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葛玲燕
昨晚,農業農村部公示了農業農村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貢獻農民擬表彰對象。在擬表彰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突出貢獻農民中,杭州良渚麟海蔬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何林海榜上有名。
今天早上7點,
何林海通過朋友的微信推送,
知道了這個消息。
對朋友的祝賀道了聲感謝後,
何林海和往常一樣,
起床安排合作社的工作,到田裡轉一圈。
這是何林海每天的「規定動作」。
最近寒潮,他的田間檢查比往常更仔細。
受疫情影響,
今年春節,
何林海和他的合作社
經歷了一場穩市場保民生的「大戰」。
時間翻回2020年初
因為他們
年初杭州菜價平穩,供應充實
按照往年,正月其實是蔬菜供應淡季,大家該囤的已經囤好了。可是因為疫情,許多老百姓進超市搶購生鮮,大家擔心糧食不夠,需求暴增,而另一邊,合作社的工人們大部分已經提前回家過年,大量蔬菜在大棚裡待收,供應力不足。
何林海的良渚麟海蔬果專業合作社位於距城區30多公裡外的餘杭良渚。合作社承包了3200畝地,其中1500畝種植了青菜、毛毛菜、菠菜和萵苣等品種,以綠葉蔬菜為主,主要供應杭州的世紀聯華超市和華潤萬家超市。
「從大年初一開始,蔬菜的需求量每天都在上漲。青菜、毛毛菜的日供應量從年初一的15噸上漲到年初四的30噸。 雖然市場需求量比往年多了不少,但我們這裡不缺菜,缺的是收菜的工人。」
年初四,何林海所在的「餘杭蔬菜群」裡突然有人發問:「目前蔬菜保供基地用工有困難嗎?」「明天就過去添亂。」說話的有農業局、農技推廣中心的,也有涉農企業業主 。
得知合作社人手緊張的消息後,餘杭區農業農村局也帶領志願者上門割菜,每天不少於20人,這一服務一直延續到2月下旬基地大部分返鄉員工到崗。
幫忙收菜的有60多歲年紀最長的老大哥沈桂法、也有自己報名的志願者 ,還有14歲的小姑娘金天……
天氣有點冷,大家身上卻都熱乎著。13個志願者一天收了200多筐青菜,3500多斤。
收菜的這些天裡,何林海也很想感謝這些困難中顯真情的志願者朋友和本地來幫著收菜的村民,「大家的努力讓本地『菜籃子』基地在疫情中真正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除了志願者幫忙收菜,何林海在大年三十就成立「麟海抗疫應急蔬菜保供小組」,先調動起內部全體力量上崗,從既定的三班倒輪休模式升級為一班制。他本人也是既當總指揮又兼職搬運工、駕駛員。在他帶動下,基地員工團結一心,每天工作18小時以上,人人練成了多面手:既是割菜工、搬運工,又是包菜員、檢測員和卸車工。保證每天26噸蔬菜的供給量,平衡的菜價,充實的供應。
啟動了「無接觸」配送
解決居民到商超的最後距離
蔬菜是運送銷售出去了,但如何解決居民到商超的最後距離?大家都居家抗疫,「買菜難」肯定是個大問題。於是,何林海又啟動了「無接觸」配送:成立「社區配送團隊」,由基地的接單員通過網站、農民信箱和微信發布蔬菜供應信息並在線接單,配送員將蔬菜送至指定點,使廣大居民可以手機下單、到小區指定點領菜。何林海種植基地配送的蔬菜都是當天採收當天達,過硬的品質為他帶來了更多的訂單。從2月6日至3月30日,累計配送100餘噸綠色蔬菜。並根據市民需求,幫助採買豬肉、米油、水果等品類。
抗疫期間,何林海還組織合作社社員為杭州交警支隊家庭、失獨老人、孤寡老人等配送蔬菜。並通過捐款,為湖北的困難群眾加油鼓勁。
杭州良渚麟海蔬果專業合作社
是杭州市農業農村局認定的
500多個市級「菜籃子」基地之一,
共承包了3200畝土地。
不僅要保供應,還要保質量、保價格,
這是杭州良渚麟海蔬果專業合作社一直堅持的原則。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如此,抗擊寒潮也是如此。
編輯 葛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