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之家論壇的表友動手能力還是超強的,說誰都會說,但是會做的沒有幾個,下面看論壇表友製作錶帶的全過程,立馬漲姿勢啦。
近日比較空閒些,買了些瘋馬皮和內皮,做了些錶帶,過程與大家分享一下。其中樂趣在於專注,手藝的好壞倒是其次。當然,我也不是專業做錶帶的,難免有些地方不精細,技巧的熟練度也不足,成品有很多瑕疵,望各位表友指教。按步驟一步步來吧。首先是選皮,個人喜歡棕色系錶帶,所以就選了塊深棕色瘋馬牛皮做外皮,內皮選的是綿羊皮,比較軟,貼身效果好些。
查看皮的完整度,有些會有明顯缺陷,比如疤痕,劃痕,字跡等,避開缺陷裁出需要的2片。我做的是18MM 那就裁18.5--19MM ,不用太多餘量。
外皮儘量裁準些,內皮就照著外皮裁就行,因為內皮很軟又薄,很好修改,裁大些也可以。工具就是2把刀一把尺,如果沒有裁皮刀就用一般美工刀對付吧,尺是必須有的,最好是厚些的鋼尺,順著鋼尺划過,切割皮料滑爽的感覺非常好。當然,裁皮刀要磨得鋒利,也是有些技巧的,我僅能磨到劃A4紙,更高水平是切過皮膚斷毛髮,再高水平應該是吹毛斷髮。這我也沒見過。
裁好後的皮需要用CMC(床面處理劑)處理,也就是把皮的背面細纖維粘合在一起,再通過磨壓,背面可以光滑許多。圖為各擦了一半的皮背,可以比較一下。工具可以是打磨棒,或是筷子,只要是光滑面的,都可以,我是用的瑪瑙刀,是給表殼拋光用的,用這順手,也就一直用這個了。另,如果沒有CMC,據說用雞蛋清也可。沒試過。應該也可以吧。
接下來就是2片皮的粘合。用白膠均勻塗在需要粘的地方,薄薄一層就行,不要太多,多了用滾輪滾過會擠出來,弄得到處都是,弄到皮面上就不好清理了。沒有滾輪的就榔頭敲平敲緊也可。
然後用夾子夾緊,等待膠水幹,其間可以做另2個小的表扣。大約20分鐘到半小時,基本可以了。
用削邊刀把皮的菱角削去,類似手錶零件的倒角處理。圖中的夾子印可以無視,會復原的。
削邊後的效果。
然後用刀切去多餘的毛邊,之後就是手工打磨邊角,砂紙從粗目打到細目,為了使邊成直線圓滑。
砂紙打磨完後又要擦CMC了。為了使兩塊皮貼得更牢固,不會在以後使用中分開,我通常會做3遍,即塗CMC後等稍幹打磨棒壓磨,然後粗砂紙打磨,最後細砂紙打磨,然後再CMC 。這個過程是比較需要耐心的,也是最花費時間的,因為要等CMC到半乾半溼狀態才能用打磨棒打磨。當然也可以用封邊顏料處理,只是不經過CMC3次以上的打磨,在將來的使用中2片皮會分開,而且劣質的封邊顏料也會開裂。其實手工皮具與量產皮具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封邊的處理。傳統的封邊處理最少要2個小時以上,我估計機器生產最多打磨一次,然後上顏料,然後烘乾機烘乾完事,或者直接皮料包邊,美觀度是可以了,但耐用性大打折扣。
封邊處理3次後,可以削薄處理,這把圓刀就是削薄利器,削薄為了平整美觀,如果不嫌2塊皮貼在一起太厚的話,也可以不削薄,不過表耳孔最好還是削薄,否則有可能裝不上表耳。
削薄後塗上白膠,留出表耳孔,用夾子固定住,然後就把表頭處切出角度,這個看個人喜歡,可方可圓可尖。我是取一舊錶帶放在皮料上按著角度切,會規整些。
這是錶帶短邊固定表扣的做法,削薄後塗膠水。
用夾子固定。待固定表扣膠水幹後把前端後翻包住固定扣,塗上膠水,留出表環孔也同樣用夾子固定,待乾燥。
之後可以做皮帶長的一端了。用劃線器沿邊劃出3MM距離線,作為打斬標準線,打斬縫線就在這條線上。
橡皮榔頭不錯,聲音輕,力度也大,鄰居不會來敲門。圖為斜斬,基本做錶帶用2斬4斬就夠了,4斬用來走直線,2斬用來打曲線。為保持直線,斬妖垂直於皮革,第二斬要壓齒,就是說4齒斬的話,是新敲出3齒,有一個齒是壓在前一個齒孔裡的。
打好孔就是縫線了。有個夾具可以固定住皮料,讓2隻手僅縫線用,這是必備工具,用臺虎鉗也可以,只要能固定住皮具就行。縫線法有很多種,目前最普遍的是愛馬仕雙針單線法,其實也蠻簡單的。縫線是注意力度,要均勻,要準確,出來的效果才能好看。
具體要縫線的部位都要打斬的,也可以雙條線或者加粗線。這個看個人喜愛。做過幾條錶帶後會有所領悟。怎麼好看怎麼來,自己喜歡就好。 好了 ~~大功告成。上圖。
線跡還是比較簡潔的。做工談不上精良,僅像那個模樣而已,拋磚引玉,為表友做個參考。 最後發幾張安裝後的圖。喜歡的點讚,不屑一顧的也無所謂,業餘做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