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珠蚌,銳厲沙礫
以血肉之涵養,
將時光釀造為柔潤純潔的靈氣珠光。
珍珠品種多樣,各具別樣魅力。
今天,我們便來聊聊珍珠之王,南洋白珠。
眾所周知,優質珍珠的孕育與生長對水溫、浮遊生物量、水質等水域環境要求極為嚴苛。
澳大利亞及印度尼西亞周邊隸屬於南太平洋的海域純淨清澈,溫度適宜,水文環境優越,是南洋白珠的主產集中地,而這一產地名稱也就是「南洋白珠」、「澳洲白珠」(即澳白)的名字由來。
南洋白珠是海水有核珍珠的品種分支之一。
海水珍珠通常均採用有核養殖法,這一養殖方法的細節在上一篇文章中進行了有趣易懂的圖文介紹,故此處不再重複贅述,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這裡閱讀➡️小話珍珠|什麼是akoya珍珠?【小提示:海水珍珠養殖方法位於文章03處】。
培育母貝需要4-6年,
從植入珠核到孕育完全,需要在深海裡沉睡5-7年,
因此,一顆南洋白珠的成珠時間共需10至12年之久,
才終有機會伴您左右。
這也正應了那句:珍貴亦真貴。
母貝是孕育珍珠的載體,自然而然地,母貝的體型大小和重量均會影響可孕育品種珍珠的大小。
比如Akoya珍珠的母貝——馬氏貝體積較小,則承載能力較弱,Akoya珍珠的常見直徑便相應地較小。
南洋白珠的母貝是白蝶貝。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貝種,白蝶貝一般身長25至28cm,重3公斤左右,承載能力較強,孕育的珍珠碩大且飽滿,是大顆粒珍珠珠寶愛好者的青睞對象。
上圖中,從小到大的弧形排序是一個月到一年的馬氏貝,
在不同的月份裡呈現不同的大小。
每一個母貝只能孕育一顆akoya,
通常尺寸在3mm-8mm左右。
而左右比較大的,是五年以上的馬氏貝,
可以孕育9mm以上的akoya。
中間的則是南洋白珠的母貝——白蝶貝,
由此可以很直觀地感受到母貝間的體型相差懸殊。
自然資源的有限性使得高品質的南洋白珠愈發稀少。澳洲政府為了維護生態平衡,保護海洋資源,對白蝶貝每年的捕撈量定製了嚴格的限額和管理條例。
數量有限的母貝,加之養殖周期長且難度較高,因此每年出產的高品質南洋白珠數量十分有限,彌足珍貴。
珍珠價值的影響因素除了圓潤度、珠體大小、皮光、瑕疵外,珠層厚度亦不可忽視。
借著白蝶貝自身的優越條件,南洋白珠的珠層較厚,通常以直徑10mm以上的大顆粒珍珠為主,較大的可以達到16mm。質感與大小兼備,細膩而緻密,溫潤而柔和的光澤仿若絲綢。
而即便是不了解這些數字與小知識的人,從母貝的外號「珍珠母貝屆巨石強森」,抑或是南洋珍珠的外號「珍珠之王」亦可將其猜個八九不離十。
上圖簡單而清晰地展現了南洋白珠的構造,
由表及裡 分別為珍珠層、珠核,
其中,珍珠層又由文石晶體與貝殼硬蛋白組合層構成。
貝殼硬蛋白是珍珠母貝分泌的有機質,
而文石為六邊形半透明方解石 晶體,大小在微米級。
各珍珠層間越緻密,層間的晶體排列越規整,
珍珠的光澤便越奪目,品質自然更上乘。
粉玫瑰調、青藍調、奶油調…
這些光澤暈彩附在獨屬於南洋白珠的冷豔銀白上,
使得皎潔如月的驚豔之下,更添幾分别致。
成立於1987年的日本真珠科學研究所是日本著名的珍珠檢測機構,亦是在世界範圍內被業內認可的權威機構之一。「維納斯」便是日本真珠研究所鑑定標準中南洋白珠的最高級別。
使用誕生於海洋的愛與美之神的名字命名,不僅自帶古韻神話的浪漫,從另一個意義上來看,這又何嘗不是對南洋白珠的一種讚美呢?
以日月星輝為設計靈感
通過溫潤如水的月光漣漪、交疊的璀璨星河
將宇宙的浩瀚無垠禮讚
回溯自然之美
綿綿情意,月滿珠圓,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將水珠迸濺,漣漪滿塘的絢美一刻
捕捉於光影之間
傾注於斑斕錯落之際
月倒影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
畫圖難足,卻不如你
期待著與您的不期而遇,等待著未約而至的驚喜
願Gu&Co作品 未來能有幸伴您左右
陪您見證
人生中那些轉瞬即逝、卻極盡燦爛與美好的獨特瞬間。
今日的分享就到這裡,
我們下期再會。
願你凝聚每一分磨礪的品質,
並將其鐫刻在人生溫潤的光暈中,
似珍珠那般,
最終擁有自我治癒的力量。
圖|除部分原創產品圖外均源自網絡
文字|翽軒
排版|翽軒
如需更多珠寶信息諮詢
請長按左圖 掃描左側二維碼
添加微信進行詳詢
微信號:echo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