑幫現實展現出的義氣故事;《暴風雪中的死神》以略讓人感到滑稽的方式進行了一場不嚴謹的推理;《死神與戀愛》勾勒出了一個笨拙但卻浪漫的愛情故事;《旅途中的死神》屬於陪觀察對象進行心理療傷的旅途;《死神VS老嫗》則藉由之前的故事對千葉的所作所為進行了一個反映與回饋。
這種由短篇組合形成一部書的寫作模式在伊坂幸太郎的《末日裡的愚者》、《一首朋克救地球》中也有所體現。每個故事並不完全獨立,有著能夠相互連接的時間點與故事發生點,這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尋找這些「契合」,藉由這些「契合」的被發現能給讀者製造閱讀中的驚喜。而日本許多小說家所喜歡的「點到為止」的描寫方式也在這一小說裡展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結局並不把話說全,而是給予足夠的線索讓這些留白有大致的輪廓,如同《白夜行》裡經典的結尾「她一次也沒有回頭」,將主人公今後的命運有了初步的展現,而具體的內容依靠讀者運用自身想像力去填充。
而從小說內容上說,伊坂幸太郎也沿襲了日本作家著重塑造小人物的寫作風格,創作出了諸如電話接線員藤木一惠、服裝店收銀員荻原這樣的小角色。這些小角色,或為生活所困,或為壓力所傷,但在死神千葉對他們的觀察期中,哪怕最後已是死亡的結局,也不曾向命運舉起雙手投降。在伊坂幸太郎筆下的這些看似廢柴、甚至有些糟糕的小人物,總是能在蠢蠢的冒險故事中,在巨大的危機面前,表現出令人鼓舞的愛、勇氣和英雄主義。伊坂幸太郎在採訪中也曾這樣說過:「英雄主義不是那種戰無不勝的精神力量,那很假。我們都是普通人,有著普通人的軟弱和煩惱。在有些作品裡,即使這些主角最終失敗了,沒有成為英雄,但他們至少做出了對不公正的小小抗爭和挑戰。我覺得這是最了不起的。」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人物是能集中反映生活百態的,而這些生活百態中所帶來的內心成長正是伊坂幸太郎想帶給讀者的。
死亡是人類不可避免的結局,但是你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小說中的死神雖然可以說操縱著人類的生死,但細細品味後,故事中的每個人都不曾怕死,死神只是小人物死前一個短暫出現的過客,其實並不能對他的命運有真正的改變。正如《死神的精確度》一篇中的藤木一惠,死神給了她「放行」的結果讓她今後成為一名歌手,但改變她命運真正的原因是她自身的價值得到顯露,才能使其走上另一條輝煌路。而《死神VS老嫗》中的老嫗也這樣說過:「說什麼幸與不幸,不到臨死是不知道的。活著的時候真的是不知道還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喜一陣憂一陣的也都只是徒勞,不到被釘到棺材裡的那一刻,沒人知道還會發生點什麼事」,經過世事衝刷的老婦人更能看得透徹——死亡無法避免,但自身價值至死之前仍能創造,人生中經歷的磨難,終有一天會指引你前進。
伊坂幸太郎也說過他害怕死亡。的確,死亡這個結局無人可以迴避,但在伊坂幸太郎看來,在死亡到來之前,命運可以如何有趣地展開,是值得想像的。「出道以來,創作興趣和觀念上的變化肯定是有的,但我還是堅持一種幽默的寫作方式,想讓人們開心的想法始終是沒有改變的。我的作品裡也會有黑暗恐怖的存在,但終究沒辦法寫真正令人感到絕望的黑色的作品」。這也與日本小說、影視劇常透露出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既能讓你無法迴避去注視生活中的黑暗,又讓你不曾失去在陽光下生活的勇氣。生命中總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值得去創造不是嗎?
作者:李筱涵
( 經濟學院2013級會計學(註冊會計方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