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日本年青一代的迷茫和低迷氣氛,籠罩整個日本街頭。這時的小白領鬼塚喜八郎決定要通過創辦一個運動品牌,讓日本青年都運動活躍起來,以改變這種狀態。於是在1949年,鬼塚株式會社就誕生了。這也就是亞瑟士的前身。
1950年,鬼塚經過兩年的研究,推出一雙以章魚腳吸盤為靈感的籃球鞋Bashu,在市場上廣受好評。
1951年,亞瑟士推出了第一雙馬拉松用慢跑鞋。傳奇波馬冠軍「原子彈男孩」田中茂樹穿著Onitsuka Tiger外形怪異的的Tabi跑鞋,以2小時27分45秒第一個衝過終點,成為首個拿到波馬冠軍的日本人。
衣索比亞選手阿比比·比基拉以赤腳參賽聞名,他曾兩次蟬聯馬拉松奧運金牌的。1964年他第二次參加奧運會馬拉松比賽,由於賽前接受了闌尾切除手術,這一次為了身體健康和更好的發揮,他選擇穿了跑鞋。跑了半程,他就確定了領先優勢,並且第二次奪冠,而這次他穿的跑鞋正是鬼塚虎。
從此鬼塚虎的慢跑鞋在世界上名聲大噪,並開啟了亞瑟士馬拉松鞋的光輝歷史。
1966年,那一年的波士頓馬拉松上有2/3的人穿了Onitsuka跑鞋完成了比賽。
雖然Onitsuka名聲和銷量已經打出去了,但是依舊缺乏熟練的製鞋經驗,為了擴大生產和市場。1977年Onitsuka公司與當時日本的釣魚體育用品品牌GTO以及運動服飾製造商JELENK完成了合併,成立了以「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一句拉丁諺語意為: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康的體魄)為理念的全新公司,這個公司便是發展至今的ASICS。
ASICS品牌名字也是由那句: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 首字母組成的。
1978年ASICS美國分公司正式設立,而在當時一股慢跑風潮也從美國傳至日本國內。當時的美國跑鞋對於體型和腳型都不同的日本人來說很難發揮出原本的功能。由製鞋公司成立的ASICS抓住了這個機會,歷經5年時間研發的適合日本人的競速鞋正式推出。這雙跑鞋便是第一雙TARTHER,命名來自於TIGER RACER的組合。TIGER是ASICS的前身Onitsuka公司的標誌,也是它命名跑鞋的方式。TARTHER的出現是ASICS對過去Onitsuka跑鞋的一種延續。這雙TARTHER在當時採用了EVA中底設計,並且大底用了全橡膠發泡材料,重點是它的單只鞋重僅僅170克。而當時的美國跑鞋為了支撐體格更大的歐美人,鞋重做的是又厚又重,TARTHER更像是為輕體重的日本人量身定製的跑鞋。
自此,正式開始了TARTHER 34年的歷史,亞瑟士也走上了快速發展壯大的路線。
1983年TARTHER推出之後立刻風靡全日本,在當時這樣一款搭載EVA中底和全橡膠大底的輕量路跑鞋實在難能可貴。而在TARTHER身上還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當初ASICS在研發TARTHER時,除了中底和大底之外在它的設計上還特別加入了抑制過渡外翻的功能。
1985年ASICS推出了TARTHER F-1,這雙跑鞋以ASICS以TARTHER為設計原型,加入了ASICS馬拉松跑鞋的設計元素,將TARTHER的輕量屬性發揮到極致。同一年,ASICS在公司內部成了運動工學院,以推動跑鞋科技與生物力學的研究,aGEL材料也在這一年被正式提出。
在運動工學院的努力下,1986年ASICS終於研發除了內置aGEL緩衝材料的中底,並將其用在了那一年的新款TARTHERα跑鞋上。後掌區域內置aGEL緩衝材料的TARTHERα成了那一年表現最為強勢的跑鞋之一,也就此拉開了跑鞋避震材料研發的大潮。
1987年ASICS推出了支撐效果更好的TARTHER ST-a,在設計上延續了過去的稜錐型鞋底。不過ASICS從材料上進行了調整,選擇了硬度更高的EVA材質,雙重的配合下以提高落地的穩定性。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上,日本選手有森裕子和森下廣一分別拿下奧運會馬拉松項目男女組銀牌,消息傳到日本國內之後掀翻了整個日本跑步屆。而作為日本奧運會馬拉松項目裝備贊助商的ASICS也迎來了最榮耀的時刻。
接下來的幾年,ASICS一直致力於研究新材質的應用,讓鞋子可以做到更輕更彈更適合每一個跑步者。
時間軸到了1999年,為了紀念千禧年的到來,ASICS決定推出一款「即使沒有變化,也應該有價值存在」的跑鞋。很快TARTHER JAPAN發布了,ASICS的想法是:這是一雙3年內都不需要改變款式的跑鞋。實際上,ASICS做到了。直到今天在日本仍然可以買到這雙與2000年款式完全相同並且連鞋楦都沒有改變的競速跑鞋TARTHER JAPAN。這雙跑鞋在白底紅標和白底藍標的簡約設計中,加入了碳纖維TRUSSTIC、DUOSOLE等當時最新的科技。
到了21世紀後,全球各種運動品牌百花齊放,每個品牌都有自己不一般的特點,ASICS繼續專研黑科技,誓要奪回跑鞋的市場。
可是事實並不順利,21世紀的各大運動品牌公司都有了自己獨有的專利技術,也有了自己的設計風格,加個審美的多元化。阿迪達斯的boost,耐克公司的ZOOM和氣墊,新百倫的組合減震等等,再加上每個運動品牌都有自己的忠實粉絲。
如今ASICS仍然活躍在專業的跑步者中,可是更多的普通消費者很少有人去消費它了。
亞瑟士的鞋為什麼能這麼優秀,總結主要兩點:
1.研究最適合每個人腳的鞋
2.找尋最適合跑步鞋的科技材質。
亞瑟士說:全世界每5個跑步者中,就有4個穿著錯誤的鞋子。我們的目標就是改變它。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一樣的人,更何況每個人的腳。受先天遺傳和後天使用影響,每個人的腳都不一樣。腳型、受力位置的大小等。所以,選擇合適的鞋,要先了解自己的腳。
亞瑟士採集過數萬名亞洲人腳的數據,要研究出最適合亞洲人跑步運動的鞋。
還有不同腿型不同身材不同運動姿態在跑步時腳的受力情況分析
ASICS從最初的EVA中底,內置aGEL,到TARTHER ST-a,再到DUOSOLE大底。ASICS始終堅持研究更新更好的材質用於跑步鞋上。
最近幾年復古風的爆發,經典卻沒有太多科技含量的 亞瑟士 Asics Onitsuka Tiger Mexico 系列突然爆火。
亞瑟士 Asics Onitsuka Tiger Mexico 66系列憑藉舒適的腳感和輕巧的鞋身,迅速贏得了一大批非專業跑步者的青睞和喜愛。
正所謂那句: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
明天聊一聊 潮人必備的萬斯Vans